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7
- 7
- 6
- 1
- 10
- 9
- 8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Baocheng Sun Yu Wang 等 《植物学报(英文版)》 2023年65卷6期 1536-1552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Although root nodules are essential for bio-logical nitrogen fixation in legumes,the cell types and molecular regulatory...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吉毛加 张首超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5期 2074-208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海拔在研究环境变化对土壤固氮菌群落结构与固氮速率的影响中具有独特优势.生物固氮是山地生态系统中生物可利用氮元素的重要来源.然而,目前尚不清楚自生固氮菌群落特征和固氮速率与海拔梯度之间的关系.为了补这一认识上的不足,在藏东南色季拉山沿海拔梯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海荣 刘欢 等 《激光生物学报》 2025年34卷1期 45-53,62页ISTICCA
【摘要】 本研究从湖南省7个主要花生种植区采集的新鲜花生根瘤进行根瘤菌分离、纯化,共获得7株根瘤菌菌株.分别以湖南地方花生品种安化小籽花生、常宁小籽花生为测试品种,通过温室盆栽接种试验进行筛选,7株根瘤菌均能在两个花生品种上有效结瘤,其中R3-2、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达成 赵文智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2期 805-8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时空互代法,以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民勤绿洲不同退耕年限样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微生物宏基因组测序技术,以KEGG数据库碳固定、氮代谢途径为工具,研究长期退耕对参与区域土壤碳固定和氮代谢途径的主要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其功能基因变化的影响.试验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英 刘秀雨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4年45卷12期 172-180页
【摘要】 为提高食品加工原料质量、降低环境污染,从自然界分离筛选出一株能有效减少鸡粪臭味及氮素流失的菌株JFN-1.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试验和 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JFN-1 为假肠杆菌(Empedobacter falseni).通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力斌 何明珠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16期 6627-66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氮(N)和磷(P)元素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稳定性、服务价值和可持续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但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气候变化受人类活动影响愈加剧烈.气候变化不同程度的影响干旱和半干旱区的氮磷循环过程,进而改变植物个体生物量积累以及植被生产力.因...
【关键词】 氮沉降;标准主轴法(SMA);固沙植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瑞儿 耿庆辉 等 《遗传》 2023年45卷9期 801-81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氮是花生生长发育所需的大量元素,共生结瘤固氮是花生获取氮素的主要方式之一.花生共生结瘤固氮涉及复杂的调控机理,揭示氮素对根瘤固氮的调控机制对发挥生物固氮潜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总结了花生根瘤形成的"裂隙侵染"机制、花生共生结瘤和数量调控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Liping Wang Anqi Zhou 等 《植物学报(英文版)》 2021年63卷8期 1537-1554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Plants have a hierarchical circadian structure comprising multiple tissue-specific oscillators that operate at different...
【关键词】 circadian clock;hierarchical coupling structure;Medicago truncatul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丹 张金林 《绿色科技》 2023年25卷14期 28-35,40页
【摘要】 近年来我国苜蓿产业化规模发展较快,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因苜蓿抗逆能力有限,盐碱和干旱会降低其与根瘤菌的共生固氮效率和产量.解淀粉芽孢杆菌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根际促生细菌,在模式植物和部分农作物上已经证实其促具有生作用,但目前尚未见其在盐胁迫条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严业皓 林嘉聪 等 《中国环境科学》 2023年43卷6期 2970-2981页
【摘要】 选择生物可利用度高的葡萄糖和生物利用度低的木屑作为碳源,花生粕作为氮源,配制总C/N为10、15、20、25、30,碳源难易利用程度为0%、25%、50%、75%、100%的25个水虻堆肥处理组,探究了不同总碳氮比和碳源难易利用程度下的水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依里帆·艾克拜尔江 李进 等 《草地学报》 2023年31卷7期 2177-2185页
【摘要】 豆科植物在氮素匮乏的荒漠生态系统中大量存在,也是这一区域的先锋物种.本研究选择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广泛分布的弯花黄芪(Astragalus flexus)和镰荚黄芪(Astragal usarpilobus)的根瘤为对象,研究两种植物在不同生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万军 朱佳玉 等 《催化学报》 2022年43卷9期 2273-2300页
【摘要】 利用大自然丰富的太阳能驱动水、二氧化碳或氮气转化为高附加值燃料(如H2,CO,CH4,CH3OH或NH3等),实现人工光合成,将储量丰富的太阳能转化为可利用的清洁化学能源,被认为是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的关键技术之一,能够有效缓解能源危机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植物学报(英文版)》 2014年12期 1118-1124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Split‐root system (SRS) approaches al ow the differential treatment of separate and independent root systems, while sha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耀 刘楠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9年27卷1期 83-8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探究滨豇豆 (Vignamarina) 的生态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热带珊瑚岛的适应性, 对西沙群岛野生滨豇豆的叶片形态解剖结构、生理特征和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滨豇豆具有叶片厚、比叶面积小、栅栏组织发达、气孔密度大、气孔面积指数大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植物学报(英文版)》 2008年50卷7期 786-798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Nitrogen fixation, along with photosynthesis is the basis of all life on earth. Current understanding suggests that no 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基因组、蛋白质组与生物信息学报(英文版)》 2003年1卷1期 15-25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The aquatic ferns of the genus Azolla are nitrogen-fixing plants that have great potential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
【关键词】 Azolla;nitrogen fixation;genom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友国 李杰 等 《遗传学报》 2000年27卷8期 742-750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以pLAFR3为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HN207,携带有来自苜蓿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liloti)的四碳二羧酸转移酶基因dctABD、来自pTR102的parCBA/DE基因和标记发光酶基因luxAB。利用2亲本杂交法,将重...
【关键词】 大豆慢生根瘤菌;四碳二羧酸转移酶基因(dctABD);parCBA/D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林海 曾从盛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1期 147-15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植物光合固碳(C)是生物固C的重要途径和生态系统C循环中的重要环节.在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研究氮(N)输入对植物光合固C的影响,对于更好的认识C、N循环过程及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过程等具有重要意义.N输入是否能够增加植物固C取决于生态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伟 杨立飞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6年36卷2期 266-27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砂培方法,以转OsPT6基因的菜用大豆(T3株系)与其非转基因(NT)受体品种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两者在低磷条件下的生长发育指标,植株有效磷、全磷、全氮、豆血红蛋白和籽粒蛋白质含量以及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差异,并对植株结瘤及固氮相关基因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梅 张宏亮 等 《微生物学杂志》 2016年36卷3期 39-4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发掘和利用青海冷凉地区蚕豆优良的根瘤菌种质资源,确定根瘤菌的接种效应.将分离、纯化、分子鉴定的16株蚕豆根瘤菌通过盆栽回接试验的方法进行筛选.结果表明,筛选出6株根瘤菌,它们与青海13号蚕豆共生匹配效果较好,共生固氮能力强,促进蚕豆生长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仁芳 赵学强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20期 6584-659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大量施用化肥是当今农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化肥为粮食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如土壤酸化、水体富营养化、温室气体排放、资源耗竭等,直接威胁着农业可持续发展.土壤微生物是陆地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和生产力的重要驱动者,直接参与了植物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棉海 陈浩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24期 7941-795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物固氮是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氮素来源,并且在全球氮循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代以来,因人类活动加剧而导致氮沉降的增加以及其它矿质养分元素(如磷、钼、铁等)输入的改变已成为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固氮的重要因素之一,并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综述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凡江 刘波 等 《生态学报》 2010年30卷8期 2118-212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氮素在植物所有必需营养元素中是限制生长的首要元素.氮素的来源和分配不但影响氮素利用效率,而且与氮素的周转和内循环有密切关系.为了解极端干旱区深根系植物的氮素特征(生物同氮、氮素分配、氮素利用效率),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策勒绿洲,依托策勒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多英 雒江菡 等 《微生物学杂志》 2009年29卷6期 55-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1975年,D(O)bereiner实验发现与禾本科植物联合共生的固氮菌并提出根际联合固氮的概念.近年来,随着一些新的研究手段包括化学分析、遗传工程、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方法的运用,推进了联合固氮领域的研究深度.综述了近年来发现的联合固氮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俊 杨玉婷 等 《生物加工过程》 2014年6期 39-43页ISTICCABP
【摘要】 以锯木屑为调理剂,以Mg( OH)2与H3 PO4的混合液为高温堆肥过程中的氮素抑制剂,研究沼渣与啤酒厂污泥混合堆肥效果。结果表明:混合物经好氧发酵处理后,均达到腐熟。添加氮素固定剂处理和对照处理的最高温度都可达65℃以上,在堆肥过程中添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尤红 普倩 等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37卷5期 720-726页
【摘要】 为研究1-氨基环丙烷-1-羧酸(1-Aminocylopropane-1-carboxylic acid,ACC)脱氨酶菌株对丹参次生代谢物合成的影响,使用筛选获得的ACC脱氨酶活性最强的丹参根际菌株对丹参毛状根进行诱导,并分析诱导前后毛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二涛 《中国基础科学》 2016年18卷1期 21-27页
【摘要】 生物固氮作用是分子态氮在生物体内被还原成氨的过程.豆科植物包括大豆、花生和苜蓿等能够与根瘤菌共生固氮,且固氮效率较高,是传统农业用地中氮素的主要来源之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珍明 石磊 等 《西南农业学报》 2015年28卷6期 2624-2629页
【摘要】 为了对梵净山森林植被恢复与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根据梵净山林地资源的实际情况,以不同海拔高度的固氮维管束优势植物及其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梵净山不同海拔高度下固氮优势植物分布特征及其土壤性状特征进行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艳琳 曾小波 等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54卷18期 4613-4616页
【摘要】 为研究豌豆根瘤菌(Rhizobium leguminosarum)3841透性酶基因rl1568的作用,通过同源重组构建了豌豆根瘤菌透性酶基因rl1568突变体.结果表明,rl1568基因突变不影响菌株在自生培养条件下生长,但该基因突变株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树兴 郭贤 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42卷1期 65-69页
【摘要】 为了筛选利用纤维素的高效固氮芽孢杆菌作为生产生物固氮菌肥料的菌株,将土壤样品悬液在80℃水浴加热10 min,采用以微晶纤维素为碳源的无氮培养基富集和分离纯培养;用DNS法测糖、微量凯氏定氮法定氮测定纤维素酶活性和固氮效率;通过盆栽试验观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邢永秀 莫遥 等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3期 102-108页
【摘要】 甘蔗是需氮量较大的重要糖料作物,为了探讨固氮菌对不同甘蔗品种生长过程中的硝态氮、氮、磷和钾含量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固氮菌 DX120(A)、固氮菌296(B)和固氮螺菌(C)处理桶栽甘蔗品种 ROC22和B8.主要结果表明:不同固氮菌及组合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开云 赵云 等 《草业学报》 2013年22卷3期 284-296页
【摘要】 禾本科与豆科牧草的混播,是人工草地建植的最主要方式之一,而了解其之间的种间互作机理,对于维持混播草地的持续稳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光照、养分、水分和空间等资源方面展开探讨了禾草和豆科牧草在混播时所采取的不同生存策略,阐述了豆禾混播草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丹 谢开云 等 《中国草地学报》 2013年35卷6期 98-103页
【摘要】 纵观国内外的文献,对于紫花苜蓿生产是否需要施氮以及氮肥对紫花苜蓿生长的影响还存在很大争议.针对这些问题,国内外研究人员对紫花苜蓿的氮素利用途径、施氮对紫花苜蓿生物量、光合作用和共生固氮潜力的影响等开展了大量研究,但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得出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永芳 黄昆 等 《大豆科学》 2009年28卷4期 583-587,604页
【摘要】 大豆与根瘤菌共生固氮是大豆生长发育所需氮素的主要来源.由于根瘤菌与大豆两者基因型的不同,接种根瘤菌后大豆固氮能力也不同.以合丰25×固新野生大豆杂交组合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F11的104个株系为材料,在严格控菌条件下,用固氮菌株21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Emily M.Bennett James W.Murray 等 《生物设计研究(英文)》 2023年5卷2期 79-90页
【摘要】 Globally,agriculture depends on industrial nitrogen fertilizer to improve crop growth.Fertilizer production consumes fo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平 孙谷畴 等 《生态学报》 2005年25卷10期 2703-270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了不同氮供应的条件下夜间变暖对荫香叶片光合能力的影响.当植株生长在相同的日间温度(25℃),而夜间温度从18℃增至20℃时,叶片的光合速率增高(p<0.05).高氮供应的植株,夜间变暖下其叶片光合速率较低氮供应的高,氮供应增高能促进夜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植物学报(英文版)》 2017年59卷6期 409-421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Metabolite transport processes and primary metabolism are highly interconnected.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importance of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