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6
- 40
- 17
- 3
- 2
- 2
- 6
- 5
- 5
- 4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徐雪怡 导师:周放 潘红平 广西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硕士) 2018年
【摘要】
白眉山鹧鸪为我国的特有鸟种,关于其栖息地的研究较少。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在广西大瑶山自然保护区以及九万山自然保护区对白眉山鹧鸪的栖息地选择以及其在广西的栖息地破碎化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分为以下两部分:
1.在白眉山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帅 导师:潘红平 阎冰 广西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硕士) 2018年
【摘要】 革囊星虫属(Phascolosoma)是星虫动物门中重要的一个属,其中可口革囊星虫(P.esculenta),也叫弓形革囊星虫,是我国特有的星虫品种,同时也是我国食用星虫的两个主要品种之一,为了了解北部湾地区的革囊星虫资源分布以及革囊星虫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林源 导师:周放 潘红平 广西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硕士) 2018年
【摘要】 了解物种适宜生境空间的分布以及和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对于物种的保护有着重要意义。白眉山鹧鸪为全球易危种,通过野外调查、走访与查阅相关文献与分布名录得到其分布位点,通过3s技术平台结合MaxEnt模型对其进行生境适宜性评价。通过较小区域的大明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文光 导师:潘红平 阎冰 广西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硕士) 2018年
【摘要】 红树蚬属是红树林区特有的大型双壳贝类,本研究通过走访调查和样方调查,分析了广西北海红树蚬属的分布种类、分布特征和影响分布的环境因子;通过比较红树蚬、歪红树蚬不同年龄阶段尺性状的比例关系,判别是否存在异速生长;利用16S rRNA、COI和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陆宇哲 导师:潘红平 阎冰 广西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硕士) 2017年
【摘要】 以野生、红树林地埋管道生态养殖和池塘养殖中华乌塘鳢为研究材料,分别对其形态、肌肉质构特性和营养成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比较,并探究了红树林养殖水体污染因子(硫化物、酸)对中华乌塘鳢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产生的影响,旨在了解不同生长环境对中华乌塘...
【关键词】 中华乌塘鳢 ; 红树林地埋管道生态养殖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伊剑锋 导师:周放 潘红平 广西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硕士) 2017年
【摘要】 褐翅鸦鹃(Centropus sinensis)隶属于鹃形目、杜鹃科、鸦鹃属,有8个亚种,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亚洲的留鸟。中国南部是其主要分布区域,曾因大量捕捉制作中药而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现被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关于该物种的繁殖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汪建华 导师:宾石玉 褚武英 广西师范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生物节律是指生物的行为和生理出现周期性波动的现象,是生物体在自然界中长期选择和进化过程中保留下来适应外界环境的机制。生物节律是由生物钟产生的,“母钟”位于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神经元(SCN),主要受光影响;然而“子钟”存在于所有的外周组织中,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冯昌章 导师:庚太林 广西师范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了解鸟类的种群、群落乃至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机制,离不开标准化的研究方法和长期的观察与研究,监测是评估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展的有效途径。由于广西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丰富的鸟类资源,对该区域的鸟类进行长期监测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繁殖鸟类(包括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林冰洁 导师:武正军 广西师范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猫儿山小鲵(Hynobius maoershanensis),属两栖纲、有尾目、小鲵科、小鲵属。猫儿山小鲵分布十分狭窄,仅分布于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0m左右的高山上,是中国特有种,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猫儿山小鲵于2006年被发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杜丽娜 导师:周岐海 广西师范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毛色作为动物一个十分重要的形态特征,其丰富的性状主要是由黑色素决定的。黑色素有真黑素和褐黑素两种类型。目前,国内外已有很多关于动物相关毛色基因的研究。疣猴亚科是灵长类猴科的两个亚科之一,主要分布在非洲和东南亚的森林中,其物种的毛色均有明显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苏丽 导师:黄建华 李友邦 广西师范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黑叶猴是栖息于喀斯特石山地形特有的珍稀灵长类动物,石山环境为其完成生存和物种繁衍等生命过程提供了条件。近些年,由于森林砍伐、放牧、公路建设等使黑叶猴栖息地面积逐渐缩小,生境质量明显下降,种群下降相当快,所以针对黑叶猴生境质量的研究则更为重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梁立为 导师:周善义 广西师范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本文对采自广西、湖北、江西等省区的17种132个蚂蚁个体进行DNA条形码研究,以CO1、ITS1、ITS2基因片段序列,分别构建CO1、ITS1、ITS1(去除槽结粗角猛蚁)、ITS2、ITS1+CO1、ITS2+CO1、ITS1+ITS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荣娇 导师:周善义 广西师范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本文对采自广西、云南、湖北、江西等省区的厚结猛蚁属部分种进行DNA条形码与形态测量学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运用形态测量学方法对厚结猛蚁属Pachycondyla的13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3种蚂蚁被聚成了 4支,它们之间的关系为: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余桂东 导师:周放 潘红平 广西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鸟类在生态学中可以作为生态环境的指示物种,植被的覆盖情况与鸟类种类、分布以及数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广西山口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通道上鸟类中途停歇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亚洲大陆连接中南半岛的过渡区。冬季在该地区开展此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韦滔 导师:黄建华 广西师范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直翅目Orthoptera是不完全变态类昆虫类群中最大的一个类群,多数种类为典型的多食性,许多种类为农林业的重要害虫。本研究对广西弄岗自然保护区直翅目昆虫区系组成进行了初步研究,并运用线粒体COI基因和核糖体ITS序列对20种蝗虫210个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郑金镇 导师:周岐海 黎大勇 广西师范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bieti)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生活在高寒高海拔地区的珍稀灵长类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世界高度濒危物种。目前,我国野生滇金丝猴仅分布于金沙江与澜沧江之间的云岭山脉中的一块狭小区域,现今全世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黄立彬 导师:周岐海 广西师范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喀斯特石山是一种特殊的生境,有着与土山森林生境不同的特点,集中表现在悬崖峭壁多,植被覆盖度低,缺少地表径流等特点。那么,生活在喀斯特石山生境的动物如何适应这一特殊的环境?我们于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在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媛 导师:周善义 广西师范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本文对采自中国不同地区的蚁属Formica16种蚂蚁进行了分子DNA条形码研究,探讨条形码在物种鉴定上的可行性。以COI、ITS1、ITS2为基础以及联合数据集COI+ITS1、COI+ITS2、COI+ITS1+ITS2,对所得150个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明柳 导师:潘红平 阎冰 广西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2012年7月至10月,对北部湾沿海红树林12个采样点的蟹类标本进行了鉴定,共计39种,隶属于11科23属,其中Perisesarma eumolpe为国内新纪录种,米埔近相手蟹(P.maipoense)为海南省新纪录种;上述蟹类中,沙蟹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韦滔 导师:黄建华 广西师范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直翅目Orthoptera是不完全变态类昆虫类群中最大的一个类群,多数种类为典型的多食性,许多种类为农林业的重要害虫.本研究对广西弄岗自然保护区直翅目昆虫区系组成进行了初步研究,并运用线粒体COI基因和核糖体ITS序列对20种蝗虫210个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林敏平 导师:韦仕珍 广西师范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蚱总科(Tetrigoidea)是直翅目蝗亚目的一个较小类群。1996年,据印象初统计,全世界已知的蚱类约有211属1600多种,我国约600多种。
本文作者于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对十万大山蚱类昆虫进行了全面而又系统的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廖晓雯 导师:周放 广西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通过在市县尺度上,较为深入的调查广西药用两栖、爬行及鸟类的分布情况,从宏观角度分析广西药用陆生脊椎动物的分布格局,分析物种多样性形成和资源变动的原因,为广西药用动物的合理利用及珍稀药用动物的保护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1、广西共记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黄立彬 导师:周岐海 广西师范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喀斯特石山是一种特殊的生境,有着与土山森林生境不同的特点,集中表现在悬崖峭壁多,植被覆盖度低,缺少地表径流等特点.那么,生活在喀斯特石山生境的动物如何适应这一特殊的环境?我们于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在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开卓 导师:宾石玉 褚武英 广西师范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Smyd1是一种对于肌原纤维形成和肌肉收缩所必需的组蛋白甲基转移酶,在组蛋白甲基化修饰中起催化作用。Smyd1主要是催化组蛋白H3中赖氨酸的甲基化,多发生于K4,K9,K27,K36和K79位(H3K4,组蛋白H3的第4位赖氨酸),组蛋白H...
【关键词】 翘嘴鳜 ; Smyd1组蛋白甲基转移酶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梁瀚 导师:李高岩 武正军 广西师范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外来入侵物种(Alien Invasive Species,AIS)指在其历史的生长地域以外出现,由于缺少天敌等因素从而实现爆发式生长,给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程度危害的物种。目前广西外来物种的入侵速度不断加快,在传统防治方法效果有限的情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瑞刚 导师:黄建华 广西师范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天牛总科Cerambycoidea昆虫是一类重要的林业害虫,严重威胁我国的森林资源及果树业发展.本研究对广西大明山保护区天牛科昆虫区系组成、多样性以及丰富度进行了分析,并对24种天牛科昆虫DNA条形编码进行研究,探讨了COI条形码序列在天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俊杰 导师:潘红平 广西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红树蚬是栖息于热带和亚热带河口半咸水沼泽地或红树林的大型双壳贝类,随着其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被逐步发现和接受,开发和利用红树蚬资源受到关注。本研究以广西珍珠湾和廉州湾红树蚬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生态分布、形态、繁殖、血液和营养成分等方面的研究,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陆春文 导师:周善义 广西师范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蚂蚁是常见的昆虫.由于数量多、分布广,营社会性生活,有许多的行为,一直引人关注.据最新统计,全球现存蚂蚁共21亚科、299属、12199种、2126亚种,其中我国已记录7亚科、24属、1083种(亚种/变种).大明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热带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罗晓莉 导师:杨盛昌 广西师范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发生于脑组织,表现为进阶性认知功能减退和记忆能力丧失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是老年痴呆症的主要类型.传统的治疗AD药物治疗靶点单一,并伴随严重的不良反应,用药的安全性受到质疑.银杏叶提取物(GBE)具有多层面、多途径、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吴映环 导师:周放 广西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弄岗穗鹛2008年被确认为鸟类的一个新种后,有关其繁殖前后的家域及栖息地选择还未进行过研究。2012年3~4月,6-7月,在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无线电遥测技术,对弄岗穗鹛繁殖前后的家域及栖息地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赵东东 导师:周放 广西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鸟类是生态环境的指示剂,开展鸟类群落的研究将有助于对生态环境的质量做出客观的评价。2011年11月~2012年9月,通过对广西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物种和群落结构开展研究,提出了最新的保护区鸟类名录。另鸟类林窗生态学是一个重要但未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剑 导师:周善义 张礼标 广西师范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动物化学信号通讯一直是动物行为学研究中的热点,化学信号通讯在动物的领域标记、个体识别和亲缘识别等活动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啮齿类和其他哺乳动物中,对化学信号通讯的研究进行得较多,而在翼手目动物中,此类研究在国内外都进行得较少.2011年5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敦学 导师:宾石玉 褚武英 广西师范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鳜类隶属于鲈形目,为东亚特有的淡水鱼类,主要分布在中国,韩国,日本和朝鲜.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的研究手段逐渐成为研究物种研究生物的系统进化关系,物种多样性和物种形成机制的主要手段.线粒体DNA缺乏组蛋白保护和完善的自我修复系统,又靠近内膜呼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叶朵朵 导师:周善义 广西师范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臭蚁亚科Dolichoderinae隶属于膜翅目Hymenoptera蚁科Formicidae,是蚁科中较大的-个亚科,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主要分布在新热带区和澳洲区.全世界已记载现存臭蚁亚科种类共28属,822种(亚种).到目前为止,中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肇天 导师:周放 广西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2009年11月至2011年2月,对桂西南喀斯特地区9个市(县)内的13个自然保护区进行鸟类资源调查,对调查结果做进一步数据分析。研究内容包括3个方面:桂西南喀斯特地区鸟类的多样性和分布特点,以及对该地区斑块状生境中鸟类群落的嵌套结构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志林 导师:周善义 广西师范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蚂蚁为典型的真社会性昆虫,隶属昆虫纲Isecta膜翅目Hymenoptera蚁科Formicidae,是生物多样性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蚁亚科种类繁多,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大多数研究均集中于生态和社会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而对于系统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