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05
- 19
- 6
- 132
- 55
- 8
- 5
- 3
- 29
- 28
- 28
- 26
- 1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孙文忠 徐志文 等 《实用医学杂志》 2009年25卷19期 3260-326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单鼻腔切口的半面翻揭术与鼻侧切开术两种进路联合鼻内镜治疗鼻腔鼻窦肿瘤病变的优缺点.方法:单鼻腔切口半面翻揭联合鼻内镜手术32例作为观察组,其中恶性肿瘤13例,乳头状瘤9例,其他良性肿瘤10例;鼻侧切开术联合鼻内镜手术30例作为对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涛 王继群 等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1年15卷5期 209-21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鼻侧切开上颌窦内侧壁切除术对鼻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6例鼻腔鼻窦良性肿瘤患者行鼻侧切开上颌窦内侧壁切除术,随诊观察6个月~2.5年,观察内容包括主观感觉、CT和声反射鼻测压计检查等项目。结果:患者在术后3个月内有鼻阻塞等不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清 王勇 等 《实用癌症杂志》 2019年34卷6期 926-928页ISTIC
【摘要】 目的 研究鼻内镜下手术联合柯路氏进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效果.方法 选择60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B组采用鼻侧切开术治疗,C组采用鼻内镜下手术联合柯路氏进路治疗.结果 B组的术中出血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喜 梁小军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7年24卷6期 677-680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2月至2016年8月间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26例NIP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切开组(鼻侧切开术,20例)、内镜组(鼻内镜下手术,58例...
【关键词】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鼻侧切开术;鼻内镜于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德航 《系统医学》 2019年4卷10期 30-32页
【摘要】 目的 观察鼻侧切开术结合鼻内镜辅助治疗上颌窦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48例上颌窦癌患者作为样本,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单独通过化疗或放疗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行鼻侧切开术结合鼻内镜辅助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少武 刘及 等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15年21卷1期 50-52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 inverted papilloma,NIP)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07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1例,女26例;平均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浩展 栾卫红 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年22卷24期 2663-266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腔、鼻窦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2例鼻腔、鼻窦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观察组31例患者采用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对照组31例患者采用传统鼻侧切开术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复发率及术并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剑武 《河北医药》 2013年35卷8期 1196-1197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 inveaed papillomas,NIP)是来源于鼻腔、鼻窦粘膜上皮组织的良性肿瘤,但具有恶性肿瘤侵袭性、复发性的特征,并且具有较高的恶变率.因此,选择正确的根治性切除手术方案以降低术后复发率,同时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晓红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年19卷33期 4305-430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蝶窦良性病变的术式及疗效.方法 44例蝶窦良性病变患者中,39例在鼻内窥镜下行鼻腔蝶窦手术,有5例行鼻侧切开术,全部运用全身麻醉.结果 随访10个月以上有36例,均痊愈,无一例重症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于蝶窦的良性病变,尤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凤珠 梁建平 等 《广西医学》 2008年30卷10期 1491-149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鼻内镜在鼻咽血管纤维瘤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鼻咽血管纤维瘤患者13例,采用气管插管控制性低血压的全身麻醉方法,10例术前行气管切开术和颈外动脉结扎术.经鼻侧切开术4例,经硬腭进路手术9例,术中均联合应用鼻内镜术.结果 13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丹 夏力 等 《华西医学》 2007年22卷4期 721-72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评价各种手术方法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效果,从而正确选择手术方法降低复发率.方法:对66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按时间顺序分为前、后两组,分别采用鼻侧切开术和鼻内镜术,随访2年半以上.结果:经X2检验,总体上鼻内镜组的复发率、并...
【关键词】 鼻腔鼻窦内翻乳头状瘤;鼻侧切开术;鼻内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杰 董钏 等 《四川医学》 2005年26卷2期 210-21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两种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乳头状瘤疗效的观察.方法分别采用鼻侧切开术和鼻内镜术操作.结果经χ2检验,总体上鼻内镜组的复发率、并发症率较鼻侧切开组低,不同分期的复发率、并发症率两组比较结果不一致.结论 T1、T2、T3a期病变适宜鼻内镜术治...
【关键词】 鼻腔鼻窦内翻乳头状瘤;鼻侧切开术;鼻内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国春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5年19卷4期 308-309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鼻侧切开术入路进行泪道的保留.方法:鼻侧切开术中将骨性泪道全程开放,充分暴露泪囊和鼻泪管,根据骨性泪道的骨质情况决定泪道的保留与否,如骨性泪道可疑骨质破坏,应将膜性泪道切除,以确保病变的彻底切除.结果:所有经此方法施行手术保留泪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安俊南 杨慧 等 《吉林医学》 2017年38卷8期 1423-1426页CA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分期的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方式选择策略.方法: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47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病变部位、程度、范围进行Kouse分期,分析所选择的手术方式与术后复发率的关系.结果:147例患者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岩 燕志强 等 《中外医疗》 2017年36卷13期 64-66页
【摘要】 目的 探析鼻侧切开术结合鼻内镜辅助治疗上颌窦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该院收治上颌窦癌患者60例,将其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行颞浅动脉插管灌注化疗,观察组行鼻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霄 《养生保健指南》 2016年40期 73页
【摘要】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通过鼻侧切开术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2年2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40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依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鼻侧切开术治疗,观察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洪伟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4卷32期 189-189,190页
【摘要】 目的:探讨鼻窦内镜下鼻窦肿瘤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8月至2016年1月选择在我院耳鼻咽喉科住院诊治的鼻窦肿瘤患者108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采用鼻窦内镜下鼻窦肿瘤切除术,对照组采用鼻侧切开术,观察两组预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代学忠 何晓光 等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5期 74-76页
【摘要】 目的:探讨鼻内镜技术联合鼻侧切开术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可行性。方法14例确诊为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病例,先行常规的或变通的鼻侧切开术切除大块肿物,同时联合应用鼻内窥镜技术对深在、隐蔽的、可疑肿瘤残余的部分(如筛顶、嗅裂、额隐窝、颅底及纸样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祝惠丽 《河南医学研究》 2013年22卷5期 687-688页CA
【摘要】 目的:观察比较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和传统术式(鼻侧切开术和柯-陆术式)切除肿瘤两种方法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140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70例采用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国伟 《医药论坛杂志》 2017年38卷2期 94-96页ISTIC
【摘要】 目的 对比观察鼻内镜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诊疗的90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9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鼻内镜下肿...
【关键词】 鼻内镜;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鼻侧切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朝稳 吴爱军 等 《武警医学》 2000年11卷8期 465-466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我科自1985年2月~1999年10月间共收治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25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且分别应用鼻内窥镜及鼻侧切开术进行了手术及疗效观察和分析,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5例患者中,男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昊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15卷24期 87-89页
【摘要】 目的 观察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炎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慢性鼻炎鼻窦炎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鼻侧切开术治疗,实验组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术前、术后24 h)炎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胜勇 《临床研究》 2021年29卷3期 102-103页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不同手术方案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夏邑县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00例NIP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A组(鼻内镜手术,30例),B组(鼻侧切开术,30例)与...
【关键词】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鼻内镜手术;鼻侧切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华夏 刘稳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40卷8期 596-59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使用鼻内镜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2月—2018年3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治疗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研究组采用鼻内镜...
【关键词】 鼻内镜手术;鼻侧切开术;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峰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8年29卷4期 580-581页CA
【摘要】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传统手术鼻侧切开术治疗,观察组行鼻内镜手术治疗...
【关键词】 鼻内镜手术;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鼻侧切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少武 章诗富 等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8卷6期 241-244页
【摘要】 目的 总结56例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6例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鼻内镜下微波微创治疗组20例(A组)、鼻内镜辅助鼻侧切开16例(B组)、鼻内镜联合Caldwell-Luc手...
【关键词】 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鼻内镜下微波;鼻内镜辅助鼻侧切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正贤 LUND VJ 等 《临床军医杂志》 2007年35卷5期 715-71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颅鼻沟通瘤的手术入路和术后颅底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 对5例鼻腔鼻窦肿瘤累及前颅底的手术入路、手术方法、修复材料、并发症、手术效果及生存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病人随访3-5年,无脑脊液鼻漏、颅内感染等明显并发症.3年生存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志毅 司马国旗 等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04年10卷3期 188-188页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1995年5月~2002年4月我科采用常规鼻侧切开,术中联合鼻内镜术处理贴近颅底的鼻及鼻窦肿瘤6例,明显减少了手术创伤,效果较为理想,现报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撒志平 蒋淑萍 《中国社区医师》 2014年16期 68-68,70页
【摘要】 目的:探讨内镜下鼻腔外侧壁切开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50例,采用鼻内镜下鼻腔外侧壁切开治疗。结果:本组50例患者手术时间(60.3±15.2)分钟,术中出血量(48.2±1...
【关键词】 内镜下鼻腔外侧壁切开术;上颌窦良性病变;息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宝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7年23卷8期 1175-1178页
【摘要】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鼻腔鼻窦肿瘤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2例患者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对照组62例患者采用传统鼻侧切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继志 冯先权 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3年19卷7期 928-932页
【摘要】 目的 分析鼻内镜手术、鼻侧切开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选择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71例行手术治疗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2例行鼻内镜手术,29例行鼻侧切开手术.观察两种术式的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志超 《中国实用医刊》 2012年39卷9期 24-25页
【摘要】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上颌窦鼻内翻乳头状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在濮阳油田总医院采用鼻内镜下上颌窦手术经鼻腔外侧壁切除鼻内翻乳头状瘤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均在鼻内镜下彻底切除,术中视野清晰,病灶...
【关键词】 鼻内翻乳头状瘤;鼻内镜鼻腔外侧壁切开术;鼻内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婷 2015年全国鼻科年会暨第七届鼻部感染与变态反应疾病专题学术会议 2015年
【摘要】 目的:探讨鼻侧切开术结合鼻内镜辅助下治疗上颌窦癌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上颌窦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术前病理检查确诊,手术采取鼻侧切开术式结合鼻内镜辅助下进行.术中采取传统鼻侧切开入路行上颌骨全切术、上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新 肖大江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0年16卷7期 909-91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进路切除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适应证.方法:对78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术前行鼻窦CT、MRI和鼻内镜检查,进行Krouse分期,分别予鼻侧切开术、单纯鼻内镜手术、经鼻内镜联合上颌窦根治术,术后随访15个月~11年,平均36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保文 李本农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9年23卷9期 414-41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 inverted papilloma,NIP)是一种较常见的上皮源性良性肿瘤,多发生于鼻腔外侧壁、上颌窦及筛窦,具有局部侵袭性强、易复发、易恶变等特点,完整彻底的手术切除是降低肿瘤复发率的关键.对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建国 《实用医学杂志》 2009年25卷24期 4157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鼻侧切开术是耳鼻咽喉科较为常见的一种手术,它适用于所有鼻腔内良性及恶性肿瘤,手术视野非常清晰,清除肿瘤彻底,易止血,术后鼻侧留有线状切口瘢痕,主要并发症有:术腔感染、出血、脑脊液鼻漏等.将它应用在鼻腔鼻窦纤维血管瘤的治疗上更为得心应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龙宝 薛洁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8年22卷16期 72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患者,女,70岁.1991年因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行鼻侧切开术.术后因鼻腔干燥,长期使用液体石蜡滴鼻.2006年9月来我院门诊就诊,发现左侧鼻腔顶部筛区又有新生物生长,考虑为乳头状瘤复发,收入我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峰 高下 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08年8卷2期 101-10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鼻内镜径路治疗颅底疾病的价值. 方法 2002年5月-2006年12月,对112例颅底疾病行鼻内镜径路手术,其中脑脊液鼻漏39例,垂体瘤4例,脑膜膨出或脑膜脑膨出3例,蝶筛囊肿9例,蝶窦炎伴息肉2例,真菌性蝶窦炎12例.内翻性乳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昭迪 时光刚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8年22卷8期 370-37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患者,男,55岁.1年前因"左侧鼻腔鼻塞、出血"以"肿瘤"行左鼻侧切开术,病理诊断为"圆柱状细胞瘤".10 d前,患者因"左鼻腔出血伴左面部疼痛"再次就诊,以"肿瘤复发"再次行左鼻侧切开术,病理诊断为"海绵状血管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宇平 王闽 等 《中国肿瘤临床》 2008年35卷11期 613-6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前颅底区沟通性肿瘤的外科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60例前颅底区沟通性肿瘤患者的资料,均行外科治疗,经病理证实良性肿瘤21例,恶性肿瘤39例.手术入路的选择为颅面联合入路44例,眶内容物剜除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