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41
- 110
- 10
- 10
- 3
- 3
- 20
- 10
- 9
- 8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张祖毓 导师:胡良军 东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植物根系构型是根系形态学和根系功能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目前国际根系生态学研究的一个热点.然而,长期以来,如何对植物根系的空间构型进行科学的整体量化一直是一个重大的挑战;截至目前,尚未发展出简单有效的根系构型整体量化方法,制约着根系构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赵健伦 导师:刘颖 东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蝙蝠物种鉴定方法主要为传统形态鉴定法和分子手段鉴定法.以体型和头骨为基础的形态鉴定法是先前主要手段,然而其鉴定准确度往往依赖于研究者的经验和能力;此外,蝙蝠种属繁多、夜习性、飞行灵活,使得活体捕捉与采集存在实际困难,并且损伤性或非损伤性分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郭熊 导师:江廷磊 东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动物的声通讯系统包括:信号发出者、信号接收者、声信号.声信号在动物的生存和繁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许多动物依靠声信号捕食,求偶,御敌,识别同伴等,以增加个体的适合度.环境噪声既能缩短声信号传播距离,又能降低其信噪比,是动物声信号进化的主要选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倩 导师:杨允菲 东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虎尾草为一年生丛生型禾草,具有广泛生态适应性,是北方常见的农田杂草之一.虎尾草生长速度快,生育期可塑性大,从春季到夏季萌发的虎尾草均可完成生活史.虎尾草耐盐碱性强,在东北盐碱化草甸广泛分布,甚至在表土已经丧失的碱斑极端生境均可形成单一优势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倪晓燕 导师:杨海军 东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河流生态系统结构的破坏和河流生态系统功能的降低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使人类逐渐认识到健康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关于河流的生态修复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研究以吉林省长春市石头口门水库上游的一条入库河流为研究对象,针对河道的特征调查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邓娜 导师:胡良军 东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氮、磷是植物生长所需的重要生源要素,在土壤中通常以有机形式存在,需经矿化分解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松嫩草地位于强烈的季节性冻融区,在晚秋和早春时期会经历频繁的冻融循环过程,对土壤矿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选定松嫩盐碱化草地六种不同植被条件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曹红兵 导师:郭继勋 东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生态化学计量学(ecological stoichiometry)是新近几年,生态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它可以将地下生态系统碳、氮、磷的循环与地上生态系统的碳、氮、磷循环有机的结合起来.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周晓梅 导师:王岭 东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植物多样性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在维持生态系统生产力、稳定性与可持续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关于植物多样性的维持机制,科学家们试图从不同角度进行揭示,其中资源环境的空间异质性被认为是决定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关键因素之一.经典的异质性-多样性假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丁菲 导师:杨允菲 东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虎尾草是丛生型一年生禾草,在松嫩平原盐碱化草地广泛分布.虎尾草生育期短,从春季到夏季萌发的虎尾草均可完成生活史.因此,开展不同播种时间对虎尾草生殖分株生长与籽实生产影响的实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通过两年不同播种时间的小区实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谢丽分 导师:孙克萍 东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动物的某些表型特征(Phenotypic characteristics)是其明显的生态特征,是自然选择的直接产物,是基因与环境共同影响的结果,在进化中受到选择和漂变的作用.对于大多数动物群体来说,如鸟类和哺乳类等,声信号是其典型的、被关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鑫春 导师:邢福 高莹 东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生境异质性在自然环境中普遍存在.克隆植物可以通过克隆内分工与生理整合等生态适应对策来克服生境异质性对其生长与繁殖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但是土壤异质性斑块的尺度、间距和分布格局类型对克隆植物生长与繁殖的影响与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通过施肥模拟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孟杨 导师:杨允菲 东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生理过程之一,叶片中的光合色素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可以选择性吸收与传递光能,实现将无机物质转变为有机物质生理过程.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是世界性广布种植物,具有广泛的生态适应性,在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林洪军 导师:刘颖 东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动物交流声波特征及行为可塑性的研究能够表明动物的发声动机,为深入理解动物情感的表达提供行为学证据.蝙蝠类群多栖息于黑暗的山洞环境,在不同的行为背景下能够发出结构复杂多样的交流声波来维持正常的社群交流活动,是研究动物声学交流及行为可塑性的模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乐新科 导师:刘颖 东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果蝠(Fruit-eating bat)是热带和亚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种子传播者,与植物建立弥散的互利共生关系(Diffuse mutualism),其取食行为直接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表现和植物种群的更新及分布动态.在维持本地物种多样性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稳 导师:盛连喜 王平 东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本文选取位于吉林龙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的金川泥炭沼泽为研究样地,选取了5种不同植物群落:薹草-小叶章群落Carex schmidtii-Deyeuxia angutifolia(CD)、臌囊薹草群落Carex schmidtii(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雪 导师:郭继勋 东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真菌)能与大多数植物形成互惠共生体,在决定植物群落结构和生产力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它的群落组成也受到全球变化的影响,但是全球变化对于AM真菌的群落组成和发育的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畅 导师:赵骥民 王德利 张彦文 东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禾叶慈姑(Sagittaria graminea)为一种多年水生草本植物,属于泽泻科慈姑属,原产于北美,为近年来在鸭绿江口湿地首次发现的外来种,此种在我国和东亚各国都是首例发现,针对于它的传入方式及未来有可能产生的生态风险尚不明确.本文选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悦 导师:杨海军 东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大型底栖动物的生活史几乎全部都在水体底部度过,河流底质为底栖动物栖息、避难等生命活动提供了直接的生存环境,因此河流底质材料、粒径等因素直接影响了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其分布.由于天然河流中底质类型复杂、粒径多样,很难判断单一底质材料及粒径对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樊倩西 导师:赵骥民 王海涛 王德利 东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动物性选择主要通过雄性竞争和雌性选择两种方式实现.配偶选择是鸟类繁殖行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性选择的重要形式.鸟类身体条件及领域鸣唱被认为能够传递个体质量,是配偶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探究大山雀身体形态特征和领域鸣唱对其配偶选择及繁殖功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徐承哲 导师:邢福 东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植物的年龄是理解生活史、种群动态以及进化适应性的关键特征,克隆植物独特的生长繁殖方式在不同龄级时会有相应的克隆生长特性.同时,克隆植物能够对土壤中的异质性资源做出可塑性反应,包括植物对土壤中氮的利用效率也会因为资源异质性而有不同的利用策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罗建虎 导师:杨海军 东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目前我国在河流治理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河流问题主要表现为生物多样性下降、河流生态功能及景观功能的退化等;传统治河理念存在很多弊端,新型的河流生态修复理论融入了生态学原理,与传统修复理论相比,它更加注重河流的生态健康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完整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春艳 导师:杨允菲 王正文 东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芽库是植被自然更新的潜在植物群落,是植物营养繁殖的基础,其对群落演替具有驱动作用.不同物种及不同类型的芽库如何响应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不但与植物的适应、演替和进化密切相关,而且对全球变化情景下预测和恢复草原植被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但是,迄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向洪勇 导师:杨海军 东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招潮蟹是海洋甲壳动物中的重要类群,在我国广泛分布于南至海南岛、北至山东沿海的红树林、滩涂、河口港湾等生境中,是我国沿海常见的蟹类之一.招潮蟹被认为是红树林的生态工程师,其进食、洞穴行为等活动能促进红树林C、N等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植物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唐佳红 导师:穆春生 东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燕麦是禾本科燕麦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性的栽培作物,营养价值极高,对栽培土壤要求不严格,可以在多种类型的土壤上种植,是盐碱地区的传统食粮.由于它具有较高的抗盐碱能力,目前被广泛认为是盐碱地改良的替代作物.本文以燕麦幼苗为研究对象,以中性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程程 导师:杨允菲 东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野古草和羊草均为典型的根茎型无性系禾草,植株高大,常成为群落的优势种.松嫩平原天然草地退化严重,常形成斑块群落.本项研究以天然草原野古草和羊草种群为研究对象,对两个单优势种群落及其混生群落的野古草和羊草种群进行2个生长季的调查与测定,统计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雪婷 导师:穆春生 东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大气CO2浓度升高,并有持续上升的趋势,预计到本世纪末大气CO2浓度将倍增,而土壤重金属污染同样是全球面临的严重的环境问题.大气CO2浓度升高和重金属污染必定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本论文以世界广布种芦苇为研究对象,在大型人工气候室中,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阿如汗 导师:邢福 东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在自然界中,克隆植物相互连接的分株通常生长于异质性养分斑块中,而斑块间养分总量及斑块间异质性强度大小被视为使克隆植物分株间生理整合的重要外在因素.为深入研究养分斑块异质性对克隆分株间生理整合作用的影响,本实验以匍匐茎型克隆植物鹅绒委陵菜(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宋娜 导师:邢福 东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施氮水平和降水格局的改变有可能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遗传多样性产生影响.根据全球气候模型预测,本世纪在我国东北地区半干旱草甸草原的氮沉降速率和年降水量均呈增加趋势.我们选择位于中国东北部的内蒙古半干旱区的贝加尔针茅草甸草原的土壤放线菌为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春鸽 导师:孙伟 王德利 东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稳定同位素技术是生态学研究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植物叶片呼吸释放C02的稳定性碳同位素组成(δ13C)可以用来揭示外界环境改变对植物生理过程的影响,也可以用来帮助区分不同组分对生态系统与大气C02交换的贡献.植物种类在光合途径的差异,同位素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高杨 导师:邢福 高莹 东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生境异质性现象普遍存在于自然生态系统中.土壤资源斑块的分布格局、斑块尺度和斑块间距是表征土壤异质性的重要特征.生长于异质性土壤斑块中的克隆植物通过分株定植和空间拓展搜寻并利用生境中的营养资源,形成一定的种群分布格局.然而,关于克隆植物种群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时琳 导师:杨允菲 东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本实验选择松嫩草地上处于恢复演替系列的四个群落羊草群落、羊草+全叶马兰群落、全叶马兰+羊草群落、全叶马兰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取样与室内萌发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于2011年和2012年的5月~10月对该演替系列土壤种子库的组成、密度、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秀香 导师:杨允菲 东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植物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叶片中光合色素的含量对于光合作用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叶绿素是吸收、传递光能的载体.叶绿素含量直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有机物的积累,是衡量植物光合生理状况的一个基本指标,类胡萝卜素作为保护叶绿素的辅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边儒进 导师:邢福 东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胞嘧啶甲基化是表观遗传修饰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植物适应不同环境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应用可控的盆栽实验和MSAP分子标记技术来探究异质生境中克隆植物光稃茅香DNA胞嘧啶甲基化的变化,以期从表观遗传学的角度解释异质生境下克隆植物的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葛俊 导师:邢福 东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植物种间竞争被认为是决定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它能够决定有多少物种及哪些物种可以共存,还会影响种群的动态.植物能够对土壤中异质资源的分布作出响应,并且也可以对邻体植物的存在作出应答.以羊草(Leymus chinensis (Trin.) 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于文若 导师:郭继勋 东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本论文以东北地区松嫩草原优势植物羊草和芦苇为研究对象,利用红外线加热仪模拟大气升温,人工施氮肥模拟大气氮沉降,经过2010-2011两年的野外取样和室内测量分析,探究增温施氮对羊草和芦苇的形态及解剖结构的影响.实验设置了四个处理:对照、增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马世荣 导师:杨海军 东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本研究以深圳市观澜河清湖段作为实验河段,选取河道内已建成的翻板闸和拦河堰两种拦河措施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对物理生境关键因子及河流物理生境条件的影响,并利用底栖动物和物理生境适宜性指数(K值)对拦河措施所塑造的物理生境质量进行全面的评价,以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永强 导师:杨允菲 东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羊草(Leymus chinensis)是东北草甸草原的优势种,寸草苔(Carex duriuscula)为主要伴生种.羊草和寸草苔种群数量的变化,对于东北松嫩草原的退化和恢复演替过程,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本研究以人工建植的寸草苔背景群落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萍 导师:胡良军 东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松嫩草地最近10年来,由于过度放牧和过度垦殖的干扰,出现了大面积的退化、沙化和盐碱化,三者都属于荒漠化的范畴,在草地荒漠化过程中,土壤侵蚀则是其自然驱动过程的关键.荒漠化表现为群落组成的质量和数量下降,结构破坏,功能受阻,草地生产力下降,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