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0
- 60
- 6
- 6
- 4
- 3
- 6
- 5
- 4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李晓霞 导师:罗本燕 浙江大学 临床医学 神经病学(硕士) 2021年
【摘要】 基于弥散张量成像的研究证据表明意识障碍(disordersofconsciousness,DOC)是白质网络不同程度的失连接导致的。同一意识状态下,外伤所致脑网络连接破坏比卒中所致更严重,而同一病因不同意识程度的结构脑网络连接破坏也大相径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胡梦杰 导师:罗本燕 浙江大学 临床医学 神经病学(博士) 2021年
【摘要】
第一部分:基于U-Net网络的自编码器在阿尔茨海默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目前大部分应用于诊断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的深度学习模型都依赖于有监督学习。有监督学习需要收集训练手动标记,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于洋 导师:罗本燕 浙江大学 其他 阿尔茨海默病(博士) 2021年
【摘要】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
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脑自发功能活动振幅及频段特异性研究
研究目的:
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周金韬 导师:罗本燕 浙江大学 临床医学 神经病学(博士) 2021年
【摘要】
第一部分抗NMDA受体脑炎急性期后“冷”执行功能评估
目的:评估在急性期后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脑炎病人中“冷”执行功能各个子成分的损伤情况,并与既往研究结果进行比较,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谈旭翡 导师:罗本燕 浙江大学 临床医学 神经病学(博士) 2020年
【摘要】
研究背景:
意识包括觉醒和觉知两个部分,觉醒功能由上行网状激活系统维持,而觉知功能则涉及更为广泛的皮质功能。意识障碍(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DOC)是指由多种致病因素导致患者脑功能损害,从而引起意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罗轮杰 导师:罗本燕 浙江大学 临床医学 神经病学(硕士) 2019年
【摘要】
目的:
有文献报道较低的血红蛋白水平或贫血与阿尔兹海默症病人认知损害相关,而有关血红蛋白浓度和缺血性卒中早期认知水平的研究数据比较匮乏。为此,利用浙江省多中心的登记数据,探究缺卒中患者入院时血红蛋白水平与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关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骏阳 导师:罗本燕 浙江大学 临床医学 神经病学(博士) 2019年
【摘要】
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 阿尔茨海默病静息态脑血流的改变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目的:
比较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I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吴敏 导师:罗本燕 浙江大学 临床医学 神经病学(硕士) 2019年
【摘要】
目的:
神经影像学证据提出意识障碍(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DOC)是一种复杂的网络失连接综合症,脑网络功能可作为意识障碍群体诊断及预后预测的指标。然而,至今仍缺乏对意识障碍群体分层、动态网络损伤机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晓燕 导师:罗本燕 浙江大学 临床医学 神经病学(博士) 2019年
【摘要】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 慢性意识障碍患者静息脑功能特征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
慢性意识障碍(DOC)是严重脑损伤后的临床表现,然而,目前对DOC患者残存的意识功能检测及预后判定仍不足。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吴越豪 导师:罗本燕 浙江大学 临床医学 神经病学(硕士) 2019年
【摘要】
第一部分基于脑电技术探究经颅直流电刺激慢性意识障碍患者前额叶背外侧皮层的疗效
目的: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为探索经颅直流电对于慢性意识障碍患者左侧及右侧前额叶背外侧皮层(DLPFC)刺激的神经电生理效应,并观察其对患者行为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钟琴 导师:罗本燕 浙江大学 临床医学 神经病学(博士) 2019年
【摘要】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 成年重度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认知功能恢复的纵向观察研究
目的:
纵向观察成年重度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早期使用免疫治疗后认知功能的动态演变特征。
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鲍王筱 导师:罗本燕 浙江大学 临床医学 神经病学(博士) 2019年
【摘要】 经历过严重脑外伤的病人可能会进入一种意识障碍状态(Disorder of consciousness,DOC),昏迷状态(Coma)、植物状态(Vegetative state,VS)和最小意识状态(Minimally conscious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徐子奇 导师:罗本燕 浙江大学 临床医学 神经病学(博士) 2019年
【摘要】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章 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易损斑块特点与危险因素相关性的前瞻性高分辨率磁共振研究
研究目的:
利用高分辨率磁共振技术研究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特点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萍 导师:罗本燕 浙江大学 临床医学 神经病学(博士) 2019年
【摘要】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 阿尔茨海默病和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肠道微生态研究
目的: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亦称老年性痴呆,是当今全球范围内的老年人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训师 导师:罗本燕 浙江大学 临床医学 神经病学(博士) 2018年
【摘要】
目的:
探索XGBoost机器学习模型在缺血性卒中后早期认知损害诊断方面的应用,评价其诊断能力,并与传统的logistic联合诊断模型进行比较。
方法:
连续纳入2013-2015年在浙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克洪 导师:罗本燕 浙江大学 临床医学 神经病学(硕士) 2017年
【摘要】
目的:
探讨影响60岁以上脑梗死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因素,总结这类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
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收集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于武警杭州医院急诊、门诊和外院转入等收治住院的60岁以上年龄段脑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周佩莉 导师:罗本燕 浙江大学 临床医学 神经病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目的:通过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进行全面神经心理学评估,对其进行以症状学为基础的新型分型,并探讨不同分型之间流行病学、影像学及神经功能损害程度的差异。以便更好地识别血管性认知障碍,并及时给予相应的临床干预,改善预后。
方法:连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魏果 导师:罗本燕 浙江大学 临床医学 神经内科(硕士) 2016年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椎动脉颅内段钙化的影响因素。
方法:
收集2013年11月-2015年6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诊断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共185例,分为椎动脉颅内段钙化组(44例)和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徐阳 导师:罗本燕 浙江大学 临床医学 神经病学(博士) 2016年
【摘要】 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在生物生长发育过程和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基于形态学和生化改变的特征将PCD分为三种类型:凋亡、自噬和程序性坏死。细胞凋亡是第一个发现的PCD,根据涉及的信号调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计仁杰 导师:罗本燕 浙江大学 临床医学 神经病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目的:
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是卒中的常见并发症,筛查高危患者及早期干预非常重要。本文目的是评估痴呆风险评分(Dementia risk score)预测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周琼 导师:罗本燕 浙江大学 临床医学 神经病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目的:
探索缺血性卒中后早期(3个月内)认知功能恶化的发生率以及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前瞻性连续入组住院治疗的195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比较卒中急性期(发病14天以内)和卒中后3个月患者简明精神状态量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沈和平 导师:罗本燕 浙江大学 临床医学 神经病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研究背景:近几年来,人们逐渐关注血钙水平对脑卒中的影响,血钙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包括梗塞面积,预后影响等)已有许多报道,但目前低钙血症对脑出血预后的影响还未深入研究,关注不多,希望通过证实血钙浓度与脑出血临床预后存在相关性,以期为早期干预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建琴 导师:罗本燕 浙江大学 临床医学 神经病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目的:
比较后部皮质萎缩症(PCA)和典型遗忘型阿尔茨海默病(tAD)患者早期临床表现、神经心理学特征和影像学特点的差异,为两者的临床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将16例PCA和13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t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方兴 导师:罗本燕 浙江大学 临床医学 神经病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目的:探讨脑动脉夹层的临床、影像学特征、内科治疗后血管再通的特点及临床预后的相关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3年12月就诊于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DSA确诊的脑动脉夹层患者,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神经功能缺损、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魏瑞理 导师:罗本燕 浙江大学 临床医学 神经病学(博士) 2015年
【摘要】 血管再通治疗(如rtPA溶栓治疗及机械取栓术)仍然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唯一有效方法。然而,血管再通大脑恢复灌注过程中可能会导致血脑屏障破坏、钙超载、氧自由基过饱和、严重水肿、出血转化等不良后果,从而加重脑组织损伤,称为脑缺血复灌损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阮婕 导师:罗本燕 浙江大学 临床医学 神经病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目的:
探究后循环缺血性卒中与认知障碍发生相关性。
方法:
本研究纳入急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用以磁共振为基础的后循环梗死评分表评估脑梗死得分;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阿尔兹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分量表、临床痴呆量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黄焕 导师:罗本燕 浙江大学 临床医学 神经病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目的:缺血性脑白质病交(WML)影像学上表现为脑白质疏松(LA)。 LA主要引起认知障碍、抑郁、步态异常等临床症状,并且具有可能预测颅内或颅外缺血性事件的发生以及影响脑卒中预后等[1-2]。本研究分析了不同程度的缺血性脑白质病变患者动态血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俞越 导师:罗本燕 浙江大学 临床医学 神经病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目的:
探讨症状性椎动脉颅内段(ICVA)狭窄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
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0例症状性ICVA狭窄患者,分析其相关的临床资料及治疗经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毅刚 导师:罗本燕 浙江大学 临床医学 神经病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抗核抗体谱(ANAs)阳性的视神经脊髓炎疾病谱(NMOSD)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等特点。
方法:
收集2010.9-2014.1年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诊断为视神经脊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利 导师:罗本燕 浙江大学 临床医学 神经病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目的:
了解浙江地区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神经电生理特点,并比较其与国内外其它地区的异同。
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8例GBS患者的详细临床资料。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滕海娟 导师:罗本燕 浙江大学 临床医学 神经病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研究目的:探讨姜黄素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研究方法:
1,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制作:采用四血管法(4-VO)制作成年SD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2,实验分组:①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顾亚丽 导师:罗本燕 浙江大学 临床医学 神经病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目的: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为金标准,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诊断颈内动脉(ICA)和大脑中动脉(MCA)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软脑膜侧支(LMCs)开放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赖小彪 导师:罗本燕 浙江大学 临床医学 神经病学(博士) 2013年
【摘要】
第一部分前交通动脉瘤生成的危险因素研究
背景与目的:
颅内动脉瘤一旦破裂,就会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其病死率和病残率都非常高。因此对动脉瘤的病因学研究意义重大。虽然对颅内动脉瘤形成的危险因素研究较多,但是对前交通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褚克昙 导师:罗本燕 浙江大学 临床医学 神经病学(博士) 2013年
【摘要】
研究背景:
缺血性脑血管病危害人类健康,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的第一大死亡原因。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在心脏骤停、溺水以及手术失血过多导致的严重低血压等急诊事件中,全脑缺血是最常见并且最严重的并发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疏 导师:罗本燕 浙江大学 临床医学 神经病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目的:
对汉语失写症患者采用神经心理学的方法进行较为详尽的研究,旨在完善汉字书写通路的加工机制,并探讨语音激活在该通路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本科一例颞顶叶梗塞致特殊语言障碍表现的患者,通过详细的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钟琴 导师:罗本燕 翁旭初 浙江大学 临床医学 神经病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目的:
通过精巧的神经心理学测验判断当胼胝体压部损伤时,该病灶是否可逆,从而为患者的诊疗及预后提供有意义的客观指标。
被试与实验方法:
收集两例胼胝体压部损伤被试,影像学表现为T1低信号或等信号、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毛琳 导师:罗本燕 浙江大学 临床医学 神经病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目的:
对比脑缺血与慢性应激所致学习记忆障碍及海马病变的强弱,为临床改善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提供参考。
实验方法:
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平均分为4组: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