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664
- 70
- 1
- 17
- 2
- 1
- 1
- 1
- 1154
- 978
- 864
- 861
- 36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宋玲毓 李健 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5年27卷2期 132-13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心脏磁共振延迟钆增强(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LEG)在预测置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置入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v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瑜婷 佟爽 等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5年20卷3期 396-400页ISTIC
【摘要】 公众启动除颤(PAD)项目推动了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在公共场所的配置,有效提升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但AED利用率一直处于低位,公众障碍因素是不可忽视的主要原因.本文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对PAD项目中的公众障碍因素及干预策略进行综述,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伟瀚 朱语然 等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5年20卷2期 263-26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究以医学生作为主体的心肺复苏(CPR)联合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的培训效果,为医学生这一医疗资源的正确分配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应用柯氏模型中的反应层与学习层制定调查问卷,于2021 年 11 月—2022 年 5 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琪 曹阳 等 《安徽医药》 2024年28卷4期 782-78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2例不同临床结局Brugada综合征的围术期麻醉要点.方法 对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2022年3—5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集到的2例不同临床结局Brugada综合征的麻醉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例72岁的Brugada...
【关键词】 Brugada综合征;心律失常;除颤器,植入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阳微娜 何金山 等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9年24卷4期 304-30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分析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ICD)植入患者的术后放电和误放电治疗的特点,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明确其对患者远期死亡率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5年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植入ICD或在外院植入ICD于此随访的134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费敏 蔡文伟 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19卷4期 384-38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分析老年人院外心搏骤停(OHCA)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影响老年人OHCA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参照Utstein模式收集2012年1月~2016年10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急诊科、绍兴市急救中心和宁波市急救中心接诊的625例OHCA患者,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樊国亮 陈铁男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17年32卷9期 921-92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总结成人心脏外科术后心室电风暴(VES)的原因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2011-08至2015-05成人心脏术后发生VES患者36例,收集患者围手术期及发生VES前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6例患者均在心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柳唯意 余琳娜 等 《中国全科医学》 2017年20卷26期 3221-322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松弛疗法减少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放电后继发情绪紊乱患者起搏器事件,及改善情绪紊乱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11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及ICD门诊随访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别将男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金山 李学斌 等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6年21卷4期 319-323页ISTICPKUCSCD
【摘要】 植入式心脏转复除颤器( ICD)可用于心原性猝死高风险患者,降低远期死亡率。 ICD植入后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不恰当放电,可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精神异常,甚至增加远期死亡率。加强对ICD误放电的认识,可更好地管理ICD植入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希娟 侯翠红 等 《中华护理杂志》 2015年50卷6期 665-670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描述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患者经历放电的真实体验.方法 采用现象学质性研究法,深入访谈21例经历ICD放电的患者,并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英 周晓茜 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3期 258-26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心脏置入电子装置术后对三尖瓣反流的影响因素及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选取置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式心脏除颤器、临床资料及随访心脏超声资料完整的患者共4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前心脏超声检查三尖瓣反流的程度将患者分为正常组316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国建萍 王玉堂 等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5年1期 42-4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分析心脏再同步化-心脏复律除颤器( CRT-D)脉冲发生器电池提前耗竭的可能原因。方法回顾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于我院行CRT-D治疗的33例患者的临床及起搏器程控资料,并对5例(15.2%)出现脉冲发生器电池提前耗竭的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佐贵 杜国伟 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年16卷11期 1175-117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碎裂QRS波和扩张型心肌病(DCM)碎裂QRS波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预后.方法 将70例AMI碎裂QRS波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AMI组,35例DCM碎裂QRS波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DCM组,均接受电除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原源 李晓玉 等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4年19卷2期 151-154页ISTICPKUCSCD
【摘要】 随着起搏器治疗的广泛开展及起搏器功能的日趋完善,其手术适应证不断扩大,接受人群也日益壮大,其中相当一部分为血栓事件的高风险患者,围术期继续应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有可能增加起搏器植入术中及术后的出血风险,而如果停用上述药物,又可能导致严重的血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露朝 李公信 等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4年19卷1期 53-55页ISTICPKUCSCD
【摘要】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6岁,因“反复胸闷、气促40余年,加重10余天”于2013年2月21日平车入院.患者40年前开始出现活动后胸闷,主要为胸前区憋闷感,伴气促、心悸、大汗、乏力,无胸痛、咳嗽咳痰、发热,无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晕厥、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瑞琳 王健 《医学与哲学》 2013年34卷15期 51-53,86页ISTICPKU
【摘要】 植入性医疗设备安全技术有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技术设计与患者价值需求相矛盾,技术上可行的设备往往不为患者所接受等问题.植入性医疗设备的安全设计既应具备理想的技术性能,也应充分考虑患者的价值诉求.价值敏感设计是一种关于技术设计的理论方法,对患者...
【关键词】 价值敏感设计;植入性心脏转复除颤器;安全设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玲 唐学文 等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3年18卷6期 430-431页ISTICPKUCSCD
【摘要】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8岁.2005年2月,患者因“活动后气促、夜间阵发呼吸困难、咳痰、肝脾大、纳差、双下肢水肿进行性加重,药物抗心力衰竭效果不佳”从外院转入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电图示:窦性心律,QRS波190 ms,完全性左束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烈 陈东骊 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33卷8期 1229-123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在心脏性猝死(SCD)一级预防中的作用.方法 对35例在2006~2009年根据2005年ACC/AHC指南植入ICD进行SCD一级预防的患者,进行平均2年的临床随访数据分析.结果 (1)平均2年随访...
【关键词】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心脏性猝死;一级预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晨 吕永会 等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9年40卷1期 92-95页ISTICCA
【摘要】 植入心脏电子装置的患者既往被归为磁共振成像检查的绝对禁忌证,严重影响了此类患者疾病的诊断和预后.应运而生的磁共振成像兼容心脏电子植入装置使其在磁共振成像检查的安全性方面有了很大进展.当前大量研究证明传统心脏电子植入装置在特定的编程和监测下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秋芬 孙健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8年32卷1期 49-52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植入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患者术后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简称室速/室颤)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植入ICD/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CRTD)的患者51例,随访(39.4±22.3)个月,19例ICD/CRTD记录到...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室性心律失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滕腾 黄美容 《医学综述》 2017年23卷24期 4936-4941,4947页ISTICCA
【摘要】 先天性长QT综合征(LQTS)是一种潜在的致命性的心脏离子通道病,儿童以及青春期发病多见.发病时心电图表现为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晕厥、猝死为部分患者的首发临床症状,大部分人可无明显临床症状.LQTS的诊断主要从家族史、临床表现、心电图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尉强 张芷菁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7年41卷4期 259-263页MEDLINEISTIC
【摘要】 该文简介了植入式心脏起搏器和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的基本原理和功能以及从电磁兼容的角度比较两者间的差异及共同点.对标准ISO 14708-2:2005、ISO 14708-6:2010的27章节中的试验配置进行了分类和归纳,针对该国际标准的2...
【关键词】 ISO14708;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悦 尹钢 等 《中国医疗设备》 2016年31卷5期 113-116页ISTIC
【摘要】 本文参照国家对除颤监护器的校准规范,采用Fluke Impluse7000DP除颤器分析仪,对本院的全部除颤监护器进行了外观功能、释放能量准确性、充电时间、同步延时时间、心率示值这5个项目的质控检测,对存在问题的除颤器及时进行维修,保证了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召军 郑蕾 等 《临床误诊误治》 2014年9期 85-8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 ICD)植入患者发生心室电风暴慢室性心动过速(慢室速,150~180/min)时合理的ICD工作模式的参数设置。方法对我院I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冬燕 邢彩耐 等 《天津医药》 2014年3期 260-263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植入埋藏式心脏除颤器(ICD)的患者出现频繁放电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随访80例因心力衰竭或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植入ICD的患者,男62例,女18例,其中单腔ICD 35例,双腔ICD 23例,三腔ICD (CRTD)22例,随访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良枫 胡晓晟 等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3年6卷1期 7-1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随访观察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心室再同步心律转复除颤器(CRT-D)在中国单中心心脏性猝死(SCD)高危患者一级预防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入选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入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符合一级预防适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辉 金春林 等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4年28卷4期 339-344页ISTIC
【摘要】 目的:从卫生系统角度出发,评价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与药物管理一级预防心脏性猝死的成本效果,为临床决策和政策决策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基于实际临床状态的转归构建马尔科夫模型,模拟疾病进展,并预测患者通过植入ICD和药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金山 段江波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2年50卷8期 799-80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评价李氏导管应用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临床效果。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入选2016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就诊的具有CRT装置植入指征的患者。根据是否应用李氏导管将患者分为李氏导管组和对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韶屏 张宇超 等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2年26卷2期 132-137页ISTIC
【摘要】 目的:通过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血运重建后超声心动图随访及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情况进行分析,寻找影响ICD植入的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的队列研究,收集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亚凡 汤宝鹏 等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2年26卷4期 355-359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植入术中除颤阈值(DFT)测试对后期放电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植入S-ICD并至少随访3个月的患者,按照术中有无DFT测试及PR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轶维 吉炜 等 《中华儿科杂志》 2020年58卷11期 905-90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分析儿童埋藏式自动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病例的临床特点、植入效果、术后并发症情况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接受ICD植入的6例患儿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分析其病因、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明 陈锋 等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17年34卷3期 421-430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致死性心电节律的辨识和分类是自动体外除颤仪的关键任务.本文对已存在的心电节律辨识算法提取出的21个特征值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并基于这些特征值构建了一个遗传算法优化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以数据库提供的l 343例心电信号样本用于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樑 项美香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6年1期 55-5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家庭远程监测系统在心脏植入型电子器械( CIED )中的应用,评价数据传输成功率,并监测异常事件和起搏参数的变化。方法前瞻性入选2009年11月至2014年7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植入具有家庭远程监测系统的CIED患者3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鹏 付乃宽 等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6年35卷4期 43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患者女性,62岁.主因间断胸闷憋气30余年,加重5d入院.患者既往有先天性右旋心,30余年间断有胸闷、憋气症状,未予就医.入院前5d于夜间休息时突发胸闷大汗,不能平卧,持续发作30 min不能缓解,由急救车送往附近医院,急诊心电监护示心室率...
【关键词】 心肌疾病;除颤器;Cardiomyopathie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延辉 Richard Dykoski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5年43卷5期 423-42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长期置入起搏/除颤导线相关的慢性病理学改变.方法 本研究共包括3部分,第一对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38例应用准分子激光消融拔除的患者的83根起搏/除颤导线的病理学观察,第二对1例应用准分子激光消融拔除起搏/除颤导线死亡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治宇 林娜 等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5年15卷11期 1362-1364页ISTICPKUCSCD
【摘要】 大样本量的注册研究是对随机对照试验(RCT)的有益补充.本文对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研究领域的注册研究,特别是美国NCDR ICD注册及波士顿科学的ALTITUDE注册的现状及进展做一较为详实的介绍,以期对国内开展类似研究有所启示.
【关键词】 注册研究;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进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斌斌 陆敬平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5年43卷8期 690-69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Brugada综合征患者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长期随访疗效,探讨如何减少ICD不恰当治疗.方法 对1998年至2012年间本院心脏科植入ICD治疗的14例Brugada综合征患者进行长期随访.ICD初始参数按传统方法设置室...
【关键词】 Brugada综合征;除颤器,植入型;随访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华伟 宿燕岗 等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0年24卷6期 556-560页ISTIC
【摘要】 目的:了解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在国内的临床使用情况,分析S-ICD预防心脏性猝死(SC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回顾性纳入了2016年11月26日至2019年12月11日在国内42家中心成功植入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浪 陈志平 等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0年24卷6期 571-575页ISTIC
【摘要】 目的:对单中心3年内所有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患者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方法:纳入2016年12月至2020年8月在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心脏中心植入S-ICD的所有患者,统计并分析植入适应证、术前体表心电图筛查、术中麻醉方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