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4
- 55
- 8
- 3
- 1
- 18
- 9
- 6
- 5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冯颖 导师:张玉奎 郑晓晖 西北大学 中药学 中药学(硕士) 2021年
【摘要】 缺血性脑卒中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高发类型,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及生活。活血化瘀法是临床常用治疗方法,丹参-降香属于活血化瘀典型药对范畴。课题组前期对“良关系”丹参-降香药对的体内效应物质研究中,发现与单用丹参相比,二药配伍使用不仅能增强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田佳乐 导师:郑晓晖 西北大学 中药学 中药学(硕士) 2021年
【摘要】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因脑动脉栓塞引起的脑血流量短暂或永久减少的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丹参具有活血化瘀之效,降香具有活血理气之功,二者配伍可以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丹参-降香药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解景 导师:郑晓晖 西北大学 中药学 中药学(硕士) 2021年
【摘要】 中药石菖蒲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对石菖蒲进行提取分离,研究部分化合物的神经细胞保护作用,其中α-细辛醇效果最好。为解决α-细辛醇体内代谢快,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依据组合中药分子化学策略,对其进行结构改造,设计、合成12个α-细辛醇酯类衍生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赵泽丰 导师:郑晓晖 吴少平 西北大学 中药学 中药学(博士) 2020年
【摘要】 癫痫是一种由大脑神经元过度放电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的慢性病或综合征。中药治疗癫痫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在上千年的临床使用中已得到了有效的验证,目前已有多种中药中的单体成分被证实具有抗癫痫活性。受经典方剂《定痫丸》启发,本研究在前期挖掘中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倩楠 导师:郑晓晖 西北大学 中药学 中药学(硕士) 2020年
【摘要】 脑缺血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具有高复发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对其的治疗是一直以来的研究重点。丹参是经典的活血化瘀类药物,降香也具有化瘀止血的功效,两者合用常被用来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本论文以丹参注射液与香丹注射液为代表,从代谢角度进行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杏 导师:郑晓晖 西北大学 中药学 中药学(硕士) 2020年
【摘要】 肝纤维化是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疾病,探寻和开发防治肝纤维化疾病的创新药物已成为广大医药工作者刻不容缓的任务,中医认为治疗该疾病时应注重运用“理气疏肝,养血柔肝”之法。本研究依据传统中医药理论,从经典的“疏柔肝”经方中优选养血柔肝之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旭飞 导师:郑晓晖 西北大学 中药学 中药学(硕士) 2020年
【摘要】 阿尔茨海默症(AD)是最常见的老年痴呆症,是一种多发于老年前期和老年、以进行性记忆丧失和认知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已成为世界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伴随病情加重而逐渐加深的认知及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师白梅 导师:郑晓晖 西北大学 中药学 中药学(博士) 2020年
【摘要】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脑动脉堵塞引起的疾病,其发病机制极其复杂。多成分、多靶点的中药复方常被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然而中药复方组分繁多,其进入机体后形成“药物-生命”开放复杂巨系统,如何对该系统输出的数据进行有效分析,进而发现中药复方的物质基...
【关键词】 药物-生命开放复杂巨系统 ; 耗散协同理论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孙颖 导师:郑晓晖 西北大学 中药学 中药学(硕士) 2019年
【摘要】 癫痫是以脑神经元异常放电为特征的慢性、反复发作性脑功能失调综合征,具有患者多、发病率高、治疗成本高及新药研究少等特点,被列为全球第二大负担性神经系统疾病。中医治疗癫痫历史悠久,以中药为来源的抗癫痫药物研发具有极大的挖掘潜力。本文采用高效液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洁 导师:郑晓晖 西北大学 中药学 中药学(硕士) 2019年
【摘要】 心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以中药为源泉的预治该类疾病的创新药物研究已成为广大医药研究者的重要任务。血瘀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贯穿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整个发病阶段。中医认为“活血化瘀”是该疾病重要治则。丹参、红花均为治疗心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高添 导师:郑晓晖 西北大学 中药学 中药学(硕士) 2019年
【摘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罹患阿尔茨海默症人数的攀升,开发防治该类疾病的高效创新药物已成为医药领域的热点问题。秉承传统中医药理论、融合现代多学科的药物分子设计已成为当今新药研发的重要切入口,且药物代谢在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凌鉴 导师:郑晓晖 西北大学 中药学 中药学(博士) 2018年
【摘要】 心脑血管疾病仍然是当今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探寻和开发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安全而有效的药物是医药工作者迫在眉睫的任务。中药复方是开发高效创新药物的源泉,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则是其关键环节和瓶颈。药对是中药复方的核心组成部分,反映着复方核心配伍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马翠霞 导师:郑晓晖 西北大学 中药学 中药学(硕士) 2018年
【摘要】 双丹类制剂由丹参和牡丹皮配伍组成,两者相须为用,具有活血散瘀、通络止痛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双丹制剂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其疗效机制不甚清楚。本论文以丹参与牡丹皮(2:1)配伍的水提液(双丹提取液)为研究对象,采用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强 导师:郑晓晖 西北大学 中药学 中药学(硕士) 2018年
【摘要】 传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CEI)类药物在降压的同时往往伴随着干咳等副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类药物的广泛使用。干咳等副作用的产生是由于长期使用该类药...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组合中药分子化学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培 导师:郑晓晖 西北大学 中药学 中药药物化学(硕士) 2017年
【摘要】 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是中医临床研究中常用的大宗药材之一,产地品种繁多,加工方式多样,化学成分含量易受多种因素影响。丹皮中含有130多种化学成分,而五没食子酰葡萄糖(PGG)是其中含量最高的鞣酸类物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尤其在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璐萌 导师:郑晓晖 刘海静 西北大学 中药学 中药学(硕士) 2017年
【摘要】 《神农本草经》曰:“药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当用相须相使者良,勿用相恶相反者。”结合药对之“良关系”及组方配伍“组合中药分子化学”研究策略,提出“良关系化合物”的概念。丹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赵梅梅 导师:郑晓晖 李霞 西北大学 中药学 中药学(硕士) 2017年
【摘要】 从中药中筛选活性成分是创新药物的重要源泉,而活血化瘀药在血栓性疾病防治方面独具优势。血栓性疾病致死率高,血小板的聚集是引发其产生的关键环节。P2Y12受体是血小板上重要受体,具有良好的组织分布特异性及放大血小板信号的作用,已成为抗血小板聚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闫玉梅 导师:郑晓晖 西北大学 中药学 中药学(专业学位)(硕士) 2016年
【摘要】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尤其是血小板细胞膜P2Y12受体(P2Y12R)拮抗药物的研发是近年来血栓性疾病治疗药物研发的主要方向.相较于毒副作用较大的抗血栓化药,中药治疗血栓性疾病独具优势,但由于成分复杂、药效物质不明等制约了其进一步的开发,影响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静 导师:赵兴绪 郑晓晖 甘肃农业大学 基础医学 生理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多巴是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它既是机体内的神经递质,也是一种神经调质,对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外周器官有着不同程度的调控作用.多巴按照它的手性结构可分为左旋多巴和右旋多巴.研究发现其在体内可转化为35种物质,其中以儿茶酚胺类物质最为引人关注,21世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马晓毅 导师:郑晓晖 西北大学 中药学 中药学(专业学位)(硕士) 2016年
【摘要】 双黄连是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的经典中药复方,组方简单、疗效确切,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本课题选择了三种不同剂型的双黄连制剂产品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旨在为其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和临床给药方案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体外化学成分图谱与整体动物多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高小康 导师:郑晓晖 西北大学 药学 药物化学(博士) 2015年
【摘要】 功能蛋白质与小分子配体的相互作用研究对于揭示生命活动过程所涉及的复杂信号传递和开发高效创新药物具有重要意义。以固定化功能蛋白质为核心的生物传感器、试剂盒、酶反应器和亲和色谱方法是实现上述研究的主要途径。然而,由于固定化界面蛋白质取向和构象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秦方刚 导师:郑晓晖 西北大学 中药学 中药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针对中、西药物开发方式、方法的思索,通过降维处理来研究中药复杂成分基础,在"君使"药对、"君使"化合物、"君臣佐使"化合物的基础上,本文在"组合中药分子化学"方法的指导下,通过研究远志-石菖蒲药对,选择其活性成分进行拼合,设计、合成了a-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佩 导师:郑晓晖 西北大学 中药学 中药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新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的开发一直是抗高血压药物研发领域的研究热点.本论文基于中药的"君臣佐使"配伍理论,依据"组合中药分子化学"的研究策略,将"君""臣""佐""使"分子库中的药效小分子通过一定的化学键拼合,设计、合成了一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武嫚 导师:郑晓晖 陈涛 西北大学 中药学 中药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中药牡丹皮,是常用的大宗药材之一,其品质易受品种、生长年限等因素影响,现有的品质评价方法局限于几种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难以进行深层次的科学评价;现代药理学研究及临床研究表明牡丹皮具有明显的保肝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却不甚清楚.代谢组学是系统生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笑笑 导师:郑晓晖 陈涛 西北大学 中药学 中药学(专业学位)(硕士) 2015年
【摘要】 数千年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凝结而成的中医药理论宝库在指导我们进行新药研发时发挥了无穷的优势.本论文在"君使药对"、"君使化合物"以及"君臣佐使化合物"的基础上,深入研究西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分子结构以及传统中药中具有降压活性的药物分子群...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组合中药分子化学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孟雪 导师:郑晓晖 西北大学 中药学 中药学(博士) 2014年
【摘要】 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其体系庞杂,很难进行研究.药对是联系单味药和复方的桥梁,是组成复方的最小配伍单位.本文基于药对"七情"关系之"相须"、"相使"组成"良"关系,选择治疗老年性痴呆的远志-石菖蒲"相使"药对为研究对象,从细胞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洋 导师:郑晓晖 西北大学 中药学 中药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芳香开窍类药物不仅能够通过血脑屏障,而且能促进其它一些药物通过血脑屏障,从而起到对脑部疾病的治疗作用.血脑屏障上分布较多的P-糖蛋白,P-糖蛋白是一种药物外排泵,在机体其他部位也广泛分布,是抑制药物吸收、影响药物分布、加速药物消除的重要因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董娟妮 导师:郑晓晖 陈涛 西北大学 中药学 中药学(专业学位)(硕士) 2014年
【摘要】 中医药在医治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由于其组方复杂,临床用药灵活,有关组方配伍研究颇为困难.药对作为复方的基本单位,组成简单,往往在组方中起到提纲挈领的关键作用,药对研究也能够驭繁就简,已成为复方研究的一个重点方向.因此,本论文选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黄晶晶 导师:郑晓晖 西北大学 中药学 中药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高效药物是人类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主要途径,其活性成分筛选方法的建立一直是医学、药学和化学等领域的前沿研究问题.本论文以药物活性成分高效筛选为目的,建立了定向固定化β-肾上腺素受体(β2-AR)亲和色谱,并将其应用于麻黄活性成分筛选及作用机制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闫高颖 导师:郑晓晖 西北大学 中药学 中药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用药的重要方式,其有效性早已被两千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所证明.代谢组学技术将中药成分及机体体内复杂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成为研究中药作用及其机制的重要手段.本课题选择活血胶囊为研究对象,制作气虚血瘀大鼠模型,采用代谢组学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吴一振 导师:郑晓晖 西北大学 中药学 中药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中医药是数千年以来我国人们抗击疾病的实践和总结,也是中华文明中一笔宝贵的财富.本论文在传统中医药配伍理论的指导下,选取"君-使"药对"广枣-冰片"为研究对象,分析君药广枣经大鼠灌胃给药后水溶性成分的吸收入血情况,考察了血瘀证模型大鼠体内冰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孟雪 导师:郑晓晖 西北大学 中药学 中药学(博士) 2014年
【摘要】 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其体系庞杂,很难进行研究.药对是联系单味药和复方的桥梁,是组成复方的最小配伍单位.本文基于药对"七情"关系之"相须"、"相使"组成"良"关系,选择治疗老年性痴呆的远志-石菖蒲"相使"药对为研究对象,从细胞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凌鉴 导师:郑晓晖 西北大学 中药学 中药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近年来,偏头痛发病率呈现日益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该疾病的防治已经成为医药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论文从众多治疗偏头痛的经方中选择经典药对"川芎-香附"药对为研究对象,对川芎指标性成分阿魏酸配伍香附前后在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贾璞 导师:郑晓晖 西北大学 中药学 中药学(博士) 2013年
【摘要】 道德经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体是一个阴阳平衡的整体,为"和"的状态,而患病的病机是外界及机体本身的种种病因造成了阴阳的失衡,恢复"和"的平衡,是为医之道.用药治病,是利用药物的阴阳偏性,即药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