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234
- 28
- 16
- 7
- 782
- 220
- 161
- 159
- 128
- 379
- 188
- 165
- 154
- 13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杨小妹 席淑华 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年23卷5期 79-80页 ISTICPKUCSCD
【摘要】 通过对320例脑外伤高热患者采用4种降温方法的分析比较,认为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病情的高热患者应选择不同的降温方法,在降温过程中应加强并发症的防治,加强高热护理,中枢性高热患者应尽早使用冰毯降温.
【中文期刊】 吴爱萍 周海英 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2年22卷6期 19-22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降温方法对含硫酸软骨素的液氮深低温冷冻保存的同种异体心脏瓣膜的组织学结构和细胞活力的影响.方法 将32只兔主动脉瓣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均经灭菌处理.对照组于灭菌后立即行瓣膜细胞活力测定及组织学检查;实验Ⅰ~Ⅲ组分别采用速冻法...
【中文期刊】 蒋海蓉 严振球 《临床军医杂志》 2006年34卷5期 626-628页 ISTICCA
【摘要】 亚低温在临床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因此其方法近年来得到不断改进和发展,目前应用的方法有:冰袋降温法、医用冰毯降温法、冷水浸泡或淋浴、静脉输注低温液体、体外血液冷却法、应用血管内冷却装置、血液滤过、选择性头部降温、全身亚低温疗法等.尽管目前降温...
【中文期刊】 包艳 酆哲 等 《湖南中医药导报》 2002年8卷6期 371-371,372页 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结合降温方法处理高热烧伤病人的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分组病例对照研究:58例病人采用中药结合降温方法,5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降温方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是81.3%,在对照组是36%;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
【关键词】 高热烧伤病人; 降温方法; 传统/中药结合降温方法;
【中文期刊】 崔丽霞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11年13卷3期 445-445页
【摘要】 <篇首> 物理降温是用于高热患者降低体温的重要方法.体温每升高1℃,基础代谢率升高13%,心率平均增加18次/分.过高的体温可导致机体的功能障碍及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选择适当的降温时机和降温方法,使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护理及治疗是很重要的.物理降...
【中文期刊】 肖宗健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49卷9期 15,40页
【摘要】 通过分析亚低温治疗颅脑损伤的相关文献,就亚低温治疗颅脑损伤的各种降温方法、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进行阐述,旨在指导临床治疗.
【中文期刊】 刘玲 左艳梅 《井冈山医专学报》 2003年10卷6期 93-94页
【摘要】 目的探讨物理降温方法在小儿高热辅助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临床常用的几种物理降温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介绍小儿高热时进行物理降温的护理的体会.结果根据病情的轻重、年龄的大小、体质的强弱选用不同的物理降温方法,多能收到满意的效果.结论物理降温方...
【中文期刊】 吴爱萍 周海英 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2年22卷6期 19-22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降温方法对含硫酸软骨素的液氮深低温冷冻保存的同种异体心脏瓣膜的组织学结构和细胞活力的影响.方法 将32只兔主动脉瓣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均经灭菌处理.对照组于灭菌后立即行瓣膜细胞活力测定及组织学检查;实验Ⅰ~Ⅲ组分别采用速冻法...
【中文期刊】 班桂玲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9年28卷9期 1155-1158页 ISTIC
【摘要】 亚低温在临床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应用范围在逐渐扩大,治疗手段日趋多样.近年来,亚低温被用于治疗新生儿缺氧性脑病、心肺复苏后脑保护、脑外伤及脑卒中等领域.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是冰袋降温法、医用冰毯降温法、选择性头部降温、全身亚低温疗法等.这些方...
【关键词】 亚低温; 降温方法; Mild hypothermia;
【中文期刊】 蒋敏红 林玉琴 等 《大家健康(下旬版)》 2015年1期 453-453页
【摘要】 目的:探讨上呼吸道感染高热患儿有效、方便安全降温方法。方法:将102例体温≥39℃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2组,温水擦浴组45例,采用38~40℃,温水擦拭全身皮肤。擦大血管经过的浅表部位时延长擦拭时间。擦拭时间为20min。推六腑组57...
【中文期刊】 郭雪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4年24卷3期 1258-1259页
【摘要】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冰毯两种不同降温方法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方法:时伤后2h内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腋温在39℃以上时实施冰毯降温.实验组:用毯温调控法降温;对照组:用体温调控法降温.结果:两组在应用冰毯降温前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
【中文期刊】 郝立艾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4年3期 198-198页
【摘要】 目的: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HIH)高热老年患者采用三种不同的降温方法,比较降温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采用电子冰帽、化学冰袋、温热乙醇擦浴法及对症支持治疗护理,回...
【中文期刊】 林慧芳 《中外健康文摘》 2010年7卷11期 322-323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更有效的临床物理降温方法.方法 随机抽取1 00例急诊科高热患者.实施物理降温30、60、90min分别观察体温下降情况.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用10%盐水冰袋(冰蒲状)包裹输液管输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冰块放置前额...
【中文期刊】 李冰玉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0年23卷5期 275-275页
【摘要】 目的:比较颈动脉热敷法与酒精擦浴、冰袋等降温措施的降温效果.方法:将发热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102例,使用酒精擦浴、冰袋等降温措施降温,B组108例,采用颈动脉热敷法.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体温均下降,其中治疗后30min及1h两组比较无...
【中文期刊】 方云皓 顾康康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3期 5444-545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风廊道对于城市气候适应性提高以及人居环境品质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开展综述分析有利于对城市通风廊道研究进行系统梳理.既往综述研究过多强调通风廊道的理论框架、实践案例与规划编制,对通风廊道的构建方法及效应维度关注不足.总结了城市通风廊道的概念内...
【中文期刊】 仇岑 晋朝 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3年14卷13期 284-293页
【摘要】 目的 研究冰温贮藏中降温方式对不同成熟度鸭梨中有机酸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急速降温和缓慢降温方法对早、中、晚 3 种不同成熟度的鸭梨进行处理并于冰温下贮藏,在贮藏期间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
【中文期刊】 邓伟 胡玉龙 等 《实用医学杂志》 2019年35卷20期 3119-3123页 ISTICPKUCA
【摘要】 缺血性脑卒中是危害民众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具有高患病率、高病残率、高病死率和高复发率等特点.静脉溶栓是目前改善脑血循环最主要的措施,药物包括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
【中文期刊】 郭太君 林萌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19期 5679-568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试验以吉林农业大学校园内的9种园林树木为研究对象,将树冠由外向内分为4个部位(分别记为表层A、外层B、中层C和内层D),分别测定各部位单位叶面积蒸腾降温量的变化规律,分析比较种内和种间不同部位单位叶面积增湿降温量的变化,以期探讨园林树木增湿...
【中文期刊】 周红娣 《护理研究》 2005年19卷3期 193-195页 ISTICPKU
【摘要】 中枢性高热是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受损而引起的,可使脑组织耗氧量增加,加重脑细胞损害而危及生命.因此,必须掌握好降温时机、方法及注意事项,以有效地预防或控制中枢性高热,从而降低病死率.
【中文期刊】 吴琳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14期 131-132页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方法对颅脑损伤和脑出血患者所致的中枢性高热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60例颅脑损伤和脑出血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及对照组(20...
【中文期刊】 莫娟 莫超艳 《中国保健营养》 2020年30卷2期 61页
【摘要】 压疮是全球卫生保健机构面临共同难题,严重威胁着患者生命健康,甚至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与医疗负担.据相关研究显示,医护人员术前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及在术前、术中、术后采取正确预防护理措施,可使压疮发生率下降50%至60%.由于手术过程中无法通...
【中文期刊】 李璐琪 《中外医疗》 2020年39卷11期 138-140,143页
【摘要】 目的 探讨院外对于劳力性热射病采用综合降温措施的临床护理疗效分析.方法 方便选取北京急救中心2016年5月—2018年9月该院前救治的70例高温环境下劳力性热射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单纯冰袋物理降温.实验组35例,采用快速...
【中文期刊】 王忠 徐国海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9年49卷8期 128-129页 ISTIC
【摘要】 <篇首> 全身低温常常用于缺氧性脑损伤、头部外伤、脑中风及创伤性大出血的脑保护的治疗,然而全身低温有较多的不良反应,如血流动力学的不稳定、心律失常、凝血功能的异常等.选择性脑降温(selective brain cooling,SBC)是指在离...
【中文期刊】 曾艳芹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年15卷15期 2030-2030页 ISTICCA
【摘要】 <篇首> 降温毯是由内部循环水流制冷后,通过传导散热达到降温效果的新的降温器,其目的是为了减少患者体内能量的消耗,保证重要脏器的功能,降温效果安全可靠.现将其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中文期刊】 李慧 《内蒙古中医药》 2014年33卷34期 31-33页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退热煎剂足浴法与普他宁塞肛对小儿外感风热的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中药退热煎剂足浴,对照组普他宁塞肛.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后0.5h、1h、2h、3h、4h、6h、...
【中文期刊】 李建芬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4年1期 381-381页
【摘要】 发热是儿科多种病症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小儿的正常体温在36℃~37℃中间,当达到37℃~37.8℃为低热,37.8℃~38.5℃为中度发热,超过38.5℃就是高度发热,当体温超过正常值时既需要及时做退热处理。过高及过久的发热都会对小儿的健康造...
【中文期刊】 白雪梅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1年43卷4期 496-497页
【摘要】 目的:提高物理降温冷敷方法的安全性和舒适度.方法:自制布袋,装入小米至1/2,放入冰箱冷冻后,替代传统的冰袋冷敷.结果:自制米袋冷敷,同样达到冷敷效果,同时提高了冷敷的舒适度,避免了冰袋冷敷带来的护理安全隐患.结论:自制米袋作为冷敷用物,在...
【中文期刊】 隋伟红 刘钦珍 等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4年6卷2期 177-178页
【摘要】 <篇首> 物理降温的途径有辐射、传导、对流、蒸发等,临床上根据上述原理可使用冰敷、酒精拭浴、温水浴等,在使用物理降温中经常会因方法不当而影响了降温的效果.
【中文期刊】 周瑞卿 任爱平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6年10卷1期 42-44页
【摘要】 通过检索近几年有关治疗性亚低温降温方法的应用及相关文献信息,综述目前降温方法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为临床医生科学、合理、有效的实施降温提供参考.
【中文期刊】 郭佳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24卷6期 772页
【摘要】 发热是由于发热激活物作用于机体,进而导致内生致热原的产生并入脑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更进而导致发热中枢介质的释放继而引起调定点的改变,最终引起发热.在本文中,笔者主要分析发烧时降温的物理方法,通过实践,得出酒精擦拭是物理降温的最好方法.
【中文期刊】 赵英莉 邓银荣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7年4期 6-7页
【摘要】 中枢性高热是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受损而引起的,可使脑组织耗氧量增加,加重脑细胞损害而危及生命.因此,必须掌握好降温时机、方法及注意事项,以有效地预防或控制中枢性高热,从而降低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