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4
- 6
- 56
- 8
- 7
- 3
- 1
- 16
- 15
- 13
- 12
- 1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安梦楠 李悦 等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8年26卷11期 638-640页ISTICCSCD
【摘要】 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 FFR)是目前国际公认的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功能学指标,即有狭窄病变的冠状动脉支配区域心肌最大血流量与同一冠状动脉无狭窄病变时心肌所能获得的最大血流量的比值,可简化为冠状动脉...
【关键词】 血流储备分数;定量血流分数;瞬时无波形期跨病变压力比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江涛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8年18卷5期 361-363页ISTIC
【摘要】 冠状动脉造影是常规用来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技术,但是冠状动脉造影不能反映冠状动脉血管功能的真实情况,所以基本上不能明确狭窄的冠状动脉是否与患者的心肌缺血症状相关.目前,在临床上用来判断狭窄病变冠状动脉功能的方法主要是应用压力导丝检查得出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斯德 刘青波 等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8年26卷9期 535-540页ISTICCSCD
【摘要】 1 冠状动脉功能学评价慨述冠状动脉造影至今仍是评估冠状动脉解剖学狭窄程度的核心方法.对于临界病变,主观判断的造影结果井不能真实反映狭窄程度与心肌缺血的关系,随着新技术的进步,冠状动脉检查己从单纯的解剖学评价发展至如今的功能学评价,即利用血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峻青 李泽杭 等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7年25卷8期 464-468页ISTICCSCD
【摘要】 1 血流储备分数(FFR)原理FFR 系心肌 FFR(FFRmyo)的简称,定义为当前冠状动脉(健康或病变)能为下游心肌提供的最大血流量(Qsmax)与假设冠状动脉完全健康时能提供的最大血流量(QNmax)之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丽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17年24卷2期 223-224页ISTICCSCDCA
【摘要】 血流储备分数(FFR)是指当冠状动脉(冠脉)存在狭窄病变的情况下,在最大充血状态时该血管狭窄远端的血流量与冠脉开口处或主动脉根部的血流量之比值,它是近年来开始使用的一种操作简单且特异性高的检测冠脉病变的生理学方法,其对指导冠脉内支架优化植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旻 龚艳君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6年24卷9期 530-533页ISTICCSCD
【摘要】 冠心病目前是人们关注度最高的心血管疾病。临床上影像学诊断冠心病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无创冠状动脉CT造影( 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 CCTA )和有创冠状动脉造影(invasiv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颖 高迎春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年8卷11期 1402-1403页ISTIC
【摘要】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是作为诊断冠心病严重程度的金标准,但是对于造影结果血管狭窄程度50%~70%的病变,是否需要植入支架存在争议,而目前已得到国际公认的血流储备分数(FFR)这一概念,从功能学角度弥补了冠状动脉造影仅从解剖学角度出发的不足[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牛华 魏亚娟 等 《西南国防医药》 2016年26卷10期 1159-116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评价不合并冠脉扩张的恢复期川崎病(KD)患儿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血流动力学变化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48例不合并冠状动脉扩张性病变的恢复期KD患儿作为观察组,35例因心脏问题就诊儿童为对照组.分别检查两组在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耀辉 《医学综述》 2014年20卷18期 3445-344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心室重构及冠状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襄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辛伐他汀组(52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峻青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4年20卷2期 139-141页ISTICCA
【摘要】 1 血流储备分数的原理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指心肌最大化充血后可得到的血流量与达到最佳灌注所需流量的比,即实际可能得到的流量与理想所需流量的比.这一比值可以理解为冠状动脉(冠脉)供血能力与小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莉萍 许田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10卷7期 131-132页ISTIC
【摘要】 冠状动脉造影(CAG)和血管内超声检查(IXUS)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能准确地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进行解剖意义上的评价,但准确评价狭窄病变生理功能受损的严重程度仍受限制.Pijls等[1]发现,在冠状动脉最大充血状态下,冠状动脉内压力导丝测得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玲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年16卷3期 500-502页ISTIC
【摘要】 <篇首> 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的一种,多由脂肪代谢紊乱、神经血管功能失调引起.常导致血栓形成、供血障碍等.冠脉血流储备(coronary flow reserve,CFR)是指使冠状动脉最大程度扩张时的血流量与静息状态下冠状动脉血流量的比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晓英 赵玮 等 《临床荟萃》 2012年27卷17期 1480-148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实时心肌声学造影(MCE)评估X综合征患者心肌血流量(MBF)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X综合征患者35例,对照组32例,分别在静息状态和多巴酚丁胺药物负荷试验后进行MCE检查,测量平台期心肌显影强度(A),曲线上升平均斜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刚 李国庆 《新疆医学》 2018年48卷1期 87-90页
【摘要】 碎裂QRS波(fQRS)是一种容易被评价且无创心电参数.Gardner等[1]提出碎裂QRS波形成主要是由于心肌梗死后心肌瘢痕的形成,和心肌瘢痕愈合时导致心肌缓慢而不均匀运动所引起的,因此碎裂QRS波在冠心病患者中常见.国内外研究发现碎裂Q...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涛 马依彤 等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0年04卷8期 1282-128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制备家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探讨梗死相关冠状动脉流量储备分数和零血流压对与存活心肌的评价作用.方法 用普通家猪13只,麻醉后行冠状动脉造影,造影结束后应用指引导管测量主动脉内压力,置入冠状动脉内压力导丝测量前降支远端冠状动脉内的压力,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林林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0年31卷4期 521-524页ISTICCA
【摘要】 血流储备分数是指在存在狭窄病变的情况下,该冠状动脉所提供给心肌区域能获得的最大血流量与同一区域在正常情况下所能获得的最大血流量之比.血流储备分数直接评价受病变影响的血管供血生理功能,它所提供的信息与心肌灌注研究所得相似,但它较后者更为明确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红磊 廉哲勋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09年30卷z1期 25-27页ISTICCA
【摘要】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为冠状动脉最大舒张时的血流量与静息状态下的血流量的比值,可用于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生理学意义及估计血管重建的充分性,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选择和预后的判断提供重要信息.多普勒超声技术最早用于测定冠状动脉血流储备,通过测定冠状动脉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毅 马润伟 等 《山东医药》 2008年48卷18期 31-32页ISTICCA
【摘要】 测定犬心脏静息与负荷状态下左乳内动脉(LIMA)、左乳内动脉Y桥(LIMA-Y桥)、冠状动脉(简称冠脉,CA)及应用LIMA-Y桥进行冠脉血运重建后CA平均流量,评估LIMA-Y桥的血流量储备.结果显示,静息状态时,犬CA血流量为(10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翠红 方丕华 《中国医刊》 2006年41卷1期 16-18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心电图是临床观察心肌缺血最常用的简易方法.许多冠心病患者,尽管冠状动脉扩张的最大储备能力已下降,但静息时冠状动脉血流量尚可维持正常,无心肌缺血现象,心电图可完全正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迟东升 刘俭 等 《临床内科杂志》 2004年21卷9期 637-63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高血糖对犬心表大冠状动脉和心肌微血管血流量和血流储备的影响.方法静注双嘧达莫前后,应用血流仪和心肌对比超声心动图(MCE)测量犬基础状态和高血糖状态时冠状动脉前降支和心肌微血管的血流量.结果应用双嘧达莫前,基础状态和高血糖状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迟东升 刘伊丽 等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03年19卷9期 516-51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心电图ST-T改变对估测高血压心肌微血管病变的价值.方法:应用心肌对比超声心动图(MCE),静注微泡造影剂(全氟显)后,采用间断谐波成像技术测量静息时和注射双嘧达莫后心肌的A、β虯*β值,并计算出A、β比值和冠状动脉微血管的血流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保军 李治安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0年2卷2期 108-110页ISTICCSCD
【摘要】 <篇首>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oronary artery flow reserve,CFR)指当心肌氧耗量增加时,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的能力,它反映了冠状动脉循环的潜在储备能力.CFR的测定对认识心血管疾病及冠脉血流的生理调控、病理改变、诊断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钲 《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 2013年1卷1期 54-55页
【摘要】 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是指冠脉造影时管腔狭窄在50%~70%之间的病变.这种临界病变是否影响心肌血流灌注、是否需要干预治疗,仅凭冠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均不能给出满意的答复,因为前者只能显示被造影剂充填的管腔轮廊,它通过管腔形态的改变来间接反映血管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桂芹 狄秀华 等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6年15卷1期 76-77页
【摘要】 <篇首> 冠状动脉的循环机能具有很大的储备潜力.正常人在心脏负荷加重,肌耗氧量增加时,冠状动脉可动用其储备功能.通过增加血流量,补充心肌过多的氧消耗而不发生心肌缺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琴 杨锐英 等 《宁夏医学杂志》 2006年28卷4期 318-319页CA
【摘要】 <篇首>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oronary flow reserve ,CFR)是指冠状动脉最大程度扩张时的血流量与静息状态下血流量的比值,用于对冠状动脉微循环状况的评估以及心肌灌注状况的评价,目前认为是反映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敏感指标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昊 李鲍 等 《医用生物力学》 2022年37卷6期 1119-112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开发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快速计算方法.方法 构建和优化神经网络对冠状动脉进行截面积特征提取,利用截面积特征、异速标度律和流量分配比例快速计算冠状动脉分支末端的微循环阻力,并基于微循环阻力无创计算血流储备分数.结果 为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怡萍 王圣明 等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23年45卷1期 52-55页
【摘要】 目的 分析超声心动图(UCG)评估在冠状动脉无扩张(nCAL)川崎病(KD)中的应用,观察其左前降支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202例nCAL-KD患儿,根据病情分期分为急性期组(76例)、亚急性期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盖婉丽 武萍 等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2019年39卷8期 478-48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应用静息和负荷13 N-NH3 PET心肌灌注显像(MPI)对心肌血流及储备功能进行分析,评价PET对非阻塞性(1型)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的诊断价值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56例[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琨 李剑明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2019年39卷7期 435-43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心脏PET/CT可获得高质量的心肌灌注图像,并能定量心肌血流量,无创获取绝对心肌血流量(MBF)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能客观、早期诊断和评估冠状动脉循环功能,用于缺血性心脏病(IHD)和特殊人群心肌缺血的早期诊断、危险度分层和预后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琨 陈卫强 等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2019年39卷12期 708-71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13 N-NH3·H2 O PET/CT显像测定的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对可疑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共54例临床疑诊CMVD的患者(男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贺彬 郑哲岚 等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7年26卷8期 661-66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应用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MCE)结合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研究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心肌微循环与左心室纵向收缩功能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择因胸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55例,结果为CSF的患者35例作为CSF组;冠状动脉造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燕婷 张永珍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12年92卷10期 685-68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冠心病易患因素患者的大动脉僵硬度与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储备(CFVR)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无明确冠心病但存在冠心病易患因素患者101例,检测踝臂脉搏波速度( baPWV),以baPWV 1400 cm/s为界点,将研究对象分为<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丽杰 米琳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2年40卷9期 742-74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评估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解剖学参数与心肌流量储备分数(FFR)的关系,筛选理想的评价心肌缺血的影像学参数.方法 共纳入106例患者121处临界病变,平均年龄(63±10)岁.按FFR值分成两组,FFR≤0.75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泓 曹铁生 等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9年18卷1期 14-1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研究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冠状动脉(冠脉)血流储备的价值.方法对24例SLE患者(SLE组)和18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经胸超卢心动图检查,获得冠状窦的内径和血流频谱,计算血流量,静脉注射潘生丁诱导冠脉扩张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晓海 张兆琪 等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5年39卷6期 582-58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利用相位对比磁共振(PC-MR)测量冠状动脉(简称冠脉)血流及血流储备(CFR),与血管造影检查作对照,分析其与管腔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拟行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利用MR测量其冠脉左前降支(LAD)和右冠脉(RCA)静息和负荷状态下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迟东升 刘伊丽 等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4年20卷4期 361-36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应用血流仪和心肌对比超声心动图测量犬基础状态和高血糖状态冠状动脉前降支和心肌微血管的血流量,应用双嘧达莫后,前降支血流量和血流储备无明显变化,而心肌微血管的密度、血流量和血流储备明显下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迟东升 刘伊丽 等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4年13卷4期 284-28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犬急性高血糖对冠状动脉和心肌微血管血流量及血流储备的影响.方法 16条杂种犬,静脉注射双嘧达莫前后,应用血流仪和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MCE)测量基础状态和高血糖状态时冠状动脉前降支和心肌微血管的血流量.结果应用双嘧达莫前,基础状态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冰冰 李剑明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9年43卷2期 160-165页ISTIC
【摘要】 应用SPECT、单光子显像剂及示踪动力学技术能方便地定量心肌血流量(MBF)及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特别是碲锌镉心脏专用SPECT的使用,能更快速、准确地获得定量结果.MBF、CFR的获得对冠心病诊断准确性的提高、患者的再分层及进一步...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冠心病;心肌血流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琦 杨亚平 等 《中原医刊》 2003年30卷24期 57-58页
【摘要】 目的:探讨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伴心肌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本院872份动态心电图分成心肌缺血、一过性心肌缺血、无心肌缺血三组,观察窦性心动过速时伴心肌缺血情况.结果:心肌缺血组窦性心动过速时均伴有心肌缺血.一过性心肌缺血组窦性心动过速伴心肌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