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640
- 3
- 1
- 8
- 5
- 5
- 4
- 3
- 423
- 316
- 221
- 138
- 12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周禄涛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25卷1期 7-12页
【摘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形塑大学生自信自强文化人格的使命,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过程中有着特殊文化担当.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化担当,涉及明晰担当、彰显重点、践行体系3个紧密相连的着力环节.明晰担当,就要捋清立德树人与以文化人的关系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晨晨 王想平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44卷3期 26-31页
【摘要】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和世纪疫情影响深远的背景下,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国家安全"置于事关"民族复兴的根基"这一高度予以阐述.将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校思政课,成为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的新思路和新途径.但只强调国家安全教育实施效果而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小洁 付乐平 《成才之路》 2023年2期 25-28页
【摘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打造思政"金课"的四个着力点,是讲准、讲深、讲透、讲活.把道理讲准是前提,讲深是核心,讲透是关键,讲活是导向.思想政治理论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燕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3年5期 13-15页
【摘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推动"四史"学习教育的主渠道,将"四史"教育融入其中,不仅能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还能增强其教学实效性.对此,在深刻总结前期各高校"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当下"四史"教育融入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强 张继慧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39卷1期 104-108页
【摘要】 "党史、 新中国史、 改革开放史、 社会主义发展史"是"四史"教育的重要构成要素.在"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过程中,要重点剖析"四史"教育要素,深刻领悟"四史"教育思想,把"四史"教育工作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有机联系.无论是"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雪芹 《教育评论》 2023年6期 95-98页
【摘要】 "互联网+"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促进了互联网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提升了教学实效性,但也冲击了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对我国主流价值观、传统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带来颠覆性影响.为应对"互联网+"带来的新挑战,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智玉 钱美玲 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23卷3期 290-294页
【摘要】 教学话语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关键要素,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传递教育信息、进行有效沟通和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发挥政治辩护、理论灌输、价值导向和教化育人的基本功能.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在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部门强力推进和广大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雪菲 杨祎宁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27-31页
【摘要】 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求把与时俱进的教育资源因势利导地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深刻领会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完善党史国情教育,自觉地将伟大建党精神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助于强化高校学生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对高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爱明 蒋玉军 等 《成才之路》 2023年2期 33-36页
【摘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必须按照"八个相统一"要求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重视思政课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具有课程育人和实践育人的双重功能,有效开展实践教学,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倪娜 杜宏洋 等 《卫生职业教育》 2023年41卷9期 27-31页
【摘要】 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从价值维度、理论维度、事实维度和实践维度4个层面考量融入思政内容,在融入过程中以理论发展为切入点,实现教学内容在理论认识上的增量,可采用章节渗透的方式.通过把握融入原则,深入挖掘抗疫精神的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汤家鹏 刘帆 等 《畅谈》 2023年13期 64-66页
【摘要】 不断加强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是促进民办高校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党的十八大以来,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但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还存在教师队伍结构不平衡、教师流动性大、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有待提升等突出问题.民办高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辛哲 吕晓东 等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22年41卷1期 43-49页
【摘要】 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体育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历史性、民族特征和家国情怀的价值追求.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研究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并指导实践,从中华体育精神的内涵和特征出发,厘析中华体育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磊 汪萍平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22年40卷12期 119-126页
【摘要】 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可谓一场"哥白尼式"革命,即教学逻辑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了以"学生为中心".人工智能赋能正在这一逻辑转换中展开:在教学设计阶段,助力精准识别教学对象、分层设计教学目标、有效供给教学内容;在教学实施阶段,支持学生自主学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蜺 常喜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2年2期 52-54页
【摘要】 思政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定航器".当前,部分师生角色职责感不强、教学内容相对理论化、教学手段和形式相对简单化、评估反馈机制相对单调等问题制约了高校思政课效力的发挥.要提升高校思政课效力,应遵循时代要求,锤炼教师本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密切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家新 刘媚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38卷6期 102-111页
【摘要】 "亲和力"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具备的基本要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提升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高,对立德树人任务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出发,重点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目标、教育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俊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40卷2期 17-19页
【摘要】 开展"四史"教育是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要以"四史"教育为引领,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从而增强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之使命,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丹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34卷10期 20-25页
【摘要】 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一个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其具体科学内涵可以从认知、行为、情感、意志四个层面进行阐释.这与高校思政课课程属性中的意识形态性、知识教育性、思想理论性、道德规范性具有相似相通之处.在准确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波 王文怡 等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43卷2期 103-112页
【摘要】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尤为关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加强法治教育,实现大学生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的双重提升.该文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大学生法治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需要的角度论述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文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27期 1-4页
【摘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多维"协同育人对落实立德树人具有重要作用.由于"一体多维"协同育人分属不同职能部门,具有主体多样性和层级多重性特征,导致实践中出现共识不足、制度缺陷、融合乏力等困境.治理理论强调多元参与和协商共治,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宁 汪慧英 《科教导刊》 2022年14期 107-110页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前沿主阵地,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多方面都与讲好中国故事有着高度的契合.最大限度讲好中国故事,既是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宗钰 《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5期 16-18页
【摘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思想政治素养是党和国家与时俱进顺应国际核心素养的育人要求,立足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发展的现实需要,创造性地形成重点培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思想素养与政治素养的一种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政治认同、法治意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喜冬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22年1期 103-105页
【摘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研究是一项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队伍、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着不足.为此,高校应从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设计、改革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方法、配齐建强思想政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鑫权 于炎 《铜仁学院学报》 2022年24卷3期 53-60页
【摘要】 遵义会议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尤其是"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具有深厚的价值意蕴,对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创新意识、锤炼高尚品格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新的伟大征程上,将"遵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佳文 《科教导刊》 2022年27期 122-124页
【摘要】 开展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对于深化理论认识、增强历史责任、培养实践能力,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学生思想认识不到位、教学管理不规范、运行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我们可以从提高思想认识、健全领导机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蕾 刘浩天 等 《科教导刊》 2022年17期 63-65页
【摘要】 健康中国背景下,医学生思政课的"获得感"是影响医德培养的重要因素,"获得感"也成为评价大学生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文章以医学院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为切入点,分析其影响因素和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提升医学生思政理论课"获得感"提供方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桂兵 《文教资料》 2022年18期 66-69页
【摘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育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政治素养的关键途径,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课程.本文通过阐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内涵,分析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背景下高校思政课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设路径.
【关键词】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明惠 《艺苑》 2022年3期 104-108页
【摘要】 近年来,我国高校思政课建设在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也面临不少新任务、新挑战.B站是年轻人高度聚集的文化社区和视频平台,具有多元的影像叙事、丰富的视听语言、便捷的直播功能.运用B站开展高校思政课教学,对于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捷 《艺苑》 2022年6期 95-100页
【摘要】 互联网时代,社会舆情纷繁复杂,"后真相"事件频繁出现,如何审视和回应?客观分析、理性判断"后真相"现象,积极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社会观,使青年匡正视听、明辨是非,坚定"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这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喜冬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2年15期 37-40页
【摘要】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研究需要在认真研判高校新情况、新问题的基础上明确工作重点和创新方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在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打造高水平教师团队、激活大学生主体性意识四个维度着手,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荷 《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41期 12-14页
【摘要】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归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体验中主动承担学习责任、享受学习权利,对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具有推动作用.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引入高校思政课,应重在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提升教师运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能力;充分激发学生学习高校思政课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焦石文 王丹娜 《新乡学院学报》 2022年39卷10期 64-66页
【摘要】 高校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职责,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建设是完成立德树人任务的需要,也是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需要.我党的理论创新、经济全球化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建设带来了机遇,与此同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丽娅 张少生 等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49卷6期 94-97页ISTIC
【摘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效评价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明确成效评价的理论基础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成效做出全面客观评价的基本前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思想、中国共产党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建松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31卷3期 26-30页
【摘要】 兵团红色文化资源形态多样,内涵丰富,具有重要的铸魂育人价值,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天然素材和宝贵资源.文章分析了当前兵团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存在的困境,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措施:加强顶层规划设计,构建兵团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鲁琴 李毅 等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1年5期 72-74页
【摘要】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扩展教学资源的同时,学生思想观念面临更大冲击;在创新教学方法的同时,教师面临职能弱化与角色缺位;在提升学生主体意识的同时,对教师专业素养提出更高要求.为了使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契合互联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宗永顺 毕琳 等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1期 164-167页
【摘要】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攀 牛俊美 《才智》 2021年34期 1-5页
【摘要】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培育高校思政课教师国际视野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国际视野是思政课教师讲好思政课的应有之义,是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的时代要求,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时代化的现实之需.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国际视野,基本要求是实现教学理念、教学资...
【关键词】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国际视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冬辉 付卓婧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39卷8期 21-23页
【摘要】 "四史"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中意义重大.开展"四史"教育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铸魂育人的政治导向功能,对大学生理想信念发挥着价值引领作用,同时也是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途径.高校通过挖掘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借助互联网"云端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俊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29卷1期 92-96页
【摘要】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实践育人的两大途径,二者存在许多共通性,而且能够通过融合发展形成实践育人合力,共同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然而,由于受各种因素制约,二者融合发展面临着一些困境.因此,需要通过转变实践教育理念、整合实践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献辉 叶芜为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1年42卷1期 136-140页
【摘要】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人员的重要组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载体,由辅导员参与思政课教学既符合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建设需要,也是拓宽辅导员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的途径.辅导员参与思政课教学面临着角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丽 陈剑 《创新》 2021年15卷2期 108-116页
【摘要】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是巩固和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关键环节,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和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应从坚定的政治方向、深厚的教学能力、较高的学术水平布局谋划.从总体情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