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1
- 14
- 12
- 5
- 19
- 7
- 4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苏巧钻 导师:罗志增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其他 电子信息(硕士) 2024年
【摘要】 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在促进脑区网络连通方面具有潜在的研究价值,通过增强局部神经元的兴奋性,调节感觉运动皮层的活跃度。功能性电刺激(FES)能促进肌肉组织和运动神经功能间相互作用,通过运动感知向传入神经传递信息,致使大脑感觉皮层神经活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郑文涛 导师:罗志增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其他 电子信息(硕士) 2024年
【摘要】 运动想象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康复医疗方法,通过基于运动想象的脑机接口,将人的运动类意图转换为控制信号,实现人脑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控制。运动想象与主动运动一样能激活运动相关脑区,可以有效促进受损感觉运动通路的修复与重建,给运动障碍、脑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元星 导师:罗志增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硕士) 2023年
【摘要】 镜像疗法(MT)和功能性电刺激(FES)对卒中后上肢运动障碍康复均能取得良好效果。运动想象(MI)因其对神经重塑和提高感觉运动皮层活跃度的优势也被用于卒中后运动障碍的康复。而卒中后运动障碍最佳康复时间在症状稳定后的前3个月,许多卒中后运动障...
【关键词】 卒中后上肢单侧运动功能障碍 ; 功能性电刺激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蔡宏伟 导师:罗志增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其他 电子信息(硕士) 2023年
【摘要】 平衡功能是人体基本运动功能之一,受感觉运动皮层控制,而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作为一种调节大脑皮层活性的非侵入式刺激技术,具有改善人体平衡能力的潜力。tDCS刺激影响人体平衡能力的研究结论尚不统一,被试人群、刺激极性、刺激脑区、刺激参数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樊豪 导师:罗志增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工程(硕士) 2022年
【摘要】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凭借沉浸式视觉体验的优势,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脑卒中运动障碍的康复治疗。动作视觉感知下镜像神经元系统与感觉运动皮层的功能整合是动作观察应用于脑卒中运动障碍神经康复的理论基础之一。相比于传统的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金荣杭 导师:罗志增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硕士) 2022年
【摘要】 运动想象(MI)具有激活大脑自身细胞可塑性的潜力,可加速修复外部肢体与大脑间的神经功能连接。基于运动想象的实时脑机接口(BCI)在人机交互、医疗康复、军事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然而,尽管运动想象能够与实际运动一样激活运动相关脑皮层,但运动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鲁先举 导师:罗志增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硕士) 2021年
【摘要】 手部肢体运动障碍是脑卒中患者经常并发的症状,鉴于手部肢体功能在生活工作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有效恢复手部功能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研究表明脑卒中后中枢神经损伤的功能恢复及其重塑的机制都还未完全明确,但是越来越多成果表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孟献龙 导师:罗志增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硕士) 2020年
【摘要】 经颅直流电刺激是一种在头皮特定部位施加微弱、恒定电流的非侵入式神经调控技术。通过直接对相关功能脑区的刺激,改变皮层兴奋性和神经元细胞活性,引发神经调节机制的可塑性改变。因近年来不断被证实可以提高大脑工作记忆及学习能力,改善癫痫、抑郁、脑卒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金晟 导师:罗志增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工程(硕士) 2020年
【摘要】 平衡能力反映了人体感觉、神经控制、肌肉、骨骼的整体协调性,依靠视觉、本体觉、前庭觉三大感觉的信息输入,经中枢神经处理整合,通过踝、髋、膝关节策略进行调控。由于人体的衰老、病变,部分人群的平衡能力会有一定程度的减弱。在对平衡障碍的诊断与治疗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严志华 导师:罗志增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工程(硕士) 2019年
【摘要】 平衡能力作为人体的一项重要生理机能指标,在日常行为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平衡能力的调节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需要感觉输入、神经中枢整合和肢体姿态控制三个环节的参与。平衡能力的下降可能导致跌倒风险增加、无法自理日常生活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傅炜东 导师:罗志增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硕士) 2018年
【摘要】 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运动皮层发放神经冲动,经脑干、脊髓沿着运动神经通路支配肌肉完成相应运动。同时,肌肉运动产生的本体感觉沿着感觉神经传导通路到皮层进行整合分析,输出决策指令,最后准确完成动作。这种皮层与肌肉之间的功能耦合可以用脑电/肌电相干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阳丹 导师:罗志增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硕士) 2018年
【摘要】 脑电信号是由大脑内部的神经元细胞产生的一种非线性的、随机的、微伏级的生物电信号,是神经元细胞群体活动生物电在头皮表层的综合反映。人体表面肌电信号是浅层神经肌肉细胞兴奋收缩,引起表面电位变化而形成的一种电信号。目前国内外对于脑机交互技术的相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建强 导师:罗志增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硕士) 2018年
【摘要】 在进行运动想象时,大脑皮层会出现与实际运动时相似神经电生理现象,能直接激活感觉运动脑皮层促进其重组或重建,因此可以借助运动想象来帮助因脑疾病造成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实现康复,而且运动想象时不同动作想象脑电信号的识别结果也可以作为一种控制策略,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于向洋 导师:罗志增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工程(硕士) 2017年
【摘要】 脑电信号(electroencephalo-gram, EEG)是脑部神经元活动产生的电信号,是进行大脑功能研究和脑部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相应的设备采集得到。脑电信号能实时反映大脑的活动状态,人脑的疲劳程度也不例外。通过脑电信号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顺飞 导师:罗志增 张启忠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工程(硕士) 2017年
【摘要】 运动功能障碍是多种脑损伤疾病的重要表现,如癫痫疾病、脑卒中等。对患者运动功能的检测与评估是进行疾病诊断和康复治疗的重要方法。同时,脑电信号(Electroencephalogram,EEG)是直接反映大脑活动情况的电生理表现形式。通过对E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韩俊 导师:罗志增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硕士) 2014年
【摘要】 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EEG)是由大脑神经元活动引起有节律性变化的生物电信号,其中蕴含了人类思维活动的相关信息。眼是人类心灵活动的窗户,眼电(Electro-oculogram,EOG)是一种由视网膜与角膜之间的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周光省 导师:罗志增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硕士) 2013年
【摘要】 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EEG)信号蕴含了意念控制的有用信息,在生物医学工程、人工智能和神经工程学等方面均有广泛的研究与潜在应用前景。基于脑电信号的脑机接口(Brain Computer Interface,BC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何海洋 导师:罗志增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硕士) 2012年
【摘要】 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EEG)是一种脑神经细胞的生物电活动,反映了大脑的功能状态,有效提取脑电信号中蕴含的信息,对于临床医学、康复工程、脑机接口等诸多领域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要使脑电信号控制的康复辅助装置能够按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蔡新波 导师:罗志增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硕士) 2012年
【摘要】 脑电信号(Electroencephalogram,EEG)反应了大脑神经细胞的活动,在神经科学、脑认知、临床医学与康复工程等领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脑电信号中蕴涵着丰富的生理、心理信息,人的思维意识及动作行为都会从脑电信号中反映出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邱志斌 导师:罗志增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硕士) 2012年
【摘要】 意识障碍是指人们对自身和环境的感知发生障碍,或人们赖以感知环境的精神活动发生障碍的一种状态,主要表现为意识内容和(或)觉醒障碍。意识障碍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目前,国内外对意识障碍患者意识障碍程度的评估主要依靠专家制定的一些量表以及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曹铭 导师:罗志增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硕士) 2012年
【摘要】
意识障碍患者脑电信号的分析和评价是当今康复医学工程研究领域热点课题之一,对意识障碍患者的病理诊断及康复治疗具有重大的意义。
脑电信号(Electroencephalogram,EEG)是一种能反映人类思维活动的生物电信号,是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袁飞龙 导师:罗志增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硕士) 2012年
【摘要】 意识障碍是大脑损伤后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多是由脑部高级神经中枢功能活动受损所引起,严重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昏迷。脑电信号(EEG)是一种能够反映人类思维意识活动的生物电信号,通过安放在大脑头皮或颅内的电极所记录。意识障碍患者的脑电信号分析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涂建成 导师:罗志增 孟明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硕士) 2010年
【摘要】 脑电信号(Electroencephalogram,EEG)是脑神经细胞群电生理活动的综合反映,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生理、心理信息。人体在动作或者进行思维任务时,脑电信号都会产生相应的变化。通过脑电信号分析,解读出操作者的意愿,获得相应的控制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吴浩浩 导师:罗志增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硕士) 2010年
【摘要】 脑电信号(Electroencephalogram,EEG)是一种伴随人类思维产生的生物电信号,是通过布置在头皮或颅内的电极记录下来的脑细胞群电活动。目前,基于脑电信号的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熊静 导师:罗志增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硕士) 2009年
【摘要】 智能下肢假肢是近些年来机器人学和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倍受关注的研究方向,下肢姿态检测及运动状态预测是智能下肢假肢控制的基础。研究智能假肢,为截肢者提供性能优良的假肢,有助于提高截肢者的生活质量,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外已经出现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亚飞 导师:罗志增 孟明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硕士) 2009年
【摘要】 脑电信号(Electroencephalogram,EEG)是一种伴随人类思维产生的生物电信号,是通过布置在头皮或颅内的电极记录下来的脑细胞群电活动。人体肢体运动都是由脑发出指令通过骨骼肌实现的。本文从脑神经科学的一些现象中得到启发,根据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