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5
- 1
- 1
- 54
- 3
- 2
- 1
- 1
- 21
- 10
- 10
- 9
- 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秦孝智 金振一 等 《医学信息》 2007年20卷7期 1232-1233页
【摘要】 目的 总结射频消融(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35例的经验.方法 左房室旁路消融二尖瓣室侧,右侧房室旁路消融三尖瓣房侧;房室结双径路通过下位法能量递增消融法改良房室结.结果 19例房室折返型心动过速,左侧旁道13条,右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湘岭 康亭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6年15卷6期 410页
【摘要】 <篇首> 应用导管法射频消融根治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已有很高的成功率.而相对于左侧旁路,右侧旁路消融的成功率相对偏低,标测消融靶点是主要难点,应用心腔内单极电图可以补充双极电图不足,迅速、直观地确定有效消融靶点.自2003年我院应用心腔内单极电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瑞生 张浩 等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5年37卷9期 787-789页
【摘要】 目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是临床实践中常见的心律失常,本文报道对其进行标测及射频导管消融(RFCA)的经验.方法:1 6例患者(男性9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40.1±10.7)岁,对全部患者进行了心内电生理检查,在标测到的逆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展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05年12卷1期 24-25页
【摘要】 <篇首> 房室旁路引起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快速心律失常.随着年龄的增长,心动过速发作越来越频繁,同时伴有头晕、出汗、低血压等症状,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以往只能用药物控制心动过速的发生,往往效果不好,副作用大,近年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樊建备 朱莉 等 《南通医学院学报》 2004年24卷4期 444-444页
【摘要】 目的:观察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效果.方法:采用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仪,根据标测结果选择射频消融的途经和能量.结果:53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左侧旁路41例,右侧旁路12例,手术成功51例,失败2例,随访3~36个月,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葛世俊 沈文均 等 《宁波医学》 2000年12卷1期 3-4页
【摘要】 目的观察导管射频消融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2例病人进行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结果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7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35例(右侧旁路8例,左侧旁路27例,其中1例合并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总成功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俊国 鲍正宇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17年97卷9期 691-69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比较经房间隔途径和经主动脉逆行射频消融左侧旁路是否存在优劣势.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5年8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及泰州市人民医院行导管消融治疗的184例左侧旁路患者,其中103例经主动脉逆行标测消融为经动脉组,81例经静脉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先锋 储慧民 等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5年1期 33-36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Carto和NavX三维标测系统指导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消融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因PSVT在宁波市第一医院心内科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311例患者资料,按标测系统分为Car...
【关键词】 三维标测系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导管消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海涛 于文江 等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2011年18卷3期 173-175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隐匿性预激综合征患者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发作时逆传P波的形态、RP及RPV1-RPE间期在房室旁路定位中的价值.方法 173例经心内电生理确诊并成功消融的隐匿性预激综合征患者,观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发作时逆传P波的形态、RP间期及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洪 张美春 等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8年12卷3期 224-22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桡动脉途径建立方法,评价该途径用于左侧房室旁路消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例A型预激综合征(左侧房室旁路)为研究对象;采用桡动脉穿刺置入6 F长鞘作为5 F消融导管进行左心室二尖瓣环标测和消融途径;经锁骨下或颈内静脉穿刺置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5年9卷4期 257-263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12导联心电图对阵发性窄QRS心动过速中最常见两种类型--典型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顺传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的鉴别作用.方法对206例阵发性窄QRS心动过速(QRS<0.11 s,心室率>120次/min...
【关键词】 心电图;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建新 吴延庆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4年18卷z1期 128页ISTIC
【摘要】 <篇首> 在隐匿性旁路引起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消融中,心内电生理检测,行心室S1S1刺激时,根据VA激动顺序可判断隐匿性旁路且诱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近来,我们发现1例患者只有在异丙肾上腺素诱发下才出现旁路逆传并诱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此种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楚咏晗 代自力 等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4年8卷2期 93-93页ISTIC
【摘要】 <篇首> 患者男性,37岁.一个月前因隐匿性左侧旁路合并顺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在我院行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出院半个月后反复发作心悸、胸闷、头晕,持续时间数小时不等,可自行终止.此次因心悸、头晕、胸闷6 h来我院急诊.体格检查:心率187次/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焰 王方正 等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1年5卷5期 286-289页ISTIC
【摘要】 目的室房传导的不完全阻断可能会导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复发.鉴于心脏的解剖关系和电生理特点,推测左心室内刺激对于判定经左侧旁路的室房传导是否被彻底阻断要优于传统的右心室刺激.方法213例左侧旁路参与的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男性125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昵 光雪峰 等 《中外健康文摘》 2012年09卷19期 134-135页
【摘要】 目的 探讨阵发性室上过速发作时缺血性ST段下移与冠心病及房室异常传导通路定位的关系.方法 纳入120例阵发性室上速发作时出现ST段下移的患者,最小年龄36岁,最大年龄75岁,分为二个组,A组(≥60岁)28例,B组92例(<60岁),行射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宏蕴 石宏 等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0年04卷1期 168-169页
【摘要】 目的 总结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的经验.方法 经左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置入电生理标测电极,行心内电生理检查(EPS),确定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性质,然后经股静脉或股动脉置入大头消融导管,标测到有效消融靶点进行放电消融.结果 32例患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楚咏晗 杜素花 等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2009年11卷18期 178页
【摘要】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逆行P波特征在单旁路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O-AVRT)的诊断价值.方法:100例经心内电生理诊断并成功消融的O-AVRT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体表心电图逆行P波特征.①O-AVRT时体表心电图RP-的时限.②O-LAV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