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29
- 4
- 1
- 1
- 39
- 24
- 16
- 15
- 6
- 16
- 13
- 10
- 10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侯志艳 李润梅 《河北中医》 2014年9期 1412-1413页ISTIC
【摘要】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CEA)围手术期并发症有脑出血、卒中等,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是造成并发症出现的主要原因,以往我院此类手术均采用无创血压监测,不能及时准确反映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建立持续动脉血压监测,能够准确、及时、动态反应血压变化对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学杰 卞秋武 等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4年z1期 14-15,1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应用 PWA(脉搏波形分析)技术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大动脉弹性指数(C1)与小动脉弹性指数(C2),并观察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C1和C2的变化,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弹性功能的改变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美国HDI公司生产的CVPr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亮亮 徐军 等 《中国急救医学》 2014年34卷6期 494-496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初步探讨脉搏血氧波形相关参数包括波幅(Amp)、曲线下面积(AUC)反映机体前负荷变化的意义.方法 观察22名清醒的健康志愿者在被动抬腿试验(PLR)过程中脉搏血氧相关参数及心率(HR)、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 受试者基线状态下HR与P...
【关键词】 脉搏血氧波幅(Amp);脉搏血氧曲线下面积(AUC);被动抬腿试验(PL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巧霞 陆燕 等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4年14卷5期 444-445页ISTIC
【摘要】 有创动脉压监测法[1]是经过周围动脉插管直接测量动脉内压力的一种有创技术,可通过换能器连续监测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比袖带血压监测更能准确、直观地反映血压变化,并且可随时抽取动脉血做血气分析,还可通过压力波形的变化,及时发现是否有低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立旗 霍本良 等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3年19卷5期 561-56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评价阿托伐他汀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患者臂-踝脉搏波传递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的影响....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动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静辉 李东兴 等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3年3期 1330-1330页ISTICCA
【摘要】 患者女,47岁,1年前单位体检发现子宫肌瘤6 cm ×8 cm,半年来自觉尿频,每日小便10多次,夜间小便2次,有尿不净感,偶有尿急、尿痛、腰酸。近日自觉下腹部包块逐渐增大,尿频加重。超声检查报告:多发子宫肌瘤,最大9.5 cm×9.2c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宏宇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2年33卷4期 448-451页ISTICCA
【摘要】 随着人类自身的衰老过程,血压和血管均发生变化.直接测量外周血压与测量中心动脉压及压力波形的分析,包括脉搏波传导速度等,开辟了我们认识血管生物学和血流动力学的新领域,使高血压作为心血管综合征需重新定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佳捷 肖永恒 等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12年29卷4期 3546-3549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研究负极性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对大鼠心功能及心、肝、肾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初步探讨负极性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的生物安全性.方法:以美洛昔康为模型药物,用药剂学方法和栅控恒压电晕充电技术制备负极性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通过多通道生物信号分析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雪莲 邢凤梅 等 《中国美容医学》 2012年21卷8期 68-7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PCI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RA)的观察指标,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对17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PCI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观察指标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患者恐惧或焦虑、血管再通前血压≤90/60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永柱 张丽萍 等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8年25卷2期 12-13页
【摘要】 总结了心脏介入手术中应用持续有创血压监测的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包括动脉测压管的护理、密切观察监护仪上的波形及数值、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认为持续有创血压监测应用于心脏介入术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需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减少并发症,强化治疗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莉丽 郑艳萍 等 《实用临床医学》 2018年19卷10期 45-46页CA
【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无创瞬时动脉血压与有创动脉血压的变化对比,探讨无创瞬时动脉血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方法 选取拟在全身麻醉下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0例,术前在手术对侧手腕上安置无创瞬时动脉血压连续监护仪进行血压监测(无创血压),同侧上臂行无创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亦南 朱昭琼 等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11年15卷6期 509-51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经犬食管探测降主动脉光电脉搏波信号的可行性及其与同步股动脉有创血压波的一致性.方法 成年实验犬10只,雌雄不限,犬龄(1.5±0.5)岁,体质量(8.3±1.0) kg.开胸直视下将反射式光电传感器放置于食管中段,使光源发射点正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文振 岳云 《医学研究杂志》 2011年40卷3期 132-135页ISTIC
【摘要】 <篇首> 血流动力学监测是术中麻醉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麻醉医生及时了解患者情况、评估麻醉效果、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合理选择监测指标可以使医生对患者病情、疗效作出迅速、准确的判断从而有利于临床治疗及患者预后.在复杂手术或患者有明显的病理生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燕萍 高月琴 等 《中国医药导刊》 2010年12卷9期 1484-1485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踝肱指数(ABI)与多普勒血流波形改变在诊断糖尿病(DM)并下肢血管病变(PAD)的临床价值.方法:用多普勒血管检测仪测定286例DM患者ABI,观察其多普勒血流波形的变化.根据ABI值分为A组(0.9≤ABI<1.3)和B组(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岚 李广平 等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0年18卷4期 303-30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桡动脉增强指数的性别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并对男性有冠心病者和无冠心病者外周血压和中心动脉压的变化及影响桡动脉增强指数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欧姆龙HEM-9000AI桡动脉波形分析仪对122例拟行冠状动脉造影病人进行桡动脉脉搏波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叶平 《徐州医学院学报》 2009年29卷10期 660-66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脉搏氧饱和度(SpO2)波形与胸外按压的相关性及其对胸外按压效果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 根据是否建立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分为有创血压监测组和无创血压监测组.观察胸外按压时SpO2波形变化.结果 有效的胸外按压能引起所形成的SpO2波形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玲玲 张学燕 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年18卷10期 1154-1154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常发生于妊娠24周以后或产褥早期,重症时出现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严重威胁母儿生命安全.如能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提前发现妊高征的高危人群并进行临床干预,将大大减少母婴伤害.石家庄市第四医院从2007年开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小霞 骆秉铨 等 《徐州医学院学报》 2009年29卷8期 528-53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比较外周与中心动脉血压的差异性,探讨外周高估或低估中心血压的影响因素和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住院患者72例,行诊断性冠脉造影62例,射频消融术建立动脉通路10例,年龄(56.64±15.41)岁,男38例,女34例.其中冠心病32例,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瑛璇 颜景佳 等 《中国伤残医学》 2009年17卷1期 91-92页ISTIC
【摘要】 目的:为了准确地反映开颅手术中患者实际的血压状态 .方法:同时同侧上肢袖带无创血压(肱动脉血压)和桡动脉直接测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桡动脉直接测压均比无创袖带(肱动脉)间接测压高.结论:直接测压动脉波形变化,可以判断分析心肌的收缩能力,作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杨 董守华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7年7卷7期 1089-1090页ISTICCA
【摘要】 血流信号的采集可基于超声多普勒技术.利用多普勒超声探头在肢体主动脉脉搏处采集到血流多普勒频移信号,对信号电压进行放大,一方面直接输入扬声器转变为音频信号,得到多普勒音;同时用频率/电压变换器LM331变换多普勒频移信号,得到脉搏波信号.基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英杰 胡婉英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年21卷1期 24-26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腻滞质与正常质高血压前期人群动脉弹性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正常质、腻滞质理想血压健康者各30例;腻滞质高血压前期42例,正常质高血压前期36例;没有任何靶器官损害的1~2级腻滞质高血压患者38例,正常质高血压患者46例.使用CV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平 郭玲 等 《四川医学》 2007年28卷9期 1041-104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比较MP监测系统法和平均动脉压方法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效果,寻找早期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346例孕妇采用两种方法的监测,MP监测法从24孕周开始进行桡动脉波监测,计算心率(HR)、心脏指数(CI)、外周阻力(TP...
【关键词】 桡动脉波监测;平均动脉压监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额尔敦 强显成 《医疗卫生装备》 2007年28卷4期 56,58页ISTICCA
【摘要】 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动脉血压测量是循环监测的重要指标.其中,压力传感器为有创动脉压监测,既提供了准确、可靠、连续的动脉压力值,又能通过波形分析初步判断血容量及心脏病理生理情况;掌握其组成、原理、技术要求是临床实践中灵活运用生物传感器的必要条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瑛 黄品同 等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5年6卷2期 90-94页ISTIC
【摘要】 目的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动脉弹性与年龄及脉压的关系.方法选择64例高血压病患者,对所有入选病例进行血压及多普勒组织成像检测,得出频谱波形各峰值及脉搏波传递时间,分别按照年龄分组,脉压分组,大于60岁患者重新按照脉压分组三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丹 邹翠兰 等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05年1卷1期 55-58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妊娠时胎盘功能与胎儿-胎盘和胎盘-子宫的循环状态密切相关,应用多普勒超声技术测定胎儿脐血血流速度来了解胎儿-胎盘状态,这些已被国内外学者们广泛应用于妊娠结局及并发症的预测.而用多普勒检测子宫动脉波形参数监测胎儿宫内情况,也已得到广泛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社民 赵耀华 等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5年19卷4期 261-262,264页ISTIC
【摘要】 目的:为实施烧伤体克期液体复苏多指标监测,创造条件进行有创血压监测,并观察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实用价值.方法:选择19例特重、4例重度烧伤患者挠动脉15次、足背动脉12次、股动脉3次、肱动脉5次,进行动脉穿刺、测压.通过观察动脉搏动波形及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恩明 倪春辉 等 《上海预防医学》 2005年17卷12期 564-56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铁矿井下作业人员动脉顺应性的变化,为进一步制定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动脉脉搏波形分析仪测量219名南京市某钢铁公司井下作业人员(观察组)的动脉功能:大动脉弹性指数(C1)、小动脉弹性指数(C2)、收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恒旺 陈勤英 等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4年11卷6期 321-32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与经颅多普勒频谱形态、测值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检测120例中医各型高血压病患者左右两侧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椎动脉以及基底动脉的频谱形态、收缩期血流速度(VP)、平均血流速度(VM)、舒张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品同 杨琰 等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4年5卷2期 100-102页ISTIC
【摘要】 目的评价多普勒组织显像(DTI)对高血压患者腹主动脉(AAo)前壁运动速度定量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Acuson Sequoia 512 彩超仪,探头频率2.0~3.5 MHz,具有DTI-PW功能,对93例高血压患者的AAo前壁进行D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维军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4年21卷4期 607-608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控制性降压技术为一些特殊手术所必需,为保证安全和直观地了解血压的变化,在实施控制性降压时过去常规进行有创动脉穿刺置管直接测压,并连续监测血容量的变化.Shamir[1]和许海芳等[2]使用无创的脉搏氧饱和度波形(简称脉氧波)对血容量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曲雪芹 于鲁欣 等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7年12期 13-15页
【摘要】 总结了体外循环下心脏术后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时动脉置管的方法、动脉置管后的护理、并发症的原因与护理对策等,认为对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后患者给予ABP的动态监测,除可保证准确监测血压外,还可以根据动脉波形变化来分析心肌的收缩力,及早发现动脉压的变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全琳 王艺璇 等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33卷28期 114-115,117页
【摘要】 目的:经颅彩色多普勒技术(TCCS)是一种无创、安全、价廉的实时监测脑血流循环的方法,它通过频谱波形及血流参数的变化为临床提供不同病理生理状态下脑血流的信息.由于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不同,新生儿早期大脑中动脉血流频谱及参数变化不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春莉 何义平 等 《实用护理杂志》 2003年19卷13期 1-2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常用的汞柱式血压计测量高血压危象病人血压的误差及原因.方法选取高血压危象病人28例,用汞柱式血压计测量肱动脉血压,用有创法测量同一上肢的桡动脉血压并记录桡动脉波形图.每例均用2种方法测不同时间点血压共6次,获168对血压值.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朝晖 徐瑾 等 《医疗设备信息》 2003年18卷7期 18-20页ISTIC
【摘要】 双袖带波形血压测量法判定血压是基于每个被测个体动脉波动波形,与常规无创自动血压计相比,其位于收缩压和舒张压处的特征更明显,测量准确性提高.本研究对这种血压测量方法进一步加以改进,使其在保持准确性的同时降低测量的复杂度,方便日常测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琦玲 孙宁玲 等 《中国临床医学》 2003年10卷6期 814-81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评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降压治疗中对血管的保护作用.方法:对2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美国DP200M动脉仪测定肱动脉血压,提供动脉压力波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美芬 王岭 等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2年23卷21期 1993-199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评估多功能血管检测仪(PVL)的多普勒超声血流波形分析或(和)节段性动脉压诊断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价值. 方法用PVL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的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22例(31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15例(20肢),共37例(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煜 张维忠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2年2卷2期 8-10页ISTIC
【摘要】 目的分析动脉顺应性C1和C2在正常健康人中的表现,并评估参数重复的可靠性.方法采用动脉脉搏波形分析仪CR2000,测定和分析桡动脉脉搏波形,同时测量肱动脉血压,得出动脉弹性指数C1和C2,并在健康人中进行参数的重复性研究.结果女性的动脉弹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房丽 李明慧 《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30卷11期 16-17页
【摘要】 目的:研究危重症监护室的护士有创血压监测的技能掌握现状及改进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1~6月在我院重症医学科进行工作的28名护士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根据自制的技能调查表研究护士有创血压监测技能的掌握现状,并且根据现状结果对应进行技能教学,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小佳 《中国保健营养》 2016年26卷20期 224页
【摘要】 有创血压(IBP)一般可监测:动脉血压(ABP)、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压(PAP)、左房压(LAP)、颅内压(ICP).其测量原理是:首先将导管通过穿刺,置于被测部位的血管内,导管的外端直接与压力传感器相连接,由于流体具有压力传递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洁仪 汪敏 等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6年16卷1期 122,封3页
【摘要】 目的 总结使用经肺热稀释技术和脉搏波形轮廓监测(PICCO)过程中相关的肢体动脉闭塞的发病原因、治疗及护理.方法 收集我科2012年~2015年进行PICCO监测的住院患者,筛选出与PICCO监测采用的动脉插管有关的肢体动脉闭塞患者,分析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秀琴 郑海智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31卷25期 132,136页
【摘要】 动脉穿刺置管术因其持续监测动脉血压,连续观察血压数值及波形,而且可通过留置管随时采集动脉血标本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有效保护动脉,减轻患者痛苦.本研究收治心脏手术患者 42 例,所有患者采用动脉置管术,对动脉置管术的应用及护理进行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凤祥 喻文立 等 《黑龙江医学》 2014年11期 1246-1247页
【摘要】 目的:应用基于动脉压力波形的心排量监测技术探讨亲体肝移植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为麻醉管理提供临床参考。方法24例肝移植患者在静吸复合全麻下行亲体肝移植术。分别于切皮前、无肝期5 min、无肝期20 min、新肝期5 min、新肝期2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柳晓兰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4年32期 322-322页
【摘要】 目的:探讨气囊止血带在上肢最佳充气时压力方法将血氧检测仪的感光探头夹在中指上,然后按该处的动脉压力在相加10%、20%、30%等依次作为止血带加压的气压力。用驱血带驱血后快速充气,观察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相加10%的充气压力其学氧饱和度测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会凤 谭君梅 等 《现代医药卫生》 2014年18期 2837-2838,2839页
【摘要】 目的:比较有创动脉血压和无创血压监测的优缺点,探讨更有效的血压监测方法。方法选择该院于2012年4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3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同时采取有创血压监测(IBPM)与无创血压监测,比较2种监测方法之间的差异。结果持续有创动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莫振 王磊 等 《临床医学》 2013年33卷1期 101-103页CA
【摘要】 有创动脉血压的监测在重症医学科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在应用过程中要准确把握好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适应证、操作方法及如何解读有创动脉血压波形等.但是在应用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碰到各种各样的影响因素,干扰有创动脉血压的监测,如:管路的连接、压力传感器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丘宇茹 吴惠文 等 《当代护士(学术版)》 2013年1期 124-125页
【摘要】 总结了危重患者脉波指示持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的护理.对危重患者的PiCCO监测包括监测股动脉平均血压、系统血管阻力指数、冰盐水热稀释心输出量指数、心脏功能指数、脉搏波形心输出量指数、胸内血容量指数、血管外肺水指数和每搏变易度等.认为...
【关键词】 危重患者;脉波指示持续心排血量;监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苗 王燕萍 《北方药学》 2013年12期 120-120页
【摘要】 目的:评价有创血压监测对抢救大面积烧伤患者进行监护的可行性。方法:选择36例大面积烧伤患者进行动脉穿刺,连接压力换能器进行动脉血压监测,根据动脉血压监测结果指导手术麻醉和治疗。结果:有创血压监测的实施,克服了无创血压监测的不足,使对肢体严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淑婷 钟晓旻 《现代医院》 2012年12卷6期 102-104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烧伤后特重度感染性休克病人的最佳血压水平及血压的控制、护理措施.方法 报导3例救治成功的烧伤后特重度感染性休克病人的控制性低血压治疗及护理措施,介绍控制性低血压的动态血压监测、护理方法(持续动态有创血压监测是首选);监测、护理指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又为 丁光宏 《振动、测试与诊断》 2012年32卷5期 806-811页
【摘要】 研究了脑血管力学参数的改变与血压变化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脑中风的诊断和预报提供帮助.将心脑血管作为一个整体,分别对脑循环和体循环建立等效电路模型,并联后作为主动脉输入阻抗.利用心室最小功原理,建立了心脏与脑血管耦合的动力学模型,数值模拟出主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宝侠 《内蒙古中医药》 2011年30卷14期 160-161页
【摘要】 目的:术中动脉压监测可持续准确的显示动脉压的变化,为了解病情变化及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160例术中动脉有创压力监测患者,采取密切观察血压波形变化、准确记录血压变化值、注意出血及皮下血肿、防止血栓形成等护理措施.结果:160例动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