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20
- 445
- 47
- 19
- 18
- 13
- 66
- 30
- 26
- 25
- 2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翟婷婷 丁丽仙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5年43卷8期 31-3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丁氏益气养阴汤治疗气阴两虚型经期延长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就诊于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的108例气阴两虚型经期延长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54例给予裸花紫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玉琪 徐亚南 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27卷1期 102-107页ISTICCA
【摘要】 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药量和煎煮方法.现今医家使用炮附子时通常先煎1~2 h,而仲景则不先煎,而且在用量上也与现今有很大差别.《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炮附子的主要功效为扶阳、逐饮、止痛和恢复沉衰的机能,但在不同剂量与不同煎煮时长下,炮附子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虎 王婷萱 等 《山东中医杂志》 2025年44卷1期 101-104页ISTIC
【摘要】 "国医楷模"陈景河先生认为寒地病邪致病具有寒邪重、风邪盛、痰湿蕴结、瘀血相兼的特点,因此,寒地慢性头痛的病因病机主要与风寒或风热伏邪、气血凝滞、虚、痰相关.治疗寒地慢性头痛当明三因之宜忌、审机制变.伏邪滞络者,治当辨别寒热,以宣散之法祛伏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莉洁 曲夷 《山东中医杂志》 2025年44卷5期 516-521页ISTIC
【摘要】 文章先从《神农本草经》中筛选出具有利水功效的苦味药27种,分析其功效特点,再结合《伤寒杂病论》原文分析其中用于经方的15味药物的配伍应用规律,最终得出以下结论.①《神农本草经》利水药物中苦味药物所占比重最大,其性多偏寒,具有散结除癥、清热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晓洁 周宿迪 等 《中国中医急症》 2025年34卷1期 138-140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主观性耳鸣的疗效.方法 患者82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服用甲钴胺、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及醋酸泼尼松片,同时给予温针灸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经验方进行治疗.观察耳鸣残疾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诗笛 韩昊池 等 《针灸临床杂志》 2025年41卷7期 103-108页ISTIC
【摘要】 原发性痛经是指在没有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月经期间或月经前后出现的腹部疼痛症状,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原发性痛经的发生机制复杂,与子宫平滑肌过度收缩、前列腺素过量分泌、炎症反应和神经传导异常等密切相关.针刺在缓解痛经症状、调节全身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毕云 钱靖 等 《云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8卷2期 78-81,94页ISTIC
【摘要】 本文阐述了姚氏妇科对PCOS(polycystic ovoary syndrome,PCOS)在理论上的认识和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从病因来看,PCOS是因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劳逸失度,情志所伤所致.病机方面与气血失调,肝脾失和,冲任失衡密切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新成 谷万里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5年31卷7期 1159-1162页ISTICCSCDCA
【摘要】 从临证表现、发生机制、辨识调护及激发应用 4 个方面探讨瞑眩反应,提出瞑眩可表现为原有症状一时性加剧,如烦躁、呕吐、腹痛、下血、泄泻等;或出现新发症状,如出血、震颤、头目昏蒙、肢体麻木、皮肤瘙痒、腹胀、咳痰、水肿、斑疹、身痛、发热等.其发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婷婷 秦智 等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5年40卷3期 68-72页ISTIC
【摘要】 张锡纯临证应用连翘经验丰富,其立足于《神农本草经》之旨,循仲景之法,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临证实践,对连翘的运用提出了一些独到见解.如他认为连翘味淡性凉,其气香窜,具有升浮宣散之力,为治温病要药,可治疗太阳郁热、阳明热盛、温疫斑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瑜 曲夷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5年31卷7期 1282-1285页ISTICCSCDCA
【摘要】 依据《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筛选出《伤寒杂病论》中 18 味药食同源药物,以及全部由药食同源药物组成的19 首药食同源经方.药食同源药物有止咳逆上气、止奔豚、止疼痛等缓急功效.药食同源经方可缓脏腑气机急迫上冲之呕吐哕、奔豚;缓情绪烦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嘉潞 朱正邦 等 《黑龙江医学》 2025年49卷16期 1946-1950页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弹性与绝经综合征(MPS)患者中医药治疗效果的关系及其内在机制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和治疗前症状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1-6月在浙江省某国医馆妇科门诊就诊的120例MP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治疗前采用自制一般情况问卷、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晨阳 罗明轩 等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5年46卷4期 86-89页
【摘要】 总结管氏补肾九宫穴治疗肾阳虚衰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经验.管氏补肾九宫穴是管氏针灸流派中极具特色的一组集合穴,具有温补肾阳,散寒止痛的功效.通过分析了慢性盆腔炎肾阳虚衰证的病因病机,介绍介绍管氏补肾九宫穴组穴原理及治疗肾阳虚衰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涛 宋若会 等 《医学信息》 2025年38卷1期 69-72页
【摘要】 目的 了解某三甲中医院住院老年患者的疾病频率分布、住院诊断组合特征,研究其中的规律性,为临床医生、疾病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某三甲中医院 2020 年 1 月 1 日-12 月 31 日住院患者病案首页数据,包括主要诊断、其他诊断、IC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佳丽 张永青 等 《湖北中医杂志》 2025年47卷4期 22-25页
【摘要】 恶性肿瘤发病率及病死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着人民身体健康.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有效治疗手段之一,化疗通过抑制癌细胞增殖、杀死肿瘤细胞发挥抗癌作用,但由于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选择精度差,其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作用于人体正常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国淼 吴永吉 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5年39卷5期 37-40页
【摘要】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一种最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其特征是突然且反复的鼻痒、鼻塞、喷嚏样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困扰.目前现代医学对AR的治疗原则为"防治结合,四位一体",包括环境控制、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和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管媛媛 黄博臻 等 《江西中医药》 2025年56卷6期 22-24,30页CA
【摘要】 肾性血尿是临床常见的肾脏疾病症状,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吴深涛认为肾性血尿病位在肾与膀胱,与脾、肺关系密切,核心病机为湿热壅盛、风邪袭扰、瘀血阻络、脾肾两虚,强调"湿热分消,治从三焦""外散内息,祛风宁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议丹 闫文键 等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15卷10期 29-32,49页
【摘要】 近视是眼睛在调节松弛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折射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远视力降低.本文对 2019-2024 年推拿及联合其他中医外治法治疗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文献进行筛查整理,涵盖单独推拿疗法及其与针刺、灸法、耳穴贴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浩珂 谢桂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5年23卷11期 57-60页
【摘要】 付细芳主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60余载,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脾阴虚泄泻并不少见,且多见于素体阴亏者.脾阴虚泄泻病程较长,少则数月,多则数年,泄泻昼夜均可出现,泻时黏滞不畅或先坚后溏,腹不痛或微痛,舌质红或暗红,苔黄或白腻,中有裂纹及花剥,脉象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华重钧 周政署 等 《中南药学》 2025年23卷5期 1221-122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桂枝芍药知母汤(GSZD)的抗类风湿关节炎(RA)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72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GSZD低、中、高剂量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胶原诱导法建立胶原诱导性关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佳慧 徐甜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25年52卷4期 6-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失眠患者80例,按照3∶1比例随机分为综合疗法组60例与五行音乐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睡眠健康教育联合五行音乐治疗,综合疗法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安睡饮和中药香薰枕进行干预.分别在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景晚霞 李玲 等 《中医药导报》 2025年31卷3期 133-140页ISTIC
【摘要】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好发于老年人的慢性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复杂,现有的治疗策略只能缓解症状,不能有效治愈此病.天然化合物具有易得、来源广、毒副作用小等特点,已成为研究者的研究热点.总结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发现当归有效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小娜 杜小正 等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25年41卷2期 510-512,后插1-后插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关节滑膜炎症为核心病理表现的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损伤性强,致残率高,目前无法治愈.近年研究表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作为一种泛素连接酶E3,其自身的泛素化调控功能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性疾病中通过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卓旭 姜玉龙 等 《中国中医急症》 2025年34卷5期 890-893页ISTIC
【摘要】 甘草附子汤由医圣张仲景所创制,是治疗痹证的经典方剂.本文通过对甘草附子汤的方性、方位、方势、方证进行分析,总结其方性为辛甘温,方位为作用于关节,具有向内向外的方势,适用于风湿表里阳气俱虚之证.本文以四肢骨节疼痛为特征进行类证鉴别,发现不同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锡伟 李红毅 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5年24卷3期 256-258页ISTICCA
【摘要】 蒲公英性苦、甘、寒,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和利湿通淋的作用,常用于主治内外热毒疮痈诸证,国医大师禤国维善于从古籍中挖掘药物的独特功效,发现蒲公英还有乌发生发、强壮筋骨的作用.临床中常与鱼腥草、白花蛇舌草、银花藤和松针配对使用,运用治疗痤疮、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詹秋中 陈敏 等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2卷1期 159-164页ISTICCA
【摘要】 不孕症率每年在全球范围内不断上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ET)成为了实现受孕的主要途径之一.但由于受孕成功率仍较低,仍有较大部分不孕患者无法受孕.针灸在配合IVF-ET方面具有特殊性,在临床应用中亦有成效.该文通过综述针灸与IVF...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宜闯 于存玥 等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25年35卷5期 584-587页ISTICCA
【摘要】 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症状严重,病死率高,具有极大危害性,属中医"臌胀"范畴.姜德友教授取法经典有其独到观点,认为此病病机总与"水停"相关,与《黄帝内经》中"浊阴"的关系密切,提出逆浊不降、寒浊凝滞、瘀浊不通为其主要病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邵奇 王若冲 等 《西部中医药》 2025年38卷3期 10-13页ISTIC
【摘要】 国医大师王庆国教授将附子喻为大将,认为附子可温五脏六腑之阳,通行十二经,走窜全身无处不到.临床中,他常以附子合麻黄温肺散寒,合桂枝温通心阳,合吴茱萸温肝暖胃,合干姜温脾回阳,合仙茅温补肾阳,并附临床验案,以佐证附子可温五脏之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锡伟 李红毅 《光明中医》 2025年40卷8期 1668-1671页
【摘要】 中医流派的形成与地域医药文化密切相关.岭南中医皮肤病流派在形成过程中深受岭南中医药文化的影响.此文从文化视角论述了岭南中医药文化对岭南中医皮肤病流派的影响,并对岭南中医皮肤病流派进行梳理与研究,探究岭南中医皮肤病流派的传承脉络及其文化背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倩 邓丙戌 等 《北京中医药》 2025年44卷6期 717-720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名老中医赵炳南经验方"苍肤洗剂"干纸巾外用治疗手足癣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手足癣患者144例.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病例分为A、B、C组.A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轩 王鹏琴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5年39卷6期 42-45页
【摘要】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对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有很多临床研究证实,中国传统心身锻炼气功功法对帕金森病的康复治疗有非常好的效果.文章通过收集近年相关文献,对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文昊 任鹏鹏 等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5年49卷4期 10-13页
【摘要】 龙江医派作为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地域和黑土文化特色,其中包含的民间特色诊疗技术自古以来在黑龙江地区发挥重要作用,为解除龙江地区民众疾苦做出重要贡献.本文通过整理挖掘黑龙江省民间特色诊疗技术相关文献资料,研究其发展现状,梳理典型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康向东 宋丹萍 等 《中医药导报》 2025年31卷3期 163-165,169页ISTIC
【摘要】 惊恐发作是惊恐障碍主要临床表现,中医学将其归属"卑惵""奔豚""惊悸""百合病""脏躁"等范畴.国医大师王庆国认为惊恐发作的基本病机多以气血亏虚、心肾阳虚为本,以痰浊为标.因此,王庆国重用温补法,通过补益气血、温补心阳、温补肾阳的治疗方法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星宇 夏祥华 等 《广东化工》 2025年52卷3期 132-134,131页
【摘要】 目的:为进一步完善广西地区青果核药材质量标准,本文对广西地区青果核药材进行性状鉴别及含量测定初探,促进农业废弃物高值化利用,助力中医药产业向循环经济转型.方法:采用粉末显微观察、薄层色谱法对产自广西不同地区的青果核进行性状分析,按照《中国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嘉怡 徐璇 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5卷2期 298-302页ISTICCA
【摘要】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黏膜慢性炎症,以反复发作和迁延难愈为特点.常小荣教授基于湖湘针推学术流派的"灸经治脏"思想,提出慢性胃炎的病机核心在于气机阻滞,主要病位涉及脾胃,与肝、肺、心、肾等脏腑功能紧密相关.治疗上,常小荣教授强调以调畅气机为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品汐 张汝涵 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5卷7期 1297-1303页ISTICCA
【摘要】 总结常小荣教授基于"三通四防"学术思想灸治脂浊病的临证经验.脂浊在中医学中泛指体内呈现出混浊、黏滞、胶着特点的一种病理物质.常小荣教授根据脂浊致病缠绵、阻滞、易变的特点,提出了脂浊防治的"三通四防"观,巧用隔药饼灸疗法,选用肝俞、脾俞、心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亚杰 栾镇宇 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5年39卷5期 41-44,后插12页
【摘要】 目的 分析眼针熥疗止痛技术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疼痛症状改善、运动功能恢复及生活能力建立的变化.方法 将356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114例)、熥疗康复组(120例)、眼针熥疗康复组(122例).康复组治疗采用基础治疗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春杨 刘肖肖 等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1卷1期 30-34页ISTIC
【摘要】 张金良教授为龙江医派杰出医家,临床辨治肝胆病具有独特诊疗思想.独创"组药治肝"理论,提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治肝胆;精于"五诊十纲",谨守病机,以证处方与为病寻药合之;立足肝之体用,提出肝脾肾同治,善用大方复法.治疗上形成了"一纲三辨三治"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远博 张东帅 等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1卷8期 856-861页ISTIC
【摘要】 主要探讨姜德友教授针对代谢综合征(MS)的中医辨治经验,根植于龙江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地域文化,总结其四十余载之临证经验,形成其独特的辨证论治体系.姜德友认为,代谢综合征的基本病机根植于五脏失司——肝疏失利、脾湿困囿、肾气失司,治疗原则应以扶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凯凯 马静 等 《陕西中医》 2025年46卷4期 490-49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哈氏育阴汤治疗肝肾阴虚型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管生成因子的影响.方法:纳入肝肾阴虚型DOR患者 6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0 例.治疗组予哈氏育阴汤,对照组予坤泰胶囊,治疗 3 个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京博 霍超越 等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1卷3期 262-266页ISTIC
【摘要】 克罗恩病是临床上的疑难病种,患病率逐年攀升.国医大师王庆国教授治疗克罗恩病经验丰富,王老认为,克罗恩病主要分为两种证型,一种为湿热瘀血,肾阳亏虚证;一种为肝郁脾寒证.前者应以养血活血,清利湿热,补肾消痈为法,方选援绝神丹合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