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1
- 1
- 7
- 2
- 1
- 5
- 5
- 4
- 3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逯笛言 杨惠淋 等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3年44卷10期 961-967页
【摘要】 目的 改进现有自杀倾向筛查不足,探究自杀倾向者与无自杀倾向者在隐喻语言和高表面效度语言的阅读眼动模式,提高自杀倾向者的检出率与有效性.方法 通过《自杀意念量表》及访谈法对被试进行分组,最终自杀倾向组和对照组均纳入100例被试的眼动数据,以隐...
【中文期刊】 周文婕 马伦 《现代中医药》 2022年42卷5期 154-158页 CA
【摘要】 基于《黄帝内经》原文和李照国、倪毛信译本的一至三十五章平行语料库,结合结构语法和认知隐喻理论,对比分析了英汉语"中+X/X+中"表达在句法结构和中医隐喻涵义上的异同及其对风格翻译的影响.研究发现,汉语最常用"中"引导偏正结构突显中医"表里"...
【中文期刊】 李娜 何灵茜 等 《科技传播》 2021年13卷17期 70-73页
【摘要】 战争隐喻,是指用真实的战争类比非战争相关的事件等.运用战争隐喻,除了传达思想,帮助理解外,对人们的认知和行为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中外媒体在其相关报道中不约而同地使用了大量战争隐喻的相关词目.本研究结合语...
【中文期刊】 邝计嘉 《中医研究》 2018年31卷10期 49-52页
【摘要】 中医学语言呈隐喻性.从认知语言学中隐喻的角度,结合语料库的方法,分析《黄帝内经》“阴”“阳”在中医理论中通过方位隐喻、结构隐喻等进行进一步的意义建构,如“阴是内,阳是外”“阴阳是战争中对立的力量”.出其在阐释人体健康和疾病、指导临床诊断和治...
【中文期刊】 郭力铭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4年30卷4期 561-565页 ISTICCSCDCA
【摘要】 《黄帝内经》以前的文献否(痞)、满、胀多并用互释,直至《黄帝内经》将痞、满与胀分论.文章以《黄帝内经》420 例相关术语为研究对象,运用语料库驱动与认知语义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术语框架构建的角度探求其异同,深度挖掘语义内涵和认知理据.研...
【中文期刊】 高黎 贾春华 等 《环球中医药》 2019年12卷1期 41-44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中华医典》中营、卫二字的分布特点和规律,以及营气、卫气的含义.方法 以"营""营气""卫""卫气"等关键词进行检索,通过系统整理《中华医典》中涉及营、卫二字的论述,结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建立语料库.基于词频分析法,结合计算机数...
【会议论文】邸彪 全国第十八届仲景学说学术年会 2010年
【摘要】 在中医学的经典著作中,存在着大量的概念隐喻,基于此,笔者以《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原文为语料,应用认知语言学的方法以及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遴选中医病因病机领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劳逸,...
【中文期刊】 马利军 马云霄 等 《心理学报》 2019年51卷12期 1306-1317页
【摘要】 谐音型歇后语是汉语特殊的语汇表达形式,对其加工常常需要通达后一语节的同音线索来完成语音、语义隐喻映射.本研究通过2个实验探讨相对熟悉度和同音线索类型对谐音型歇后语加工的作用.实验1结果表明,在高熟悉度条件下,被试对语汇的加工策略取决于歇后语...
【中文期刊】 谢菁 贾春华 《中医药学报》 2012年40卷2期 1-4页 ISTICCA
【摘要】 认知语言学概念隐喻理论认为,人类普遍利用容器隐喻去认识、理解一些抽象概念.本文以中医经典古籍为研究语料,举例说明中医语言在容器图式抽象结构的基础上,普遍运用了容器隐喻来表达身体及其部位、器官、腠理汗孔、藏府、经络等较为抽象和复杂的中医概念,...
【中文期刊】 肖建喜 许能贵 等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5期 697-699页 ISTIC
【摘要】 经穴命名有其特定方法和含义,所采用的取象比类法,是一种隐喻思维,是由一个已知的事物或概念去认识和理解另一个相对陌生的事物或概念的方法,依据的是二者之间的相似性。腧穴名称是以具体语料来体现的,从隐喻分类的角度对腧穴名称的认知功能进行梳理,发现...
【中文期刊】 谢菁 贾春华 《中医药学报》 2011年39卷6期 1-4页 ISTICCA
【摘要】 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概念隐喻理论对中医病因病机语言中的战争隐喻进行研究.主要以中医经典为研究语料进行举例,通过整理与分析,认为中医病因病机语言中普遍运用了战争隐喻来认识、理解和表达疾病过程,构成了“疾病是战争”这一基本的概念隐喻,其认知基础为...
【中文期刊】 刘雪丽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2016年1期 92-94页
【摘要】 本文对汉语语料中"花"的一词多义现象进行分析,发现这些词义的生成多是隐喻的结果,而隐喻得以发挥的前提是始源域和目标域在物理或心理上的某一点或某一面上存在相似性,人们将这种相似性进行类比,使始源域的词义得到演变,产生一词多义现象.我们发现汉语...
【中文期刊】 李琳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163-165页
【摘要】 隐喻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思维方式。人们通过概念化隐喻,把具体源域的概念映射到抽象目的域,从而达到利用已知经验理解未知事物的目的。文章基于国外认知语言学提出的概念隐喻“思想是食物”,借助语料库来分析汉语中的“思想是食物”,揭示隐喻强大的阐释力...
【中文期刊】 高杨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24卷2期 122-133页
【摘要】 语料库为语言研究提供大量的自然语言材料,有助于语言研究得出客观的结论,具有观测性和验证性,语料库发展需要人们的内省和语言学理论支撑.认知语言学强调心智是体验性的,认知是无意识的,思维具有隐喻性.功能语言学认为,交际和交流是语言的基本功能,强...
【中文期刊】 涂海强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2期 71-75页
【摘要】 基于认知主体选择的参数和变量信息以及研究文本、语料、视角的多元特性,目前意象图式还处于动态的发展过程中。根据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图式理论,调查《本草纲目》药名词汇隐喻命名的方式,考察药名别名词汇与正名之间的映射路径,论文提出药名词汇隐喻命名的意...
【中文期刊】 杜军 罗琪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3期 136-138页
【摘要】 象似性的研究始于符号学,但随着学者们对其认识的加深,它被纳入到认知语言学研究的范畴中,从而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迄今为止,关于象似性的研究较为集中于句法层面,实际上象似性也广泛存在于语篇层面。在此以戴望舒的《雨巷》及唐书哲和徐文东共译的英译本...
【中文期刊】 马滢颖 樊宁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99-100页
【摘要】 在传统形式主义语言学注重任意性的影响下,二语词汇教学长期以来被禁锢在了所谓“固定搭配”的狭小空间里,从而使得二语词汇习得的发展受到了束缚。随着认知语言学和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语言理据性和多词单位等概念正逐渐渗透到二语词汇教学中并在一定程度上...
【中文期刊】 高丽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13卷4期 380-382页
【摘要】 当代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再是附属于语言的一种比喻方式,而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工具和重塑人类经验的过程.本研究借鉴新的隐喻理论,通过大量的医学英语文献语料的收集和分析,对医学语篇中的“疾病是什么”隐喻表达式及相关的概念隐喻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探讨,...
【中文期刊】 彭小南 覃修桂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7卷2期 38-43页
【摘要】 人类的想象对于意义、理解和推理的过程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语言中有两种富于想象的结构,即意象图式和隐喻投射.运用意象图式理论,通过比较系统的语料分析,深入探讨古典名著《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薛宝钗的人物形象刻画.研究结果发现,作品在两位人物的塑造...
【中文期刊】 任俊莲 《咸宁学院学报》 2012年32卷8期 58-61页
【摘要】 语法隐喻的语篇衔接、连贯功能使它成为语篇构建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以语法隐喻为理论基础对《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1]中的相关语料的统计分析表明:不同的语法隐喻类型在英语作文中所起的效应不同.概念隐喻和语篇隐喻有利于作文质量的提高,...
【中文期刊】 贺梦依 《凯里学院学报》 2012年30卷4期 142-145页
【摘要】 概念隐喻作为人类的一种认知机制和思维模式,是人类使世界秩序化的方式,也是人类主要的、基本的生存方式之一.对政治语篇中的概念隐喻与意识形态的研究,国内外学者都做了大量工作,但研究成果尤其是国内的研究成果还不是很丰富,研究工作仍有不足之处,应从...
【中文期刊】 安昌光 《海外英语(中旬刊)》 2010年10期 268-269页
【摘要】 通过语料,时汉语词语"手指"和其对应的英语词汇"finger"进行认知分析,探求"手指"在具体的始源域和抽象的目标领域之间的必然联系,阐释其隐喻意义.
【中文期刊】 高杨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23卷5期 81-84页
【摘要】 根据认知语言学理论,人们的心智具有体验性,思维具有隐喻性和想象性.人类概念系统是隐喻的,理解和真理是相对于人们的文化概念系统,意义来源于物质和文化环境中的身体和社会经验.语言学理论是通过对大量语料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来支撑其论点,蕴含民族文化特...
【中文期刊】 魏望东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50-51,73页
【摘要】 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小句分析法在一定程度上适用于汉语的句法分析.英汉语言在心理过程小句的表达上既有一定的共同点,也有一定的相异性.本文采用<围城>和<简爱>中的汉英语料,对表感觉、感情、认知以及隐喻式的英汉语心理过程小句进行比较分析,探讨由"f...
【中文期刊】 温世伟 贾春华 《中医杂志》 2019年60卷3期 181-185页 ISTICPKUCSCD
【摘要】 以象隐喻认知理论框架对五行学说范畴体系的发生学进行研究,认为象隐喻是五行学说发生的主要认知机制,五行学说是一种理论建构性隐喻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有关文化发展的假设:一种文化的发生,乃基于一种理论建构性隐喻,这种隐喻直接参与初始概念的构成...
【中文期刊】 温世伟 贾春华 《中医杂志》 2019年60卷1期 2-6页 ISTICPKUCSCD
【摘要】 中医学隐喻理论研究中存在一种尚未被提出过的隐喻现象,即“象-概念隐喻”二重性.从《难经》语料的分析、现代学者的研究观点、以“火”的发生学来看“象-概念隐喻”二重性,从中医学“提壶揭盖”法来考察“象-概念隐喻”二重性四个不同方面论证这种现象的...
【中文期刊】 左景丽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 2011年9期 4-5,17页
【摘要】 隐喻转喻互动关系是隐喻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分析典型语料,探讨了隐喻转喻互动关系体现的四个方面:由转喻构成的隐喻;隐喻内包含转喻;转喻内包含隐喻和隐喻语境中的非转喻化。
【中文期刊】 杨晓红 张志杰 《心理科学进展》 2010年18卷1期 1-9页
【摘要】 在时间隐喻研究早期,研究者多将时间隐喻分为"自我移动"和"时间移动"两类,关注的是"自我移动"和"物体移动"空间参照框架向时间概念的系统映射.最近,有研究者在语料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由其他空间参照框架映射而来的新的时间参照系,并确立了新的理...
【中文期刊】 周榕 黄希庭 《心理科学》 2000年23卷2期 141-145页
【摘要】 通过广泛收集语料,用内容分析和因素分析方法探析了中英时间隐喻表征的概念结构,获得了时间隐喻概念的11个构成维度,证实了时间隐喻表征有着系统的内部结构的假想,并发现中英两种文化在时间隐喻概念结构上非常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