-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0
- 21
- 2
- 78
- 6
- 3
- 2
- 2
- 95
- 36
- 33
- 18
- 1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赵阳 董维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22年19卷8期 139-142,155页 ISTICCA
【摘要】 明代医家陈实功的《外科正宗》蕴含了丰富的德业相符内容和医学教育思想,不仅在当时是较完整的医学规范,而且对现代医家提高个人修养和医疗服务具有重要意义.陈实功在阐述医理的过程中,总结了历代医家的行医操守,创造性地提出"医家五戒"与"医家十要"专...
【中文期刊】 王平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0年44卷10期 10-10,29页 ISTICCSCDCA
【摘要】 探讨明代医学家陈实功在中医外科护理方面的特色,主张整体护理、辨证施护、无菌操作、药刀结合、引流通畅、器械研发等.
【中文期刊】 马钰婷 郭修田 《河南中医》 2023年43卷10期 1513-1517页 ISTIC
【摘要】 陈实功《外科正宗》认为,肠痈病机为湿热、瘀血流聚肠道,其根据患者腹痛、腹胀、溃脓等症状,将肠痈分为初期、成脓期、溃脓期、迁延期4期,分期进行辨证论治.初期腹痛轻微,因湿热瘀血壅遏于局部,经脉不通,不通则痛,治"宜下之",用大黄汤攻下瘀血,瘀...
【中文期刊】 李颖 李红文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5年38卷3期 364-369页 ISTICPKU
【摘要】 陈实功是明代著名中医外科医家,他的医学伦理思想是中国古代医学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所著的《外科正宗》中"医家五戒"与"医家十要"被认为是中国传统医德发展史中的第三座丰碑.陈实功的医学伦理思想主要受宋明理学所影响,形成了"天人合一"的世界...
【中文期刊】 张硕 陈宇欢 等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19卷10期 1972-1975,1981页 ISTIC
【摘要】 《外科正宗》为明代著名医家陈实功结合毕生行医经历,总结大量外科临床实践所作.书中重视内治与外治相结合,治疗上重视气血,善养脾胃,反对外科疾病滥用寒凉药物的观点被后世广泛接受.痈疽为外科常见化脓性疾病,陈氏辨证治疗痈疽善用行气活血、补益气血等...
【中文期刊】 刘淑珍 《新疆中医药》 2024年42卷4期 32-36页
【摘要】 《外科正宗》是中国医学发展史上一部重要的外科学名著,为明代陈实功所著.本文归纳整理了陈实功《外科正宗》灸法分类、临床应用、灸法原则、禁忌症、通过灸感判断病情、针刺误灸等,并从以上几个方面展开简述,用以临床借鉴应用.
【中文期刊】 彭博文 李董男 等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36卷2期 12-15页
【摘要】 对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与清代王维德《外科证治全生集》论治乳岩的内容进行梳理,辨析其诊疗特色,比较其学术思想异同.陈实功和王维德都认同情志内伤是乳岩的病因,主张内外并治,认为早治疗预后较好.陈实功认为乳岩病性为火,病机为痰阻气滞,病位主要在...
【中文期刊】 陈海东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32卷6期 1092-1095页 ISTIC
【摘要】 龚旭初教授承袭陈实功外科"正宗派"学术思想,将"消、托、补"贯通于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不同阶段,分别对应于早期风热痰凝证、中期痰凝血瘀证、后期脾肾阳虚或气阴两虚证;配合我院制剂芙黄膏外敷,疗效颇佳.
【中文期刊】 王夏强 张建英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1年34卷5期 634-639页 ISTICPKU
【摘要】 "健康中国"战略中提出要积极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而医德医风问题是重要内容,深受社会大众关注.当前的医疗卫生服务群众满意度,并未能伴随着医疗技术的日趋进步而提升,其中作为医疗服务提供方的部分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问题则成为主要"解释变量".在...
【中文期刊】 罗明碧 朱宝华 等 《中医药通报》 2022年21卷3期 30-32页 ISTIC
【摘要】 目的:探析《外科正宗》的"消补"之法.方法:查阅《外科正宗》全书,总结"消补"之法的精髓,并举皮肤科验案两则以佐证其学术思想.结果:皮肤病疮疡初期易感外淫,内蓄邪毒,陈实功喜用风药发汗宣毒并结合针灸等多种方法畅通气血,调和阴阳,求病速消;而...
【中文期刊】 荣远航 李明 《中医文献杂志》 2022年40卷3期 13-14,24页
【摘要】 通过对《外科正宗》痈疽相关内容的整理,从分期论治总结陈实功治疗痈疽的经验和特色.依据痈疽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病势过程,可分四期论治:初期发散拔毒,消肿止痛,应用灸法、汗法、神灯照法、箍围法、膏贴法等;中期开户逐贼,排脓去腐,应用内托法、披...
【中文期刊】 张洁 王夏强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6年29卷2期 190-192页 ISTICPKU
【摘要】 陈实功的“医家五戒十要”是祖国医学医德传统的精华。其从医生个人品德修养、学习医学的方法、工作态度、价值取向与同道之间的人际关系等方面对医务工作者提出了要求,对当代医者完善自身修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文期刊】 刘德果 李姿蓉 等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17卷6期 181-183页
【摘要】 《外科正宗》是明代外科"正宗派"著名医家陈实功编撰的医学著作,该书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外科外治法提出了诸多精辟独到的见解,并首创较多外科外治法的论治观点.书中首次提出治疗外科疾病应内外合参、标本同治,同时认为外科外治法理应同内治之法进行...
【中文期刊】 方舟 熊国慧 等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年33卷1期 70-73页
【摘要】 糖尿病病足中医属于"脱疽"范畴,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病足报道占多数,而中医的内外治疗法颇具特色,并发展了数千年.明代医家陈实功在其所著《外科正宗》上对脱疽的病因病机以及初期内外治法、中期手术治法、手术后调理法有了较为详细的描述.清代医家吴谦在其...
【中文期刊】 苏显 王夏强 等 《中医研究》 2021年34卷7期 56-59页
【摘要】 在当前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中,虽然医疗技术日趋进步,但相应的医疗服务满意度却并未同步提升,医患双方义利之争甚或冲突屡见不鲜.利用西方医学体系中奉行的契约精神,在中国解决此类冲突时遭遇了一定的伦理困境,而中医学在发展过程依托传统医德文化,可以较好...
【中文期刊】 王炜 裴传永 《医学与哲学》 2010年31卷15期 15-16页 ISTICPKU
【摘要】 陈实功时传统医德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深化了医家必须急病人所急、不计个人得失的思想见解;二是提出了医家必须严守病人隐私、做到自重自爱的明确要求;三是阐发了医家必须忠于职守、尊重同道的基本主张;四是强调了医家必须专心本务、踏...
【中文期刊】 崔云 郑军状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8年23卷3期 187-18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外科正宗>系明代外科名医陈实功所撰,他重视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主张内外兼治,刀针药物配合,见解独特,自成一法.①倡导在外之症必根于内,认为百病皆由火毒而生,痈疽必出于脏腑乖变,深化膏梁厚味、劳欲所伤认识.②结合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邪正消长...
【中文期刊】 陈柏书 张璐 等 《环球中医药》 2017年10卷8期 899-900页 ISTICCA
【摘要】 《外科正宗》乃明·陈实功所著.本文总结书中所应用灸法之处,归纳作者书中所应用的灸法之特色为:善用灸法,理法清晰;选用灸法,重在早期;灸法多样,疗效明确;根据灸感,判断病情.书中所载灸法在治疗疮、疡、痈及疽的思路影响深远.
【中文期刊】 刘淑珍 王纯 等 《中医文献杂志》 2019年37卷5期 14-18页
【摘要】 本文对明·陈实功《外科正宗》针刺疗法治疗外科病的学术成就进行初识归纳,总结针刺用具分为披针、喉针、乌龙针、火针、线针、银针、三棱针七种,通过对点刺法、挑刺法、线针刺法、针砭法、针钩法、拨针法、火针法七种针刺手法及其应用进行罗列,旨在为现代针...
【中文期刊】 李正欢 张晓云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42卷1期 53-55页
【摘要】 《外科正宗》为中医外科学专著,著者陈实功知识渊博、经验丰富、医术高明.他治疗外科疾病法多效奇,诊疗内科疾病也是首屈一指.所以,陈师的临证思路非常值得后辈学习与继承.对《外科正宗》的文献研究较多,但目前尚无专门针对陈师临证思路的归纳与总结,这...
【中文期刊】 黄钰萍 李崇超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40卷7期 538-539,548页 ISTIC
【摘要】 [目的]总结明代著名医学家陈实功治疗瘿瘤病的理法方药特色。[方法]认真研读《外科正宗·瘿瘤论》的原文,结合与之相关的理论文献,将陈实功所认知的瘿瘤的病因病机及治法进行系统分析,并总结出其用药规律。[结果]陈实功认为瘿瘤病病因多责之于情志内伤...
【中文期刊】 沃立科 楼丽华 《浙江中医杂志》 2016年51卷6期 408-409页 ISTIC
【摘要】 《外科正宗》为明代著名医家陈实功所著,卷一为外科总论,包括痈疽原委、治法、五善、七恶、痈疽图形等15篇;卷二至卷四分论流注、乳痈、肠痈、脏毒、痔疮、杨梅疮、阴疮等119篇.全书论述精当,选方切于实用,并有典型病例作为临证参考.又附图三十余帧...
【中文期刊】 李正欢 张晓云 《现代中医药》 2018年38卷1期 69-72页 CA
【摘要】 《外科正宗》非常强调内治,尤其重视脾胃、气血在外科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消、托、补三法为其常用内治法,其中托法最具特色.外治法以陈氏腐蚀药、灸法、刀针及手术的应用最具特色.陈氏还非常重视疾病的调护,其中尤重情志及饮食.《外科正宗》对中医...
【中文期刊】 王夏强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34卷3期 149-154页
【摘要】 医德医风是医疗服务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陈实功"五戒十要"中蕴含了丰富的传统医德思想,其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医者当淡泊宁静、恬淡自守;医者当重义轻利、扶危济困;医者当博施济众、济世救人.学习和传承传统医者陈实功的传统医德思想,对于加强医德...
【中文期刊】 刘淑珍 武亦阁 等 《中医文献杂志》 2018年36卷5期 13-16页
【摘要】 通过对陈实功《外科正宗》皮肤病药物特色外治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概括出皮肤病药物特色外治方法有涂擦法、点药法、药面美容法、烟熏法、熏洗法、洗浴法、漱口法、膏贴法、插药法等,主要应用于脓窠疮、下疳、黑子、小儿遗毒、雀斑、黧黑斑、鹅掌风、血风疮、肾...
【中文期刊】 李正欢 张晓云 《福建中医药》 2018年49卷6期 40-42页
【摘要】 明代著名外科医家陈实功知识渊博,经验丰富,医术高明,精于外治,擅长内治.但现今尚无专门针对陈师方药运用规律相关的研究总结.笔者通过对《外科正宗》以及相关文献研究的研读分析,结合自身临床实践经验,对陈师的方药运用规律进行简要的归纳与总结.基于...
【中文期刊】 陈敏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36卷11期 1171-1172页 ISTIC
【摘要】 [目的]寻求《外科正宗》对耳鼻咽喉科疾病的病因病机、治疗用药的看法和主张.[方法]研读此书中涉及耳鼻咽喉科疾病的卷二、卷四相关章节,总结辨证论治思想、治疗方法.[结果]对于耳鼻咽喉科疾病的辨证论治,陈氏有着自己的看法,他并不主张外科疾病只能...
【中文期刊】 吴曦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2年34卷6期 236-237页 ISTIC
【摘要】 如意金黄散出自《外科正宗》,由天花粉、黄柏、大黄、姜黄、白芷、厚朴、陈皮、甘草、苍术、天南星十味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除湿化痰、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之功,为疮科之要药.基于《外科正宗》,本文主要从其组成、功用、主治、使用方法、病案及药理研究与...
【中文期刊】 姜德友 淡平平 《中医药信息》 2011年28卷2期 130-132页 ISTIC
【摘要】 明代著名外科医家陈实功在总结前人成就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写成名著<外科正宗>,其学术思想多有创新,自成一派.试将其主要学术思想作一总结,分医学理论、临床经验、饮食调护、医德医风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对今后研究有所裨益.
【中文期刊】 荆晶 张慧田 等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0年33卷4期 358-360,364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陈实功治疗疮疡顾护中气用药特色.方法 选取陈实功以及对比医家的处方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方剂计量学研究方法,分析陈实功治疗疮疡用药情况.结果 陈实功治疗疮疡在用药归经、高频用药等方面非常注重顾护中气,而且运用得当,无太过不及之偏.结论...
【中文期刊】 王平 安素红 等 《中国中医急症》 2009年18卷10期 1668-1669页 ISTIC
【摘要】 明代著名外科专家陈实功在其巨著<外科正宗>中一改当时外科病偏于内治之癖,强调内外治结合,推崇内治更善外治,尤精于手术疗法.陈氏主张用腐蚀之药、药线和刀针清除顽肉死肌,疏通脓管,使脓毒外泄,完善了传统针刺排脓法,开创了截肢术、气管缝合术、挂线...
【中文期刊】 王平 方朝义 《河北中医》 2009年31卷10期 1557-1559页 ISTIC
【摘要】 <篇首> <外科正宗>是中国医学发展史上一部重要的外科学名著,代表明代以前外科学成就的重要文献,据现代考证为明代医家陈实功存世的惟一著作,因此其学术价值弥足珍贵.陈实功,字毓仁,又名若虚,明代祟川(今江苏南通市)人,生于嘉靖34年(1555年)...
【中文期刊】 何永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年32卷2期 141-142页 ISTIC
【摘要】 <篇首> <外科正宗>是中国医学发展史上一部重要的外科学名著.著者陈实功(公元1555~1636),字毓仁,号若虚,江苏南通人,明代著名外科医家,中医外科学"正宗"派的创始人.
【中文期刊】 黄瑛 《新中医》 2005年37卷12期 77-78页 ISTICCA
【摘要】 <篇首> 明代外科医家陈实功在<外科正宗>脱疽章中对"消渴脱疽"的辨证论治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其中一些治疗方法一直为后人所效法.兹就<外科正宗>对消渴脱疽论治作一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