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01
- 65
- 7
- 2
- 241
- 33
- 32
- 13
- 7
- 277
- 192
- 96
- 41
- 2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滕龙 洪芳 等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53卷11期 788-789页ISTIC
【摘要】 帕金森病(PD)是一种神经变性疾病,由于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变性、坏死,导致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引起直接通路-间接通路失调是其主要发病机制.本实验基于前期研究,通过检测大鼠脑内γ-氨基丁酸(GABA)受体和N-甲基-D-天冬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宁静 李文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16卷4期 417-420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止颤汤对帕金森病异动症(LID)大鼠行为学和纹状体DARPP-32(Thr-34)磷酸化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6-羟基多巴胺(6-OHDA)注射于大鼠脑部黑质造成帕金森病模型,进一步予以左旋多巴/苄丝肼腹腔注射制作异动症(LI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洪芳 滕龙 等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53卷3期 172-174页ISTIC
【摘要】 帕金森病(PD)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左旋多巴(L-dopa)是治疗PD最有效的药物,但长期应用可引起诸多运动并发症[1],其中最突出的是左旋多巴诱导异动症(LID).复方地黄方是我们挖掘中医药理论并经临床证明治疗PD及LID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新新 胡方方 等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38卷5期 307-31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神经激肽1(NK1)受体参与帕金森病(PD)运动并发症发生的具体分子机制,为治疗异动症(LID)提供新的方法及靶点.方法 小鼠纹状体立体定向注射6-羟基多巴胺制作PD模型,4周后筛选成功的PD模型并随机分成5组:PD组、LID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丽 王小平 等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21卷9期 961-965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维生素B12(vitamin B12,VitB12)、叶酸(folic acid,FA)、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在帕金森异动症患者血浆中的变化,分析VitB12水平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 237例帕金森病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磊 邢国平 等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8年13卷12期 599-602页ISTIC
【摘要】 目的:研究左旋多巴/卡比多巴与左旋多巴/卡比多巴/恩他卡朋诱发异动症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特点,以及纹状体区多巴胺和环磷腺苷调节的磷酸化蛋白-32(DARPP-32)磷酸化状态的改变.方法:成功建立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29只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素美 李伟荣 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16卷23期 3574-3575页ISTIC
【摘要】 1 资料病人,女性,60岁,主因睡眠障碍9年余,加重2月于2017年2月13日入院.现病史:病人9年来间断出现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早醒、醒来后再次入睡困难,上床后肢体不自主抖动,以下肢为主,经下地活动后症状有所好转,可再次入睡,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雪 蒋雨平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7年25卷3期 301-305页ISTIC
【摘要】 帕金森病(PD)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左旋多巴仍是治疗PD的金标准用药,但是随着疾病的发展,长期服用左旋多巴会出现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LID),LID是常见的运动并发症.文中主要讨论LID的临床表现及治疗问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甄体丽 赵君焱 等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7年30卷1期 45-4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左旋多巴(L-DOPA)诱发异动症大鼠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单侧毁损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L-DOPA组、L-DOPA+BDNF组、BDNF组及生理盐水组.L-DOPA组及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绍伟 魏传梅 等 《中国药师》 2017年20卷12期 2196-219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引起临床医生对于帕金森病患者首发癫痫诊治的重视,促进临床药物的合理使用,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临床药师从其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和药学监护等方面对1例帕金森病首发癫痫患者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对于抗帕金森治疗过程中发生的癫痫样发作与左...
【关键词】 帕金森病;癫痫;帕金森病药源性异动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成刚 李成国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17年32卷4期 643-648页ISTICCA
【摘要】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元变性疾病.随着病程进展,左旋多巴的疗效逐渐减退,最终出现多种类型运动并发症,主要包括剂末现象、异动症、步态冻结、肌张力障碍;特别是疾病进展期的患者出现异动症及肌张力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君焱 甄体丽 等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7年30卷6期 450-45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7,8-二羟基黄酮(7,8-DHF)对左旋多巴(L-DOPA)诱发的异动症大鼠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于右内侧前脑束立体定向注射6-羟基多巴(6-OHDA),建立单侧毁损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成功构建PD模型的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宁静 陆小青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15卷17期 2110-2113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纹状体多巴胺和环磷腺苷调节的磷酸化蛋白-32(DARPP-32)(Thr34)磷酸化与止颤汤对大鼠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采用6-羟基多巴胺(6-OHDA)注射于大鼠脑部黑质造成帕金森病(PD)模型,进一步予以左旋多巴/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丙天 陈志斌 等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7年30卷2期 116-11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雷帕霉素干预对左旋多巴诱发的异动症(LID)的行为学的影响.方法 通过6-羟基多巴胺颅内立体定向注射制作偏侧大鼠帕金森病模型.给予左旋多巴腹腔注射1周制作LID大鼠模型.将LID大鼠分为LID对照组(LID组)和雷帕霉素干预观察组...
【关键词】 帕金森病;左旋多巴诱发的异动症;雷帕霉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滕龙 洪芳 等 《浙江中医杂志》 2016年51卷6期 411-413页ISTIC
【摘要】 帕金森病(PD)是好发于中老年人的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DA)神经元退行性变.左旋多巴(L-dopa)是治疗PD的“金标准”药物,但长期使用可引起异动症(LID)等各种运动并发症,给PD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车雁芳 蔡春生 等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6年24卷3期 23-26页ISTIC
【摘要】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异动症、症状波动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9月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 pD 患者13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包括发病年龄、性别、首发症状、病程、左旋多巴类制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缪茂军 陈小武 等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6年23卷3期 182-190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mTOR(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的激活在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L-Dopa Induced Dyskinesia,LID)大鼠纹状体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普通级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宇翔 刘振华 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6年2期 121-126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异动症(LID)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应用统一帕金森病(PD)评分量表(UPDRS)第2、3部分和第4- A部分,Hoehn- Yahr分期评分共随访410例PD患者,将UPDRS量表第IV- A部分32项≥1分的患者纳入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勇 卢祖能 等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6年11卷6期 493-496页ISTIC
【摘要】 目的:调查帕金森病(PD)并发剂峰异动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使用左旋多巴至少1月的PD患者问卷调查一般情况、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和治疗情况,分析其并发剂峰异动症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结果:共纳入PD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利惠 江名芳 《医学研究杂志》 2016年45卷12期 43-4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患者异动症临床特征及与GRIN2B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性.方法 自2012年1月~2015年12月,前瞻性收集帕金森患者178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异动症,将患者分为异动症组和对照组,主要观察指标为GRIN2B基因的多态性,次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缪茂军 陈志斌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5年9卷10期 142-145页ISTICCA
【摘要】 帕金森病(PD)的治疗一直受到国内外神经科的关注,一度成为研究热点,主要是治疗PD会出现许多副作用,比如运动并发症(包括异动症),精神障碍和认知功能下降等,而异动症的出现限制了PD的治疗,但是异动症的发病机制甚为复杂,尚未阐明,N-甲基-D...
【关键词】 帕金森病;受体,N-甲基-D-天冬氨酸;异动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敖文玲 孙斌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5年17卷2期 160-162页ISTIC
【摘要】 左旋多巴是帕金森病(PD)治疗的核心药物,晚期PD患者长期口服左旋多巴/卡比多巴(LC-oral)容易引起症状波动及异动症,症状波动与药物浓度波动有关.持续的多巴胺能释放被认为是改善PD症状的关键.通过经皮内镜胃造口术十二指肠置管利用CAD...
【关键词】 帕金森病;左旋多巴/卡比多巴肠凝胶;LCI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群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15期 16-18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氯氮平治疗帕金森病(PD)左旋多巴诱导的异动症(levodopa-induced dyskinesias ,LI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氯氮平组与金刚烷胺组,每组21例,均应用美多巴和普拉克索作为帕金森病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允旭 刘隆熙 等 《中国医药》 2014年9期 1378-1382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抑制剂恩他卡朋对接受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大鼠异动症的防治效果。方法25只帕金森病模型大鼠以抽签法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5只)、一般左旋多巴组(10只)和加用恩他卡朋组(10只)。3组大鼠均从应用阿朴吗啡后第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新新 任甜甜 等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13年20卷2期 105-10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可缓释包裹左旋多巴/苄丝肼微球对异动症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通过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制作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大鼠模型,制模成功的PD大鼠模型接受左旋多巴(25mg/kg)/苄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新新 任甜甜 等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12年19卷1期 9-1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包裹的可释放左旋多巴/苄丝肼的微球对帕金森病(PD)大鼠运动症状及异动症发生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利用PLGA包裹左旋多巴或苄丝肼制成微球,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微球在大鼠体外释放左旋多巴/苄丝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娜 杨新新 等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12年19卷5期 332-336,34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天芪平颤颗粒对帕金森病(PD)运动并发症大鼠异常不自主行为学及纹状体DARPP-32(Thr75)磷酸化表达的影响,探讨长期左旋多巴使用后天芪平颤颗粒对异动症(LID)的作用机制.方法 6-羟基多巴胺(6OHDA)制备PD大鼠模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滕龙 何建成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12年33卷5期 215-219页ISTIC
【摘要】 帕金森病(PD)是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的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目前认为,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氧化应激、免疫学异常、线粒体功能障碍、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因素密切相关.新近的研究发现,非多巴胺代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佩佩 高月 等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34卷17期 2648-2651页
【摘要】 目的 对中医药缓解帕金森病异动症的有效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PubMed、Elsevier、Spring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关于中医药缓解帕金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捷 张林艳 等 《当代医学》 2018年24卷32期 43-47页
【摘要】 目的 综合评价国人帕金森病并发异动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计算机文献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及采用文献追溯等方法,收集国内于2017年12月前发表的关于帕金森病并发异动症危险因素的研究文献.采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柳学勇 陈小武 《中国医学创新》 2018年15卷22期 5-9页CA
【摘要】 目的:探讨mTOR信号通路的激活在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L-dopa induced dyskinesia,LID)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60只普通雄性大鼠,其中选取10只作为健康对照组,皮下注射安慰剂葵花油2 mg/kg;其余50只采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杰 《智慧健康》 2018年4卷19期 87-88,90页
【摘要】 目的 帕金森病异动症在帕金森病患者中有很高的发生率,本文拟探讨帕金森病异动症的合理药物选择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诊断为帕金森病异动症的患者,分为:50例研究组(服用吡贝地尔缓释片+左旋多巴)和50例对照组(服用金刚烷胺+左旋多巴).对比两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璐 马雅萍 等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1年19卷2期 131-135页ISTIC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左旋多巴长期注射对帕金森病(PD)运动并发症大鼠模型异常不自主运动(AIM)和疗效减退的影响,以确定合适的左旋多巴用药剂量和行为学评价标准.方法:立体定向SD大鼠右侧前脑内侧束,注射6羟基多巴建立PD大鼠模型.成模PD大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弓凯 范存刚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0年37卷5期 454-457页ISTIC
【摘要】 左旋多巴诱发的异动症是在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的结构基础是皮质-基底神经节-丘脑皮层环,此环路受多种神经元、神经递质、受体的调控,机制复杂.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的相关机制,其中包括异动症的突触前机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丹 黄译腺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0年37卷2期 135-140页ISTIC
【摘要】 腺苷2A受体(A2AR)大量分布于脑基底节区,和多巴胺D2受体(D2 R)及亲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5)形成异聚体,共同调节纹状体突触前后功能.研究显示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PD动物模型纹状体A2R、mGluR5表达增加,而两受体拮抗剂应...
【关键词】 腺苷2A受体;亲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帕金森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雅萍 宋璐 等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10年17卷4期 276-278,28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大麻素CB1受体在长期左旋多巴治疗诱导的异动症(LID)大鼠模型基底节表达的特点,探讨LID与CB1受体表达变化的关系.方法 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接受左旋多巴腹腔注射21 d,建立LID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
【关键词】 帕金森病;左旋多巴诱导的异动症;大麻素CB1受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丽倩 曹学兵 等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18卷5期 350-35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FosB/△FosB在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大鼠诱发异动症中的表达与作用.方法 左侧内侧前脑束(MFB)立体定位注射6-羟多巴胺(6-OHDA)制备偏侧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筛选出完全毁损和部分毁损的偏侧PD大鼠模型.完全毁损与...
【关键词】 帕金森病;FosB/△FosB;异动症评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牛轶瑄 曹学兵 等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8年16卷1期 1-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纹状体区DARPP-32磷酸化水平变化和直接通路活动的改变在左旋多巴诱发的异动症(LID)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方法:以SCH23390(D1受体拮抗剂)治疗LID大鼠,观察LID大鼠的行为学改变,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LI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雅萍 刘振国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8年16卷1期 99-102页ISTIC
【摘要】 近来研究显示,非多巴胺代偿机制在帕金森病及其运动并发症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大麻素系统即其中热点之一,尤其是大麻素CB1受体在运动活动的调节枢纽基底节中具有大量分布.本文对大麻素CB1系统在帕金森病及左旋多巴诱导异动症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季声 吴军 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7年5卷5期 402-404页ISTIC
【摘要】 目的 评定美多芭与吡贝地尔联合应用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帕金森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单用美多芭组(28例)和美多芭加用吡贝地尔组(28例),临床疗效采用改良Webester量表进行治疗前后评定,同时测定出现运动并发症(运动症状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志斌 管强 等 《中国康复》 2006年21卷5期 291-293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多巴胺D1受体在异动症(LID)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复制成功的帕金森病(PD)大鼠35只,分为PD组13只,另22只应用复方左旋多巴治疗28 d诱发LID大鼠模型,取12只为LID组.第29天取10只在复方左旋多巴治疗前15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龚道恺 孙圣刚 等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6年14卷1期 38-40,2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异动症(LID)大鼠黑质致密部(SNpc)胶质细胞的变化.方法:6-羟多巴胺(6-OHDA)立体定位注射制备偏侧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复方左旋多巴(L-dopa)甲酯腹腔内注射治疗4周(10mg·kg-1·d-1,每日2次)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牛轶瑄 魏桂荣 等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06年13卷2期 102-10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纹状体区神经生长因子诱导蛋白-β(NGFI-β)的表达变化在左旋多巴诱发的异动症(LID)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分别以SCH23390(D1受体拮抗剂)、氟哌啶醇(D2受体拮抗剂)治疗LID大鼠,观察LID大鼠的行为学改变并用逆转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秀英 孔小明 等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年26卷2期 196-19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帕金森病(PD)异动症(LID)模型,观察大鼠在药物干预前后的行为改变.方法选取内侧前脑束(MFB)注射6-OHDA建立单侧毁损PD鼠模型,给予左旋多巴(L-dopa 20 mg·kg-1·d-1)及生理盐水(NS,2 m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管强 曹学兵 等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6年23卷1期 9-1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左旋多巴诱导异动症(1evodopa induced-dyskinesias LID)大鼠模型纹状体棘状神经元的自发性电活动变化.方法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PD)大鼠模型应用左旋多巴(L-dopa)治疗28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斌 陈广新 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6年4卷4期 313-315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纹状体内注射转录调控因子Camp应答元件结合蛋白(CREB)基因对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LID)帕金森病大鼠前强啡肽原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6-羟基多巴胺(6-OHDA)立体定位注射制备偏侧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左旋多巴腹腔注射治疗4周诱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管强 曹学兵 等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5年12卷6期 323-325,342页ISTIC
【摘要】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及异动症大鼠模型纹状体的自发性电活动变化.方法6-羟多巴(6-OHDA)立体定位注射制备偏侧PD大鼠模型,复方左旋多巴腹腔注射治疗4周诱发异动症(levodopa induced-dyskinesias LID)大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岚 曹学兵 等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05年12卷1期 10-13,2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PD)大鼠经慢性间断性左旋多巴(levodopa,L-dopa)治疗后纹状体区域突触功能的变化. 方法 6-羟多巴胺 (6-OHDA)脑立体定位注射制备偏侧PD大鼠模型,复方L-do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岩 孙圣刚 等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4年12卷2期 109-112,12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NMDA(N-methyl-D-aspartate)受体拮抗剂MK-801对左旋多巴诱导的帕金森病大鼠异常不自主运动行为学及其基底节区Fos表达的影响,探讨谷氨酸对长期左旋多巴治疗后帕金森病大鼠基底节输出通路活性改变的影响.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颖 曹学兵 等 《中国康复》 2004年19卷3期 142-144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左旋多巴(L-dopa)治疗对帕金森病( PD )大鼠纹状体强啡肽原表达的影响,探讨L-dopa诱发异动症(LID)的机制.方法: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PD组、LID组和正常组.PD组及LID组大鼠以6-OHDA损毁单侧黑质致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