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3
- 29
- 1
- 14
- 3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吴海标 《中国针灸》 2021年41卷5期 537-54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介绍韦立富教授应用朱琏学术思想治疗痉挛性斜颈的思路和经验.痉挛性斜颈的主要病机是阳气不通,筋脉失养,以“通阳益气”为主要治疗原则.局部选用手足阳明经、少阳经和太阳经腧穴,远部取督脉腧穴、四肢相关阳经的合穴和“四关”穴.治疗过程中结合运用朱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垂义 牛琳琳 《中医杂志》 2021年62卷3期 209-212页ISTICPKUCSCD
【摘要】 总结毛德西教授从水饮论治胸痹心痛的经验.通过对《伤寒杂病论》胸痹心痛的根本病机即"阳微阴弦"原义的分析,提出水饮是胸痹心痛的主要标实因素.临床从水饮论治胸痹心痛,当以温阳化饮为基础,兼以行气、活血、散寒、逐水,采用苓桂术甘汤为基础加减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福霞 高进云 等 《针刺研究》 2021年46卷7期 610-61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应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研究调任通督针法对脑梗死各向异性分数(FA)和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针刺组,每组27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基础治疗;针刺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调任通督针法,主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紫明 陈坚义 等 《中国针灸》 2020年40卷12期 1319-132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天枢穴枢机作用进行分析,从脾胃之升降、肝胆之疏泄、肠腑之传道、三焦水道通调及从阴引阳5个方面探讨其枢机之理.天枢穴总司气之升降出入,欲明其用必先知其源,从气机的升降出入去剖析天枢穴的枢机作用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群励 杨丹 《中医杂志》 2020年61卷1期 17-19页ISTICPKUCSCD
【摘要】 介绍梁晓春治疗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的经验.认为该病的主要病机可概括为“虚、瘀、浊”三方面,虚主要是脾肾两虚,为发病根本,病程初期以脾肾气虚为主,随着疾病进展逐渐演变为脾肾阳虚;瘀阻肾络和浊毒内蕴是促发因素,且贯穿于病程始终.临证采用自拟补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兵 《中医杂志》 2019年60卷11期 920-922,948页ISTICPKUCSCD
【摘要】 基于张仲景对胸痹心痛“阳微阴弦”的论述,总结赵青春应用温通汤辨治胸痹心痛的经验.经脉闭阻,血行不畅,痰浊、瘀血、寒凝、气滞阻痹胸中是胸痹心痛发病之关键,根据“阳微阴弦”的基本病机,提出用温通法治疗,拟温通汤辨证加减.同时提出要注意心肾阳气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健 陶国水 等 《中医杂志》 2020年61卷17期 1562-1564页ISTICPKUCSCD
【摘要】 基于龙砂医家柳宝诒医案研究,探析其六经辨证学术思想与用药特色,发现柳宝诒力畅寒温统一,明辨六经,依六经之证辨治六经,以“欲解时”辨治六经,以脉证相合辨治六经,以腹诊之象辨治六经,临床据证选用剂型,汤丸并用,讲求药物炮制,以药制药,善用鲜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支勇 赵巍 《中医杂志》 2019年60卷17期 1459-1462页ISTICPKUCSCD
【摘要】 总结曹式丽应用辛通畅络法治疗膜性肾病的经验.认为膜性肾病的病位在肾络,病机关键为肾络郁滞,强调肾络郁滞贯穿膜性肾病全程,从络论治是治疗膜性肾病的重要原则,提出辛通畅络法治疗膜性肾病,临床应用祛风通络法、祛湿通络法、祛瘀通络法辨证论治膜性肾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梅昭荷 聂红明 等 《中医杂志》 2020年61卷21期 1894-189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观察大黄(廑)虫胶囊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瘀血阻络证伴脾大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基于真实世界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2年1月至2017年4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就诊的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瘀血阻络证伴脾大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鸿静 谢俊 等 《中国针灸》 2020年40卷6期 683-68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腧穴,有健脾和胃、养肝益肾之功,是治疗脾胃及妇科疾病的要穴,临床上应用甚广.现代针灸书籍、图谱、模型皆载其定位为小腿内侧,胫骨内侧缘后际,内踝尖上3寸.笔者查阅资料发现,各类古籍和现代文献对三阴交定位的描述不尽相同,主治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梦龙 李念虎 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20年28卷6期 531-5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基于动物随机对照实验及临床病例应用,研究横突间入路胸椎椎体间融合术(ITIF)的可行性、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将24只成年山羊,体重(35.67±2.39) kg,随机分为横突间入路胸椎椎体间融合术组(ITIF组)、经椎间孔胸椎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成功 龙红慧 等 《中国针灸》 2020年40卷12期 1345-134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总结蔡圣朝教授通脉温阳灸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并对典型案例进行介绍.蔡圣朝教授认为干燥综合征属燥痹,阴津不足为标,阳气亏虚为本.运用在传统铺灸基础上发明的通脉温阳灸治疗以温补脏腑,阳气功能恢复则阴液自生,形成了"阴虚可灸"理论与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霞 项翔 等 《中国针灸》 2020年40卷12期 1379-138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素问?刺禁论》载:"脏有要害,不可不察……七节之傍,中有小心,从之有福,逆之有咎."其中提到的"七节之傍,中有小心",历代注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曾就此剖析[1],今再读《素问?刺禁论》,颇受启发,现分享如下.1 "七节"之义节,《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娜 汤诺 等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35卷3期 17-2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评价舒心饮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气阴两虚证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124例气阴两虚证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1例和治疗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规范治疗,治疗组患者在...
【关键词】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舒心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志芳 麻春杰 等 《中医杂志》 2019年60卷10期 823-826页ISTICPKUCSCD
【摘要】 对米子良教授治疗痹证的临证思路进行简要总结.认为痹证以瘀血为核心、以疼痛为特征,其主要病理变化为邪阻经脉、气血阻滞,“瘀”贯穿痹证始终.据此将痹证分为成瘀前期、瘀成期、瘀后期三期论治.瘀前为痹证前期或早期,由风、寒、湿热等外感邪气入侵,导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进杰 熊妍 等 《中医学报》 2020年35卷1期 199-20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三痹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KOA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三痹汤,对照组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疗效,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铁柱 林娟 等 《中药材》 2018年41卷8期 1821-1826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对四川省通江县重点药用植物资源开展调查,以期摸清该县重点药用植物种类、功效等相关信息.方法: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对通江县的重点药用植物进行归纳与分析.结果:通江县有重点药用植物100科236属283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娟 陈铁柱 等 《中药材》 2018年41卷9期 2067-2072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调查研究四川万源市的药用植物资源,明确该地区药用植物的种类、功效等相关信息.方法:通过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和查阅相关文献,对该地区的药用植物种类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万源市内药用植物有93科192属231种,其中裸子植物1种;蕨类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莹 聂红明 等 《河南中医》 2021年41卷6期 829-831页ISTIC
【摘要】 慢性乙型肝炎具有"发则有证可辨,伏则无机可循"的特点,与伏邪致病特点一致,其病因为伏邪内郁,病机特点为邪恋正虚,故治疗多以扶正祛邪为主.根据伏邪本身发病特点,分三期进行辨治:病邪潜伏期,多见里热,主要以清透伏邪为主,使病邪从外而解.肝炎发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松 严江天 《中国针灸》 2018年38卷12期 1267-127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足三里、关元温针灸联合八髎穴隔姜灸治疗与西药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50例卵巢早衰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和西药组,每组25例.针灸组采用足三里、关元温针灸(30 min)联合八髎穴隔姜灸(1.5 h)治疗,每天1次,每周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旭晖 林举择 《湖南中医杂志》 2021年37卷3期 25-26页
【摘要】 介绍王昌俊教授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经验.王教授辨治顽固性失眠,强调首先应分清虚实,实证多为内邪,如气郁、内火、痰食等滞逆所致,故实证之治重在疏肝、降火、化痰(食);虚证之治,在于辨证补阴阳气血之不足,交通心肾.临证注重活血化瘀及重镇安神药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亚莉 沈舒文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9年41卷10期 1115-1118页ISTIC
【摘要】 沈舒文教授擅长用标本辨虚实,因果测演变,提出虚实关联证候结构动态变化的个体化辨证论治思维方法.认为溃疡性结肠炎常呈虚实夹杂之态,虚以脾胃、脾肾正虚为主,实以气郁、湿热、血瘀之邪实为主;强调辨证论治,在辨明标本虚实的基础上,分清寒热,调畅气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颖 姚成增 《河南中医》 2020年40卷10期 1511-1514页ISTIC
【摘要】 蒋梅先教授基于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基本病机,结合患者的个体特质、疾病分期、基础疾病、合并疾病等,确立诊疗原则,化裁用药.蒋老师认为,心衰病位在心,初期以心气亏虚为主,临证提倡“改善心肾阳气互资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关键”,治疗心衰之基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惠慧 《河南中医》 2020年40卷12期 1807-1809页ISTIC
【摘要】 柴胡汤证以往来寒热为特点,热郁较深,阳气不能外达时,可见阳证似阴证.大柴胡汤疏利少阳,清热通腑,主治少阳病未解,邪入阳明化热之证;猪苓汤证阴虚、热结、水停并见,猪苓汤育阴清热利水,治疗虚性水气病;桂枝加附子汤治疗营卫不和,卫阴不足之证,附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培轮 崔云 等 《中华全科医学》 2020年18卷4期 657-661页ISTIC
【摘要】 目的 总结崔云教授治疗少弱精子症常用对药与角药理法方药经验.方法 通过采集与分析崔云教授治疗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病例,在充分认识病因病机的基础上,对崔云教授诊治少弱精子症常用对药与角药进行归纳,总结崔云教授诊治少弱精子症常用对药与角药经验,对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弼沧 吴秋英 等 《国医论坛》 2020年35卷5期 12-15页
【摘要】 闽南地区寒湿内蕴证比较常见,饮食不当、生活节奏快、高年火衰、久病伤阳是主要原因.寒湿内蕴证可变生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易感寒湿疫疠,寒与湿互为体用,加重病情.治疗上,根据寒湿所在部位,结合药势,因势利导;重视脾胃升降功能;辨六经,由深及浅,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坚义 唐宏图 等 《中医学报》 2020年35卷12期 2521-2524页ISTICCA
【摘要】 足三里穴名首见于《黄帝内经》,属足阳明胃经,为胃经合穴,胃之下合穴.足三里本属土经,又为土穴.土为万物之根本,生化气血,荣养四肢百骸.足三里主治极其广泛,实则可为一"理"字,其功能皆不离"理气血".三里,又可作"三理",为言其功用,即足三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欣 胡微 等 《中医学报》 2019年34卷11期 2362-2365页ISTICCA
【摘要】 月经的物质基础乃肾阴,只有肾阳的温煦及推动才能化生精血.肾虚而致阴阳失调乃是月经病的主要原因.肝藏血,主疏泄,同时肝经与冲任二脉交会.肝具有疏泄月经及调节经量的作用.脾肾二脏,先后天互相资生.若脾胃虚弱,运化失常,则气血生化乏源,肾精无所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晋东旭 《国医论坛》 2020年35卷6期 6-7页
【摘要】 痰热闭肺是小儿肺炎喘嗽最常见证型.内因为食积内停,郁而化热,痰热上客于肺;外因是外邪乘虚袭肺;痰热蕴肺,肺气郁闭,肺失宣肃而发病,痰、热、闭是病机之关键.治宜清肺涤痰、宣肺平喘、通腑泻浊,首选经方麻杏石甘汤合小陷胸汤加减.在实践中发现,麻杏...
【关键词】 痰热闭肺证;肺炎喘嗽;麻杏石甘汤合小陷胸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君蓉 章浩军 《国医论坛》 2020年35卷3期 10-13页
【摘要】 章浩军教授擅于运用六经辨治不寐,太阳不寐,治以调和营卫、潜镇安神为法,方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味;阳明不寐,治以清热除烦、宣发郁热为法,方用栀子豉汤加味;少阳太阴不寐,治以疏利少阳、渗湿止泻为法,方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少阴不寐,治以滋阴降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庞建国 赵青春 《国医论坛》 2020年35卷5期 49-51页
【摘要】 四逆散为《伤寒论》名方,仲圣之后,历代医家多有阐述.赵青春遵仲圣立法立方之精神,兼采各家之论,通过对四逆散方证的分析,认为四逆散不独治厥逆,实则是疏通气机、调畅气血的基础方剂.赵青春临床擅长从不同疾病的表现中寻找“气郁”病机,并应用四逆散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新春 《湖南中医杂志》 2020年36卷8期 92-93页
【摘要】 肠痈是指发生于肠道的痈肿,包含了西医学的急性阑尾炎、回肠末端憩室炎、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饮食不节、寒温不适或情志所伤,损伤肠胃,引起肠道传化失司,糟粕停滞,气滞血瘀,瘀久化热,热胜肉腐而成痈肿.《症因脉治·卷四》论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晓彤 关运祥 《中医学报》 2018年33卷11期 2211-221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蓉戟益智颗粒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分散片,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蓉戟益智颗粒.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评分和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季漪 李柳 等 《中医学报》 2020年35卷12期 2592-2595页ISTICCA
【摘要】 直肠癌放射性肠损伤的基本病机为瘀热湿浊互结、气阴两伤,治以凉血化瘀、清热和湿、益气养阴之法,以犀角地黄汤、白头翁汤、四君子汤和沙参麦冬汤为基础方治之.临证时,吴勉华教授在上方的基础上依据瘀、热、湿、虚等病机证素轻重的不同灵活化裁治疗,并根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进杰 《中医学报》 2017年32卷9期 1651-1653页ISTICCA
【摘要】 段海辰教授认为消化性溃疡多因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素体脾虚导致胃中气机阻滞,从而导致瘀血,气血失调是其发生的病理关键.故段海辰教授认为消化性溃疡临证时无论是何型胃痛均应重视调气和血的作用.本病发作初期清热活血行气以促进“内疮”消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威 王朝阳 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4年36卷3期 273-275页ISTIC
【摘要】 药对是由两味中药配伍在一起同时应用的一种相对固定的配伍形式,可以起到相须相使的作用,从而提高疗效.周安方教授擅长运用止痛对药治疗多种疾病.笔者有幸跟师临床学习,感到受益匪浅,现将周教授的部分止痛对药整理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舟 曹继刚 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4年36卷1期 72-74页ISTIC
【摘要】 <篇首> 湖北中医药大学周安方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第四批、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笔者有幸跟师临床学习,受益匪浅.现摘其治疗精子质量严重异常性不育症验案3则,以飨同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顾润环 刘成全 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4年36卷7期 652-656页ISTIC
【摘要】 顾维超主任是江苏省首批名中医和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及学位指导老师。顾老善治疑难病症,对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尤有心得,临床疗效显著。笔者有幸成为其学术经验继承人,跟随顾老学习深有体会。现将其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辨治经验整理成篇,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文婷 於丙寅 等 《河南中医》 2020年40卷7期 980-982页ISTIC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病因为感受“戾气”,发热贯穿疾病发展的全过程.发热是外感热病阳证的特有表现,根据张仲景的六经辨证,阳证可分为三阳证,即太阳证、少阳证、阳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好远 曹继刚 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3年35卷10期 949-951页ISTIC
【摘要】 湖北中医药大学周安方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第四批、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周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40余年,对于男科疾病及内科疑难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周安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