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9
- 3
- 13
- 9
- 3
- 2
- 1
- 11
- 10
- 5
- 4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罗艳艳 蒋园园 等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8年35卷11期 1009-101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绩效考核目标取向与医护人员亲组织非伦理行为(UPB)之间的关系,检验医护人员调节焦点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方法 选择15家医院489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绩效考核目的量表、特质性调节焦点量表、UPB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性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志勇 李晓庆 等 《心理研究》 2019年12卷4期 340-348页
【摘要】 采用问卷法收集有效问卷324份,探讨家长式领导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UPB)的关系,同时检验领导—成员交换的调节作用.结果 表明:威权领导对UPB的预测效应显著,仁慈领导与威权领导、德行领导与威权领导的二元交互作用对UPB的预测效应显著;领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春梅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19年9卷1期 22-29页
【摘要】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已经成为影响医疗设备企业组织形象与信誉的非常不利的因素,因此,如何预防并有效减少医疗设备企业内的这种行为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将伦理型领导和组织伦理氛围作为影响医疗设备公司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两大要素,通过对企业员工的问卷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翠眉 余容容 等 《医院管理论坛》 2025年42卷2期 37-41,46页
【摘要】 目的 探讨道德推脱对临床护士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及马基雅维利主义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4名护士为研究对象,于2023年7-10月使用基本资料调查表、亲组织非伦理行为问卷、道德推脱问卷和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文鹏 史硕 《心理科学进展》 2012年20卷6期 805-814页
【摘要】 自从“安然”等一系列非伦理行为事件爆发后,如何干预非伦理行为就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但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如何抑制单个个体的非伦理行为,而对该行为可能产生的社会互动和蔓延机制缺乏系统探讨.本研究立足于中国特定文化背景中,采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博 彭坚 等 《心理学报》 2023年55卷5期 844-860页
【摘要】 下属做出亲领导非伦理行为后,该行为究竟会持续还是消退?本研究以领导"报"为切入点,检验领导反应(感激驱动的资源回报与愧疚驱动的惩罚)在下属亲领导非伦理行为持续与消退中的关键作用.情景模拟实验(研究1,N=120)结果表明,当领导正直水平较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明晓东 付静宇 等 《心理科学进展》 2023年31卷10期 1785-1799页
【摘要】 工作场所非伦理行为对组织具有极大的危害,探索非伦理行为的干预办法具有重要意义.以往研究主要从理性道德决策视角考察非伦理行为的干预办法,从直觉道德决策视角考察非伦理行为干预办法的研究相对缺乏.本项目提出正念可以同时影响理性道德决策系统和直觉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殿江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21年38卷9期 645-649页PKU
【摘要】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出现的一系列非伦理行为,给危机管理带来新的挑战.文章在系统分析经典非伦理行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危机情景下个体行为决策特点,界定和阐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个体非伦理行为概念、特征及形成动因,构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个体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雪芹 孙洪强 等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0年33卷3期 279-283页ISTICPKU
【摘要】 精神伦理学关注精神障碍患者送、诊、收、治过程的合法合规性,科学研究中精神障碍受试者的权益保护,为公众提供精神心理与行为伦理问题的教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公众的精神心理状况产生了较大影响是不容回避的问题,科学研究和试验干预都势在必行,严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锦熙 石文典 等 《心理研究》 2022年15卷2期 141-151页
【摘要】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Unethical Pro-organizational Behavior,UPB)"是新近受到广泛关注的一种不道德行为.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当前UPB的概念尚不明确:一部分研究认为UPB是员工由于真正关心组织而从事的不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雅兰 《现代商业》 2021年8期 161-165页
【摘要】 当前公司的高管参与非伦理行为的现象普遍存在,但针对其参与动机的学术研究仍较少.本文系统整理现有研究文献,从社会认同视角出发,基于社会认同理论的内群体偏好与外群体歧视的基本假设,及其在公司中客观存在地位和权力差异的情境激活因素,关注公司高管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咏莉 王晓燕 等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1年24卷5期 577-579页ISTICPKU
【摘要】 力求找寻医方与患方在诊疗行为中的非言语行为期待不匹配的细节文化因素,根据其外在表现挖掘出内在文化动因,并进一步分析出哪些内在的文化因素导致了医患双方非言语行为要素的差异.从传统医学模式的影响;血缘、地缘与业缘的重合与背离;职业角色认同差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郑响 薛鹏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1年24卷1期 82-83页ISTICPKU
【摘要】 家长的经常性使用语言包含多种正负性汉语情绪词和认知功能偏差寓意相关词,其中有些词极普通但却具不易察觉的伤害性.探索家长在引导患儿医疗行为主动性成长中,经医务人员判别具有负面意义的家庭教育用语,即我们称之为非良性词汇习惯用语,以便培育正确的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国 王建国 等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5年18卷6期 72-73页ISTICPKU
【摘要】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实施以来,医疗卫生领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医疗保险政策从经济学角度影响了医疗行为,但影响医疗行为的众多因素中,医学伦理是必不可少的.用医学伦理规范医院的医疗行为,对我国医疗保险事业的顺畅发展意义重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恺 王端旭 等 《应用心理学》 2020年26卷3期 269-281,268页
【摘要】 非伦理行为是指员工违反被广泛接受的道德或社会规范的行为,然而其操作性定义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现有文献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各操作性定义之间的差异,导致相关文献的分歧和混乱,从而限制了非伦理行为研究的发展.本文通过对非伦理行为文献的系统梳理和归纳总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青 《职业》 2020年16期 94-96页
【摘要】 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使许多组织在追求利益的同时忽略了商业道德,组织中出现越来越多的员工非伦理行为.员工非伦理行为是一种违反社会道德规范、损害组织形象、阻碍组织健康长远发展的行为.因此,员工非伦理行为成了理论界和实业界的研究热点,并且有了丰富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根强 杨锐 《软科学》 2019年33卷1期 126-129页
【摘要】 基于效用函数构建了团队内亲组织非伦理行为(Unethical Pro-organization Behavior,UPB)的产生与传染机制模型,探讨了关系强度、项目参与人数、奖惩预期等因素对UPB产生与传染的影响.研究发现:项目参与人数降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永军 杜盛楠 等 《心理研究》 2017年10卷5期 71-77页
【摘要】 私利性非伦理行为和亲组织非伦理行为是性质截然不同的两种非伦理行为.本文重点探讨了伦理氛围对私利性非伦理行为和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自利型伦理氛围正向影响私利性和亲组织非伦理行为;关怀型伦理氛围负向影响私利性非伦理行为,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解俊杰 《医学信息》 2014年3期 327-328页
【摘要】 伦理与道德在医学领域是至高无上的命题,是研究医学理论、进行医学实践的前提。目前医疗活动中一些违背伦理价值的非合理医疗行为带来了诸多问题,进一步加剧了医患关系的紧张形势。本文围绕医学伦理与医疗行为的关系,从我国古代及国外的一些医学伦理思想的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永军 孙亚笛 等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22年30卷4期 837-84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探讨工作不安全感对员工亲组织/私利性非伦理行为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工作不安全感量表、焦虑量表、私利性/亲组织非伦理行为量表和感知可雇佣性量表,对前后间隔1个月的两阶段201份有效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工作不安全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邵云敏 刘进 等 《健康之友》 2022年7期 293-294页
【摘要】 口腔治疗中,实现孩子配合的过程称为儿童口腔行为管理。随着儿童口腔患者的日渐增多,非合作患儿是儿童口腔医生需要面对的一个挑战,针对非合作患儿口腔治疗常用的行为管理方法主要有三大类,一是行为诱导,二是物理束缚,三是药物控制,包括使用笑气,口服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永军 江晓燕 等 《心理科学》 2019年42卷5期 1161-1166页
【摘要】 基于个体-情境交互作用视角,结合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亲组织”与“非伦理”双重特征,构建了一个亲组织非伦理行为形成机制的三重交互模型.实证结果表明,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和工作不安全感不仅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具有直接正向影响,两者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垦 林英晖 《心理科学》 2019年42卷3期 688-694页
【摘要】 基于社会认同理论,以社会责任型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组织道德性的线索,探讨其对组织认同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及其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直接影响.采用多层线性建模技术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当社会责任型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低时,组织认同正向...
【关键词】 组织认同;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社会责任型人力资源管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辰 吴颖斐 等 《心理科学》 2019年42卷3期 674-680页
【摘要】 根据以往研究,问责对于非伦理行为的影响可能产生混淆的结论,即“问责失灵”.鉴于此,本文通过实验研究来探究问责失灵的理论边界和内在机制.结果 发现:(1)促进定向启动下的个体,问责对于非伦理行为有促进作用;预防定向下的个体,问责对于非伦理行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辰 高欣洁 等 《心理科学》 2018年41卷3期 646-652页
【摘要】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 (UPB) 作为一种非利己型的非伦理行为正逐渐受到学界的关注, 当前研究大多围绕UPB的前因展开, 但缺乏对其结果变量的探讨.本研究通过对92名主管与399名员工的数据进行跨层次分析, 探讨UPB对职业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
【关键词】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 (UPB);上下级关系;职业发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永军 江晓燕 等 《心理科学》 2017年40卷5期 1189-1194页
【摘要】 与纯粹的私利性非伦理行为不同,亲组织非伦理行为是个体为了组织利益而实施的非伦理行为.探讨了伦理氛围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以及道德辩护的中介作用.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自利型、关怀型伦理氛围分别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具有正向影响,规则型伦理氛围对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端旭 曾恺 等 《心理学报》 2017年49卷6期 829-840页
【摘要】 通过整合理性判断与道义公正模型,聚焦非伦理行为实施者被同事攻击的现象,提出员工的非伦理行为导致同事道义不公正,进而引发同事的攻击行为.并且,这个过程分别受到伦理领导的正向影响和任务互依性的负向影响.通过分析265组来自浙江省一家大型制造企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文鹏 任晓雅 等 《心理科学进展》 2017年25卷8期 1401-1410页
【摘要】 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方式,目标设置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类组织中.然而,近年来一系列的研究发现,目标设置也会引发员工的非伦理行为.全面梳理了国外对于目标设置影响非伦理行为的相关研究,系统地介绍了两者的直接关系、边界条件及理论基础,在总结这些研究的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根强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6年37卷12期 125-135页
【摘要】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unethical pro-organizational behavior,UPB)对企业声誉和社会利益造成严重危害,设法防止UPB的发生显得尤为迫切。基于组织认同理论和调节焦点理论,通过对489名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明证 沈斌 等 《心理科学》 2016年39卷2期 392-398页
【摘要】 亲组织的非伦理行为(unethical pro-organizational behaviors,UPB)指员工为了其所属的组织利益而从事有违伦理的行为.研究探讨了组织承诺与UPB的关系,以及道德认同在其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组织承诺与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燕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血液疗法与工程分会第七届学术大会暨UBIO疗法专题研讨会 2018年
【摘要】 本研究基于信号加工决策框架,探讨无道德领导作用于下属工作绩效和非伦理行为的双刃剑效应.330份领导-下属匹配数据的分析结果发现:(1)无道德领导通过促进下属的工作心理占据间接促进其工作绩效;(2)无道德领导通过增加下属的自我利益认知间接增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奕天 《西藏科技》 2022年12期 27-29,33页
【摘要】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当下的企业财务管理中,经常会出现伦理道德失范甚至违法犯罪的案例,这在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社会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法律的监督和制约,更需要从企业内部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芹 邓有智 等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5年38卷4期 455-461页ISTICPKU
【摘要】 非人灵长类动物是人类最紧密的亲缘动物,具有与人类相似的形态解剖学、生理学和行为学特征,使其在神经科学、生殖、传染病、药物研发等领域不可或缺.目前欧美国家使用非人灵长类动物开展实验的限制日趋严格,其实验有着不同于一般动物的伦理特殊性,缺乏必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楚铭 陈雨欣 等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精品论文》 2025年18卷2期 329-331页
【摘要】 本文综述了机器人疗法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重点分析其在情绪与行为管理、认知功能改善及护理效率提升方面的作用.依据机器人类型,从宠物型、社交辅助型、类人型和远程呈现型四个方面探讨其应用现状.同时,指出了技术局限、成本高昂及伦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本富 中华骨髓库第二届年会 2009年
【摘要】 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包括非血缘异体的骨髓、外周血和脐带胎盘血的干细胞移植,它是一些疾病的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尤其是血液系统中一些恶性疾病的根治的唯一方法。为安全、有效和合理的实施移植,要遵守医学伦理学或生命伦理学的不伤害、有利、尊重人、公正...
【关键词】 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 ; 医学伦理学 ; 行为准则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解志葆 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第十三次学术年会 2005年
【摘要】 医学伦理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人文科学"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与医学的科学伦理充分展示政府、社会、学者、医务工作者的伦理水准.本文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从一个侧面对非典全过程,以医学伦理观指导下的行为进行阐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森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20卷3期 6-10页
【摘要】 由于生殖系基因编辑行为的潜在风险巨大、严重违背社会伦理,且《刑法》缺乏相应的罪名加以规制,有必要增设非法植入基因编辑、克隆胚胎罪.从法教义学分析,非法植入基因编辑、克隆胚胎罪的保护法益应为人类遗传安全,其实行行为不以违反前置法为前提,行为对...
【关键词】 非法植入基因编辑、克隆胚胎罪;基因编辑;《刑法修正案(十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洁琼 《医学与哲学》 2019年40卷14期 38-42页ISTICPKU
【摘要】 当前代孕行为分类繁杂不可一概而论,非商业妊娠型代孕作为一种辅助不孕夫妇生育的途径之一,其本身的伦理价值理应得到认可.一方面,理论界反对代孕的传统认知与伦理谬误无法得到有效辩护,人们关于代孕行为的认知和理解需重新进行梳理.另一方面,非商业妊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蕊 梁辰 《医学与哲学》 2018年39卷14期 13-16页ISTICPKU
【摘要】 医学界已经意识到现代医学的非人性化倾向,以患者为中心的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已经被广泛接受和认可,叙事医学应运而生.但是叙事医学存在空壳化的危险,而平行病历的出现使叙事医学出现新的转机.推行平行病历能够结束病历的“千人一面”,有利于增加医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小五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8年31卷10期 1258-1263页ISTICPKU
【摘要】 在概要梳理施韦泽"敬畏生命"伦理思想的基础上,揭示了其理论论证方面的三个主要问题:以铸造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模式寻求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观念之间的矛盾;整体主义的理论诉求与个体主义行为理解之间的矛盾;肯定"生命的本体是非理性的欲望"与承认"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