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6
- 26
- 15
- 12
- 3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党志英 导师:张立军 河南理工大学 地质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硕士) 2021年
【摘要】 西秦岭甘南地区晚二叠世–中三叠世半深海-深海相地层中赋存着丰富的遗迹化石,以居住迹、停歇迹、觅食迹和牧食迹为主,可识别14属,如Arenicolites、Chondrites、Chondrites、Dictyodora、Dictyodor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炳辰 导师:齐永安 河南理工大学 地质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硕士) 2020年
【摘要】 底栖生物作为生态系统工程建造者,通过生物扰动作用改变海底沉积物的形态,诱发沉积物与海水之间的物质交换,不仅深刻影响着底栖生物群落向沉积物内部的殖居,同时显著影响着大气-海洋-沉积物地球化学循环。遗迹化石作为底栖生物活动的直接证据,为研究寒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学芹 导师:王媛媛 河南理工大学 地质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硕士) 2019年
【摘要】 本文选择黄河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地区的现代生物遗迹进行研究,观察和描述常见的现代生物遗迹的类型和形态,造迹生物的种类和造迹过程,以及相关的沉积底层和生态环境。并以螃蟹和沙蚕的三维重构图像为例,与类似的古代遗迹化石进行对比分析,总结黄河三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郑锋利 导师:宋慧波 河南理工大学 地质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硕士) 2019年
【摘要】 本次工作精细研究了豫西焦作和禹州以及晋中南附城和太原西山4条太原组剖面中的遗迹化石、遗迹组合,并对碳酸盐岩中的遗迹化石及其宿主岩进行了铁组分和微量元素测试分析,取得以下进展:(1)灰白色Zoophycos的V、Co、Cu元素均不富集,V/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鑫 导师:张立军 河南理工大学 地质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硕士) 2019年
【摘要】 本论文选取扬子西缘二叠系-三叠系之交的经典剖面-上寺剖面,以大隆组最顶部硅质岩、硅质灰岩中富集的遗迹化石为切入点,利用地球生物学方法,对大隆组最顶部的遗迹属种、遗迹组构以及遗迹潜穴和围岩富含的莓状黄铁矿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与分析,主要取得以下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凯楠 导师:王敏 杨文涛 河南理工大学 地质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硕士) 2019年
【摘要】 豫西寒武系苗岭统张夏组上部厚层鲕粒灰岩所夹的薄层微晶灰岩中发育有大量的厚壁遗迹化石。通过野外实地测量剖面、观察遗迹化石的形态、产状分布等宏观特征;室内运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扫描电镜观察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对Thalass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林佳 导师:邢智峰 河南理工大学 地质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硕士) 2019年
【摘要】 遗迹化石作为一种原地保存的生物-沉积构造,不仅能够客观反映沉积环境,还能够良好地反映造迹生物的生态习性。豫西宜阳和登封地区位于华北板块南缘,下三叠统发育良好,分布广泛,遗迹化石产出丰富,是研究早三叠世遗迹群落的优秀地层。本文通过对豫西宜阳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娟 导师:宋慧波 河南理工大学 地质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硕士) 2019年
【摘要】 本文选取河南焦作和禹州、山西附城和太原西山上石炭—下二叠统太原组为主要研究剖面,以遗迹化石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研究区遗迹化石的组成、产状及分布特征的研究,结合部分遗迹化石及宿主岩中主微量元素和碳同位素的测试分析,试图查明遗迹组合与古水深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翔宇 导师:宋慧波 金毅 河南理工大学 地质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硕士) 2018年
【摘要】
遗迹学作为研究地史时期生物活动在其底质所遗留痕迹的科学,在生物习性、沉积环境、能源勘探等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如今,国内遗迹学的研究整体还处于定性描述层面,相对缺乏数学量化概念的引入。幸运的是,该现象在现阶段已经逐步发生改变,越...
【关键词】 遗迹化石Zoophycos ; 分形拓扑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毕瑜珺 导师:宋慧波 河南理工大学 地质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硕士) 2017年
【摘要】 华北西部上石炭-下二叠统太原组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地层,含丰富的煤炭、煤层气和页岩气资源,发育?类,珊瑚等海相实体化石及 Zoophycos、Teichichnus、Nereites、Chondrites、Rhizocorallium等遗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常龙 导师:胡斌 河南理工大学 地质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硕士) 2017年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东濮凹陷盆地南部三春集与马厂地区,北部濮城、卫城和古云集地区,以及东部前梨园和白庙地区共21口钻井岩心详细的观察和遗迹化石的找寻和鉴定,在东濮凹陷古近纪沙河街组沙三段发现遗迹化石10属16种,分别为居住迹2属5种:Skolith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高文秀 导师:牛永斌 河南理工大学 地质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豫西北奥陶系马家沟组三段碳酸盐岩中遗迹化石发育丰富。在对野外露头实地观测的基础上,通过室内切片、薄片分析等技术手段对研究区奥陶系马家沟组三段遗迹化石、遗迹组构及沉积演化规律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1)研究区奥陶系马家沟组三段共鉴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传浩 导师:胡斌 河南理工大学 地质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基于对11口钻井岩心详细观察,在东濮凹陷沙三中段(Es3中)发现大量遗迹化石,共鉴定出遗迹化石23个遗迹属,31个遗迹种。按照生态习性分析,这些遗迹化石可划分出4种生态类型,包括(1)居住迹:Cylindricum isp.,Skolit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芦旭辉 导师:胡斌 河南理工大学 地质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本次工作以豫西济源、宜阳与登封一带的刘家沟组-二马营组露头剖面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了该地层的岩性特征、遗迹化石、沉积特征和沉积环境。通过对该研究区刘家沟组-二马营组沉积特征和沉积序列分析,建立了11种类型的沉积序列;同时,在该套地层中发现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艾航 导师:胡斌 河南理工大学 地质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华北西部下二叠统太原组是在华北陆表海碳酸盐台地背景下形成的滨浅海、潟湖和潮坪沉积交互的煤系地层,其灰岩层中保存了很多以 Zoophycos为主要组成分子的遗迹化石。
本次工作主要对河南焦作、禹州、山西陵川和太原早二叠世太原组露头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瑜 导师:胡斌 河南理工大学 地质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本论文选择山西附城和河南焦作太原组良好的露头剖面作为豫西北及晋东南地区下二叠统代表性剖面进行了详细的实测与描述,通过对风暴岩的镜下显微分析,以及风暴沉积构造特点、沉积序列和化石特征的综合研究,总结了本研究区下二叠统太原组风暴沉积类型及伴生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于会新 导师:胡斌 河南理工大学 地质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本文选择杭州湾湾底曹娥江河口滩面、湾中庵东浅滩和普陀岛千步滩上的现代生物遗迹为研究对象,并对造迹生物、造迹形态特征,造迹行为习性,生态环境特征等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分析表明,潮滩造迹生物及其遗迹主要类型和分布特征具明显的差异性:(1)从湾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白梅 导师:胡斌 河南理工大学 地质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三角洲沉积中多发育油气藏资源,然而由于三角洲沉积中缺乏实体的生物化石等研究因素,难以对古代三角洲沉积和生态环境进行全面认知。生物遗迹是生物在沉积物表面或其内部的各种活动记录,是沉积环境良好的指示者。
本研究选择现代滦河三角洲沉积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唐新宇 导师:齐永安 河南理工大学 地质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豫西渑池地区寒武系馒头组地层出露良好,地层连续,保存有丰富的叠层石,特征明显,种类较多。通过对豫西渑池地区叠层石的宏观、微观特征的研究分析,为豫西寒武纪古环境的重建与微生物生活方式的复原提供依据。
根据其宏观沉积特征,对研究区叠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小伟 导师:齐永安 河南理工大学 地质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豫西登封地区中寒武统剖面出露连续且完整,鲕粒石灰岩岩性及特征丰富,是研究鲕粒及鲕粒滩相沉积的良好剖面。面对如此繁杂的鲕粒类型及鲕粒石灰岩,笔者也深感“以鲕定滩”的规律并不可行,有必要对该区鲕粒石灰岩沉积环境进行辨别。
根据鲕粒石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磊 导师:张国成 河南理工大学 地质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遗迹组构是遗迹学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一个分支,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将遗迹学与沉积学相结合,通过分析生物遗迹与沉积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准确识别古沉积环境。
在东濮凹陷古近纪沙河街组一共发现了9个遗迹属,10个遗迹种的遗迹化石。包括:Chon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胡磊 导师:胡斌 河南理工大学 地质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本次工作以沁水盆地东南部陵川附城一带的太原组露头剖面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了该地层的岩性特征、遗迹化石、实体化石、沉积特征和碳酸盐岩微相特征。在该研究区下二叠统太原组石灰岩中,发现丰富的遗迹化石,已识别出10个遗迹属14个遗迹种,常见遗迹属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周硕 导师:胡斌 河南理工大学 地质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豫西北奥陶系马家沟组地层是一套稳定的碳酸盐岩沉积。在实地观测野外露头剖面的基础上,通过薄片鉴定结合岩性和生物特征,对研究区马家沟组地层的岩性、构造、实体化石、遗迹化石和遗迹组构的分析和研究。识别出遗迹化石8属15种,包括包括有Planol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代明月 导师:齐永安 河南理工大学 地质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豫西登封、渑池地区中寒武统馒头组二段出露完整,主要由厚层紫红色、褐黄色页岩夹叠层石灰岩、核形石灰岩和鲕粒灰岩组成,其下部灰岩中保存了大量核形石。本文应用“将今论古”的现实主义原理,对核形石的宏观形态特征、微观纹层特征、微生物化石组成及其钙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