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12
- 19
- 12
- 1
- 139
- 31
- 29
- 4
- 3
- 41
- 38
- 25
- 18
- 1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 韩屾 导师:岑小波 四川大学 临床医学 临床药物与器械评价科学(硕士) 2007年
【摘要】 乌头类中药附子、川乌、草乌及其炮制品均为临床上常用中药,具有镇静、消炎镇痛、强心、抗肿瘤等作用,常用于多种疼痛的治疗。其主要药效成份乌头生物碱(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等)具有心脏毒性并可损害外周神经系统如脊髓,但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以往...
【中文期刊】 刘闯 田颖颖 等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48卷2期 260-264页
【摘要】 乌头类中药草乌是我国广泛使用的毒性药材,性热有大毒,归心、肝、脾、肾经,具有祛风散寒、温经止痛等功效.草乌毒性主要表现为可引发心律失常的心肌毒性,伴有心脏血管系统异常等问题,中毒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因其毒性剧烈,乌头类药材生品不入药使用,需经...
【中文期刊】 翟兴英 杨文博 等 《江西中医药》 2024年55卷6期 71-75页 CA
【摘要】 乌头类中药(川乌、附子和草乌等)被广泛地应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及麻醉止痛等.然而此类中药有大毒,其毒性成分主要为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这些成分也是有效成分.为了对乌头类中药潜在的毒副作用与药效机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中文期刊】 王金勇 王亚其 等 《现代预防医学》 2007年34卷7期 1204-1206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乌头类中药盐附子和乌头碱对CHL细胞(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的DNA损伤作用.[方法]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盐附子、乌头碱对CHL细胞DNA即刻损伤的影响.在加和不加S9时,盐附子均设5个剂量组(终浓度分别为5、25、1.25...
【中文期刊】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5年17卷5期 645-64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文研究乌头中生物碱成分的含量随煎煮时间变化的趋势,为考查乌头类中药的毒性,提供定量指标.按不同时间水煎提取样品;分别采用容量法、比色法和薄层扫描法测定总生物碱、双酯性生物碱和乌头碱的含量.生川乌醇水双提总生物碱含量最高,水提样品中以煎煮4...
【中文期刊】 汤春红 肖雪 等 《广西医学》 2018年40卷20期 2448-2451页 ISTICCA
【摘要】 乌头类中药是一类重要的中药材,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其中毒剂量与治疗剂量相当接近,中毒事件时有发生.过去十几年间,全世界大约共报告了5000例乌头碱中毒事件,中毒者常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尽管相关研究阐述了乌头碱致中枢神经毒性...
【中文期刊】 张舒涵 李晋奇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16卷10期 1366-1370页 ISTIC
【摘要】 乌头属植物是一类非常重要的药用植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乌头属植物的主要药用成分为二萜类生物碱,具有镇痛、抗炎、抗肿瘤等药理活性,但二萜类生物碱同时又毒性强烈,乌头碱作为二萜类生物碱的代表活性成分,2015版中国药典规定其总量需低于0.5% ...
【中文期刊】 李进军 肖桂林 《中国急救医学》 2017年37卷5期 477-480页 ISTICCSCDCA
【摘要】 乌头类中药是中医临床常用的一类温热性中药,包括川乌、草乌和附子等,其主要成分均含有乌头碱.乌头碱的有效剂量和中毒剂量相差甚微,在饮片炮制不当、煎煮时间不够、剂量过大或误服等情况下易发生中毒.中毒后常出现全身多个系统的症状,其中以心血管系统症...
【中文期刊】 张蕴 周郁鸿 等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19卷1期 191-192页 ISTIC
【摘要】 ??乌头,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母根,学名Aconitum?carmichaeli?Debx。“乌头”作为药名,最早出于《神农本草经》,明代以前并无具体区分川乌和草乌,直至《本草纲目》才有明确区分。乌头有除寒湿痹的作用,但其有至毒之性。现代医学...
【中文期刊】 于玟路 张虹 《河南中医》 2025年45卷3期 325-330页 ISTIC
【摘要】 乌头汤在骨科应用广泛,但目前的研究尚存在以下问题:(1)毒性成分与临床应用安全性:乌头汤中含有的双酯型二萜生物碱如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等,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同时也是其毒性成分,这些成分的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非常接近,导致临床治疗窗较窄...
【中文期刊】 吴锦 庄朋伟 等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34卷5期 310-313页 ISTICCA
【摘要】 中药"十八反"是古代医家在长期实践中经验的总结,乌头类中药与半夏反药对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现从化学成分、药物效应、研究的不足等方面论述,并提出研究方面的展望.
【中文期刊】 施玉琴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6卷9期 171页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中药乌头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和对策.方法 综合分析目前存在的几件医院临床中药毒性事件以及乌头类中药中毒事件,对其进行整理评价,以便找出中药乌头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并且探讨其处理措施以及对策.结果 导致中药乌头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主...
【中文期刊】 金红婷 沈彦 等 《中国骨伤》 2008年21卷12期 943-945页 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鸟头类中药在骨科临床发挥重要的作用,从古至今,诸多医家应用该类中药治疗骨科疾病,在临床疗效上突显出优势.但其疗效常与毒性并存,这就大大限制了鸟头类中药在骨科临床的应用.因此,如何正确认识该问题.合理正确使用鸟头类中药,是现时的热点.本文将从...
【中文期刊】 郭鹏 梁勇 等 《天津药学》 2017年29卷1期 52-55页
【摘要】 本文总结了应用指纹图谱在乌头类中药的来源鉴定、炮制变化、配伍变化、代谢指纹图谱与药效物质、制剂质量控制等五个方面的研究中的应用,为乌头类中药的临床安全合理用药,配伍减毒增效机制及其质量标准研究提供参考.
【中文期刊】 李双霞 《饮食保健》 2017年4卷27期 80页
【摘要】 中药"十八反"中有"半蒌贝蔹芨攻乌"之说,说的是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芨与乌头相反,不宜配伍.但由于乌头并非单一品种,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容易引起混淆.而乌头类中药,一般都具有毒性,有的毒性还很大,一旦用错,后果十分严重.本文从其来源、加工...
【中文期刊】 雷玉艳 张惠云 等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05年28卷9期 901-901页 ISTICCA
【摘要】 <篇首> 乌头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据统计世界上有250多种,国内有150多种[1],大多数可供药用,有祛风除寒、温经止痛的功效.乌头主要成分为乌头碱,需炮制后方可服用,服用不当会致中毒.临床上服用乌头类中药中毒现象时有发生,主要表现为心脏及...
【中文期刊】 曹海莹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17期 11-11页
【摘要】 目的:测定血浆中的乌头碱,为其是否中毒提出示警。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血浆乌头碱的浓度进行测定。结果:经检测,口服药酒的血浆中乌头碱可达0.196mg/mL,服用含有附子的中药汤剂血浆中乌头碱可达0.216mg/mL。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文期刊】 田红女 《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1年24卷10期 6570页
【摘要】 <篇首> 乌头类中药是指来自毛茛科植物附子、川乌、草乌、雪上一枝蒿等中药材,及含乌头类药物的中成药,如舒筋活络丹、大活络丹、三七伤药片、附子理中丸等.乌头类药物性味辛、热,有大毒;具有回阳救逆,散寒止痛、祛风除湿的功效,是治疗风寒湿痹,心腹冷痛...
【中文期刊】 齐雅杰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0年31卷1期 38-38页
【摘要】 <篇首> 我科于2008年收治因服用以乌头类中药炮制的药酒导致严重心律失常2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一,患者,女,60岁,有慢性腰腿痛病史.2008年9月24日上午8时自服用含有乌头类中药浸泡的药酒约20 mL,当时有舌间发麻、发热,30...
【中文期刊】 阮海林 杨春旭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9年14卷1期 80-封3页
【摘要】 <篇首> 草乌、川乌、附子均为乌头类中药,民间常用其泡酒或炖肉食用,主要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腰腿痛等病症.是一种广泛被用于止痛的中草药[1].
【中文期刊】 王东青 张亚丽 《国医论坛》 2009年24卷2期 37-38页
【摘要】 <篇首> 乌头类中药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用之得当,效如桴鼓;用之失宜,就会引起中毒.如< 药鉴>云:"服附子后,身目红者,乃附毒之过……如解之迟,必血从七孔中出,决死何待 ."因此,在发挥乌头类中药治疗作用的同时,防止其中毒反应也应引起广大医...
【中文期刊】 李文兰 王艳萍 等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22卷4期 13-17页
【摘要】 乌头的主要活性成分是生物碱类物质,它是一种有毒性的二萜生物碱,治疗量和中毒量比较接近,具有镇痛、抗炎及心血管作用,临床多用于各种疼痛及炎症.从乌头类中药的提取分离、化学成分、毒性及炮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含量测定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
【中文期刊】 苏娜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03年7期 41页
【摘要】 <篇首> 中药乌头是毛茛科草本植物,<本草纲目>将其列入草部毒草类.性味辛、大热,有大毒.乌头类药物包括川乌、草乌、附子、天雄、雪上一枝蒿、铁棒槌等.这类药物中含乌头类生物碱,对心脏毒性大.它对中枢神经有强烈的兴奋作用,先兴奋后抑制.对心肌有直...
【中文期刊】 姜永新 刘凯丰 等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2025年63卷1期 191-200页
【摘要】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乌头汤配伍3种中药对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机制,并通过细胞实验对通路和靶点进行验证.结果表明:PI3K-Akt信号通路和NF-κB信号通路是关键通路;AKT1,EGFR,HIF1A和NFKB1等靶标在乌头...
【学位论文】 作者: 杨雪 导师:罗莉 新疆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风湿病学)(硕士) 2020年
【摘要】
目的:研究白喉乌头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Th1、Th2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及讨论白喉乌头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理。
方法:健康6-8周龄DBA/1雄性大鼠,体重18-22g,将4mg/ml的牛Ⅱ型胶原蛋白(CⅡ...
【会议论文】杨仓良 全国第十一届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 2013年
【摘要】 乌头为毛莨科植物,经初步统计有50多个品种可作药用,有毒性剧烈、作用显著、疗效确切的特点.自张仲景用乌头汤治风湿以来,经几千年的研究,证明是一类既有显著疗效,毒性又很大不太安全的"事非药",在民间将雪上一枝蒿、雪山一枝蒿、铁棒锤、金牛七、火...
【会议论文】裴妙荣 2012年全国有毒中药的研究及其合理应用交流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本文的系列实验证明了乌头类碱性中药配伍酸性中药可起到减毒作用,从而也揭示了历代古圣前贤应用乌头类碱性中药治疗疾病时方药配伍的精当之处。
【会议论文】陆浩伟 2010年全国中药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篇首>川乌、草乌、附子等为乌头属常用中药,其主要成分为乌头类双酷型生物碱。本实验模拟川乌炮制方法,以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为例,在水中加热处理后,分别建立其水解产物的含量计算及定量方法,为阐明乌头类双酷型生物碱水解转化规律,优化含乌头碱类...
【学位论文】 作者: 王勇 导师:刘淑莹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化学 物理化学(博士) 2002年
【摘要】 利用电喷雾串联质谱(ESI-MS<'n>)系统地研究了乌头属植物和中药煎煮液中的乌头碱型生物碱的质谱行为.实验表明,ESI-MS<'n>不仅是一种灵敏的药用植物中乌头生物碱的分析方法,也是研究中药配伍规律和阐释中药复方合理内涵的有效工具.另...
【中文期刊】 张晓朦 林志健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8年43卷2期 211-215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乌头类中药痹证应用历史悠久、疗效确切,该文以乌头(川乌、草乌)、附子为例,挖掘其传统痹证处方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思路与依据.检索东汉至清朝20余部医学、药学及综合类典籍,获得乌头类中药治疗痹证的处方1 106首,运用频次统计、百分位数、...
【中文期刊】 饶朝龙 彭成 《现代预防医学》 2010年37卷6期 1098-1100,1103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乌头类生物碱对细胞增殖周期和ras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乌头类中药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 [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分别以0.5%的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作用细胞5 min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乌头碱、新乌头碱...
【关键词】 乌头类生物碱; ras基因; Ras/Raf/MEK/MAPK信号通路;
【中文期刊】 王周斌 温华武 《时珍国医国药》 1999年10卷12期 933页 PKUCSCDCA
【摘要】 <篇首> 例1:卢某,男,退休工人,以"突发头晕1 h伴晕厥"为主诉于1998-03-04 10,am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 h因"关节痛"服用含乌头类中药后出现头晕,伴胸闷、心悸,继而出现上腹部不适,呕吐胃内容物2次,无畏冷、发热,无腹胀、腹痛...
【中文期刊】 边慧娟 李志伟 等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年11卷25期 6275-6275页 ISTICCA
【摘要】 <篇首> 乌头类中药主要有川乌、附子、草乌等含有剧毒的头乌碱,此类药物在民间常用于泡酒后服用,可治疗跌打损伤、关节痛、腰痛、风湿病等.若制法与服法不当,极易发生中毒,在生服时毒性最强,发生最快,且病情重,所致的心律失常也是极危险的急症重症.我科...
【中文期刊】 饶朝龙 彭成 《毒理学杂志》 2010年24卷2期 94-96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鸟头类生物碱对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细胞增殖周期和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乌头类中药神经毒性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分别以0.5%的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作用细胞5min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 与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