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24
- 123
- 1
- 15
- 14
- 13
- 12
- 1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赵进喜 贾海忠 等 《环球中医药》 2017年10卷1期 29-32页ISTICCA
【摘要】 郑钦安为清末著名医家,著有《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合称《郑钦安医学三书》。阐发经典,结合临床,强调明辨阴阳,突出中气,临床擅长应用大剂量姜、桂、附等,屡起沉疴,被今人奉为扶阳派宗师。认真研读郑氏三书,即可发现郑钦安学宗仲景,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永华 赵进喜 等 《环球中医药》 2017年10卷2期 179-182页ISTICCA
【摘要】 《儒门事亲》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张子和代表作。该书着眼攻邪,倡导应用汗、吐、下三法治疗急难重症,对后世影响深远。面对当今医家少用峻剂妄行补益的现状,学习该书有重要价值。其实,《儒门事亲》强调汗吐下,并不拘于汗吐下,具体用法复杂多样,丰富多彩。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海忠 赵进喜 等 《环球中医药》 2016年9卷11期 1336-1339页ISTICCA
【摘要】 《脾胃论》为金元名家李东垣晚年所作,体现了其学术的最高水平。理论重视脾胃元气,用药重视甘温升举,处方药多量轻,临床常有卓效。所论“阴火”为内伤所致的邪火,其形成以脾胃气虚为基础,治疗当甘温益其中气佐以芩连知母等,开“甘温除热”之法门,对后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立 贾海忠 等 《环球中医药》 2016年9卷6期 687-691页ISTICCA
【摘要】 在中国目前的中西医两套医学并存的形势下,西药的应用对中医证候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在认识疾病病机和临床辨证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应用西药的因素。而在应用西药的过程当中,也需要考虑到西医对证候的影响,或者说需要重视中医的辨证,具体情况具体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海忠 赵进喜 等 《环球中医药》 2016年9卷8期 949-953页ISTICCA
【摘要】 中药注射剂突破了中医传统给药方式,已被众多医者与患者接受,尤其在急危重症抢救、感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等治疗中,具有其他剂型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不辨证、超剂量、超说明书等不规范使用的问题,严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玉光 于智敏 等 《环球中医药》 2016年9卷4期 428-432页ISTICCA
【摘要】 治则与治法理论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居于重要位置,在中医理论研究中属相对薄弱环节,应该重视经典名著有关治则、治法理论的挖掘,重视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同时注意结合现代临床实际,参考现代医学相关认识,深入领会中医治则与治法理论,并不断创新,促进中医学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进喜 张昱 等 《环球中医药》 2016年9卷10期 1225-1229页ISTICCA
【摘要】 《医林改错》为清代医家王清任所著,反映了王清任求真务实的学术精神,其倡导的“气血理论”与“活血化瘀”诸方为中医现代临床大开法门,促进了学术的繁荣进步,推开了“活血化瘀”时代的大门,对医学发展有着卓越的贡献。对待《医林改错》,应注意取其精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苗 周平安 等 《环球中医药》 2016年2期 149-152页ISTICCA
【摘要】 流派纷呈、百家争鸣是中医学术的特色之一,客观上促进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完善和临床经验的总结。面对各具特色的流派,应追本溯源,重视传承,兼收并蓄,汲古今百家之精华,参现代医学之成果,在此基础上,融诸家之长,求创新,谋发展,促进中医学术的繁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永华 赵进喜 等 《环球中医药》 2016年9卷7期 798-802页ISTICCA
【摘要】 中西医临床思维方法各有特点,中医立足于象思维,注重整体,西医以实验医学为基础,重视病理,临床上中西医临床两套思维方式冲突客观存在。但中西医并非对立不能兼容的关系,中西医临床思维融合,常有利于临床疗效提高。具体思路,首先应该强调突出中医原创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苗 周平安 等 《环球中医药》 2016年9卷3期 303-307页ISTICCA
【摘要】 中药药性理论,包括性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等,全面把握中药药性,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要全面把握药性,就需要熟读经典,多参名师,并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加深认识。同时,参考现代药理研究成果,也有利于加深理解中药药性,拓宽中药应用领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永华 李忠 等 《环球中医药》 2016年9卷12期 1466-1468页ISTICCA
【摘要】 张锡纯是近代中医大家,其崇尚实证、重视实效、衷中参西、汇通中西的治学思想,完整地体现在名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影响深远。研读《医学衷中参西录》,不仅要领会并坚持衷中参西的治学思想,更应该重视其方剂学成就,学习选方用药的经验,不断在临证中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关秋红 章红英 等 《环球中医药》 2016年9卷5期 583-586页ISTICCA
【摘要】 各家学说,百家争鸣,促进了中医学术的繁荣与发展,其形成源于对经典著作的诠释,也是不同医家与学派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所进行的理论探索与创新。学习各家学说需要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应该通过熟读原著,全面领会、客观看待,同时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玉娥 黄安 等 《环球中医药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5年18卷1期 45-50页ISTICCA
【摘要】 吕景山教授是中国当代著名中医临床家、教育家,作为施今墨学派传承人之一,守正创新,总结"施氏对药"经验,提出"针药对法"理论体系,对传承发展学派思想做出了卓越贡献.学术方面,吕景山教授注重中医辨证和中西医结合,提出了"方选对药,针取对穴,术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剑 陈雪楠 等 《环球中医药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5年18卷2期 240-245页ISTICCA
【摘要】 李辅仁教授是中国老年医疗保健领域的中医药学家,从事老年保健和老年病中医防治工作近70年.长期扎根临床,疗效卓著,在老年保健和老年病防治方面,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和鲜明的临证思辨特色,为中医老年医学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李老一生行医,潜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进喜 刘景源 等 《环球中医药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5年18卷8期 1601-1606页ISTICCA
【摘要】 刘景源教授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师从刘渡舟、印会河、王绵之等多位名师,留校任教后长期从事温病学的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主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温病学》示范课程,国内外影响深远.刘景源教授在学术上明确提出卫气营血辨证辨治温热病,三焦辨证辨治湿热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韦婉 姜尚上 等 《环球中医药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5年18卷7期 1365-1369页ISTICCA
【摘要】 董建华院士作为中医热病学的奠基人,创立了"寒温统一"理论与"三期二十一候"辨证方法,构建了风温肺热病辨治体系,主导创立了风温肺热病病名及诊疗标准,开创了急性热病科研范式,为现代疫病防治提供了核心理论支撑,是中医药标准化与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进喜 庞博 等 《环球中医药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5年18卷6期 1179-1183页ISTICCA
【摘要】 验方"三两三",涵盖疮疡、首风、跌打、疼痛、痹症、镇衄等系列方剂,组方规律、药简力宏、标本兼治.该方源自民间,宋孝志教授将四则"三两三"验方整理刊载;后经高齐民教授补充及周平安教授、张炳厚教授和房定亚教授等后世医家化裁,将其广泛用于皮肤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锡瞳 王玉光 等 《环球中医药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5年18卷5期 952-956页ISTICCA
【摘要】 本文围绕周平安教授在外感热病方面的学术思想展开研讨.周平安教授是我国著名呼吸病、热病、疑难病专家,其学术传承脉络丰富,在临床实践与理论研究中取得诸多成就.周教授的外感热病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主要包括:分期分证诊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其思路对C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进喜 李雁 等 《环球中医药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5年18卷3期 483-487页ISTICCA
【摘要】 秦伯未先生师从丁甘仁、曹颖甫、谢利恒等沪上名医,毕生致力于中医教育与临床实践,业医50余载,在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方面均有很深造诣.新中国成立后,先生曾任卫生部中医顾问、北京中医学院院务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医组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凤兰 陶晓华 等 《环球中医药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5年18卷4期 751-754页ISTICCA
【摘要】 余瀛鳌先生,字荣成,号未病,祖籍江苏阜宁,出身中医世家,一门三代名医,师从秦伯未先生,是中医临床文献研究的倡导者与开拓者,是中医文献大家与临床大家.余瀛鳌先生治学严谨,倡导文献研究应密切结合临床,力求"去粗存精,择善而从",以"学以致用"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进喜 张守琳 等 《环球中医药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4年17卷3期 439-443页ISTICCA
【摘要】 肾病综合征是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高脂血症的一组临床症候群,明确诊断病理类型对于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中医学认为本病的中心病位总在肾,但与肺、脾、三焦等多脏有关,常表现为本虚标实.本病在治疗方面以健脾补肾、行气利水为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进喜 余仁欢 等 《环球中医药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4年17卷4期 600-603页ISTICCA
【摘要】 心肾综合征是指当心脏和肾脏其中某一器官发生急、慢性功能异常从而导致另一器官急、慢性功能异常的综合征,常兼有心力衰竭症状与肾衰竭症状.中心病位在心、肾,但与肺、脾、肝等多脏有关,常表现为本虚标实.临床诊治应分清缓急,明确原发病,分清临床分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宁 赵进喜 等 《环球中医药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4年17卷1期 62-65页ISTICCA
【摘要】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发病率逐年上升,现已成为导致我国妇女月经紊乱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临床上,除可表现为月经紊乱、不孕外,还包括多毛、肥胖、黑棘皮征病等内分泌相关改变,大大降低患者生活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堃 史云 等 《环球中医药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4年17卷6期 1079-1084页ISTICCA
【摘要】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又称"绝经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是由于卵巢功能退行性改变、脑垂体功能亢进、雌激素水平低下所导致的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心理症状的一组证候群.其发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进喜 倪青 等 《环球中医药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4年17卷2期 256-259页ISTICCA
【摘要】 代谢综合征属中医"肥满"范畴,以腹部肥满、腰围增粗为主要表现,《内经》所谓"纵腹垂腴".病因包括体质因素、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及外湿因素等,病位在脾胃、肝、肾.治疗方面针对不同体质分类治疗,病、证、症结合,以健脾化湿为主,兼用行气解郁、清泻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克 徐荣谦 等 《环球中医药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4年17卷7期 1320-1323页ISTICCA
【摘要】 抽动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小儿慢性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以多发性短促、刻板的运动和发声性抽动为特征.其发病率高,症状表现多样,严重影响儿童的学习、社会交往与生活质量.现代医学治疗主要包括心理行为干预及药物干预等.对于本病的中医病机,当代学者或认为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宁 黄颐玉 等 《环球中医药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4年17卷9期 1777-1780页ISTICCA
【摘要】 白塞综合征属中医"狐惑"范畴,以口咽、二阴及眼部的溃疡为主要表现,可能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和脏器,包括眼部、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重要脏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体状况.西医治疗主要侧重抗炎、免疫抑制,以及防治重要脏器损伤.中医辨证施治,可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祝肇刚 薛钜夫 等 《环球中医药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4年17卷11期 2262-2266页ISTICCA
【摘要】 祝谌予教授师从北京"四大名医"施今墨,是中国当代中医学家、中西医结合临床家、中医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是中西医结合领域的开拓性人物.祝谌予教授先学中医而后又东渡日本学习西医学,治学兼收并蓄,倡导中西医结合,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疗效;重视教育,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维 王义军 等 《环球中医药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4年17卷8期 1580-1584页ISTICCA
【摘要】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侵犯泪腺和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为主且以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原发和继发之分.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位主要在口、眼、鼻、咽等清窍,与肺、脾、肝、肾等多脏相关,病机以阴虚津亏为主,并常表现为本虚标实之证.治疗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进喜 王世东 等 《环球中医药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4年17卷10期 2010-2014页ISTICCA
【摘要】 施今墨先生原名毓黔,字奖生,是中国近代著名中医临床家、教育家、改革家,作为北京"四大名医"之一,对燕京学派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为推动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贡献了宝贵的力量.在学术方面,施今墨先生融汇中西,注重临床疗效,提出辨病与辨证相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进喜 姜学连 等 《环球中医药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4年17卷5期 819-823页ISTICCA
【摘要】 肝肾综合征是严重肝病发生的同时伴有全身循环功能障碍引起的以急性肾功能衰竭为表现的严重并发症,其预后差,存活率低.现代医学治疗主要包括缩血管药物、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进喜 庞博 等 《环球中医药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4年17卷12期 2518-2521页ISTICCA
【摘要】 吕仁和教授,山西原平人,师从著名中医大家施今墨、秦伯未、祝谌予等,是国医大师、中医糖尿病和肾病领域专家、糖尿病肾病"微型癥瘕"重点研究室的学术带头人.吕仁和教授治学方面尊崇《内经》,重视承古纳新,倡导分期辨证,临床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肾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家驹 王玉光 等 《环球中医药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3年16卷4期 685-692页ISTICCA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为疫毒所伤.因病毒株不同,流行季节与气候以及地域与生活习惯,尤其是患者体质不同,会呈现出不同临床特点,或为寒湿,或为湿热,常见湿邪致病.应当基于中医外感病理论,重视审证求因,根据临床表现推求病机,辨证治疗不能拘于伤寒六经或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进喜 贾海忠 等 《环球中医药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3年16卷5期 928-931页ISTICCA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需要分辨不同的临床特点,针对性治疗.中医认为其基本病机是正虚邪恋,把握主病、主症的病机特点非常关键.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具有显著疗效,中药、针灸、推拿、气功等多种治疗方法综合运用,能够更...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宁 夏仲元 等 《环球中医药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3年16卷11期 2257-2262页ISTICCA
【摘要】 乳腺结节临床较为常见,常无明显的症状,而少数乳腺结节存在恶变的可能.鉴别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对于进一步寻求合适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乳腺结节的诊断主要依赖超声、钼靶X线检查、病理活检、MRI等检查手段.对于无症状的良性乳腺结节应注重随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进喜 林燕 等 《环球中医药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3年16卷10期 2011-2015页ISTICCA
【摘要】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常无明显症状或体征,少数结节有恶变可能.早期鉴别结节的良性恶性,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超声检查是临床鉴别甲状腺结节性质的首选方法,而放射性核素显像对于异位甲状腺组织的诊断也有重要意义.针对无症状的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宁 贾海忠 等 《环球中医药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3年16卷3期 468-472页ISTICCA
【摘要】 筋属中医五体之一,其内涵丰富,分布遍及全身.筋在狭义上指具有连接骨节、协助运动功能的肌腱、韧带、筋膜等,广义上又可包括关节囊、腱鞘、椎间盘、关节软骨、神经、肌肉等组织.筋虽为肝所主,但与多脏腑在生理和病理上密切相关.除了外力损伤,多脏腑功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海忠 赵进喜 等 《环球中医药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3年16卷2期 234-237页ISTICCA
【摘要】 血脉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属于奇恒之府,联络脏腑器官.心肝脾多脏腑经络功能失调,可导致血脉病变,而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周围血管疾病.血脉病变常表现为缺血和出血,其病变包括本虚和标实两个方面,治疗应明辨病因病机.心脑血管疾病常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进喜 况时祥 等 《环球中医药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3年16卷6期 1140-1143页ISTICCA
【摘要】 肌肉在人体分布广泛,内合于脾,与多脏腑经络均有密切联系.脾、肾、肝、肺等脏腑经络失调均可表现为肌肉疾病.通过观察肌肉的紧张度、充盈与否、肌力情况等,也可推测内在脏腑功能变化、气血阴阳多少.调节脏腑功能可用于治疗多种肌肉相关疾病,通过中药健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洪武 张晓梅 等 《环球中医药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3年16卷9期 1804-1807页ISTICCA
【摘要】 肺结节是临床常见的肺部疾病,起病隐匿,多无临床症状,而且少部分肺结节是恶性结节,早期明确诊断,积极接受中西医干预措施有重要价值.肺结节诊断主要依赖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人工智能(artific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