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4
- 19
- 5
- 3
- 2
- 2
- 29
- 19
- 17
- 9
- 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Jixiang ZHANG Cheng QIN 等 《亚洲两栖爬行动物研究(英文版)》 2025年16卷2期 202-209页SCIMEDLINECSCDCABP
【摘要】 The dependence of energy metabolism on temperature is universally recognized as a critical physiological hallmark for ev...
【关键词】 climate warming;metabolic enzyme;physiological plasticity;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田田 陈金琳 等 《昆虫学报》 2025年68卷1期 89-9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中,昆虫的神经和肌肉系统会暂时丧失功能进入可逆的昏迷状态,超过引发昏迷状态阈值的极端温度以及过长时间的昏迷状态会导致昆虫死亡.本研究旨在探究两种寄生蜂毛锤角细蜂Trichopria drosophilae和蝇蛹金小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佳欣 刘娅萌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1期 157-16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气候变化将影响全球森林生态系统的动态,其中早材和晚材的形成直接受季节性气候因子的影响.为厘清全球暖干化背景下华山松(Pinus armandii Franch.)径向生长对气候响应的稳定性,以河南伏牛山高海拔地区华山松的早材、晚材和全轮的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旦增旦达 巴桑罗布 等 《西藏科技》 2025年47卷4期 37-47页
【摘要】 利用1990-2024年间的Landsat遥感影像与气象数据,文章通过多时相影像计算归一化水体指数NDWI,结合K-means聚类方法计算羊卓雍措面积,并用一元线性拟合分析其变化趋势.羊湖在1996-2004年间显著扩张,受降水和融水补给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玉珊 李慧 等 《昆虫学报》 2024年67卷7期 954-96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是我国南方松林重要蛀干害虫,也是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病的主要媒介昆虫.探究热浪(heat wave)事件对松墨天牛繁殖特性的影响,可为全球气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Jingxia Guo Chunhong Zhang 等 《中医药科学(英文)》 2024年2卷3期 237-244页
【摘要】 Objective:Astragali Radix,commonly us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s subjected to an analysis of the habitat distr...
【关键词】 Climate change;Global warming;Species distribution mode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文慧 彭立华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19期 8193-820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城市绿地能够调节热气候,是城市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以往研究着重探讨城市绿地夏季降温效应的空间特征,较少分析绿地热效应的全年变化规律与潜在影响因子.在南京城区选择 7 个代表性城市公园,采用热气候定点观测方法获取公园大气温度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鹏 刘国栋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24期 10308-103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植物凋落物分解是湿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逐渐加剧,气候变暖对湿地植物凋落物分解的影响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研究通过凋落物袋法对比研究了山东省南四湖湿地中芦苇和香蒲两种典型湿地植物的凋落物分解过程,利用开顶式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弘毅 孙梅 等 《广西植物》 2023年43卷11期 1986-199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高原湿地湖滨带植物对气候变暖表现出强烈的功能响应,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现象之一.植物解剖性状直接关系到植物的生态功能,为探讨气候变暖对湿地植物茎解剖结构的影响,该研究利用开顶式生长室分析了模拟增温对滇西北纳帕海湿地湖滨带挺水植物茭草茎解剖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雯琳 邱晓杰 等 《草业科学》 2023年40卷8期 1988-1999页
【摘要】 通过在内蒙古草地开展模拟全球气候变化的试验,测定分析土壤 0-10、10-20 cm总有机碳(SOC)、总氮(TN)、总磷(TP)、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有效磷(AP)的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探究非生长季增温和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动物学报》 2007年53卷5期 865-876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是 i)确定伊比利亚半岛一种大疣蛛(Macrothele calpeiana)分布的气候相关性以预测其潜在分布,ii) 详细阐述该物种在伊比利亚半岛的分布假说,iii) 通过推断模型预测确认该物种在北非和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适合区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建斌 李迪强 等 《动物学研究》 2006年27卷6期 637-646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过去一个多世纪全球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 地球表面温度正在逐渐变暖. 已有大量研究结果表明, 鸟类已经在种群动态变化、生活史特性以及地理分布范围等方面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相应的反应. 根据全球范围内气候变化对鸟类影响的研究资料, 尤其是北美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润元 张强 等 《植物学报》 2004年46卷12期 1387-1392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利用地面观测资料,就西北干旱区河西走廊绿洲作物玉米(Zea mays L.)对变暖的响应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近二十多年来,西北干旱区作物玉米对变暖的响应以生长季提前和生长期缩短为主要方式.但是,存在一个临界温度,当玉米生长期间平均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铮 肖娟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9期 3086-309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连续7a红外辐射增温处理下的云杉幼苗为对象,定量分析了增温对植物根系碳(C)、氮(N)分泌速率以及主要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增温显著增加了云杉幼苗根系C分泌速率,而对N分泌速率无显著影响,并伴随着根系分泌物C∶N化学计量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杰 杜自强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11期 3909-39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1982-2015年气象数据,采用线性趋势分析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我国近34年季节性昼夜增温的时空格局进行分析;并结合GIMMS-NDVI 3g遥感数据和植被区划数据,采用偏相关分析方法探讨不同植被分区植被对季节性不对称性增温的响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捷豹 陈光水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1期 110-11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全球气候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对陆地生态系统特别是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将产生显著的影响.土壤酶是森林土壤物质循环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由于森林土壤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是预测未来环境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过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丽 吴福忠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16期 5352-53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解气候变化对不同时期川西高山森林土壤生态过程的影响,于2010年5月-2011年4月期间,通过原状土柱移位实验,模拟理论增温1.78℃和3.52℃对岷江冷杉原始林(3582 m)土壤转化酶和脲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拔下降284 m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静 高云霓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16年40卷3期 615-62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水体富营养化和气候变暖是淡水生态系统面临的两大威胁.文章分别阐述了富营养化和气候变暖对淡水湖泊浮游藻类直接和间接效应,并总结气候变暖可能通过影响水体理化性质、水生植物组成、食物链结构从而直接或间接改变浮游藻类生物量或群落结构.作者重点分析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健 罗春旺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9期 2626-26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长白山地处温带针阔混交林的中心地带,其植物生长对气候变化反映较为敏感.运用树木年代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以该区保存完好的地带性顶级群落阔叶红松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红松(Pinus koraiensis)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期揭示全球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云普 徐明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6期 1526-15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未来全球变暖对农田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不仅可能改变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平衡状态,更重要的是还关系到全球的粮食安全问题.然而,目前有关农作物对全球变暖响应和适应性机理的研究还很少见,尤其是缺少通过农田原位增温实验探讨作物叶片形态结构及其气体交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国举 仇正跻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3期 830-8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过去50年,西北半干旱区干旱化趋势明显加强,对作物生产产生了明显影响.未来50年全球气候继续变暖,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必将对粮食安全提出新的挑战.采用红外线辐射器田间增温模拟实验研究表明,随着温度升高马铃薯播种—出苗—现蕾—开花—成熟各生长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长春 蒋先敏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6期 1769-177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凋落物分解是维持生态系统生产力、养分循环、土壤有机质形成的关键生态过程.高山林线交错带是陆地生态系统中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区域.季节变化和海拔梯度上的植被类型差异可能会影响该区域凋落物的分解,进而对高山生态系统的碳氮循环产生重要影响.采用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先贵 马彩虹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6期 1982-199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解西安市温室气体排放的动态规律和排放水平,基于全球标杆的温室气体排放等级评价方法,并采用国际公认的《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和基于IPCC的《省级温室气体编制指南》推荐的方法对西安市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了动态分析和排放等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晓丽 王根绪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21期 7071-707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探究贡嘎山地区暗针叶林表层土壤酶活性对增温及凋落物分解的响应,采用开顶式生长箱(open top chamber)和加热电缆(OTC-cable)联合增温的方式模拟增温,同时定位监测实验小区地表空气、表层土壤温湿度的变化;不同类型(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超 申海玉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4年34卷4期 820-82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开顶式有机玻璃罩(OTCs)及紫外灯分别模拟气候变暖和紫外辐射B(UV-B)增强,对位于气候变暖和UV-B增强突出的青藏高原东缘、高山峡谷地云杉(Picea asperata)幼苗的光合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测定分析,探讨云杉幼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瑜 马春森 《生态学报》 2010年30卷8期 2159-217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国内外最受关注的环境问题.气候变化中以温度升高为特征的气候变暖对变温动物昆虫自身及其所在的生物群落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从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2个方面综述了气候变暖对昆虫影响研究的国内外进展.气候变暖导致昆虫发牛期提前,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仲健 陈利君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7期 3443-345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通过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水分循环过程,对植物的生存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与环境高度适应的兰科植物.通过对深圳野生墨兰(Cymbidium sinense)的生物学特征调查和生殖行为观察,计算出其各龄级的存活数、出现频率和子代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兴奎 王小桃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11期 6042-605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一年多季农业耕作区域的布局和植被物候变化是长期气候适应的结果.随着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全球气候的持续变暖,以活动积温和天数为综合指标的各种级别的气候区域边界发生变化,中国北方地区一年两季农业耕作区域和植被物候也发生了适应性调整.其中2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振锋 尹华军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09年33卷6期 1208-121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陆地生态系统凋落物分解是全球碳收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受气候、凋落物质量和土壤生物群落的综合控制.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全球气候变化将对陆地生态系统凋落物分解产生复杂而深远的影响.该文结合凋落物分解试验的常用方法-缩微试验、原位模拟实验和自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卫云燕 尹华军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9年15卷6期 888-89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效应以及由此造成的气候变暖对森林牛态系统的影响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森林土壤碳循环作为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未来陆地牛物嘲表现为碳源/碳汇的关键环节,揭示这一作用对于准确理解全球变化背景下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倪健 《生物多样性》 1999年7卷2期 132-13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世界正在变暖.迅速的全球变化很可能对野生物种产生巨大影响,同时伴随着城市化、农垦和造林实践所引起的自然生境的丧失和破坏.观测和预测的气候变化对野生物种的影响着眼于4个方面:生活史的时间、物种分布与种群格局、迁移对策以及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鸟类学研究(英文版)》 2018年9卷1期 81-87页CSCD
【摘要】 Background:Global warming caused trophic mismatch has affected the breeding success,and even the survival,of some bird s...
【关键词】 Reproductive endocrine rhythm;Temperature;Climate warmin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健健 秦九林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45卷23期 66-68,98页
【摘要】 [目的]估算贵州省六盘水市温室气体排放量,分析其2005-2014年的动态变化情况.[方法]参照《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与《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推荐方法,对2005-2014年六盘水市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估算.[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丽霞 马改改 等 《棉花学报》 2016年28卷1期 87-94页
【摘要】 探明气候变暖对棉花物候和产量的影响,旨在为经济的发展和未来棉花产量的预测提供基础的理论依据.本文利用红外线辐射器模拟增温,研究棉花的物候和产量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土壤温度升高0.6℃使棉花的花铃期提前3d,全生育期的长度延长2d;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大林 李修平 等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年9期 137-139,140页
【摘要】 培育适应的水稻品种,对于黑龙江省水稻稳产增产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研究黑龙江省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的选育,对黑龙江省气候变暖的现实及趋势以及对水稻生产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明确气候变暖条件下,农业生产对水稻品种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选育品种要求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丽霞 尹季显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29期 201-203,218页
【摘要】 目前,有关增温对农作物的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等研究方面,其研究结果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在此综述了近几十年来有关增温对不同农作物物候、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需要加强的研究方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丽霞 朱莉莉 等 《河南农业科学》 2015年44卷11期 62-66页
【摘要】 利用红外线辐射器模拟增温,研究增温对苜蓿物候和产草量的影响,以期为未来气候变暖条件下苜蓿产草量的预测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常温对照相比,增温处理土壤温度平均增加0.7℃、湿度降低11.3%;增温处理苜蓿的幼苗期、分枝期、现蕾期、初花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宇琪 杨劼 等 《中国农业气象》 2014年35卷4期 395-402页
【摘要】 以内蒙古草原群落中共存的不同生活型的两组C3/C4植物即草本本氏针茅(Stipa bungeana)/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和小半灌木冷蒿(Artemisia frigida)/木地肤(Kochia pro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集双 柴立红 等 《生态农业研究》 2000年8卷4期 23-26页
【摘要】 黄瓜花叶病毒(CMV)可经60多种蚜虫传播,侵染1000多种植物,近15年来其危害日渐严重,目前已成为我国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植物病毒。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了黄瓜花叶病毒的发生猖獗与气候变暖的关系,并提出了依靠农业措施和生物防治手段进行病害...
【关键词】 黄瓜花叶病毒气候变暖病害控制农业措施生物防治;Cucumber mosaic virus;Climate warmin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植物学报(英文版)》 2008年50卷11期 1416-1425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More intense, more frequent, and longer heat-waves are expected in the future due to global warming, which could have d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