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659
- 45
- 17
- 2
- 1
- 1
- 1
- 361
- 158
- 92
- 74
- 7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杜芳芳 童根平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7期 7786-779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有蹄类动物的采食、践踏、排泄等行为会影响森林土壤理化特性与植物群落特征.选取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亚热带针阔混交林地,设置4个华南梅花鹿干扰处理(禁养,圈养10、15、20 a),以探讨华南梅花鹿圈养对亚热带林地土壤和植被功能的影响...
【中文期刊】 刘瑜 董鸿竺 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4年15卷17期 101-107页
【摘要】 目的 建立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离子阱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quadrupole tandem ion trap-mass spectrometry,UPLC-MS/...
【关键词】 抗病毒药物;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离子阱质谱法; 动物源性食品;
【中文期刊】 朱荣霞 滑荣 等 《动物营养学报》 2024年36卷12期 8149-8160页
【摘要】 本试验基于宏基因组技术,比较圈养川、滇、黔金丝猴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其功能.晨饲前分别采集北京动物园内饲养的3只川金丝猴、3只滇金丝猴及4只黔金丝猴粪便样本,用于宏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在α多样性分析中,川金丝猴肠道微生物群落在属水平的丰...
【中文期刊】 严文岚 张旻 等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2024年32卷4期 145-152页
【摘要】 为了解动物园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本研究采用离心沉淀法、卢戈氏碘液染色法和饱和食盐水漂浮法,对来自河南省不同地区的41种圈养野生动物共计513份粪便样本进行检查.结果显示,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的总感染率为33.5%(172/513);共...
【中文期刊】 刘燕 詹同彤 等 《四川动物》 2023年42卷5期 547-551页 ISTICPKU
【摘要】 对北京动物园2005-2016年病死野生动物病原菌分离的情况统计分析发现,在168种537只动物的935份样本中,307只动物的515份样本分离到病原菌580株,检出率为57.17%;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62.20%,同时还发现大肠杆菌Es...
【中文期刊】 谢博文 何海健 等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46卷4期 433-441页
【摘要】 为探明人工圈养环境中穿山甲的血液生理生化特征,使用动物血细胞分析仪和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了4 只成年雄性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和7 只成年雄性马来穿山甲(M.javanica)血液常规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运用统计学...
【中文期刊】 李晓森 罗亭祥 等 《中国动物检疫》 2023年40卷12期 104-109页
【摘要】 小亚璃眼蜱(Hyalomma anatolicum)是新疆南疆地区常见的寄生于家畜体表的一种外寄生虫.该蜱虫可携带和传播多种人兽共患病病原.为观察小亚璃眼蜱吸血前后的组织学变化,采用糖原PAS染色方法,将人工饲养的小亚璃眼蜱雌蜱制作为组织切...
【中文期刊】 黄康宁 张志浩 等 《四川动物》 2018年37卷2期 164-171页 ISTICPKU
【摘要】 根据1984-2017年上海动物园圈养斑嘴环企鹅Spheniscus demersus数据,应用Sparks 1.6和PMx 1.0进行数据整理、统计学和遗传学分析.结果显示,该种群数量呈增长状态,但也存在如下问题:(1)种群中未知性别比例...
【中文期刊】 赵素芬 张成林 等 《四川动物》 2017年36卷2期 145-151页 ISTICPKU
【摘要】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为我国特有濒危物种.圈养大熊猫是大熊猫保护的一项重要策略,国家林业局公布的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大熊猫的繁育保护工作取得可喜成绩,圈养种群规模快速发展.为评估圈养大熊猫种群的发展与圈...
【中文期刊】 刘学锋 由玉岩 等 《四川动物》 2017年36卷5期 481-488页 ISTICPKU
【摘要】 基于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国际谱系簿(2015),本研究将全世界836只圈养川金丝猴依据个体来源划分为圈养出生组(C组,n=606)和野外来源组(W组,n=230),对2组个体的年龄分布、繁殖率、性比分别进行...
【中文期刊】 赵素芬 张成林 等 《四川动物》 2016年35卷5期 672-676页 ISTICPKU
【摘要】 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是我国特有的濒危物种.通过对全世界785只圈养川金丝猴的年龄分布、繁殖率、性比进行统计分析,编制圈养川金丝猴种群的生命表,绘制死亡曲线及存活曲线,计算川金丝猴的内禀增长能力.结果显示:圈...
【中文期刊】 陈绪玲 朱英 等 《四川动物》 2016年35卷5期 680-685页 ISTICPKU
【摘要】 对圈养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了解有助于改善大熊猫饲养管理.本研究以峨眉山大熊猫馆3只大熊猫香琳、芦琳、平平为对象,采用连续时间记录法,分析了夏季游客数量和饲养员接触方式对大熊猫行为的影响.结果表...
【中文期刊】 蔡永华 林海 等 《四川动物》 2016年35卷1期 74-77页 ISTICPKU
【摘要】 为了掌握我国圈养麝内寄生虫感染情况,为圈养麝内寄生虫病防控技术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抽样采集圈养麝新鲜粪样,采用循序沉淀法、离心漂浮法和贝尔曼法进行粪样中寄生虫虫卵(或卵囊)和幼虫的检查.从四川、陕西、甘肃和湖北等地24个养麝场中抽样采...
【中文期刊】 罗波 胡海平 等 《四川动物》 2016年35卷5期 677-679页 ISTICPKU
【摘要】 发情率低是圈养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饲养的难题之一,也是制约圈养大熊猫繁育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大熊猫圈养技术的不断进步,圈养大熊猫的发情率有了大幅提高,但并未达到特别高的水平.对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2006...
【中文期刊】 《亚洲两栖爬行动物研究(英文版)》 2010年01卷2期 111-117页 SCIMEDLINECSCDBP
【摘要】 In 1998,a study on forty-five four-eyed turtles (Sacalia quadriocellata) was initiated to gather preliminary biological ...
【关键词】 four-eyed turtle; Sacalia quadriocellata; captive breeding;
【中文期刊】 叶明彬 陈华灵 等 《四川动物》 2015年34卷1期 15-20页 ISTICPKU
【摘要】 2011年6月-2012年2月期间,在3只人工培育的幼年绿海龟背甲上安装微型卫星追踪器,通过全球Argos系统开展追踪监测,旨在研究海龟洄游路线以及海流、海水叶绿素浓度等因子对洄游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幼龟洄游方向与同期海流趋同,洄游路线与...
【中文期刊】 匡德宣 王文广 等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6年36卷1期 13-18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了解树鼩主要消化腺的组织学结构特征,建立树鼩正常的消化腺组织学图谱.方法 采用常规组织处理、制片、HE染色及显微镜技术对人工驯养繁殖仔一代树鼩腮腺、颌下腺、舌下腺、胰腺和肝脏进行了组织学观察.结果 (1)腮腺为纯浆液性腺泡,闰管明显,...
【中文期刊】 李云乔 朱尤帅 等 《林业调查规划》 2018年43卷2期 120-123,160页
【摘要】 从圈养概况、种群数量、生命周期和繁殖性能以及科学宣传教育几方面阐述我国圈养长臂猿现状.现阶段我国圈养长臂猿尚存在分类不彻底,种群调查不全面,繁殖配对不足,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不全等问题,为此提出加强物种鉴定和种群资源调查工作,普及公众教育,发...
【中文期刊】 丁宇晶 刘志霄 等 《生命科学研究》 2009年13卷6期 558-564页 ISTICCA
【摘要】 我国人工养麝已历经半个世纪,人工养麝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从整体上看,疾病控制、产香量及养麝的整体效益仍是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为进一步推进我国人工养麝研究和养麝业的发展,现就一些主要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麝场的经济效益公式,认为在现有...
【中文期刊】 王姣姣 王婧 等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37卷2期 176-179,207页
【摘要】 2014-2015年利用视频监控法对保定市动物园5对笼养黑鹳(Ciconia nigra)的交尾行为进行观察记录,结果表明:笼养黑鹳交尾最早开始于1月5日,最晚结束于4月24日.交尾持续日期平均为(14.60±2.967)d,一天中不同时段...
【中文期刊】 周少婷 李淑玲 等 《动物医学进展》 2016年37卷12期 66-72页
【摘要】 为了解扎龙保护区圈养群体亚成体丹顶鹤越冬期越冬行为策略,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采用目标取样法和瞬时记录法对圈养2013年和2014年亚成体丹顶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圈养亚成体丹顶鹤越冬期主要以取食行为为主(34.14%),其次为...
【中文期刊】 张振群 谷德海 等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36卷3期 300-306页
【摘要】 2015年1-4月,为获得黑鹳(Ciconia nigra)求偶行为谱,对河北保定动物园内的5对黑鹳进行了行为学研究.采用全事件记录法获取每对黑鹳的行为视频资料,通过逐秒分析的方法筛选出求偶行为并编订PAE求偶行为谱.结果发现:雄鹳求偶行为...
【中文期刊】 《鸟类学研究(英文版)》 2016年7卷4期 210-217页 CSCD
【摘要】 Background:The Red-crowned Crane (Grusjaponensis) is an endangered bird species and while the wild population continues ...
【关键词】 Zoo; Nature reserve; Crane;
【中文期刊】 热木图拉·阿卜杜克热木 孜拉吉古丽·西克然木 等 《中国畜牧兽医》 2015年42卷9期 2436-2443页
【摘要】 为科学评价、保护和利用天山马鹿资源,以昌吉市新疆盛华马鹿驯养繁育基地(CJ)与哈密军马场(HM)两地鹿场圈养的53头天山马鹿为研究对象(CJ,n=31;HM,n=22),8个微卫星位点为分子标记,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并探讨了保持圈养天山...
【中文期刊】 崔明全 何廷美 等 《畜牧与兽医》 2013年45卷9期 6-11页
【摘要】 探讨1只野生大熊猫和不同年龄段圈养大熊猫粪便菌群的多样性和相似性,并鉴定野生大熊猫圈养之后,其粪便中的优势菌群.对来自3个年龄段9只(3只亚成体、3只成年体、3只老年体)圈养大熊猫及1只野生大熊猫圈养前、后的11份粪便细菌的DNA进行ERI...
【中文期刊】 李莹 吴秀山 等 《野生动物》 2012年33卷4期 216-220页
【摘要】 多年来动物园虽然严格按照国家强制要求对园内饲养的野生鸟类进行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但是对于接种后各种鸟类免疫效果的问题仍未有研究。本次研究主要目的为探究圈养鸟类免疫商品化禽流感疫苗后的免疫效果如何,以及各个物种对疫苗的免疫应答水平是否相...
【中文期刊】 《动物学报(英文版)》 2016年62卷6期 617-627页 SCIMEDLINEISTICCSCDBP
【关键词】 captive breeding; effective population size; inbreeding, genetic drift;
【中文期刊】 王静 周启心 等 《动物学研究》 2011年32卷1期 24-30页 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最近基因组研究表明树鼩属于灵长类或是与灵长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姐妹种.因此,树鼩可能是应用于建立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最佳动物之一.该文报道一种抑郁症的社会竞争失败病因学树鼩(Tupaia belangerichinensis)模型.一对雄性树鼩...
【中文期刊】 《动物学报(英文版)》 2010年56卷2期 198-208页 SCIMEDLINEISTICCSCDBP
【中文期刊】 白鸽 杨明 等 《兽类学报》 2017年37卷2期 172-178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达乌尔黄鼠(Spermophilus dauricus)是国内研究冬眠生理学的主要模式动物,且日益为医学研究所关注.实验室条件下繁殖种群具有明确生活史特征,是相关研究的理想对象,但以往研究中,达乌尔黄鼠实验室条件下繁殖成功率及后代成活率均很...
【中文期刊】 刘赫 段鹤君 等 《动物学杂志》 2017年52卷4期 598-606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探索圈养鹤类的血液生化指标差异,本研究对白鹤(Grus leucogeranus)、丹顶鹤(G.japonensis)、黑冠鹤(Balearica pavonina)、黑颈鹤(G.nigricollis)、灰冠鹤(B.regulorum)...
【中文期刊】 王华 张新玉 等 《生态学杂志》 2015年34卷5期 1407-1412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2013年3-4月,采用扫描取样法及目标动物取样法对混合圈养下马来穿山甲(Manis javanica)活动的录像资料进行分析,研究马来穿山甲的个体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结果表明:混合圈养下的马来穿山甲主要有取食(摄食,饮水)、运动(攀爬...
【中文期刊】 张长群 郑杨 等 《兽类学报》 2015年35卷3期 241-252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雌雄之间的性行为对鲸类的生存和繁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不具有繁殖功能的同性性行为和自慰行为在多种鲸类中存在.因此对鲸类非繁殖性性行为研究,将有助于深入认识该物种性行为特点和规律,并解决室内饲养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促进可控性人工繁殖的成功....
【中文期刊】 史景红 高立冬 等 《动物学杂志》 2015年50卷4期 607-614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解东洞庭湖地区野禽驯养繁殖基地禽流感病毒感染状况,2011年11月至2013年10月,调查4家野禽驯养繁殖基地的养殖情况,同时采集环境标本(包括新鲜粪便标本和水标本).利用PCR和病毒分离方法对标本进行检测.部分标本进行了核酸检测,禽流...
【中文期刊】 吉晟男 杨亮亮 等 《动物学杂志》 2014年49卷1期 31-40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2011年4月~8月,在新疆野马繁育中心采用目标动物取样法,研究了圈养普氏野马(Equus ferusprzewalskii)繁殖期昼间行为时间分配.结果表明:(1)雌雄普氏野马繁殖期采食、饮水和站立行为差异不显著(P>0.05),而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