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29
- 271
- 14
- 10
- 9
- 2
- 1
- 345
- 194
- 73
- 71
- 6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韦文玉 张文 等 《工业微生物》 2025年55卷1期 87-89页 ISTICCA
【摘要】 相较无机材料固化、有机材料固化、机械化学作用等传统重金属修复方法,利用脲解型微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更具环境友好性,在稻田土壤污染治理方面展现出了较大的应用潜力.文章基于微生物固化诱导重金属沉淀机理,总结了脲解型微生物在重金属固化领域的应用...
【中文期刊】 马馨怡 高威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6期 7160-717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细胞水平高通量测序技术是从复杂土壤微生物群落中鉴定活性微生物的有力工具.针对我国东北典型水稻土,采用微宇宙控制试验,设置空白对照、湿润(60%田间持水量)和淹水(100%田间持水量)三种处理,通过土壤微生物细胞提取和高通量测序等技术研究了土...
【中文期刊】 马锦峰 赵梦颖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5期 6696-670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NH3挥发可产生影响,但相关排放变化规律和调控机制有待系统研究.以南粳46水稻品种为材料,太湖地区典型单季稻田原状土为研究对象,利用连续气流封闭法监测三种秸秆(水稻秸秆:RS;小麦秸秆:WS;玉米秸秆:MS)两种添加量(W...
【中文期刊】 宋文涛 宁川川 等 《生态科学》 2023年42卷5期 123-132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研究选择华南地区两种典型土壤(水稻土和赤红壤),通过土壤培养试验,研究施用不同剂量(0%,1%,2%,4%)水稻秸秆生物炭处理对土壤养分及不同化学形态的硅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生物炭均能显著增加水稻土和赤红壤的pH值、...
【中文期刊】 林小兵 武琳 等 《生态科学》 2023年42卷6期 164-169页 ISTICPKUCSCD
【摘要】 为研究新余地区镉污染稻田治理方法,筛选稻田替代种植经济作物,以赣葛 1 号为试验材料,设置 2 种栽培方式(平作、垄作),分析起垄栽培对土壤理化性质、镉含量、粉葛葛根产量、生物量及其对重金属镉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平作栽培相比,垄作栽培增...
【中文期刊】 吴家梅 官迪 等 《环境科学研究》 2023年36卷9期 1746-1754页
【摘要】 为研究施用不同种类硅肥对土壤砷(As)的生物有效性和不同生育期水稻As含量的影响,采用含钾(Si1),含钙、镁(Si2),含钙、镁和钾(Si3),含钙、镁和铁(Si4),以及水溶性硅肥(Si5)共 5 种不同种类相同用量的硅肥(SiO2 用...
【中文期刊】 刘伟民 舒业勤 等 《土壤学报》 2023年60卷4期 1067-1076页
【摘要】 冬季复种绿肥是我国南方稻区传统的培肥增产模式,探究长期冬种绿肥下光合碳在水稻-土壤系统中的分配规律,对深入解析稻田土壤碳循环、充分发挥绿肥的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稻-稻-绿肥复种长期定位试验(38 年),针对稻-稻-紫云英、稻-稻-油菜...
【中文期刊】 刘东海 张智 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3年29卷6期 1112-1124页
【摘要】 [目的]探究长期不同施肥措施对黄棕壤水稻土土壤肥力和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为绿色农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位于湖北武汉的黄棕壤水稻土长期施肥定位试验始于 1981 年,包括 5 个施肥处理:不施肥(CK)、单施氮肥(N)、氮磷钾化肥(NPK)...
【中文期刊】 Yuqi LIANG Min LIAO 等 《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B辑:生物医学和生物技术)》 2021年22卷7期 521-532页 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In order to reveal the mechanism of silicon (Si) fertilizer in improving nitrogen (N) and phosphorus (P) nutrient availa...
【关键词】 Silicon; Paddy soil;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nutrient availability;
【中文期刊】 《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B辑:生物医学和生物技术)》 2012年13卷4期 274-282页 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Field experiments provide an opportunity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fertilization on soil organic carbon (SOC)sequestration...
【关键词】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SOC density; Long-term fertilization;
【中文期刊】 《浙江大学学报B(英文版)》 2006年7卷12期 963-968页 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Soil test crop response (STCR) correlation studies were carried out in Vindhyan alluvial plain during 2001 to 2004taking...
【中文期刊】 《浙江大学学报B(英文版)》 2005年6B卷5期 324-330页 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Cadmium (Cd) is ubiquitous in the human environment and has toxic effect on soil microbial biomass or its activity,inclu...
【中文期刊】 《生物医学与环境科学(英文版)》 2003年16卷4期 314-322页 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otential effects of herbicide quinclorac (3,7-dichloro-8-quinoline-carboxylic) on the cult...
【关键词】 Quinclorac; Soil culturable microorganisms; Soil respiration;
【中文期刊】 李强 李建国 等 《生态科学》 2018年37卷3期 148-158页 ISTICPKUCSCD
【摘要】 滨海盐渍土地区耕地的有机碳(SOC)、氮(N)及生物量演变是反映该区域土壤质量的重要内容.借助 DNDC (Denitrification—Decomposition)模型模拟江苏滨海滩涂地区盐渍土水稻田土壤有机碳(SOC)、铵态氮(NH4...
【中文期刊】 唐海明 肖小平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22期 7668-767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不同施肥措施对双季稻田甲烷(CH4)排放特征的影响及其微生物学机理,对合理利用及评价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期施肥定位试验田为平台,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施用化肥(MF:mineral fertilizer al...
【中文期刊】 韩晓飞 谢德体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10期 3525-353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索长江流域稻油轮作系统水稻季减少农田磷素流失的最佳施肥模式和有效耕作措施,降低其对长江水质的威胁.采用渗漏池长期田间原位定点试验并结合室内实验分析,研究了化肥配施猪粪有机肥和水稻秸秆还田对土壤磷素淋溶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生长期内土...
【中文期刊】 王玉竹 周萍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19期 6457-646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选取亚热带四种典型母质(花岗岩风化物、第四纪红色粘土、板页岩风化物、近代河流沉积物)发育的稻田土壤,以毗邻的旱作土壤为对比,通过室内模拟培养试验研究45%田间持水量(WHC)条件下稻田和旱作土壤中外源输入秸秆矿化和转化的特征与差异.结果表明...
【中文期刊】 何金松 吴小红 等 《生态学杂志》 2025年44卷3期 920-929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探究水分管理对土壤生态化学计量比和水稻产量特征的影响,本研究以亚热带地区耕灌雨养、间歇灌溉和长期淹灌下的稻田土壤为对象,对早稻期和晚稻期的土壤养分、化学计量比、微生物群落和水稻产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间歇灌溉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
【中文期刊】 卢圣鄂 王蓥燕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21期 6919-692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不同施肥制度对水稻土氨氧化古菌(AOA)群落结构和垂直分布特征的影响,可以深入认识不同施肥制度下的石灰性紫色水稻土氮素循环特征及微生物驱动机制,为该地区科学施肥、培肥地力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化学分析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对不同施肥...
【中文期刊】 王玺洋 于东升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15期 4729-473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准确把握水稻土有机碳组分构成特征及其主控因子,对定量化评价土壤有机碳质量和未来演变趋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室内土壤呼吸培养实验结合有机碳三库一级动力学方程,模拟得到长三角地区典型水稻土剖面(0-100 cm)各土层有机碳组分含量及其分布特征;...
【中文期刊】 俎千惠 王保战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21期 6730-673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紫色光合细菌由于其代谢途径的多样性,在环境中广泛分布,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之一.但是,水稻土中紫色光合细菌群落结构的空间分异却鲜有报道.基于此,沿我国温度梯度带(纬度梯度:28.38°N-47.43°N),采集了8个典型水稻土...
【关键词】 水稻土; 紫色光合细菌; PCR-DGGE指纹图谱;
【中文期刊】 吴金水 葛体达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20期 6626-663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水稻土是在长期植稻下人为培育的特殊耕作土壤,是我国土壤学的特色,其研究也反映我国土壤学的国际地位.水稻土是研究土壤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理想模型.稻田土壤关键元素(碳氮磷硫铁等)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耦合机理及其驱动机制研究是土壤生物学研究的...
【中文期刊】 黄国勤 杨滨娟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4期 1225-123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江西双季稻田进行长期田间定位试验,分析了多年保护性耕作对水稻产量、土壤理化性状及生物学性状的影响.连续8a稻田保护性耕作处理的平均产量高于传统耕作4.46%-8.79%,各处理的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结实率均高于对照,而各处理间穗长和千粒重...
【中文期刊】 张蕾 尹力初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5期 1399-140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一个长达30a水稻土长期定位试验,在保证原有定位试验继续正常开展的前提下,将原化肥处理改施有机肥,原有机肥处理改施化肥或者增施有机肥.通过观测田间试验2012-2013年双季稻轮作周期内不同肥力水平稻田土壤施肥管理改变后的土体CO2排放...
【中文期刊】 吴超 曲东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4期 933-94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酸碱度(pH值)是水稻土铁还原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通过模拟水稻土淹水厌氧培养,以Al2(SO4)3和Na2CO3溶液分别调节碱性和酸性水稻土pH值至强酸性(pH值<5.0)、酸性(pH值5.0---6.5)、中性(pH值6.5-7.5)...
【中文期刊】 龚冬琴 吕军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2期 239-24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我国南方地区典型的单季水稻生产大田为研究对象,按土壤质地分为壤质和粘质两个系列,探讨不同质地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对连续免耕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在无秸秆覆盖条件下,随着免耕年限的增加,壤质和粘质稻田土壤的耕层均有紧实度提高的趋势,特别是粘...
【中文期刊】 周文鳞 娄运生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16期 4555-456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温室盆栽和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控释氮肥对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和亲本常规水稻稻田土壤甲烷(cH4)排放的影响.供试土壤为潴育型水稻土,氮肥种类为尿素和控释氮肥.结果表明,与对照(尿素)相比,控释氮肥提高了水稻分蘖数、株高、生物量及产量...
【中文期刊】 刘骁蒨 涂仕华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17期 5210-521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氯仿熏蒸法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法(PCR-DGGE)研究了秸秆覆盖还田与施肥对灰棕冲积水稻土0-10cm和10-20cm土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固氮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固氮菌多样性从0-10cm土层到10-...
【中文期刊】 秦鱼生 喻华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19期 6335-634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解成都平原水稻土重金属含量状况和潜在的生态风险,选取成都平原北部水稻土典型区域为研究对象,采集了158个表层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中pH值和Cd、Cu、As、Hg、Pb、Cr、Ni 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以20世纪80年代测定的成都平原土壤...
【中文期刊】 陈哲 陈春兰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11期 6142-614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为平台,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DNA序列测定技术分析研究了3种长期施肥制度(对照不施肥-CK,单施氮肥-N,氮磷钾肥-NPK)对土壤细...
【中文期刊】 陈哲 袁红朝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11期 5923-592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为平台,研究了3种长期施肥制度(对照不施肥-CK,化学施肥-NPK,化学施肥+有机肥-NPKOM)下土壤反硝化速率的差异.同时,以硝酸还原酶基因(narG)作为反硝化细菌的功能标志物,分析了施肥...
【中文期刊】 邵景安 唐晓红 等 《生态学报》 2007年27卷11期 4434-444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使用常规犁耕-休闲(DTF),常规犁耕-小麦(DTW),保护耕作-休闲(CTF),保护耕作-小麦(CTW)4个处理,评价连续实验10a后保护性耕作对稻作区SOM的影响.结果表明:垄作、免耕和小麦种植的结合是稻作区一种较好的保护性耕作实践...
【中文期刊】 梁文举 李琪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2年13卷10期 1269-1272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土壤动物在农田生态系统腐屑食物网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们参与土壤有机质分解、植物营养矿化及养分循环作用.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土壤动物对全球变化,尤其是大气CO2浓度升高能够产生正向、中性和负向的影响.土壤线虫是这类土壤动物的典型代表,因为它们在...
【中文期刊】 牟力 张弛 等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8年37卷2期 20-26页
【摘要】 采集贵州省镇远县金堡乡爱河村谷地21个田块土壤样品,测定其重金属( Cd、Cr、Pb、Zn、Cu)含量,利用单因子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其土壤污染特征进行分析,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重金属的可能污染来源...
【中文期刊】 张宝军 钟松臻 等 《土壤》 2017年49卷1期 150-154页
【摘要】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南方低丘红壤水稻土中生物有效硒的组成与特性,在赣南地区采集了26份代表性土样,并对土壤总硒、磷酸盐提取态硒及土壤pH、土壤有机质等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总硒为234.7μg/kg(n=26),属于中等含硒水...
【中文期刊】 汤宏 沈健林 等 《水土保持学报》 2017年31卷4期 264-271页
【摘要】 为探明稻秸(稻草)及其不同组分(腐解稻秸、可溶性有机物和去活稻秸)对红黄泥水稻土微生物量碳、氮(MBC、MBN)和可溶性有机碳、氮(DOC、DON)含量的影响.通过室内恒温培养试验,研究了长期淹水条件下,添加稻秸及其组分对MBC、MBN、D...
【中文期刊】 梁承明 郑小东 等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7年38卷3期 536-543页
【摘要】 为揭示pH对农田土壤DOC吸附-解吸的影响,以亚热带红壤区旱地和水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拟实验,对两种土壤添加不同DOC量后分别在pH 4、pH 6和pH 8条件处理下的吸附和解吸试验进行研究,分析不同pH反应条件下土壤对DOC的吸附...
【中文期刊】 顿圆圆 杜春梅 等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56卷3期 459-461,470页
【摘要】 为了了解长期旱田改水田对黑土理化性质和部分功能微生物的影响,选取旱田改水田5、10、30年的黑土为研究对象,对土壤pH、电导率及磷细菌、纤维素分解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旱田改水田年限的增加,土壤的pH逐渐降低,其中,旱田改水田5年时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