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2
- 15
- 7
- 23
- 5
- 4
- 3
- 1
- 27
- 5
- 4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明凤 赵云龙 等 《动物学报》 2006年52卷5期 916-923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本实验提取隆线溞孤雌溞和两性雌溞的可溶性蛋白进行双向电泳和质谱鉴定,分析隆线溞在两种生殖状态下蛋白质组的差异变化.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结果表明:隆线溞在两种生殖状态下存在明显的蛋白质表达差异,孤雌溞的蛋白条带在分子量约50.6 k...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明凤 赵云龙 等 《动物学报》 2005年51卷4期 710-717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隆线溞精子的发生过程及成熟精子的超微结构.隆线溞精子发生经历精原细胞、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成熟精子四个时期.精原细胞核染色质凝集成团,细胞质内有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分布.精母细胞核染色质分散,不均匀地分布于核中,细胞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符芳菲 徐善良 等 《生物学杂志》 2014年31卷2期 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探索微颗粒紫菜粉在枝角类中培养的效果,采用Banta液、微颗粒紫菜粉(0.12 mg/mL、0.16 mg/mL和0.20 mg/mL)、紫菜粉酶解液(1.2%、1.6%和2.0%)3种食物投喂隆线溞(Daphnia carinat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永贵 黄建国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5年16卷1期 171-17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报道了以隆线溞单克隆Dc42为生物监测器,利用其趋光行为变化评价铬生物毒性的方法.结果表明,隆线溞趋光行为抑制率能较好地反映水中铬的污染程度.在重铬酸钾标准毒物溶液中,溞趋光指数与Cr6+的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R2=0.8089,P<0.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明凤 赵云龙 等 《动物学杂志》 2004年39卷4期 68-7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隆线溞孤雌溞的生殖系统由一对卵巢、一对输卵管和一对雌性生殖孔组成.卵巢长管状,管壁由结缔组织膜和单层上皮细胞构成,末端渐细为一短小的输卵管,输卵管末端为雌性生殖孔.卵子的发生是由生发区细胞向卵巢内增殖分化,不同成熟度的生殖细胞在管腔内排列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新柏 《生物学通报》 2000年35卷4期 14-17,封4页ISTICCA
【摘要】 介绍了隆线溞的形态、生理、生殖、生活史和培养方法、观察方法和多种用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葛茜 邓道贵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34卷3期 55-57页
【摘要】 25℃和28℃下,研究发头裸腹涵和隆线溞不同发育阶段的个体耗氧率.结果表明:温度对隆线溞的个体耗氧率的影响不显著(P=0.178),但对发头裸腹溞的个体耗氧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04).随着龄期的增加,28℃下发头裸腹溞的个体耗氧率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文 曾文涛 等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2年9期 17-20页
【摘要】 从形态学、环境生态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及蛋白质组学等方面综述了隆线溞等枝角类动物的生殖生物学研究进展,为了解其生殖转化的规律奠定基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鸿艳 郑曙明 等 《淡水渔业》 2012年42卷5期 45-48页
【摘要】 为了分析隆线溞(Daphnia carinata)作为饵料生物的价值和其在不同温度下抗氧化损伤能力的情况,测定了重庆荣昌境内隆线溞的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同时研究了温度对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3...
【关键词】 隆线溞(Daphnia carinata);氨基酸;脂肪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芬 李强 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2期 67-76页
【摘要】 采用组织学方法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隆线溞(Daphnia carinata)孤雌卵(夏卵)胚胎发育的全过程.隆线溞夏卵为中黄卵,室温24 ℃下,整个胚胎发育过程需45 h左右.根据隆线溞胚胎内部结构特征及外部形态学变化,将其胚胎发育分为卵裂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明凤 曾错 等 《中国水产科学》 2009年16卷6期 868-877页
【摘要】 取隆线溞[Daphnia (Ctenodaphnia)carinata]孤雌溞的生殖腺细胞进行染色体数量和核型分析,得到隆线溞染色体数目为n=10,2n=20,其核型公式为2n=20=6M+4SM.隆线溞染色体的数目与栉溞亚属[Daphn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凌 张明凤 等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47卷3期 354-358页
【摘要】 在光镜下详细描述了隆线溞雄溞幼体和成体的外部形态,绘制了雄体成体附肢图.在此基础上运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第一触角生长变化.雄溞的幼体和成体相比,外部形态基本一致,但第一触角、第一胸肢和前胸部壳瓣,随着龄期的增加而相应发生了明显变化,可作为第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明凤 陈寅山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23卷4期 87-91页
【摘要】 采用不连续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选取与隆线溞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的5种同工酶: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酯酶(EST)、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和细胞色素氧化酶(co),比较分析了隆线溞在不种生殖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明凤 赵云龙 等 《水产学报》 2005年29卷6期 783-790页
【摘要】 系统观察了隆线溞夏卵的胚胎发育.根据胚胎外部形态学特征,将其胚胎发育分为卵期、长胚期、双复眼期和单复眼期四个主要时期,并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和分析了隆线溞夏卵胚胎发育过程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实验得知,可溶性蛋白和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京京 周垠霏 等 《生态学杂志》 2018年37卷8期 2490-249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选用狭叶香蒲 (Typha angustifolia) 凋落叶及其微生物分解者为修复材料, 探索水生植物与微生物对重金属镉离子的联合修复作用.以水生浮游动物隆线溞 (Daphnia carinata) 为受试对象, 研究了不同浓度Cd2+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翁显龙 左迪 等 《动物学杂志》 2011年46卷1期 1-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了隆线溞(Daphnia carinata)在不同温度(15、20、25、30℃)和pH(6、7、8、9、10)影响下的内禀增长率(rm)、周限增长率(λ)、平均世代周期(T)、净生殖率(R0)、平均寿命、第一怀卵日、平均生殖间隔期和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新柏 《生物学通报》 2002年37卷9期 18-20页ISTICCA
【摘要】 介绍了4种易采易养的溞类特征和采集与培养方法;着重介绍了心搏和血液循环的观察方法以及心率测定和酒精对心率影响的实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文萍 徐吉洋 等 《动物学杂志》 2016年51卷4期 561-57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研究隆线溞(Daphnia carinata)、锯缘真剑水蚤(Eucyclops serrulatus)及中华薄壳介(Dolerocypris sinensis)3种甲壳纲动物种群与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丽娜 导师:李少南 浙江大学 植物保护 植物保护(硕士) 2017年
【摘要】 溞类在维护淡水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制备能识别这类或这类其中某种生物的几丁质酶抗体,本文通过RT-PCR和RACE技术成功从隆线溞和老年低额溞体内扩增得到了几丁质酶(Chitinase)cDNA的全长序列。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立 导师:张海军 淮北师范大学 生物学 植物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隆线溞(Daphnia carinata)为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ea)、鳃足亚纲(Branchiapoda)、枝角目(Clasocera)、溞科(Daphniidae)动物,在淡水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位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丽娜 导师:邓道贵 淮北师范大学 生物学 植物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本论文研究了不同浓度氮、磷培养的斜生栅藻和铜绿微囊藻对隆线溞和发头裸腹溞生长生殖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1)随着培养斜生栅藻的氮、磷浓度的增多,隆线溞和发头裸腹溞的成熟时间逐渐减少。在无氮无磷组下,隆线溞和发头裸腹溞的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翁显龙 导师:赵云龙 华东师范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硕士) 2011年
【摘要】 隆线潘(Daphnia carinata)俗称鱼虫,是水生浮游动物的重要组成之一。隆线溞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溞科、溞属。水溞富含高蛋白物质是淡水鱼类和无脊椎动物的优良天然饵料;同时它能够指示环境中的有毒物质,经常被作为指示生物。此外,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秦芬 导师:赵云龙 华东师范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硕士) 2009年
【摘要】 隆线溞(Daphnia carinata)属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ea)、鳃足亚纲(Branchiopoda)、双甲目(Diplostraca)、枝角亚目(Cladocera)、溞科(Daphniida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徐晓倩 导师:赵云龙 华东师范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硕士) 2009年
【摘要】 枝角类又称水蚤,是一类在淡水中普遍存在的小型浮游动物,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是鱼类和无脊椎动物的开口饵料,在水生态系统中有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它们能够指示环境中的有毒物质,并具有易于培养、生活周期短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形态学,种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明凤 导师:赵云龙 华东师范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博士) 2005年
【摘要】 本论文从形态学、细胞学、酶学及蛋白质组学等方面,以淡水水域常见种—隆线溞[Daphnia(Ctenodaphnia)carinata]为研究对象,在观察、描述其外部形态的基础上,比较研究了隆线溞不同生殖状态溞体(孤雌溞、两性雌溞和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敏 张海军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14年6期 1040-104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检验已记录的4个溞属种类(隆线溞Daphnia carinata 溞、透明 D. hyalina 溞、蚤状 D. pulex和大型溞D. magna)的系统分类,用试剂盒法分别提取4种溞类的基因组DNA。利用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匿春 谢平 《水生生物学报》 2009年33卷3期 492-49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我们以隆线溞和微型裸腹溞为实验动物,进行了两种酚类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BPA)和壬基酚(NP)的毒性效应研究.急性实验测定出双酚A对隆线溞的24h和48h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12.02mg/L和11.64mg/L,对微型裸腹溞24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玲 《生物学教学》 2011年36卷7期 46-47页PKU
【摘要】 <篇首> "水蚤"是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枝角目动物的总称.其分布广,繁殖速度快,以藻类、细菌、真菌和有机物为食,是倍受关注的生态类群[1].因体内生物化学成分丰富,也是人工养殖经济鱼类的优质天然饵料.它们对很多毒物特别金属化合物敏感,用于生物监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明凤 赵云龙 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4期 111-116页
【摘要】 隆线溞雄性生殖系统由一对精巢、一对输精管和一个雄性生殖孔组成.精巢呈腊肠形,管壁由结缔组织膜和生殖上皮构成.输精管呈细直管状,末端膨大,管壁以结缔组织膜为主.雄体的生殖细胞发生经历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成熟精子五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程瑞雪 导师:张海军 淮北师范大学 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水溞,隶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ea),鳃足亚纲(Babchiopoda),枝角目(Cladocera),溞科(Daphniidae),溞属(Daphnia),是组成微甲壳类浮游动物的一类重要的单系种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孔玲 导师:赵云龙 华东师范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枝角类生活史因具有无性生殖(孤雌生殖)和有性生殖(两性生殖)两种方式而比较特殊.当环境条件适宜时,雌体产生非需精卵,直接发育成后代,称之为孤雌生殖,而当食物匮乏、温度过高或过低等环境条件变得恶劣时,雄体出现,转变为两性生殖,雌体(两性溞)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铭清 导师:赵云龙 华东师范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隆线溞(Daphnia carinata)是一种重要的淡水枝角类浮游动物,其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钙质,是虾、蟹、鱼等经济物种的理想水产活体饵料.隆线溞生殖模式特殊,有孤雌生殖(单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性生殖)两种.外界条件适宜时,枝角类行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成淑君 导师:田兴军 南京大学 生物学 植物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淡水食物链主要由初级生产者(蓝藻,绿藻等),初级消费者(浮游动物),次级消费者(鱼类)和更高级的消费者组成。每个营养级中的生物对于维持整个淡水食物链的稳定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两种环境胁迫对淡水食物链的影响做了初步研究。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飞祥 导师:黄建国 西南大学 生物学 植物营养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严重的水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为了保护水源,防治污染,迫切需要提升水环境监测的精度和扩大监测范围。生物监测是水质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探索灵敏、快速的生物监测技术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水溞趋光指数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孟美如 导师:邓道贵 淮北师范大学 生物学 植物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本论文研究了不同氮、磷浓度及其配比培养的小球藻对两种枝角类生长发育、种群动态和两性生殖的影响。
主要结论如下:
1.随着磷浓度的增大,发头裸腹溞和隆线溞的首次怀卵时间缩短、首次怀卵体长增大。磷浓度的增大对发头裸腹溞的首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邵元启 导师:邓道贵 安徽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湖泊富营养化引发的蓝藻水华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生物操纵法”诞生以来,国内外的研究者们开始关注利用生物学方法控制湖泊富营养化与蓝藻水华。枝角类是湖泊浮游动物的重要类群,已有研究表明,大型枝角类(如溞属Da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翁显龙 中国甲壳动物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2011年
【摘要】 <正>隆线溞(Daphnia carinata)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枝角亚目溞科溞属.该溞分布广、易繁殖、适应性强,是鱼虾幼体理想的活饵料.随着虾蟹养殖业蓬勃发展,苗种繁育对饵料需求量剧增,寻找营养丰富、成本低、培养方便的活饵料,对养殖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孟凡静 导师:黎华寿 华南农业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0年
【摘要】
重金属铬和高氯酸盐及氯酸盐是化工厂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其复合污染形式在水体中普遍存在,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潜在性的威胁。而目前两者复合污染的研究尚是空白。
本文通过两种典型水生生物的毒性实验,研究了高氯酸盐与六价铬单一及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林凌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 2007年
【摘要】 <正>隆线溞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枝角亚目,是上海郊区水域内常见的一种小型甲壳动物.在环境条件适合的情况下营孤雌生殖,而环境条件改变的情况下则进行两性生殖,为了研究隆线溞生殖转化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丰富隆线蚤研究的基础生物学资料,在光镜下观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曾错 2005年上海市动物学会学术会议 2005年
【摘要】 在光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隆线溞的雌体,详细地描述了雌性成体的外部形态,并绘制了雌体主要器官的模式图.同时初步观察了雌性幼溞的外部形态.与成体比较,幼体与成体在外部形态上基本一致,但与生殖相关的体部变化较大,如体宽、孵育囊、腹突的形态等;因生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