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8
- 3
- 28
- 8
- 5
- 5
- 4
- 17
- 7
- 5
- 5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潞潞 张建军 等 《世界中医药》 2025年20卷5期 860-866页ISTICPKUCA
【摘要】 中医药防治包括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等的代谢性疾病效果显著.现从MAFLD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证候分型,体质辨识,中药汤药、中成药、非药物疗法等治疗手段,化痰祛瘀、养肝益肾、疏肝健脾、化湿清热等治则治法,中医动物模型、单味药及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国华 秦瑛烁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25年36卷13期 2552-2555页PKUCSCDCA
【摘要】 复发性口腔溃疡为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之一,其特征是多次发病,且迁延难愈,严重性足以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牛兴东教授认为本病需从"火"辨证,关键分清"实火"和"虚火".病初多为实火;修复期和巩固期虚火为多;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多为寒热错杂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楚然 韦茂英 等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1卷6期 600-605页ISTIC
【摘要】 瘿瘤治疗当以气血为要.其病机以气血凝滞为本,痰瘀湿热互结为标.外因强调山水寒毒与含沙水质引发气血壅滞,内因着重七情郁结导致肝失疏泄.病位特异性集中于任脉与阳明经交会的颈项部,病性以热为主.特色治法为药线结扎,通过渐进性阻断病灶气血供应实现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甜 吉静 等 《中医药学报》 2025年53卷7期 1-4页ISTICCA
【摘要】 溃疡性结肠炎(UC)病位虽在中医的脾与大肠,但与中医的肝关系密切.从肝辨治UC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既承旨《内经》,又博采后世心得.肝郁脾虚证是UC的常见证候之一,另外UC伴随肝实体疾病、抑郁或焦虑、疲劳、贫血、干眼症、口腔溃疡等并发症,这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家文 付凤明 等 《山东中医杂志》 2025年44卷1期 24-27,37页ISTIC
【摘要】 基于长期临床和基础研究,提出"毒邪主导,历损三阴"为帕金森病的病因病机,并制订相应的治则治法.特定毒邪是帕金森病的主导因素,所以解毒为首要治法,并贯穿帕金森病的所有治疗阶段.太阴阶段,邪犯肺、脾,证候性质为实寒,应合用祛风、散寒、化湿、健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源 耿雪尘 等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8卷2期 23-27页ISTIC
【摘要】 在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癌毒"学说的基础上,程海波教授团队逐步构建并完善癌毒病机辨治体系.癌毒病机理论认为肾癌主要病理因素为虚、毒、湿(浊)、瘀、寒.核心病机为"脾肾亏虚,湿浊瘀毒".临证以"抗癌解毒、扶正祛邪"为基本原则,以抗癌解毒为核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泽 陈若宏 等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5年59卷8期 68-71,95页ISTICCSCDCA
【摘要】 变应性鼻炎作为中医治疗优势病种,常规辨治存在一定的机械性和局限性.营卫是深化认识变应性鼻炎的基础,在内外因的影响下,营卫倾移引发的营卫、气血、脏腑之间的虚实变化是变应性鼻炎发生、发展的关键病机.基于此,将变应性鼻炎分为初、中、晚3期,治以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逸文 付广威 等 《山东中医杂志》 2025年44卷6期 632-636页ISTIC
【摘要】 本研究聚焦《临证指南医案》中对叶天士医案整理的思维模式及其对中医发展的潜在价值.华岫云在整理叶天士医案时,采用"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疾病分类方法,区分主症与兼症,并在医案编排中引入传变层次思想.华岫云的思维模式呈现"结构主义"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天鸽 田露 《基层中医药》 2025年4卷2期 48-52页
【摘要】 本文梳理了中医对"隔""泻"的认识,探析了"隔者当泻"的内涵,并以阴寒内结、阳气阻滞为关键病机的阴疽为例,探讨"隔者当泻"治疗阴疽的辨治原理及临床应用."隔者当泻"是指对于阳气不通导致的病证,要采取通阳行滞的方法进行治疗.阴疽是因各种外感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晨 姚源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7卷3期 307-31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团队继承国医大师周仲瑛"癌毒"学术思想,建立癌毒病机理论,并构建中医肿瘤癌毒病机辨治体系.癌毒病机理论提出,癌毒是导致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恶性肿瘤的基本病机为邪毒蕴结、正气亏虚.本文提出前列腺癌的主要病理因素是虚、湿、热、瘀、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若宣 吕红艳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24年21卷1期 117-121页ISTICCA
【摘要】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其起病隐匿、易转移、预后差,常规的手术、放化疗皆不能取得良好效果.李泉旺教授基于多年临证经验,从"胰脾同源"角度认识胰腺癌,认为胰腺癌发病与脾之生理失常密切相关,发病之本为脾气亏虚、升降失调;病之标为痰浊、瘀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路珍 张哲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38卷10期 9-12页
【摘要】 "上下交损,当治其中"语出叶天士著作《临证指南医案》,其强调了中焦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气机及阴阳升降之枢机.冠心病以脾胃气血虚损为本,痰、瘀、膏、浊凝结血脉为标,可从中医大脾胃生理病理观入手诊治冠心病.中虚正损,气血匮乏,心脉失养是冠心病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雷 周德生 等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45卷5期 54-59页
【摘要】 目的 利用数据挖掘探寻《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中各位医家对于治疗眩晕病的用药规律.方法 通过《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获得数据来源,利用Excel、IBM SPSS Modeler 18.0、IBM SPSS Statistic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明财 严雪梅 等 《世界中医药》 2017年12卷2期 272-276页ISTICPKUCA
【摘要】 "因地制宜"治疗原则是依据地方环境不同,人们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也各有所异,而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人在发病方面也各有不同,在治疗上也各有所异的基本特点,提出的一个治疗原则.此原则强调地理环境与人体发病治疗存在同一性,因此,深入探讨"因地制宜"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琨建 温玉 《吉林中医药》 2018年38卷6期 726-728页ISTIC
【摘要】 《温病条辨》在辨证方法、预后传变、治则治法、组方用药等方面继承了《伤寒论》的相关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有温病特色的学术体系,具体体现在:1)三焦六经,相须为用;2)立足伤寒,发展传变;3)传承治则,沿用治法;4)巧用经方,创制新方.两者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盛文 商建伟 等 《中国性科学》 2018年27卷2期 98-100页ISTIC
【摘要】 阳痿合并牙宣是我们常见的兼病,而对于这种兼症却没有系统的论述,临床医者治疗时易忽视整体辨证,治疗上没有整体把握,本文从肾、脾、胃等脏腑论述了阳痿合并牙宣的辨证论治,阳痿合并牙宣常见肾阴不足、肾精亏虚,脾胃失司,气血不足,胃火炽盛、灼伤脉络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泽明 柴可群 等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6年39卷5期 82-85页ISTIC
【摘要】 柴可群教授认为,胃癌的基本病机特点为正虚为本,癌毒为患,情志失畅.辨证关键为病证结合,注重舌脉.治疗以“扶正为本,祛邪有度,全程调神,随证而治”为治则,灵活运用“健脾补肾、化痰解毒、疏肝解郁、温阳通络”抗肿瘤四法.并根据围手术期、辅助放化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玉芳 迟华基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0年24卷6期 448-450页ISTIC
【摘要】 根据《黄帝内经》“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的理论,结合后世医家对这一理论的不断充实和认识,运用传统方法总结探讨了治肝之法——辛散法。对辛散法治肝的概念、机制、具体应用进行了系统阐释与论证,并借现代实验研究予以证实:归经不同的辛味药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耀 冯莉 等 《中医临床研究》 2014年4期 147-148页
【摘要】 大肠癌是世界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高,受环境因素、不良生活方式、疾病史、遗传易感因素等影响。对本病的防治研究也越来越受重视,现就近年来中医治疗大肠癌做一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锐 周月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4年39卷2期 561-56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脑小血管病(CSVD)即累及颅内小/微动脉、毛细血管、小/微静脉等引起的一系列临床常见的综合征,以卒中(深部小梗死、脑出血)、认知功能下降和情感障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围绕老年病及脑病的辨证论治方法,葛金文教授创新性提出气阳濡动学说,认为气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艳娟 李涵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17年44卷11期 2264-226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中风的基础治则治法.方法:冠心病合并中风治则治法临床专家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分布在全国六大地区,61家医院的具有3年及3年以上连续从事冠心病、脑卒中治疗经历的1500位临床一线医师,共计收回1500份合格问卷.使用R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谷丽艳 张明雪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16年43卷7期 1345-135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冠心病合并肾病每个阶段每个证型对证的法、方、药,以及整个疾病发展过程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法、方、药.方法:采用临床流调学方法,对于问卷数据分析,常以描述统计为主,针对特定数据结构也能采用其他数理模型.以列联表及堆叠条形图展现每一题的原...
【关键词】 冠心病合并肾病;治则治法;coronary heart disease associated with nephriti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游 尹婷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5年30卷10期 3429-34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文章对少阳病提纲证的病机特点进行了剖析,并对主证进行了归纳,阐述了其与少阳病柴胡证的区别;同时对其治疗禁忌、治疗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梳理,丰富了少阳病提纲证的治疗内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淑红 刘华一 等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41卷2期 120-123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木郁达之"的学术脉络和发展规律,以期更全面、更系统、更成熟地认识"木郁达之"的学术思想,进而更有效地运用于临床,提高临床疗效.[方法]从"木郁"、"达之"及"木郁达之"的提出、含义、病因、病机、发展以及新的认识等各方面,梳理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苗茂谦 宋智杰 等 《化工进展》 2009年28卷8期 1289-1295页
【摘要】 综述了生物过滤法,生物滴滤法和生物洗涤法3种生物脱硫方法的原理、应用特点及工业化情况.同时介绍了3种生物脱硫方法用于处理含H2S气体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国外在该方面研究较成熟,已实现多领域、多种含H2S气体净化的工业应用,如天然气、合成气、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英文版)》 2010年16卷5期 394-398页SCI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A new method for the comparison of the treatment efficacy for specific diseases or conditions between Chinese medicine a...
【关键词】 Chinese medicine;Western medicine;parallel subgroup desig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静琳 赵莹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年32卷4期 1701-170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痞满方剂的用药及组方规律,为痞满的临床诊疗及新药研发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中医方剂大辞典》数据库中治疗痞满的全部方剂,对其进行方药名称规范,联合应用描述性统计、关联规则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傅强 黄为钧 等 《中医杂志》 2017年58卷19期 1633-163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神经源性膀胱以尿不畅为主要症状,符合中医学“癃闭”范畴.吕仁和教授诊治本病善于灵活运用“六对论治”法,即对病论治、对病辨证论治、对病分期辨证论治、对症论治、对症辨证论治、对症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并根据医案分析总结其临床使用“六对论治”法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学惠 郭效德 《中国针灸》 2009年29卷7期 569-57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笔者认为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肥胖不应视为疾病,也不应依照其他中医病证的诊治模式进行诊治.笔者从病因、病机、中医辨证分型、治则治法、实验研究等方面提出了关于针灸减肥的新观点,指出排除节食、运动等因素影响后考察到的针灸减肥疗效才是真正的针灸减肥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金科 张继苹 等 《河南中医》 2017年37卷12期 2055-2057页ISTIC
【摘要】 仲景根据临床四诊资料,循序渐进地进行分析整合,得出证候及相应的治法治则和方药.其理法方药完备而使得诸病均有证可辨、有理可循,诸方均有法可依、有药可组,因而对中医诊治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还可以使得经方的应用更加灵活,极大地拓展了经方的应用范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乔建军 方红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9年35卷6期 359-360页MEDLINEISTICCSCD
【摘要】 外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很多皮肤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如果使用得当,安全有效,不良反应通常较小.如果患者把不同效力的外用糖皮质激素相混淆,过分地强调外用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并将其和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等同起来,可造成临床上用药量不足,疗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秀辰 吴婧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9年15卷12期 927-929页ISTICCSCDCA
【摘要】 探讨中医治疗糖尿病足中常用的内治法、外治法,其中内治法归纳为分期分型论治和分型论治两大类,外治法叙述了清热解毒燥湿、温阳散寒活血、祛腐生肌3种治疗原则,并从单药、分期治疗、剂型的选择3个方面进行了相关总结.最后,针对糖尿病足患者整体与局部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方方 陈家旭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40卷2期 103-10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方证辨证是一种临床诊疗思维方法,其思想起源于《伤寒杂病论》.在其发展历程中,得到了后世医家的重视和深入研究.本文从方证理论的思想来源,方证辨证与方证相关的区别,以及方证辨证与其他8种辨证方法相比的优越性等方面入手,对这一辨证方法的提出和发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健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4年3期 638-64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小肠病治法的临床研究,旨在将传统中医临床实践与先进的方法学有机地结合,从而以客观数据概括中医小肠病的常用治法及小肠病主要病证的治法规律,为小肠腑病理论及其辨证证治规律提供理论依据,为下一步的临床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对584例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一铭 周鑫 等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27卷4期 644-647页ISTIC
【摘要】 目前研究表明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治疗是关键,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讨中医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治则治法.本文从古代医籍和现代研究中对单一证和兼夹证治法的历史渊源、理论依据、具体方法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发现古代医家多用单一证治则治法,着重于主要证型的...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中风;治则治法;活血化瘀法化痰通络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扬波 陈勇毅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18年25卷3期 225-227页ISTICCSCDCA
【摘要】 老年危重患者"热结旁流"证虚者居其八九,"热结"者不过十中一二耳,实为"屎结旁流".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诸多因素是导致燥屎内结、粪水旁流的主要病因,其治疗方法则是在急下结滞的同时,或益气润肠、或养血润燥、或养阴增液、或温阳通便,以图根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芸 薛征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33卷3期 412-414页ISTIC
【摘要】 热哮是小儿哮喘发作期最常见证型.地龙以其灵动特性及性味特点,显示出其清热祛风,通络平喘的作用优势,符合小儿热哮治疗原则.研究显示,不同的地龙炮制方法 可以更有效地提升地龙的临床疗效.我国幅员辽阔,拥有适宜地龙生长繁殖的优质土壤,具有明显道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俊杰 尹文 《中国急救医学》 2015年4期 289-296页ISTICCSCDCA
【摘要】 感染性休克是急诊临床工作中多见和治疗较困难的一类休克。近年来,抗感染治疗和器官功能支持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严重感染的死亡率仍高达30%~70%。随着感染性休克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其临床治疗原则与方法有较大的变化与发展。本文试就当前感染性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相田园 高普 等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12期 1657-1659页ISTIC
【摘要】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是一种与季节、天气、冷热变化和机体代谢的变化有密切关系的皮肤病,发病可因风邪久留体内,化火生燥,以致津血枯涩,肌肤失养所致;也与风热、风寒或湿热之邪蕴于肌肤,不得疏泄相关。病情易反复,迁延难愈,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