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411
- 32
- 12
- 1
- 555
- 116
- 106
- 91
- 61
- 205
- 150
- 133
- 126
- 11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军华 肖曼莉 等 《护理学杂志》 2007年22卷15期 12-1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观察麦杰克冰袋用于高热患者物理降温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高熟患者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使用麦杰克冰袋降温;对照组50例使用橡胶冰袋降温,比较两组降温效果、患者满意度及护士操作时间.结果 两组降温效果、患者满意度及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华萍 吴冠虹 等 《上海护理》 2018年18卷8期 55-57页ISTIC
【摘要】 人体正常腋温一般为 36 ~37℃,当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受致热源的刺激时,机体温度调定点水平将上移,从而导致产热增多,散热减少,当体温升高大于0.5℃即为发热[1-2],是临床患者常见症状.目前,针对发热患者常采用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布诺芬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欢瑞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19卷22期 85-8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冰毯机加药物降温法治疗中枢性高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03-2014-04我院收治的中枢性高热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7例,采用冰毯机加药物降温的方式治疗;对照组45例,采取单用冰毯机降温的方法治疗.比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俞晓静 王远成 等 《粮油食品科技》 2019年27卷3期 46-51页
【摘要】 横向通风作为高大平房仓一种新的通风方式,国内外对其保水降温效果研究较少.基于多孔介质流动和传热传质理论,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预测了不同大气温湿度条件下横向通风过程中粮堆内部温度变化和水分迁移规律.通过分析进风湿度和通风时间不同时粮堆内部的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秀玲 王执勇 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10卷5期 161-163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婴幼儿发热中物理降温、药物降温两种降温方式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7月本院急诊科所收治发热婴幼儿76例,均接受降温处理,按照降温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物理组(物理降温,温水擦浴及温水浸浴)和药物组(药物降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美刚 曾丽 《医学美学美容》 2019年28卷11期 137-138页
【摘要】 目的:观察物理降温用于婴幼儿发热中的效果.方法:以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婴幼儿发热患儿展开研究,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对照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云琼 杨聪 等 《饮食保健》 2019年6卷41期 143页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物理降温护理方法对高热患儿降温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治疗的高热患儿80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常温(30°C)酒精擦浴,观察组给与温热(3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姝庆 《基层医学论坛》 2019年23卷3期 350-351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感染致高热实施物理降温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7年9月收治的90例肺炎感染致高热的小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行物理降温护理干预,对2组患儿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瑞瑞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9年39卷11期 68-70页
【摘要】 为探讨物理降温措施应用于轮状病毒性肠炎高热患儿的效果,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112例轮状病毒性肠炎高热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遵医嘱用药 、密切观察体温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翠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3卷2期 235-237页
【摘要】 目的 比较温水擦浴和冰袋冷敷在发热幼儿中所获得降温效果的差异.方法 120例由呼吸道感染导致的发热幼儿, 以数学随机方法作为分组原则分为温水组与冰袋组, 各60例.温水组采用温水擦浴, 冰袋组采用冰袋冷敷, 比较两组患儿不同时间体温下降幅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龚倩 丁雷 等 《家庭医药》 2019年2期 89页
【摘要】 目的:观察医用物理降温袋组合套装在ICU发热患者物理降温的效果以及稳固性.方法:选择2017年4月到7月我院ICU住院患者中采用物理降温的发热患者6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法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名(自愿原则).观察组的患者使用医...
【关键词】 医用物理降温袋组合套装;发热;物理降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新花 赖立英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15年25期 100-10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使用中医辨证的方法对外感实热证患者的降温效果。方法将丽水市中医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80例外感高热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35%的酒精擦浴,中医组则取耳尖、十宣穴放血,同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莉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6卷35期 208页
【摘要】 目的 针对采用降温毯治疗后产生并发症的患者通过多元化护理后,对降温毯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在本院所接受的降温毯并发症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挑选30例(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1日),对其中30例患者采取常规性的护理工作,记为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春兰 谢宇 《医疗装备》 2018年31卷21期 173-174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仪配合护理干预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危重症高热患者的降温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医院接诊的120例ICU危重症高热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降温方法配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物理降温护理方法对肺炎高热患儿降温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肺炎高热患儿12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物理降温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单一的酒精擦浴物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秋莲 《养生保健指南》 2018年24期 299页
【摘要】 目的:分析物理降温护理对肺炎感染患儿高热的降温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200例肺炎感染患儿,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其中观察组采取物理降温的护理,对照组则采取一般的常规降温护理方法,对比两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玉龙 柴晓媛 等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年7卷6期 3-4页ISTIC
【摘要】 目的:引入降温速率的概念,为今后发热病人降温效果研究提供新的评价方法.方法:通过对国内常用发热病人降温效果方法的探讨,研究国内评价方法的局限性,引入降温速率的概念,将降温幅度与降温时间协同考虑.对感染性发热腋温≥38 ℃者,给予单一安痛定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种翠红 张裕华 等 《齐鲁护理杂志》 2007年13卷23期 23-24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对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高热患者施行硫酸钠冰帽降温的效果.方法:将47例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高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实验组采用自制硫酸钠冰帽冷敷头部,对照组采用普通清水冰帽冷敷头部,观察两组降温效果及两组冰帽各时间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松枝 王玲 等 《职业与健康》 2005年21卷12期 2076-2076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中枢性高热是重症脑卒中严重并发症之一,为非感染性发热,体温在发病早期(48 h内)可骤然升高至39 ℃以上,一般的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均无明显的降温效果.为了探讨中枢性高热的降温方法,我科于2003年1月~2004年10月对48例重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丽(磋) 郭素梅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8卷5期 139-141页
【摘要】 目的 探讨降温毯不同预设温度对高热患儿的降温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人员使用降温毯的注意事项.方法 选取持续高热超过39℃,传统物理降温效果不佳的危重患儿98例,采用随机化法分为三组(A组、B组、C组),降温毯预设温度分别为5~9℃、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妍妍 《饮食保健》 2017年12期 46页
【摘要】 目的 研究发热患儿采用布洛芬混悬液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过去我院收治的发热疾病患儿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布洛芬混悬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在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俞乃英 《养生保健指南》 2017年38期 284页
【摘要】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仪和吲哚美辛栓在重症发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重症发热患者当作研究对象.随机将50例重症发热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25例,应用吲哚美辛栓进行降温,实验组25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柒伶 刘小平 《基层医学论坛》 2016年20卷31期 4409-4409,4410页
【摘要】 目的:观察高热患儿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栓进行降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儿科治疗的高热患儿88例,根据给予降温药物的不同,将其分成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4)。对照组给予萘普生治疗,观察组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栓治疗,观察2组的降温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0期 272-272页
【摘要】 目的:分析物理降温护理对小儿肺炎感染致高热的降温效果。方法将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于我院的肺炎感染致高热患儿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成观察组36例以及对照组36例,其中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降温;观察组患儿给予物理降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益云 赵文莉 等 《粮油食品科技》 2015年23卷z1期 47-50页
【摘要】 利用两栋18m跨度平房仓,分别安装横向通风系统和竖向通风系统,在相同环境气候条件下,全面测试了2栋仓房的通风降温效果、能耗、风量均匀性、粮温的均匀性.结果表明,安装有横向通风系统的稻谷仓完全能够满足降温通风的需要.因此,以风道上墙、全程覆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春燕 曾红如 等 《医药前沿》 2014年7期 49-50页
【摘要】 目的:研究并探讨乙醇冰袋与清水冰袋在脑外伤发热患者中的降温效果,寻找切实有效的冰敷降温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间确诊收治的40例脑外伤发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清水冰袋进行冰敷降温,观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信芳 《科技视界》 2014年1期 386-386页
【摘要】 目的:酒精擦浴中两种手法降温效果比较研究。方法:本实验采用类实验性研究中的不对等后测实验法来研究。随机选择70名内科高热病人分为2组,分别采用酒精擦浴的两种手法来降温。结果:酒精擦浴过程中两种手法经过比较,降温效果无明显差别(P>0.0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秀章 《大理学院学报》 2014年8期 74-75页
【摘要】 目的:中枢性高热病人应用冰毯机加药物吲哚美辛栓肛门内给药降温的效果观察。方法:对中枢性高热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采用冰毯机加药物吲哚美辛栓肛门内给药降温和冰毯机降温,比较两组病人降温效果。结果:两组病人降温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亿光 《中国个体防护装备》 2014年3期 37-41页
【摘要】 本文目的是评价降温背心的降温效果.通过对3名成年人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分别穿着降温背心和普通服装,测量人员胸部、上肢、下肢和直肠温度的变化,同时监测心率、呼吸和出汗量等,得出环境温度越高,降温背心的降温效果越明显;体形胖的人耐热能力相对差;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咏华 《湖北中医杂志》 2012年34卷3期 54-54页
【摘要】 <篇首> 发热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症状,可见于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疾病.高热可引起患者机体消耗过度,重要器官的损害,因此治疗发热十分重要.于2009年2月-2011年6月,我们对218例发热患者使用双氯灭痛栓直肠给药,观察降温效果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效果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苗德俊 程卫民 等 《中国矿业》 2010年19卷3期 110-112,115页
【摘要】 进风巷空冷器的位置对工作面的降温效果和降温效率的高低有重要影响.论文提出了空冷长度的概念,确定了空冷长度的计算方法,根据工作面允许的进风温度,确定了工作面进风巷空冷器的有效位置.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了空冷器在进风巷不同安装位置下的采煤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永胜 芦新建 等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10年27卷4期 518-523页
【摘要】 研究攀缘植物对墙体的降温作用及生理学机制,为垂直绿化的植物选择及生态效应的定量化研究提供依据,以不同朝向的五叶地锦Parthenocissus quinquefolia为材料,对墙体温度,蒸腾速率,冠层温度,叶片对入射光的反射、透射及以叶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妙红 谭少屏 等 《现代医院》 2009年9卷8期 86-87页
【摘要】 目的 比较应用冰袋固定袋和应用传统的冰敷方法 对高热患者进行降温的效果.方法 选择高热需要冰敷的病人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把冰袋装进自行设计的冰袋固定袋中进行冰敷;对照组采用教科书上的方法 将冰袋装入套内,置于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傅椰 《全科护理》 2008年6卷14期 1243-1244页
【摘要】 [目的]观察电脑控制降温仪用于高热病人的疗效. [方法] 将52例高热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采用电脑控制降温仪降温,对照组22例,采用乙醇、温水擦浴,冰袋、冰帽等降温措施,观察两组病人降温效果.[结果] 观察组降温效果的时效性和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凤春 蒙桂琴 等 《内科》 2007年02卷6期 927-927页
【摘要】 <篇首> 布洛芬解热作用迅速,高热者降温过快,出汗过多,易引起虚脱.因此,为了解布洛芬降温后效果的变化,近4年来,我们采用布洛芬片(河南天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进行降温,观察体温落差程度,以指导临床用药,避免盲目性.现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琼 沈艳 等 《当代护士(学术版)》 2005年5期 54-55页
【摘要】 为了提高乙脑高热患儿的降温效果,通过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护理,使乙脑高热患儿在入院24h内体温尽快得到控制,以降低病死率,减少其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庆忠 董军 等 《医疗装备》 2000年13卷10期 14页
【摘要】 本文简单介绍的水循环降温冰帽,是通过机械制冷水在冰帽内循环,根据病人头型调整大小,冰帽贴病人皮肤,起到最佳的降温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邢英华 陈亦旋 等 《中国药房》 2011年22卷3期 271-27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评价柴葛洗剂药浴在小儿外感发热中的降温效果.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外感发热患儿76例随机分为2组,在采用常规对症及支持疗法的基础上,治疗组使用柴葛洗剂药浴疗法降温,对照组口服小儿热速清口服液,比较2组疗法的退热效果,观察发热、全身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小平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8年38卷5期 636-637页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的物理降温措施在高热患儿中的降温效果.方法:将绍兴市柯桥区齐贤医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80例高热患儿随机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物理降温,对照组采用30℃酒精擦浴,观察组采用38~39℃酒精擦浴+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静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4年7期 4301-4301页
【摘要】 目的:探讨消炎痛栓与扑热息痛对高热病人的降温效果方法:将80例高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扑热息痛降温,观察组采用消炎痛栓纳肛,观察2组患者降温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降温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