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554
- 267
- 197
- 111
- 1
- 845
- 214
- 161
- 106
- 101
- 567
- 424
- 311
- 238
- 15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茹 张裔良 等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08年16卷6期 511-51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内耳病变导致患耳气骨导差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内耳病变导致患耳气骨导差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音叉、纯音测听和声反射检查,同时行颞骨CT扫描.结果 5例患者颞骨CT扫描及上半规管重建提示上半规管裂孔存在,诊断为上半规管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勇 陈少华 等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08年16卷6期 483-48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评价正中悬头位Dix-Hallpike诱发检查法在诊断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总结广东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眩晕门诊2008年...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正中悬头位Dix-Hallpike检查;后半规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区永康 陈玲 等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8年22卷16期 721-72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SC-BPPV)的眼震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43例HSC-BPPV患者应用红外线视频眼动记录仪分析其变位试验诱发的眼震特点,进行分型、定侧,并采用相应的耳石复位法治疗.结果:43例患者中:①水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建基 孙晓卫 等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8年22卷22期 1011-101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RCT)多平面重组对半规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提高对半规管病变的认识.方法:对怀疑上半规管裂缺的患者3例(6耳),突发性聋患者30例(60耳),感音神经性聋患者30例(60耳)及同期进行体检无耳部疾患的患者20例(40...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多平面重组;半规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波 孔维佳 等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08年16卷1期 23-2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应用站立海绵垫的方法干扰人体直立时的本体觉,探讨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of the 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BPPV...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后半规管;姿势;肌肉骨骼平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金鱼 阮淑萍 《中国全科医学》 2008年11卷11期 987-98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Epley手法复位对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48例明确诊断为BPPV的患者行改良Epley手法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经1次改良Epley手法治疗后,40例BPPV患者症状消失,首次治疗有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栋祯 殷善开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07年15卷6期 495-496,插图6-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寻找一种简便易行并且准确的水平半规管定位方法.方法 选用8只豚鼠,制作颅骨标本,主要通过对前囟空间坐标的测量,计算头前倾48度后前囟坐标,并对误差进行分析.结果 双耳间线与门齿根部的后缘所成平面为水平零平面,前囟的坐标为(8.70±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庄建华 黄坚 等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7年21卷7期 325-32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以头位改变诱发的短暂眩晕发作为主要表现的内耳半规管疾病,该病发病率高,约占所有周围性眩晕的17%~20%[1],普遍认为该病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广永 徐达传 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7年25卷6期 622-62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对前庭导水管外口及内淋巴囊的解剖学位置进行显微解剖研究,探讨乙状窦前-迷路后入路中内淋巴囊保护的方法.方法:应用10例20侧10%福尔马林固定成人头颅标本,显微镜下模拟乙状窦前-迷路后入路手术方法解剖前庭导水管外口及内淋巴囊的位置并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庄建华 黄坚 等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临床版)》 2006年26卷15期 1158-11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变位性眩晕(PC-BPPV)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1月至2004年11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120例PC-BPPV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结果 PC-BPPV患者眩晕发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波 宋海涛 等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06年14卷6期 416-4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用红外视频眼动采集仪(CHARTR VNG)观察记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患者的眼震特点.方法 用红外视频采集仪详细记录78例BPPV患者在Dix...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红外视频眼动采集仪;半规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凤玉 孙晓卫 等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年44卷9期 922-92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半规管多平面重组的技术要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6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正常79耳,病变93耳)行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T)扫描,正常耳比较轴位、重组冠状位及各半规管多平面重组(semicircu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南屏 陈国强 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6年26卷4期 495-49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豚鼠后半规管造瘘后的听力情况.方法健康杂色豚鼠10只,左耳为实验耳,右耳为对照耳,左耳后半规管造瘘后分别进行多频听觉稳态诱发电位测试.测试状态为戊巴比妥钠镇静睡眠.结果载波频率为0.5 kHz、1 kHz、2 kHz及4 kHz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波 宋海涛 等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06年4卷4期 276-27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诊断.方法 自2003年1月至2006年9月,本眩晕中心共确诊为水平半规管BPPV(HSC BPPV)患者46例.诊断依据为典型的病史及用红外视频眼震电图仪记录患者在Dix-Hallpi...
【关键词】 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滚转试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区永康 郑亿庆 等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06年4卷4期 279-28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科2004年4月-2006年3月就诊的BPPV病人131例,应用红外线视频眼动记录分析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照炎 吴皓 等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5年19卷16期 766-76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Minor等[1]于1998年报道了一组以强声刺激、中耳压力或颅内压改变为诱发的眩晕、耳内震动感及平衡紊乱为临床表现的病例,其诱发的眼震方向与上半规管平面一致,颞骨薄层CT显示上半规管顶部骨质部分缺损,其中2例经颅中窝进路手术探查证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庄建华 黄坚 等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5年19卷7期 300-301,30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Semont方法对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0例PC-BPPV患者按Semont方法进行治疗.结果:经1次Semont方法治疗后,32例症状消失,首次治疗成功率为80%,其中病程在1周内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华 庄建华 等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5年19卷22期 1029-103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评价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5年6月间治疗的230例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半规管耳石假说,随机分成治疗组122例,对照组108例,分别接受耳石复位法和一般对症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丽亚 戴朴 等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04年2卷1期 57-5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了解人类内听道的微细解剖,以及毗邻关系.方法用计算机辅助颞骨组织切片三维重建技术,重建了5例人类颢骨岩部内结构的三维图像.结果重建图象清晰地显示了内听道内、外各结构的三维空间的解剖关系.测量其三维参数,内听道平均的长度为6.47±0.8...
【关键词】 内听道;Bill's bar;面神经迷路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杭军 廖建春 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3年21卷5期 445-44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为临床上保留迷路在内镜下行桥脑小脑三角区病变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在20例40侧成人尸头上模拟颞骨径路保留迷路内镜手术,测量乙状窦内侧至总骨脚、岩上窦下缘至外半规管在岩部后骨板延长线之间距离,对可操作范围进行评估,对内镜的导入角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庆玲 韩卉 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03年38卷3期 199-20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为耳外科及神经外科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观察乙状窦沟(GSS)的形态、位置及GSS上曲在颅骨表面的标志点,测量GSS的宽度、深度及其与周围结构间的距离.结果GSS呈"乙"字型,83.33%的顶乳突缝前角投影在GSS上曲处.GSS的宽度...
【关键词】 颅骨/解剖学和组织学;颞骨岩部/外科学;半规管/解剖学和组织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劲松 丁美修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3年21卷1期 27-2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了解儿童颞骨岩部的解剖特点,以利于儿童岩部的手术.方法:对8例5~7岁的儿童头颅颞骨进行了骨性标志、面神经的走行、半规管的相对位置的观察,同时对6例成人头颅进行了比较性的观察,测量了有关数据.结果:儿童颞骨气房发育较成人差;65%儿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邢光前 陈智斌 等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3年17卷1期 1-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同时性后半规管与水平半规管性良性位置性眩晕(混合性良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治方法.方法:联合应用Epley手法和Barbecue翻滚法对4例患者进行治疗,两次治疗间隔1 d.结果:4例患者眩晕症状完全消失,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混合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合新 钟世镇 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2年20卷2期 95-9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为颅中窝进路内耳道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福尔马林固定的头颅标本24具(48侧),首先寻找弓状隆起并磨出上半规管蓝线,进一步测量其与内耳道及相关结构的位置关系.结果:上半规管拱峰到内耳道后壁的投影距离为(6.18±0.25)m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兆华 李朝军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1999年7期 513-5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治疗Meniere病合理有效的新方法.方法:对42只家鸽水平半规管在不同低温、时间剂量作用下的形态和功能改变进行了观察,并选用适宜的温度、时间剂量对6例Meniere病患者进行了临床应用观察.结果:在-70°C 12 min、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颖 潘初 等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9年28卷2期 122-127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两种MR扫描增强扫描方法在梅尼埃患者内淋巴积液中的作用价值及差异.方法 31例单侧型梅尼埃患者,每位患者均提前24 h接受双耳稀释8倍的钆对比剂(马根维显)鼓室注药后行MRI,对3D-real IR、3D-FLAIR两种序列所显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玉娟 刘鹏 等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9年14卷11期 590-592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SRM-IV前庭功能诊疗系统改良坐-卧位(SSPT)试验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指导意义.方法:BPPV患者311例,按自发眼震、改良SSPT试验、Dix-Hallpike试验、SRT试验顺序进行检查,比较改良SSPT...
【关键词】 改良坐-卧位试验;Dix-Hallpike试验;SRT试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丽芬 林萍 等 《浙江临床医学》 2019年21卷5期 653-655页ISTIC
【摘要】 目的 比较新复位法与Barbecue翻滚法治疗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C-BPPV)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确诊的HC-BPPV患者41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使用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祝鹏宇 武丹 等 《针灸临床杂志》 2018年34卷7期 42-45页ISTIC
【摘要】 目的:通过对单纯手法复位与晕听区针刺结合手法复位对向地性眼震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治疗效果比较,探索晕听区针刺结合手法复位的治疗效果.方法:所有病例来自本附属医院,共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谈毅 郑云华 等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8年31卷3期 189-19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比较轻度颅脑外伤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t-BPPV)与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i-BPPV)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42例t-BPPV患者(t-BPPV组)与350例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i-BPPV)患者(i-BPPV组)...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颅脑外伤;半规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照红 周雪芳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8年25卷11期 585-587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复位手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疗效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6月~2016年12月300例后半规管BPPV患者临床资料...
【关键词】 半规管;眩晕;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占国 徐先荣 等 《空军医学杂志》 2018年34卷5期 289-291,294页ISTIC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军事飞行员视频头脉冲试验(video head impulse test,vHIT)的各种参数,建立军事飞行员vHIT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 选取40名健康的改装体检飞行员作为受试者进行vHIT试验,分析前庭-眼反射(ves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金鑫 沈雅庭 等 《海军医学杂志》 2018年39卷5期 472-474页ISTIC
【摘要】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bengi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头部或身体姿势变动至某一特定位置时所诱发的、短暂的眩晕发作,临床上很常见. 以后半规管发病最多见,其次为外半规管,最少见于前半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凌霞 洪渊 等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8年13卷10期 523-527页ISTIC
【摘要】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复发性眩晕中最常见病因,是一种阵发性、短暂发作的、由特定头部位置变化引起的眩晕.BPPV患者眩晕发作的强度、持续时间及频率的改变,常与受累的半规管和耳石所在的位置有关.本文对其历史、分类及流行病学、发病机制...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半规管;耳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佳威 刘晓阳 等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18年24卷6期 527-530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摇头试验对水平半规管壶腹嵴帽结石症(horizontal semicircular canal cupulolithiasis,HSC-Cup)手法复位恢复周期的评估价值.方法 对59例HSC-Cup患者分别进行摇头试验,根据有无...
【关键词】 水平半规管壶腹嵴帽结石;摇头试验;恢复周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冷辉 张琦 等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8年25卷7期 353-357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观察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0例符合标准的BPPV患者病例资料并行数据分析.结果 ①男女发病年龄无显著性差异,发病率有显著性差异;②单个半规管受累993例,两个半规管受累7例,管石型...
【关键词】 临床方案;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鄢慧琴 王豪 等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8年25卷2期 75-78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探讨多半规管受累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类型、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02例诊断BPPV患者,通过Dix-Hallpike及滚转试验同时出现相对应的复合特征性眼震,诊断多半规管BPPV,并进行复位治疗.结果多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凌霞 李康之 等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8年13卷4期 172-176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C-BPPV)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收集HC-BPPV患者82例,登记临床基线资料,分析HC-BPPV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结果:①本组患者以位置性眩晕就诊者62例(75.6%),以位...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水平半规管;诊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晓素 林一均 等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20卷5期 821-823页ISTIC
【摘要】 目的 测量半规管眼底平面和眶耳平面的夹角,两侧水平半规管和半规管眼底平面以及眶耳平面的夹角,探讨是否可以用半规管眼底平面替代眶耳平面,对两侧水平半规管与水平面的夹角和既往文献进行比较.方法 对33例内耳CT影像检查进行重建,分割半规管结构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雯 黄立宏 等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8年46卷3期 334-337页ISTIC
【摘要】 目的 比较改良翻滚法与传统翻滚法(BRM)治疗向地眼震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C-BPPV)的疗效.方法 将60例经重复180°滚转试验(180°RT)及俯屈仰头试验(BLT)诊断为向地眼震型HC-BPPV的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组和...
【关键词】 翻滚法;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180°滚转试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慧贤 刘鑫国 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7年25卷5期 373-374页ISTIC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继发于突发性聋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特征与诊治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7年1月在我科诊疗的30例继发于突发性聋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病例资料.结果 在30例突发性聋合并BPPV患者中,女...
【关键词】 突发性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半规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细康 李晓璐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7年24卷5期 242-244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研究睡眠姿势与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PSC-BPPV)发病的关系,为临床BPPV的预防和治疗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恩彤 单希征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7年25卷5期 396-400页ISTIC
【摘要】 上半规管裂综合征是指因上半规管的先天性或后天性骨质缺损—上半规管裂所导致的一种综合征,可表现有眩晕、耳聋等前庭与耳蜗症状.上半规管裂综合征临床较少见,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足,容易发生误诊误治.本文就上半规管裂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慧贤 刘鑫国 等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7年24卷10期 545-546页ISTICCSCD
【摘要】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在引起眩晕的内耳疾病中最常见,BPPV因病变累及部位不同分类,后半规管BPPV (PC-BPPV)最多见,外半规管BPPV (HC-BPPV)次之,上半规管BPPV较少,其中两种半规管或两种以上组合较少.B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进让 邹世桢 等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7年24卷5期 239-241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研究改良Semont方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PSC-BPPV)的短期疗效.方法 2015...
【关键词】 半规管;眩晕;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辜程遥 吴允钦 等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7年24卷9期 493-494页ISTICCSCD
【摘要】 外半规管嵴帽结石诱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在临床上不常见,但患者发病时症状较其他类型BPPV更加严重,而且症状持续时间长,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Francisco手法复位[1]治疗外半规管嵴帽结石型BPPV,...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施天明 王奕琪 等 《浙江医学》 2017年39卷18期 1557-1559,156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比较Gufoni法与barbecue法治疗向地性眼震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SC-BPPV)的短期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开放登记研究方法纳入100例连续就诊于眩晕门诊的向地性眼震型HSC-BPPV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每...
【关键词】 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向地性眼震型;耳石手法复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国庆 孔玉 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7年27卷25期 92-94页ISTIC
【摘要】 目的 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变位实验中眼震的参数特征,探讨其临床意义和产生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398例BPPV患者,应用视频眼震电图记录变位实验诱发的眼震,分析比较后半规管BPPV(PC-BPPV)和水平半规管BPPV(...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樊辉如 郑智英 等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48卷6期 562-56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单侧特发性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病例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01 ~ 2015-03门诊诊治的137例单侧特发性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记录发病诱因、发病至就诊间隔时间、变位试验特点、...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水平半规管;变位试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小武 张林 等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7年15卷3期 188-190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耳石的存在对原发性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orizontal semicircular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HC-BPPV)患者复位前、后前庭功能的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