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08
- 40
- 2
- 11
- 5
- 4
- 1
- 1
- 170
- 149
- 61
- 54
- 3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梁轩 张瑜 等 《微生物学报》 2019年59卷5期 821-831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小菌素是由肠道菌分泌的一类小分子抑菌肽, 分子量小于10kDa, 由细菌质粒或基因组上相关基因簇编码, 小菌素的抑菌谱较窄, 仅对肠道菌中部分亲缘较近的菌种发挥有效的抑菌效应.编码小菌素的基因簇一般包括几个部分:前体基因, 自身免疫基因, ...
【中文期刊】 吴宝林 刘毅 《中华烧伤杂志》 2019年35卷12期 890-893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因具有优良的抗菌性能、生物相容性、抗肿瘤等特性,纳米氧化锌已成为目前组织工程材料研究的新热点.本文对现有纳米氧化锌抗菌性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归纳和分析,深入探讨了纳米氧化锌的抗菌机制,并介绍了当前最新研制出的纳米氧化锌复合材料的抗菌特性...
【中文期刊】 王永刚 杨光瑞 等 《中草药》 2018年49卷2期 374-38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分离白药用植物白毛蛇Humata tyermanni的内生真菌链格孢菌发酵产物醋酸乙酯提取物(B06e)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机制.方法 采用倍比稀释法测定了B06e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了B06e作用前后大肠杆菌培养...
【中文期刊】 蒋旭宏 黄小民 等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8年27卷2期 172-17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纳米银(Ag)和二氧化钛(TiO2)两种无机抗菌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含量的影响,分析抗菌剂的抗菌作用机制.方法 制备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分别测定纳米Ag和TiO2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1/2MIC纳米Ag和TiO2浓度...
【中文期刊】 魏欣欣 刘帮国 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6年36卷17期 1524-1529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对牙周局部缓释抗菌药物治疗牙周炎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方法:从常用抗菌药物、缓释材料和市场产品进展三大方面对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综述.结果:与全身给药相比,牙周局部缓释抗菌药物辅助治疗牙周炎可以使牙周袋内有较高的药物浓度并且...
【中文期刊】 松长青 周本宏 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6年36卷4期 259-265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石榴皮鞣质(tannins from Pericarpium Granati,TPG)的抗菌活性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的抗菌机制.方法:实验采用牛津杯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研究了石榴皮鞣...
【中文期刊】 曹鹏 张紫薇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6年41卷14期 2600-2606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该文综述了异喹啉类生物碱中原小檗碱型、普托品型、苯并菲啶型、阿朴菲型、双苄基异喹啉型的抗菌活性和部分构效关系,并从菌体细胞壁、细胞膜的破坏及膜通透性的改变、相关酶和外排泵的抑制、影响菌体DNA和相关蛋白合成等多个方面详细阐述生物碱抑菌作用的...
【中文期刊】 刘文静 刘东波 等 《中草药》 2016年47卷19期 3535-354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药食兼用植物是一类既具有医疗保健作用,又具有营养价值的可食性植物,它们普遍含有抑菌和抗炎活性成分.针对近年来药食兼用植物抑菌和抗炎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归纳了多酚类、多糖类、皂苷类和挥发油类4类主要化学成分抑菌、抗炎的功效和作用机制,并与传统药...
【中文期刊】 张薇薇 邓晓东 等 《现代预防医学》 2016年43卷10期 1852-1854,1883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研究叠鞘石斛水提取物(DDWEs)对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抗菌活性及抗菌机制.方法 采用96孔板微量肉汤稀释法以及平板培养法测定DDWEs对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并通过测定培养液的电导率和大...
【中文期刊】 杨斯琴 敖日格乐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16年43卷8期 1766-177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3种蒙药复方对致病性Escherichia coli O1的抑菌机理及对感染E.coli O1小鼠的保护率.[方法]分别采用酶标比浊法、微生物粘附法、试剂盒法和邻硝基苯β-D-半乳吡喃糖苷(ONPG)法测定3种蒙药复方对E.co...
【中文期刊】 张慧茹 孟素香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15年42卷1期 157-16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药用植物内生真菌是一种新型抗生素的微生物资源,研究绞股蓝内生真菌JY25的抗菌机制对内生真菌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二倍稀释法测定发酵液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以MIC测定发酵液对大肠杆菌生长的抑制作...

【中文期刊】 张姝 罗昭逊 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5年35卷2期 113-118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头花蓼对幽门螺杆菌(Hp)的抗菌机制.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头花蓼对幽门螺杆菌国际标准测序株ATCC 700392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选用三氯醋酸/丙酮沉淀法收集药物作用前后的幽门螺杆菌全菌蛋白,应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2-...
【中文期刊】 薛东芳 邹宗尧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5年40卷9期 1787-1792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索黄连总生物碱及小檗碱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活性及作用机制,测定了黄连总生物碱和小檗碱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膜通透性、膜流动性、膜蛋白构象及毒力因子的影响.结果显示,黄连总生物碱和小檗碱对嗜水气单胞菌均有抑菌活性,其最小抑菌浓度分...
【中文期刊】 刘爽 谢鲲鹏 等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4年26卷10期 1123-112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以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为供试菌,探讨秦皮素的抑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TC法测定秦皮素对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的最低抑菌浓度;通过测定加药前后菌体培养液电导率和大分子的变化及观察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电镜结果,分...
【中文期刊】 赛景影 胡亚 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年40卷1期 117-12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银花泌炎灵片95%乙醇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标准菌株和临床耐药菌株的体外抑菌活性,阐明其抑菌机制.方法:采用管碟法分别测定银花泌炎灵片95%乙醇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标准菌株ATCC25922和18株泌尿系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

【中文期刊】 游庭活 刘凡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3年38卷21期 3645-3650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细菌耐药性是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最严重的威胁之一,迫切需要寻找到新的有效的治疗药物.黄酮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一大类化合物,具有直接抑菌、协同抑菌及抑制细菌毒性等作用.本文主要对2005年以来黄酮类化合物抑菌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中文期刊】 刘振 张腾 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8年35卷7期 1383-1387页 ISTICCA
【摘要】 基于银和氧化锌的分别具有高效的、广谱的、安全的、绿色的抗菌性能,载银氧化锌抗菌涂层的研究已经成为现在抗菌材料事业的热点,但是目前不同的学者对载银氧化锌抗菌涂层的抗菌机制有着不同的见解和认识.我们查阅了近些年来国内外载银氧化锌抗菌涂层的性能及...
【中文期刊】 滕丽娟 欧阳文献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16年43卷11期 854-855,860页 ISTIC
【摘要】 防御素是内源性抗微生物肽,是一种富含半胱氨酸和精氨酸的小分子短肽,其6个半胱氨酸残基由3个二硫键连接,具有广谱的抗微生物活性,在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研究较多的是α-防御素及β-防御素.人类主要表达6种α-防御素和31种β-...
【中文期刊】 叶露露 单桂秋 等 《中国输血杂志》 2014年27卷2期 216-219页 ISTICCA
【摘要】 富血小板血浆已经广泛应用于颌面外科、整形外科、骨科、运动医学及难治性皮肤溃疡等医学领域.近年来,富血小板血浆抑菌方面的研究引起了学者们广泛的关注.本文综述了富血小板血浆的体内外实验研究、抑菌成分、作用机制、影响因素及其与抗生素关系,以期为它...
【中文期刊】 刘焕亮 王慧杰 等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9年26卷8期 736-739页 ISTICCA
【摘要】 由于纳米银独特的抗菌特性,使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极大地增加了人们接触纳米银的机会,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迄今为止,国内外对纳米银的毒性研究在方法上主要集中于形态学、线粒体功能测定、细胞增殖、酶活力等细胞毒性的检测,整体...
【中文期刊】 曹婷 刘毅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19年35卷2期 210-214页 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连接形成的单原子层蜂窝状结构晶体,石墨烯及功能化后的衍生物因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同时具备良好的抗菌性及生物相容性,在医学方面拥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该文主要总结了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和它们的复合物在再生医学领域的研究进...
【中文期刊】 刘俊兰 刘瑶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18年34卷8期 1316-1325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随着耐药细菌的出现和广泛传播,开发新型抗菌药迫在眉睫.分布在人体不同部位的共生菌能够产生多种抗菌分子以抑制病原菌的定植和感染.人体共生菌的抗菌分子为研发全新结构和作用机制的药物提供了潜在的资源宝库,随着生物信息学、合成生物学、基因组学等组学...
【中文期刊】 包雅婷 王玥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8年43卷4期 779-785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该研究考察紫斑牡丹花、叶的抗菌活性,筛选其抗菌主要活性成分,预测抗菌靶点,探讨其多成分、多靶点抗菌作用机制.首先,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甲醇、乙酸乙酯提取紫斑牡丹花、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大肠杆菌、肺炎克...
【中文期刊】 裴杰 褚敏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7年33卷9期 56-6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是发现于哺乳动物初乳中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单体糖蛋白,对幼体初期免疫具有重要作用.前人研究发现LF蛋白的酶解后其抗菌活性得到增强,是由于酶解后产生了比其本身抗菌能力更强的肽段.目前关于LF蛋白抗菌活性的...
【中文期刊】 黄德斌 胡泽华 等 《中草药》 2017年48卷9期 1802-181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索马桑水提取物(CSE)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作用机制.方法 分别用AFFX原核表达谱芯片、Western-blotting、SDS-PAGE凝胶电泳等方法,测定CSE对MRSA相关基因表达、自溶酶以及p-内酰胺酶的...
【中文期刊】 钱超 陈恬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7年27卷7期 1441-144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经亚胺培南(IMP)诱导产生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PA)的耐药表型及其耐药机制,旨在为临床有效治疗PA感染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收集2014年8月-2016年8月从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的抗菌药物全敏的PA株共计64株,以最终抗菌药物全...
【中文期刊】 戚晓阳 邱旭升 等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7年32卷6期 592-594页 ISTIC
【摘要】 目的 分析创伤后骨髓炎患者的病原菌谱特点及其药物敏感性,指导临床预防和治疗.方法 收集自2011-10-2016-07诊治的53例创伤后骨髓炎感染处分泌物及术中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阳性标本进一步完善病原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53例病原菌培...
【中文期刊】 《亚太热带医药杂志(英文版)》 2019年12卷1期 14-18页
【摘要】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ynergistic effect between rhein (RHE) and oxacillin agains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 ...
【关键词】 Antimicrobials; Mechanism of action; Staphylococcus aureus;
【中文期刊】 孙磊 尹延青 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8年24卷18期 2727-2732页
【摘要】 铜绿假单胞菌作为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在人体内分布广泛,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如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及喹诺酮类等有较强耐药性,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本文综述铜绿假单胞菌对以上三类抗菌药物的主要耐药机制,...
【外文期刊】 Lucy,Owen ; Katie,Laird ; 《Critical reviews in microbiology》 2018年44卷4期 414-435页 SCIMEDLINEBP
【关键词】 Antibiotic resistance; antibacterial interactions; essential oil;
【外文期刊】 Lixia,Guo ; Haoping,Wang ; 等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20年12卷19期 21254-21262页 SCIMEDLINECA
【关键词】 antibacterial materials; drug resistance; membrane-disrupted mechanism;
【外文期刊】 Yuqiang,Huang ; Tong,Zhang ; 等 《Natural product research》 1-12页 SCIMEDLINECA
【关键词】 Escherichia coli; Laser tweezers Raman spectroscopy; antibacterial;
【外文期刊】 Kkabi,Son ; Jieun,Kim ; 等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019年29卷11期 1707-1716页 SCIMEDLINEBP
【关键词】 Antimicrobial peptide; anti-inflammation; antibacterial mechanism;
【外文期刊】 Yangliu,Liu ; Aijin,Ma ; 等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020年104卷24期 10531-10539页 SCIMEDLINECABP
【关键词】 Antibacterial mechanism; Antimicrobial peptides; 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 S62-9;
【外文期刊】 Tongyu,Shi ; Yuanyuan,Cui ; 等 《Nanomaterials (Basel, Switzerland)》 2023年13卷20期
【关键词】 antibacterial applications; antibacterial mechanism; bacterial infection;
【外文期刊】 Z,Pei ; X,Ying ; 等 《Polish journal of veterinary sciences》 2018年21卷3期 533-542页 SCIMEDLINEBP
【关键词】 Gram-negative bacteria; antibacterial mechanism; antimicrobial pept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