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9
- 13
- 9
- 2
- 1
- 1
- 3
- 3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喻立 导师:许昕 湖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21年
【摘要】 琼蛛属QiongthelaXuamp;Kuntner,2015隶属于蛛形纲Arachnida,蜘蛛目Araneae,中纺亚目Mesothelae,节板蛛科Liphistiidae。该属蜘蛛寿命较长,迁移扩散能力差,特异性分布,是研究生物地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文婷 导师:魏晨曦 向双林 湖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21年
【摘要】 随着塑料制品被大量的生产和使用,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已无处不在,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接触到 DEHP。水是生命之源,是生态环境中重要的一环,污染物会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水中,我国地表水的DEHP污染已经非常严重,现有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璐 导师:邓学建 湖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20年
【摘要】 为了掌握湖南南山国家公园的鸟兽资源现状,并为保护不同生境类型中的鸟类和兽类、可持续利用公园内的野生动物资源提供依据。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利用样线法和红外相机陷阱法结合,通过布设总长度248km的样线、红外相机66台,对湖南南山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思源 导师:王斌 湖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20年
【摘要】 为了进一步了解不同保护程度下的鸟类资源、分布以及多样性状况,2016年12月-2019年8月,在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雪峰山县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地区各选择60个位点,使用红外相机对其鸟类资源进行调查。基于红外相机收集的数据,利用MAT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吴玉 导师:刘应迪 湖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20年
【摘要】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湘、鄂、渝的交界处,属我国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过渡带(巫山与雪峰山一线),紧邻植物避难所“川东一鄂西地区”,因此在植物区系方面具有研究价值。但目前该区域尚缺乏较全面的种子植物区系研究。为了了解该区系的特性,作者系统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帅杰 导师:蔡秀珍 湖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20年
【摘要】 湖南报春苣苔是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岩溶洞穴穴居植物。为揭示花部特征、繁育系统以及伴生植物对湖南报春苣苔生长繁殖过程的影响,合理开发利用其野生种质资源,本文对其开花物候、花部特征、访花昆虫以及主要伴生植物种类进行了野外观测和调查,并结合人工辅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熊一唱 导师:黎维平 湖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20年
【摘要】 中国西南地区为国产紫菀属的分布中心。然而,由于地势偏远,交通不便,野外采集困难,导致该地区的紫菀属物种未被充分采集和研究;且已记录部分种分类地位存在争议。本文报道了紫菀属新种——崖生紫菀(Aster saxicolaW.P. Li & Z....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姚娜 导师:彭贤锦 湖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20年
【摘要】 本文在整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2014-2019年武陵山区采集的刺足蛛科蜘蛛(Phrurolithidae Banks, 1892)进行了系统分类学研究。全文包括四个部分:总论、各论、结果与讨论、图版。总论部分主要介绍刺足蛛科国内外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蕴哲 导师:蔡秀珍 湖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9年
【摘要】 近年来,城市风景园林建设一味地追求“新”和“奇”,植物引种应用非常广泛,园林植物交流异常频繁,而且大肆选用外来植物,盲目引种带来了很大的入侵风险,长沙市也面临着同样的处境和巨大挑战。开展长沙市三大城市湿地公园(西湖公园、洋湖湿地公园、松雅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陆娇 导师:刘应迪 湖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9年
【摘要】 湘江长沙综合枢纽使湘江从季节性河流变成“水库”,改变了水环境的原有格局从而影响水生生物群落结构。为了解重大工程后浮游生物群落及水环境特征,2018年1月~11月围绕水体理化性质、浮游生物群落特征对枢纽上下游6个监测点进行生态调查,结合同期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梦斐 导师:王斌 湖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9年
【摘要】 红外相机技术作为一种非损伤性、干扰小、劳动力成本低的新型监测方法,近年被广泛应用于野生动物多样性监测中。为了掌握莽山和雪峰山样区哺乳类资源状况,2016年12月-2018年12月在莽山和雪峰山样区按照公里网格布设方法分别安装了60台红外相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廖俊杰 导师:黎维平 湖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9年
【摘要】 三脉紫菀(AsterageratoidesTurcz.),属于菊科(Asteraceae)紫菀属(AsterL.),是一个复杂的多倍体复合体。虽然它的分类学处理非常困难,但同时也是一个研究物种起源和演化的理想类群。本研究在进行大量的野外观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香妹 导师:杨筱慧 湖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9年
【摘要】
虫瘿是致瘿昆虫诱导寄主植物异常生长形成的非正常组织。致瘿昆虫的主要类群有6个目20个科,其中,瘿蜂科是仅次于瘿蚊科的第二大造瘿类群。
向川安瘿蜂(Andricusmukaigawae)属瘿蜂科(Cynipidae)栎瘿蜂族(Cy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万思瑶 导师:陈湘定 湖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9年
【摘要】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1)与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信号转导相关联,同时参与多种细胞功能的调节,例如参与调节免疫系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长,抑制细胞分化,促进细胞的凋亡。本实验室在前期分析了人类STAT1基因在低骨密度(BMD)中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焱 导师:陈湘定 湖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9年
【摘要】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代谢骨病,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STAT1是细胞因子信号传导的下游通路,主要利用复杂的信号级联来发挥其生物学作用,例如促进细胞死亡,抑制细胞生长等。本研究室发现STAT1基因和骨质疏松症之间具有关联性,首次明确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任锐君 导师:邓学建 湖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7年
【摘要】 本文对怒江澜沧江平行岭谷-西藏鸟类资源及其多样性进行了研究。怒江澜沧江平行岭谷-西藏地理单元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有着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得该地区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笔者于2014年7月28日至8月31日以及2015年4月30日至6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邵梦思 导师:陈湘定 湖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7年
【摘要】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1)在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细胞分化以及免疫功能调节等生物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室前期运用基因差异表达谱分析方法对人类STAT1基因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STAT1基因和骨质疏松之间相关联。斑马鱼和人类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琦 导师:刘应迪 湖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7年
【摘要】 本文于2016年1月~11月对湘江长沙段12个样点进行了调查采样,利用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密度、生物量、优势种群和物种多样性等特征,阐述了湘江长沙段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时空动态,并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冗余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苏淼 导师:黎维平 湖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7年
【摘要】 紫菀族(Trib.Astereae)是菊科的第二大族群,分布广阔,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该族植物复杂的多源性起源使各分类层在系统分类的界定上都存在难点。Nesom(1994)根据相关的菊科分类研究证据,在紫菀族中建立了一个乳菀组的分类群,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胡飞 导师:王斌 湖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7年
【摘要】 黄斑肥螈(Pachytriton xanthospilos Wu,Wang,and Hanken,2012)隶属两栖纲、有尾目、蝾螈科、肥螈属,分布于湖南省与广东省交界的南岭山脉,在其它地方还未见报道,是中国特有的珍稀物种。目前,研究报道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苏幸 导师:陈湘定 湖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低骨量为特征,并导致骨折风险增加的骨组织微体系结构退化的疾病。近十年来,大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s)、meta分析等表明wnt16基因上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突变与BMD相关,在小鼠敲除模型中也有证实。但w...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龚瑶 导师:颜亨梅 湖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本文以农田生态系统中的优势种群拟环纹豹蛛(Pardosapseudoannulata)为实验材料,采用实验室养殖和野外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拟环纹豹蛛产卵间隔历期与产卵次数的关系,拟环纹豹蛛卵囊重量与产卵次数的关系,温度对拟环纹豹蛛产卵次数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杜婷婷 导师:刘应迪 湖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在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和鉴定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湖南省鳞毛蕨属Dryopteris Adanson植物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了湖南省鳞毛蕨属植物种类的组成、区系性质以及与周边相关省份鳞毛蕨属区系的关系,探讨了湖南鳞毛蕨属植物的区系特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珮珮 导师:刘应迪 湖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1年
【摘要】 五倍子具有重要经济意义,藓类植物作为倍蚜虫的冬寄主,对五倍子的产量有重要的影响。但过去的研究很少涉及倍蚜虫与其冬寄主植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细节。因此,本研究以冬寄主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与倍蚜虫迁飞行为关系作为研究方向,通过收集、检测和分析寄主植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苏旭 导师:颜亨梅 周琼 湖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0年
【摘要】 本文就苍耳中次生物质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采用活性跟踪技术,从苍耳中分离不同的组分进行生物测试,并对高活性组分进行了进一步的分离、纯化和生物测试,测试高活性成分对小菜的拒食,产卵忌避活性,以及小菜蛾成虫的趋向行为选择,记录其对小菜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孙秋妍 导师:刘应迪 湖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0年
【摘要】 在深入湖南各地调查采集标本和标本鉴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搜集考证湖南伞形科研究的文献资料,试图查明湖南伞形科植物种类;根据吴征镒和王荷生提出的种子植物区系类型,对属、种的地理分布类型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湖南伞形科植物区系特征;通过物种的具体分布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丽冰 导师:颜亨梅 卢学理 湖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0年
【摘要】
海南坡鹿(Cervus eldi hainanus)属偶蹄目鹿科鹿属,是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仅分布于中国海南岛。坡鹿主要生活在亚洲热带地区,国外分布于印度、泰国、缅甸、越南、柬埔寨、老挝等国的部分地区。
虽然历史上,坡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