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82
- 68
- 43
- 29
- 17
- 7
- 22
- 22
- 17
- 16
- 1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保宏 智皎 等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1年17卷3期 209-211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VSD+PDA)占先天性心血管病的0.4%~5.3%[1],诊断较为困难,但X线平片由于无创、简单、价廉仍然为基本的检查方法之一,笔者搜集经手术证实的这种合并畸形共16例,就其X线诊断价值进行探讨,以提高X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凤荣 《中国循环杂志》 2001年16卷4期 298-29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1临床资料我院1995年1月至2000年12月中期妊娠合并心脏病实行引产术33例,孕妇年龄19~40岁,孕16~28周.全部病例做心脏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心肌酶谱检查进行确诊.风湿性心脏病20例,其中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新 王佳 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0年8卷6期 407-40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评价MRI在动脉导管未闭(PDA)诊断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经手术或心血管造影(CAG)证实的各种先心病325例,其中PDA65例。所有病例均行0.3TMRI和经胸心脏超声(TTE)检查。结果:MRI诊断PDA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振斌 周光华 等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00年7卷3期 212-21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我科自1980年2月~1998年12月收治了157例感染性心内膜炎及合并心内畸形患者,现将诊断治疗的经验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57例,男122例,女35例.年龄13~68岁,平均年龄36.6岁.临床有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明海 曹素文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00年15卷4期 210-21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右侧剖胸小切口的手术要点及手术指征.方法:本组102例患者经右腋下小切口剖胸及体外循环下行小儿心内直视术,其中房间隔缺损24例,室间隔缺损68例,法乐四联症5例,室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缺损3例,右心室双出口、Ebstein畸形各1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刚 周更须 等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38卷1期 62-63,6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自体心包补片延长二尖瓣后瓣技术治疗婴幼儿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效果.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中心采用自体心包补片延长二尖瓣后瓣技术行二尖瓣成形术7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2~12个月,平均5.9个月;体质量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斌斌 刘兴元 等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9年46卷4期 240-243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索先天性心脏缺损(C HD )相关N R2F2基因新突变. 方法:入选104例中国汉族CHD患者和208名匹配的非CHD对照者.对全部入选对象的NR2F2基因的编码区、剪接位点及部分非翻译区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测序分析.将所测序列与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丹 霍亚玲 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29卷4期 685-687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肺动脉吊带的超声心动图特点,分析误诊及漏诊原因.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 2017年8月经CTA及手术证实的18例肺动脉吊带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超声心动图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超声误诊、漏诊原因.结果 18例肺动脉吊带患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刚 周更须 等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38卷5期 515-517,52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回顾总结新生儿主动脉弓中断一期手术治疗经验,探讨新生儿主动脉弓中断的最佳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方法:自2012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中心共收治新生儿主动脉弓中断26例.男性19例,女性7例;手术年龄3~28 d,平均(17.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国良 靳永强 等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38卷8期 861-865,86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根据第六对主动脉发育理论分析合并室间隔缺损的肺动脉闭锁患者的病理分型.方法:回顾74例合并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闭锁患者的影像学特点,根据胚胎学第六对主动脉发育理论,分析其不同程度的发育异常导致的形态学变化并探讨新的肺动脉闭锁分类方法.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结构性心脏病专业委员会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7年25卷5期 241-248页ISTICCSCD
【摘要】 1 前言动脉导管是胎儿时期肺动脉与主动脉间的正常血流通道.胎儿出生后,肺膨胀并承担气体交换功能,肺循环和体循环各司其职,导管可在数月内因废用而闭合,如1岁后仍持续不闭合,即为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国良 靳永强 等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7年36卷11期 914-91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分析肺动脉闭锁合并双侧动脉导管分别供应双肺血患者的影像学特点及其发生率.方法:回顾82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闭锁患者的造影资料,分析肺血来源、肺动脉发育情况及合并畸形.结果:82例肺动脉闭锁患者中确定双侧动脉导管4例,其中病例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洁 高磊 等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7年36卷4期 270-27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经导管同期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多发畸形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并分析其治疗策略.方法:选择136例先天性心脏病多发畸形患者,其中房间隔缺损(ASD)合并肺动脉瓣狭窄(PS)46例,ASD合并室间隔缺损(VSD)32例,ASD合并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费瑞林 唐奇琼 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7年15卷6期 749-751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对主动脉缩窄(COA)及主动脉弓离断(IA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COA及IAA患儿的TTE资料,并与CTA及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2例中,经手术或CTA证实COA26例,其中局限性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铮 王伟 等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6年14卷1期 22-25页ISTIC
【摘要】 目的 比较浅低温连续心脑灌注和中低温顺行脑灌注两种转流方法下进行小儿主动脉缩窄(CoA)纠治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总结54例CoA合并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的患儿手术病例,根据灌注方法不同,分为心脑灌注组(n=20)和脑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鑫 彭志远 等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6年25卷4期 276-281页ISTIC
【摘要】 目的 评价及对比分析MSCT及UCG对诊断双主动脉弓(DAA)及合并畸形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15例确诊为双主动脉弓病例的临床、超声心动图及多层螺旋CT资料,并将其影像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15例DAA患者M...
【关键词】 双主动脉弓;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心血管造影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瑛 刘召明 等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37卷1期 72-7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体肺分流术在紫绀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重度肺血管发育不良紫绀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54例,根据自身的肺动脉发育情况选择体肺分流姑息手术治疗.术前临床诊断为法乐四联症合并肺动脉狭窄28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培 金兰中 等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6年18卷5期 356-357页ISTICCSCD
【摘要】 主动脉缩窄是主动脉局部管腔狭窄性病变,常合并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其他心血管畸形[1],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1%~14.0%,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2~5倍[2-4]。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和诊断水平的提高,超声心动图检查在主动脉缩窄的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丽多 李欣欣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9年19卷A4期 175-176页
【摘要】 目的 建立张家港市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评估-转诊-干预体系,以实现新生儿先心病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方法 由张家港市妇幼保健所牵头,与上海复旦附属儿科医院合作,建立张家港市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评估-转诊-干预体系,由张家港市21家...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CHD);筛查;管理体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娟 曹孟宸 等 《河南医学研究》 2019年28卷5期 800-804页CA
【摘要】 目的 总结新生儿声带麻痹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近4 a诊断的新生儿声带麻痹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纳入22例患儿,男婴9例,女婴13例,早产儿3例,足月儿19例,出生体质量(3273.0±56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庆玲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29卷3期 366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三尖瓣闭锁的临床特征与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选取经心血管造影证实的三尖瓣闭锁患者20例,现对影像表现及检出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有超声诊断可见三尖瓣缺如或闭锁性无孔,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申国璋 沈向前 等 《疑难病杂志》 2015年4期 343-34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复合畸形介入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CHD复合畸形患者19例,男11例,女8例,年龄5~36(15.2±10.7)岁,体质量25.6~55.8(32.2±26.1)kg;其中房间隔缺损(ASD)合并动脉导管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文辉 杨呈伟 等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5年34卷3期 160-163,17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Ⅰ代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PDA Occluder Ⅰ)应用于膜部室间隔缺损(pmVSD)封堵术的安全和可行性.方法:2007年7月至2014年5月,18例(男性6例,女性12例)pmVSD患者接受封堵治疗,14例单独应用1枚PD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志刚 李保军 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4年24卷30期 92-94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婴儿大型室间隔缺损(VSD)合并肺炎早期手术治疗的手术时机、适应证以及围术期处理.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7月本院收治的大型VSD合并肺炎患儿36例.男16例,女20例;年龄1~12(7.1±3.2)个月;体质量3.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彦孜 张淑荣 等 《临床误诊误治》 2014年10期 74-7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围生期先天性心脏病(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HD)的发生情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咸阳市两家市级医院引产或分娩的24757例围生儿CHD筛查情况进行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姥义 熊文峰 等 《肿瘤影像学》 2014年1期 65-67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主动脉窦瘤破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或介入治疗证实为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声像图表现。结果20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中,右冠窦瘤破入右室流出道9例、右冠窦瘤破入右室3例、右冠窦瘤破入右房1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晋明 张学忠 等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3年13卷1期 80-81页ISTICCA
【摘要】 先天性主动脉瓣上狭窄(SVAS)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病理特点为主动脉瓣以上窦管连接处明显狭窄,并可累及升主动脉.本病可以是Williams综合征的一部分,也可以单独发生.2012年4月至6月我院集中手术治疗SVAS 5例,取得良好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伟 方海宁 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3年11卷3期 209-21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围术期处理对策.方法我院于2008年6月至2011年12月对115例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幼儿实施外科手术治疗,男性73例,女性42例,年龄3个月至3岁,体重3.5~20.0 kg;其中室间隔缺损(VSD)54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志勇 关瑞锦 等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13年22卷1期 59-6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评价应用国产封堵器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Amplatzer法对182例PDA患者经不同介入途径分别进行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术中术后测肺动脉压力,以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术后24~48h封堵结果、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彧 吕清 等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2年14卷2期 104-107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主动脉瓣下狭窄(SAS)及其合并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6例主动脉瓣下狭窄及其合并畸形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特征.结果 16例患者于主动脉瓣下左室流出道见线性稍强回声12例,肥厚的肌性结构4例,凸向左室流出道,致其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展鸿 刘敏 等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2年11卷6期 566-570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评价计算机断层成像(CT)动脉造影诊断肺动脉起源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经CT动脉造影诊断肺动脉起源异常的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0.2~33岁,年龄中位数2.8岁.复习相关的文献资料,进一步与超声心动图结果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小兵 张儒舫 等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2年09卷2期 65-67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及婴幼儿大血管手术深低温停循环中,结合应用选择性脑灌注(selective cerebral perfusion,SCP)对脑的保护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09年4月至2011年5月行一期主动脉弓部重建的患儿18例(新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边莹 戴琴香 等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8卷9期 118-120页
【摘要】 目的 为了进一步明确超声心动图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出生的730例疑似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诊断仪对其进行胸部多切面扫查,对其超声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明星 田冲 等 《中外医疗》 2018年37卷14期 178-181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双源CT低剂量扫描及其后处理技术对室间隔缺损型肺动脉闭锁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1月-2017年6月诊治的21例室间隔缺损型肺动脉闭锁患者双源CT及经胸心脏二维超声(TTE)资料,记录肺动脉闭锁部位、体-肺侧支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志敏 胡楝 等 《河北医学》 2011年17卷4期 448-45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总结大动脉调转术治疗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经验.方法:为32例小儿患者实施大动脉调转术,男24例,女8例.年龄12d-3岁,体重2.9-15 kg.室间隔完整的完全型大动脉转位(TGA)12例,TGA合并室间隔缺损(VSD)18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楝 钟志敏 等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1年17卷1期 41-4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016例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手术方法和结果.其中动脉导管未闭(PDA)364例,房间隔缺损(ASD)199例,室间隔缺损(VSD)270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良万 卢琳 等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45卷4期 305-306页ISTIC
【摘要】 <篇首> 由于体-肺循环之间存在着较大程度的血液的混合,使得合并有较大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和卵圆孔未闭的完全型大动脉转位患者常常在新生儿早期并没有很明显的紫绀症状,待其出现症状时往往已超过4~8周龄,其左心室的压力低于体循环压力的66%,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宇 李海鸣 《山西医药杂志》 2010年39卷13期 627-628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部分先天性心脏病可以避免开胸手术,减少与麻醉、体外循环和术后、相关的并发症,受到临床广泛关注和肯定.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2007年10月至2009年8月我院介入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者34例,男性13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宇 李海鸣 《山西医药杂志》 2010年39卷7期 627-628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部分先天性心脏病可以避免开胸手术,减少与麻醉、体外循环和术后、相关的并发症,受到临床广泛关注和肯定.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2007年10月至2009年8月我院介入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者34例,男性13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戈 谭松涛 等 《武警医学院学报》 2010年19卷1期 68-69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主动脉弓中断(Interrupted aortic arch,IAA)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约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病的1.5%.单纯主动脉弓中断极为罕见.常合并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虹 叶钜亨 等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10年26卷6期 446-44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复合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经导管介入治疗的策略及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5例复合先心病患儿,先心病类型包括:肺动脉瓣狭窄(PS)合并房间隔缺损(ASD);PS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PS合并室间隔缺损(VSD);AS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志英 韩建成 等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09年28卷3期 186-18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速度成像技术(TVI)评价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PAH)患者左心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30例分为3组,轻度肺动脉高压12例,中度10例,重度8例,其中4例l临床诊断为艾森曼格综合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江龙 宋万军 等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09年30卷5期 515-516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主动脉弓中断(interruption of the aortic arch,IAA)指升主动脉与降主动脉间的连续中断[1],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占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1%和尸检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1%~4%.由于其自身疾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立勇 木拉提·米吉提 等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09年32卷8期 1113-111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总结105例法洛四联症(TOF)外科治疗经验.方法:2000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对105例法洛四联症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男性68例,女性37例,年龄5个月~45岁,平均(10.2±6.8)岁.其中合并肺动脉闭锁1例,房间隔缺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燕 袁振飞 等 《齐鲁护理杂志》 2008年14卷4期 94-95页ISTIC
【摘要】 <篇首> 2007年10月,我们对1例患者行主动脉弓离断合并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一期根治术,经积极护理配合,效果满意.现将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瑞彦 杨宗英 等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08年27卷3期 141-14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259例室间隔缺损(VSD)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外科治疗经验和浅低温心脏不停跳技术的应用.方法:采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技术行动脉导管结扎或缝合术以及VSD修补术,其中男性121例,女性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凯 《河北医药》 2008年30卷11期 1780-1781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主动脉缩窄(COA)发生率占先天性心脏病的6.25%[1,2],其缩窄段的长短、程度不一,多数合并动脉导管未闭,而且常可合并其他心内畸形,其中以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房室间隔缺损常见[3].目前对于最佳的手术方案尚没有统一的认识,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铁柱 周美华 等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7年28卷20期 1854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1临床资料 2004-05/2006-12进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100例,男37例,女63例,年龄42 d~2岁,体质量4~8 kg,其中法乐氏四联症(TOF)16例,室间隔缺损(VSD)7例,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VSD/P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滔 沈向前 等 《中国医学工程》 2007年15卷8期 675-67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介入治疗合并其他先天畸形、瓣膜疾病、冠脉病变等复合先天性心脏病的策略和近期疗效评价.方法 13例适合经导管介入治疗的复合先天性心脏病,其中男7例,女6例,平均年龄(25.2±20.3)岁.复合类型为:房间隔缺损(ASD)合并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治远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7年16卷5期 297-298页ISTIC
【摘要】 <篇首>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指自无名动脉至第一对肋间动脉之间的主动脉管腔狭窄,多为局限性,也可为长管状[1].主动脉缩窄占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1%~3%,本病可单独存在,但常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如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2].刘芳等报告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