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0
- 4
- 2
- 1
- 8
- 7
- 6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朝琪 杨智杰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10期 2498-250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陆地森林土壤是重要的大气甲烷(CH4)汇,大气氮(N)沉降增加对森林土壤CH4吸收速率影响突出.运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中亚热带天然林土壤CH4吸收速率对模拟N沉降的响应进行连续3a的观测;试验作3种N处理,分别为对照(CK,0 kg N·...
【关键词】 中亚热带天然林; 土壤 CH4吸收速率; N 沉降;
【中文期刊】 张裴雷 方华军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13期 4101-411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大气氮沉降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CH4吸收的影响,对于揭示氮素调节土壤CH4吸收的机制和评价氮沉降增加背景下大气CH4收支平衡至关重要.通过构建多形态、低剂量的增氮控制试验,测定土壤CH4净交换通量和相关土壤理化性质,分析高寒草甸土壤C...
【中文期刊】 高文龙 程淑兰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23期 7505-751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土壤甲烷(CH4)吸收是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环节,研究大气氮(N)沉降增加情景下北方森林土壤CH4吸收通量及其驱动机制至关重要.以大兴安岭寒温带针叶林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低剂量、多形态的增N控制实验,研究了2010年生长季(6-10月)...
【中文期刊】 孙海龙 张彦东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17期 5320-532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2007年6月-2008年6月,在帽儿山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了相邻次生林和落叶松人工林土壤CH4和N2O通量,结果表明:次生林转变为落叶松人工林后土壤年CH4吸收和年N2O排放通量均显著增加,分别为次生林的1.2倍和3.6倍.两林分CH...
【中文期刊】 赵建波 李增嘉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8年19卷11期 2490-2496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静态箱一气相色谱法对保护性耕作和常规耕作小麦田的CH4排放进行了原位测量,同时测量了土壤温度、水分、无机氮等相关影响因子,以研究保护性耕作农田CH4排放通量及相关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及常规耕作麦田CH4的排放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中文期刊】 莫江明 方运霆 等 《广西植物》 2006年26卷2期 142-147,12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了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马尾松林、混交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季风林)在2000~2001年期间土壤CO2排放和CH4吸收特征.季风林、混交林和马尾松林土壤CO2排放速率在研究期间的平均值分别为(kgCO2-C·hm-2·d-1):18.6±2...
【中文期刊】 莫江明 方运霆 等 《生态学报》 2005年25卷4期 682-69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了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苗圃(幼苗)、马尾松、混交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季风林)土壤CO2排放和CH4吸收的一些特征及其对模拟N沉降增加的响应.结果表明,土壤CO2日(白天)平均排放量的大小顺序为(平均值±标准误):苗圃(258±62mg·m...
【中文期刊】 沈燕 张宇鸿 等 《森林工程》 2016年32卷3期 21-26页
【摘要】 本研究以亚热带人工林杉木纯林、青冈+石栎常绿阔叶混交林、马尾松+石栎针阔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不同林分土壤CH4通量的日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林分土壤CH4通量日变化都有吸收与排放CH4,日变化都是多波峰曲线图...
【中文期刊】 尚占环 郭旭生 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9年29卷3期 740-744页
【摘要】 目前所公布的反刍动物CH4排放量仅是一个估计值,因为影响反刍动物CH4排放的因素较多,使目前所应用的动物CH4排放监测技术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被发展起来的监测CH4排放的方法都不能准确的监测反刍动物CH4的排放量和动态,不同的测定方法所得...
【中文期刊】 张学渊 高翠萍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4年48卷10期 1291-1301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土壤CH4和CO2通量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关键因素,然而在不同冻融阶段土壤CH4和CO2通量如何响应气候变暖和氮沉降仍未清楚解析.该研究以内蒙古荒漠草原开展了 18年的增温和氮沉降野外控制实验为基础,使用SF-...
【中文期刊】 何姗 刘娟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9年30卷2期 677-684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大气CO2浓度升高、降水格局改变、全球氮沉降增加和土地覆盖变化等全球变化不仅改变了森林土壤理化性质,而且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和微生物活性,导致森林土壤碳、氮循环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土壤CH4的吸收.本研究综述了森林土壤CH4吸收的重要性,森林土壤...
【中文期刊】 菊花 申国珍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6年40卷10期 1049-1063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弄清土地利用和降水变化对林地土壤主要温室气体(CO2、CH4和N2O)排放通量变化的影响,是准确评估森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能力的重要基础.该研究以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原始林、桦木(Betula luminifera)次生林和马尾松(Pinus ...
【中文期刊】 孙海龙 张彦东 《应用生态学报》 2013年24卷10期 2737-2745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2007年6月至2009年10月,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采伐干扰(皆伐后农作、皆伐后造林、50%强度采伐、25%强度采伐和对照)条件下,东北地区典型次生林的土壤CH4通量.结果表明:研究样地的土壤均为CH4的吸收汇.采伐干扰降低了...
【中文期刊】 菊花 申国珍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20期 6397-640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降水格局改变后森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格局,可为森林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以神农架典型森林类型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2种人工林马尾松和杉木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降水格局改变后,其土壤CH4吸收、CO2和N2O的排放格局和可能机制.结...
【关键词】 神农架; 模拟降水减少;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中文期刊】 田慎重 宁堂原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3期 879-88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连续6a耕作模式的基础上,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常规耕作与免耕条件下小麦生育后期麦田CO2、CH4、N2O通量日变化进行了连续48h观测,并确定1d中最佳的观测时间.结果表明,常规耕作与免耕条件下小麦生育后期麦田CO2 、CH4、N2O...
【中文期刊】 谭三清 康文星 等 《生态学报》 2010年30卷13期 3441-344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极端天气现象及其相应的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致使人类面临严峻的挑战,全球环境问题已备受瞩目.湿地碳循环在全球气候变化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研究湿地系统与大气中碳素的交换,有助于深入了解湿地生态系统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在生物量...
【中文期刊】 高波 傅声雷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0年18卷4期 364-371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广东鹤山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aeformis)人工林内设置外来蚯蚓西土寒宪蚓(Ocnerodrilus occidentalis)和乡土植物三叉苦(Evodia lepta)野外控制实验,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土壤N2O...
【中文期刊】 刘芳 刘丛强 等 《生态科学》 2009年28卷4期 289-292页 ISTICPKUCSCD
【摘要】 利用密闭箱-气相色谱法于2006~2007年对黔中喀斯特地区土壤二氧化碳、氧化亚氮和甲烷的释放通量进行原位观测,研究我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土壤温室气体地气交换特征.结果表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土壤是大气CO2、N2O的释放源,CH4的吸收汇...
【中文期刊】 刘玲玲 刘允芬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08年32卷2期 431-439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CH4在温室效应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估算中亚热带CH4的源汇现状,评价森林生态系统对温室效应的影响,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千烟洲红壤丘陵区人工针叶林的土壤CH4排放通量特征及水热因子对其的影响.对2004年9月~2005年12月期间的观...
【中文期刊】 康文星 赵仲辉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8年19卷12期 2605-2610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生物量调查和土壤温室气体排放量测定基础上,对广州市红树林和滩涂湿地生态系统与大气CO2交换进行研究,分析湿地植被净生产力吸收CO2的能力和不同积水状态下(常年积水、间歇积水、无积水)湿地碳汇功能.结果表明:红树林湿地植被净生产力吸收CO2...
【中文期刊】 刘惠 赵平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7年18卷1期 57-62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收获后冬闲稻田CO2、CH4和N2O排放进行了田间原位测定,探讨了越冬稻田3种温室气体的排放规律.结果表明,残茬稻田和裸田的CO2的排放峰值分别出现在18:00和16:00左右.日间CH4排放为净值,夜间表现为弱吸收...
【关键词】 冬闲稻田; CO2、CH4和N2O排放;
【中文期刊】 周存宇 周国逸 等 《生态科学》 2006年25卷4期 289-293页 ISTICPKUCSCD
【摘要】 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鼎湖山3种处于演替不同阶段的森林类型-季风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马尾松林-的地表CH4通量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原位观测和研究,结果表明:3种林型地表吸收CH4通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季风林>混交林>松林,不同林型间的...
【中文期刊】 胡启武 吴琴 等 《生态学杂志》 2005年24卷2期 118-122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2003年6月30日~9月4日,利用密闭箱-气相色谱法,对发育于不同水分状况下的灌丛草甸(GC)、矮嵩草草甸(AC)、藏嵩草草甸(ZC)和季节性湿地(SD)的CH4释放速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季节性湿地处于淹水状态,其它三种...
【中文期刊】 董玉红 欧阳竹 《应用生态学报》 2005年16卷7期 1303-1307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了不同有机肥施用(鸡粪、猪粪、牛粪)对夏玉米田土壤CO2和CH4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CO2通量具有相同的季节变化趋势,受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共同影响,土壤CO2通量和大气温度、地表温度、地下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当温度不是限制因子的...
【中文期刊】 肖冬梅 王淼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4年15卷10期 1855-1859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两个处理的N2O和CH4通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凋落物对土壤N2O排放和CH4吸收的影响是显著的,影响程度分别是36.9%和23.4%.两个处理的N2O排放通量季节变化趋势相似:夏季(6~8月...
【中文期刊】 梁巍 张颖 等 《生态学杂志》 2004年23卷3期 44-48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在黑土玉米地与水稻田施用长效氮肥后发现,长效碳酸氢铵(长碳)与长效尿素(长尿)能显著减少黑土玉米地N2O的排放.与施用普通尿素相比,其排放量分别减少了59.2%和73.3%.长碳和长尿还能促进黑土玉米地对CH4的吸收作用.黑土水稻田施用...
【关键词】 长效氮肥,CH4排放,N2O排放、黑土;
【中文期刊】 梁战备 史奕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3年14卷12期 2269-2272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下不同深度的暗棕色森林土壤,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其对高低浓度CH4的氧化.结果表明,土壤氧化CH4的能力随深度变化明显;5~15 cm土层具有最大CH4氧化活性,在400ppmv CH4浓度下此土层土壤最大氧化速率可达3....
【中文期刊】 葛萍 李昂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3年47卷11期 1483-1492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研究氮沉降对内蒙古额尔古纳草甸草原主要温室气体(CO2、CH4和N2O)排放通量的影响,该研究通过添加NH4NO3模拟氮沉降,并设置6个氮添加水平(0、2、5、10、20、50 g·m-2·a-1),同时考虑到草地利用方式的影响,设置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