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03
- 12
- 6
- 369
- 164
- 66
- 54
- 5
- 184
- 129
- 61
- 47
- 4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林佳佳 王珏 等 《中国临床医学》 2024年31卷4期 586-59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ubmucosal tunneling endoscopic resection,STER)治疗食管和贲门固有肌层来源的大型(长径≥3.5 cm)症状性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
【关键词】 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黏膜下肿瘤;食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晶 田明国 等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3年35卷5期 295-29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术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复发破裂出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21年4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TIPS术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复发破裂出血行脾切...
【关键词】 脾切除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会星 欧阳才国 等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3年28卷10期 739-743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巨脾切除联合贲门食管血管离断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 年1 月至2023 年1 月为52 例患者行脾切除联合贲门食管周围血管离断术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腔镜组(行完全腹腔镜手术,n=18)、手助组(行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杰 黄招玲 等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3年29卷8期 4-6页
【摘要】 目的:分析管状吻合器重建食管对管贲门癌切除术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12月于本院收治的100例管贲门癌切除术患者,根据患者吻合器重建食管方法的不同将其分入研究组(50例,采用管状吻合器重建食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兆军 姜宗丹 等 《中国内镜杂志》 2020年26卷6期 30-3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治疗食管贲门周围黏膜下肿瘤(SMT)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2年9月-2018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内镜中心采用STER治疗的50例食管贲门周围SM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
【关键词】 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黏膜下肿瘤;食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仇德惠 徐松涛 等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02年29卷1期 71-7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总结胃大部或全胃切除术后因残胃部癌、贲门部癌或食管部癌再次手术的治疗经验.方法将86例按肿瘤部位浸润范围归纳为6类,施行不同手术方式.①残胃部癌13例,9例施行了全胃切除、食管空肠吻合;②残胃贲门部癌46例,38例施行了全胃贲门和食管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洛伊 司马培博 等 《淮海医药》 2019年37卷4期 372-374页CA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早期贲门癌近端胃切除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早期贲门癌近端胃切除患者96例,按消化道重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食管-胃直接吻合,观察组采用连续空肠间置吻合.术后随访6个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伟 李保中 等 《河南医学研究》 2019年28卷6期 1006-1008页CA
【摘要】 目的 研究近端胃切除术后食管胃前壁吻合术及幽门成形术治疗早期贲门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安阳市肿瘤医院收治的92例早期贲门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接受近端胃切除术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厚吾 杨丰帅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3年16卷7期 579-582页ISTICCA
【摘要】 1991年第一例腹腔镜下脾切除术(Laparoscopy splenectomy,LS)的成功报道,引领人们对门静脉高压的外科微创手术进行了长期地探索,我国首例LS于1994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309医院获得成功[1].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平 方丹青 等 《中国医药导刊》 2013年3期 435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贲门癌及食管癌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选择我院1995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32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贲门癌或食管癌的患者,采用不同术式再行手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手术疗效及患者的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冀豫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21卷6期 135-136页ISTIC
【摘要】 目的:分析食管贲门癌切除胃底重建术中保留迷走神经的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行食管、贲门癌切除主动脉弓下食管胃吻合术95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术中切断迷走神经并不行胃底重建术,观察组术中保留迷走神经加胃底重建手术,比较2组患者术后症状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林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16卷14期 53-55页ISTIC
【摘要】 <篇首> 胃底重建术是食管癌切除术、贲门癌切除术后常见的手术术式,但术后对消化道和胃功能的影响较大,极易出现功能紊乱症候群、反流性食管炎或胸腔胃排空障碍性疾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笔者分析保留迷走神经的食管贲门癌切除胃底重建术对胃功能的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鲁玉玲 范晓英 等 《河北医学》 2012年18卷12期 1837-1839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6例,男性12例,女性4例,年龄54-76岁(平均年龄64.66岁).其中食管中段癌11例;食管下段癌3例;贲门癌2例;病理分期:T2N0M0 8例;T3N0M0 4例;T2N1M0 2例;T1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研 禹亚彬 等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年38卷4期 315-317页
【摘要】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下腹腔镜巨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7年6月确诊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崇善 《健康必读》 2018年19期 13-14页
【摘要】 目的:研究对比较不同手术对早期贲门癌患者实施治疗对预防其发生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5月期间本院接受治疗的早期贲门癌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5),其中对照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保良 《河北医药》 2010年32卷24期 3571-3572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胃瘫是食管、贲门手术后出现的一种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是以胃排空延迟为特征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包括恶心、呕吐、腹胀等一系列症状.是食管癌、贲门癌术后的早期并发症之一,可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其发生率为1.2%~5.0%[1].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勇 魏静义 等 《临床外科杂志》 2010年18卷2期 111-112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贲门癌及下段食管癌的外科治疗经验和效果.方法 25例行胃大部切除患者术后平均8.5年出现贲门癌或食管癌,其中贲门癌10例,下段食管癌15例,均采用左胸后外侧切口,切除食管癌、贲门癌,将残胃连同脾脏、胰尾部移至胸腔,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保良 《中国美容医学》 2010年19卷z5期 52-5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胃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西医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自拟中药健脾开胃方及针灸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75.9%;治疗组有效率96.2%,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凯 贺秀梅 等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9年37卷3期 45-4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术后胃瘫综合征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0~2008年926例食管贲门癌行根治术后出现胃瘫综合征(PG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42例出现胃瘫综合征表现,均发生在由流质饮食改为半流质饮食期间.患者出现上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支庆江 陈鸿强 等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09年12卷5期 455-456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3年11月-2007年3月,应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食管吻合联合断流术治疗22例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22例,其中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15例,山东大学齐鲁医院7例,男1...
【关键词】 高血压;门静脉·脾切除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食管吻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盛红光 张敏 等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09年12卷2期 172-173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为了减少全胃切除术后的并发症,本研究采用一种保留部分残胃的手术方法,即贲门胃底切除后余胃食管直接吻合术治疗残胃贲门癌,经10例患者的临床应用观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关键词】 胃大部切除术·残胃贲门肿瘤·胃食管吻合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先才 蔡冬桂 等 《西部医学》 2009年21卷8期 1313-1314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患食管癌患者的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 .方法 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19例.残胃贲门癌施行残胃和吻合口切除,Roux-Y式重建消化道者7例,中下段食管癌10例,5例保留两支胃短动脉和胃后动脉供血,3例利用胃左动脉及部分胃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晓强 朱德隆 等 《肿瘤学杂志》 2008年14卷6期 438-43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空肠P袢代胃术在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下段、贲门癌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下段、贲门癌患者,手术切除病灶后,采用空肠P袢代胃.[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发生,无吻合口瘘及狭窄.术后生存5年以上2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茂勇 黄涛 等 《四川肿瘤防治》 2007年20卷4期 240-242页ISTIC
【摘要】 目的:了解埃索美拉唑等联合治疗食管胃吻合术后患者胃食管返流的效果.方法:调查239例食管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术后患者胃食管返流症状,对于症状得分6分以上者用埃索美拉唑等联合治疗,评价治疗1周后的症状变化及4周后的胃镜表现和生命质量变化、停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宁伟 吉庆春 等 《山东医药》 2007年47卷24期 63-63页ISTICCA
【摘要】 在30例食管贲门癌切除术中用胃浆肌瓣包埋吻合口.术后均未发生吻合瘘及狭窄.认为胃浆肌瓣包埋可预防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及狭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秀峰 肖建 等 《江苏医药》 2007年33卷8期 838-83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总结消化性溃疡远端胃大部切除后食管贲门癌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 外科治疗2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12例(Ⅱa期2例,Ⅱb期5例,Ⅲ期5例),贲门腺癌8例(Ⅱa期3例,Ⅱb期2例,Ⅲ期3例),全部行根治性切除.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并发症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龚磊 《安徽医学》 2007年28卷3期 185-187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食管、贲门癌术前及术后肺功能变化.方法 采用德国JAEGER肺功能机对32例经左胸食管及贲门癌手术患者进行了术前、后肺功能的观察,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术后肺功能与术前肺功能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实测肺功能与预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兴涛 董晓鹏 等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07年10卷1期 90-91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我们对32例因溃疡病行胃大部切除后再发食管癌、贲门癌的病人再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建忠 王启斌 等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年24卷5期 707-707,714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因良性或恶性病变行胃大部(远端胃、近端胃)切除术后又出现残胃癌、贲门癌、食管癌而需再次手术的病例渐增多,但二次手术难度相对较大,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对患者的预后及生存质量至关重要.我科自1990年至2002年施行此类手术52例,现分析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迟金为 程晓麟 等 《齐鲁医学杂志》 2004年19卷3期 256-257页ISTIC
【摘要】 <篇首> 食管及贲门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是一种严重的近期并发症.对人体生理干扰大,治疗困难,病死率高.1985年1月~2002年12月我院进行食管、贲门癌切除术192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9例,就其防治体会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庆伟 蒲艳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15卷21期 20-22页
【摘要】 目的:比较用不同手术对早期贲门癌患者实施治疗对预防其发生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是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收治的148例早期贲门癌患者.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对照组患者在进行近端胃切除术后实施食管胃前壁吻合术,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盛红光 张敏 等 《山东医药》 2003年43卷12期 5-6页ISTICCA
【摘要】 为减少残胃贲门癌全胃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采用贲门胃底切除、余胃食管再吻合术治疗10例残胃贲门癌.结果全组术后均无吻合口瘘、胃食管反流和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病理检查均未发现切缘癌残留.表明该术式比全胃切除更符合解剖生理功能,可有效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永剑 彭品贤 等 《广东医学》 2003年24卷2期 170-17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及残胃贲门癌的外科手术治疗的方式.方法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及残胃贲门癌28例.残胃贲门癌施行残胃和吻合口切除,Roux-Y式重建消化道者10例;中下段食管癌16例,8例保留2支胃短动脉供血,5例利用胃左动脉及部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花亚伟 韩少良 等 《肿瘤学杂志》 2003年9卷5期 293-29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贲门癌胃大部根治切除术后理想的预防反流性食管炎消化道重建术式.[方法]对83例贲门癌患者行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后,分别行食管残胃吻合术(A组),食管残胃吻合并幽门成形术(B组),食管残胃吻合并残胃空肠吻合引流术(C组)三种消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寇仁业 邹志强 等 《山东医药》 2003年43卷33期 7-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贲门癌26例的外科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26例均采用经左胸后外侧切口癌切除,将残胃连同脾脏、胰尾移于胸腔,行食管残胃吻合术.主动脉弓上吻合10例,弓后吻合9例,弓下吻合7例;手工吻合5例,器械吻合21例.结果全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英杰 高惠川 等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2年36卷2期 206-207页ISTIC
【摘要】 <篇首> 我院自1983年1月~2001年11月共收治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贲门癌26例,均手术治疗,占同期收治的食管癌病人的2.8%,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性23例,女性3例,年龄57.6±18.4(34~77岁).本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建明 张海鹰 等 《肿瘤学杂志》 2001年7卷5期 312页ISTICCA
【摘要】 选择 11例早期中段食管癌患者行食管癌切除 , 保留贲门胸腔内吻合术 . 全组病例 (1例死亡除外 )术后无吻合口瘘及返流性食管炎发生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玉 冯伦高 等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01年18卷1期 38-3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食管-胃浆肌层套式吻合在食管癌、贲门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手术治疗387例.关闭贲门或胃残端后,于残胃"底"的顶部或前壁切开与食管腔相适应的开孔,将胃的浆膜肌层与粘膜层分离3 cm,切除多余的胃粘膜,将食管全层与胃吻合口之粘膜缘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品贤 王永刚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1年11卷9期 59-60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及残胃贲门癌重建消化道的术式.方法:18例胃大部切除术后的病人.6例残胃贲门癌病人施行残胃和吻合切除,Rouz-y式重建消化道;10例中下段食管癌的病人,5例保留2支胃短动脉供血,将残胃连同脾、胰尾移入胸腔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泉根 沈根海 等 《苏州医学院学报》 2001年21卷2期 186-187页ISTICCA
【摘要】 在126例食管、贲门癌切除术中应用管状吻合器行食管胃吻合术。结果术中吻合过程不顺利5例,术后吻合口瘘3例,无切口感染和手术死亡。认为熟练掌握吻合性能和技术是预防吻合口瘘的关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