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44
- 1
- 105
- 11
- 4
- 4
- 3
- 39
- 36
- 19
- 17
- 1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阚亚柏 韩战营 等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8年26卷5期 289-291页ISTICCSCD
【摘要】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策略作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再灌注治疗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 药物涂层球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连新 徐琢 等 《医学临床研究》 2018年35卷12期 2418-242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院前心电图(ECG)远程实时传输系统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由不具备行经皮冠脉介入术(PCI)资质的基层医院转入本院行急诊PCI的126例STEM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平安 刁杰 等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8年18卷6期 511-512,523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估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左心室功能和收缩同步性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择期行PCI术的患者67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进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患者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ESV)、左心室舒张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廖艳春 曹艳君 等 《天津医药》 2018年46卷5期 519-522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延迟PCI,发病12~24 h内直接PCI)与药物保守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疗效差异.方法 采用前瞻性、开放、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将186例发病12~24 h的STEMI患者分为延迟P...
【关键词】 心肌梗死;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心室功能,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舒展 李宇林 等 《四川医学》 2017年38卷7期 727-73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采用MRI评价早期再灌注对心肌质量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急性ST段抬高的45例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22例)和择期PCI(23例)治疗,采用心脏磁共振(CMRI)计算机辅助测体积法(CAVM)延迟成像检测术后梗死心肌质量、视觉评分...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延迟强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文强 刘前君 等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年9卷9期 1073-107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比较直接和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左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2年1月~2015年12月于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AMI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措施不同分为3组,直接组38例(行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邵滢 刘寅 《天津医药》 2017年45卷11期 1149-1152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代,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室间隔穿孔(VSR)的发生率越来越低,但病死率仍然很高.及时的诊断和外科手术仍然是治疗的首选.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来说,延迟手术可能效果更好.内科保守治疗通常是无效的,使用机械支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琦磊 王光友 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14卷15期 1711-1713页ISTIC
【摘要】 目的:应用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pulse-wave doppler yissue imaging,PWDTI)评价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臻 吴欣娟 等 《河北医药》 2016年38卷23期 3533-353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前后Tp-ec、Tp-e/QT比值及心率震荡( HRT)的变化及其对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预测价值。方法应用心电图及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60例STEMI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文博 王贺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16年13卷24期 54-57页ISTICCA
【摘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但支架内再狭窄严重影响了其长期疗效.研究发现,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主要与内皮损伤、再内皮化延迟有关.快速完全的再内皮化是预防支架内再狭窄的重要方法.而内皮祖细胞在受损内皮再修复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发亮 郑长余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4卷32期 63-64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溶栓后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64例急性STEMI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溶栓后早期PCI)与对照组(溶栓后延迟PCI),各32例.比较两组患...
【关键词】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心功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志 雷锐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9年32卷8期 1109-1111页CA
【摘要】 目的:对某院运用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进行评估总结,探究该方法治疗的具体应用效果,为今后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某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共收治急性S 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
【关键词】 延迟急诊PCI;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益 戴树人 《医药前沿》 2019年9卷16期 12-14页
【摘要】 近年来,肝素与比伐芦定的抗凝方案选择为热门话题,P C I技术和围手术期管理质量不断提高,各项研究就出血风险、急性支架内血栓事件等并发症的风险各持己见,减少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使用、比伐芦定的延迟注射、高效P2Y12抑制剂、药...
【关键词】 经皮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伐芦定;肝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士鹏 张建刚 等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5年21卷4期 470-473,49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10例沧州市中心医院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发生心包压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PCI治疗后延迟心包压塞的早期诊断、预防、处理策略及预后.方法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浩 李晨光 等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5年23卷6期 301-304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可能导致冠状动脉弥漫性夹层形成,观察此类患者延迟支架置人的安...
【关键词】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血管夹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易绍东 向定成 等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4年9期 549-552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CPC)对不同来院方式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进门-球囊(D-to-B)时间的影响。方法根据来院方式不同将CPC成立前、后接受PPCI的STEMI患者分别分为自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艳华 索冬卫 等 《重庆医学》 2014年33期 4479-4480,4484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采用延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失去早期经静脉溶栓时机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与早期静脉溶栓成功并择期行PCI在预后中的差别。方法选取该院诊治的STEMI患者120例,并根据其PCI时机分为溶栓组和延迟组...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溶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敬 吕树铮 等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4年33卷1期 133-135页ISTICCA
【摘要】 无复流现象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术(PCI)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其定义为PCI治疗后,已解除心外膜冠状动脉机械性梗阻,但血流仍持续减低或相应区域心肌仍然灌注不足,表现为造影剂排空延迟并伴随心肌缺血表现[1].无复流总体发生率约2%.在大隐静脉...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术;无复流;冠状动脉疾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桂平 雷达 等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4年20卷5期 571-57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窗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预...
【关键词】 心肌梗死;时窗间;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华山 陈振云 等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4年6期 510-512页ISTIC
【摘要】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 )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首选的再灌注策略[1]。然而我国大多数患者未能在发病90分钟内接受 PCI手术。静脉溶栓仍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 )的治疗选择。为了充分发挥两种疗法的优势...
【关键词】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瑞替普酶;直接PC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红梅 温宁笑 等 《武警医学》 2014年25卷6期 582-584,58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比较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on-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NSTE-ACS)患者在不同时间窗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小维 贾大林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4年23卷1期 22-25页ISTIC
【摘要】 目的 分析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PCI)术后ST段演变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连续收集110例于发病12h内接受急诊PCI治疗的ST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迎红 赵芝香 等 《护理学报》 2014年21期 41-42页ISTICCSCD
【摘要】 2013年1-12月,我院改进绿色通道流程,实施外院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转运到导管室的救治流程。即由心内科医生和护士全程参与院前转运,在院前转运中,直接启动导管室准备工作,加强与相关科室间协作,抵达医院后,患者直接进入导管室...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导管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治乾 肖文良 等 《临床荟萃》 2014年5期 494-496,49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采用99 m 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 m Tc-MIBI)门控静息心肌断层显像,研究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关键词】 心肌梗死;血管成形术,气囊,冠状动脉;灌注成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晓明 吕明 等 《齐鲁护理杂志》 2013年19卷21期 122-123页ISTIC
【摘要】 <篇首> 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1].其中冠心病病死率在心血管病死亡中占较大比例,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临床上治疗心血管疾病一种有效的方法,其治疗手段以手术方便、快捷、成功率高、安全为优势,然而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晓红 陆卫华 等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3年13卷6期 709-71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评价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MRMPI)检测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活性及检测炎症因子对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3例,健康对照组16名.采用磁共振灌注及延迟成像技术对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活性进行评价.对心肌梗死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雁 段宝民 等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2年6卷24期 8306-830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比较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失去早期静脉溶栓时机后延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与瑞替普酶溶栓成功后择期PCI对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探讨延迟急诊PCI的应用价值.方法 共109例STEMI患者纳入回顾性分析...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心肌梗死;瑞替普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存刚 邢爽 等 《广东医学》 2012年33卷8期 1140-114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使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观察左室前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经皮冠状动脉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宝民 逯锦涛 等 《中国急救医学》 2012年32卷8期 692-695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比较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失去早期静脉溶栓时机后延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与早期溶栓成功后择期PCI对STEMI预后的影响,探讨延迟急诊PCI应用价值.方法 102例STEMI患者被纳入回顾性分析,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竞枫 郭志平 等 《黑龙江医药》 2018年31卷2期 355-357页CA
【摘要】 目的:探讨直接与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2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3组:直接组82例、延迟组75例、药物组53例,直接组患者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桂珍 《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 2018年6卷3期 155-157页
【摘要】 目的 探究超声心动图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和延迟PCI近期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行PCI治疗,根据手术时间分组,各31例.对照组行延迟PCI治疗,观察组行急诊PCI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术后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广马 胡昌兴 等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11年27卷8期 600-60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开通梗死相关血管的时程变化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住院期间死亡率及心肌梗死后30 d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急性STEMI患者213例,根据症状发生至第1次球囊扩张的时间分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金成 马长生 等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0年18卷1期 21-24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介入治疗(PCI)门-囊(D2B)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潞河医院2005年1月至2008年8月连续收治的行直接PCI的STEMI患者的D2B时间及其组成成分,记录如下时间(中...
【关键词】 心肌梗死;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急救医疗服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莹 陈小平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年8卷2期 154-156页ISTIC
【摘要】 目的 应用心脏磁共振检查来评价心功能及心脏磁共振成像(MRI)心肌灌注延迟显像评价坏死心肌,比较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术(PCI)治疗和静脉溶栓治疗对患者的左心功能及坏死心肌的影响.方法 将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直接PCI组(22例)...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溶栓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桂英 尚艳菲 《河北医药》 2009年31卷11期 1343-1344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急性心肌梗死(AMI)在临床上十分常见,起病12 h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治疗能迅速开通梗死相关冠状动脉,恢复冠状动脉血流,挽救濒死心肌,已成为治疗AMI的主要方法之一[1,2].但是在我国基层医院行急诊PCI术不容易做到,...
【关键词】 心肌梗死;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基层医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阮筱珠 王莉丽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9年9卷2期 156-157页ISTIC
【摘要】 <篇首> 目前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和支架置入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手术简便、创伤小、效果可靠的优点[1].但介入术毕竟是一项有创的检查及治疗手段,具有一定危险性,术中或术后可能出现相应的并发症,甚至可危及生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邢伟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8年3卷3期 145-146,149页ISTIC
【摘要】 目的 评价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中、高危患者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疗效.方法 185例中、高危非ST段抬高ACS患者,根据药物治疗后病情变化,分别在入院1~2 d内(126例,早期介入组)或3~14 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雅玲 王守力 等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8年16卷1期 40-41页ISTICCSCD
【摘要】 <篇首> 药物洗脱支架(DES)可明显降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再狭窄及靶病变血运重建(TLR)的发生率.病理研究表明,第一代DES置入后内皮化延迟可能导致迟发性血栓风险增高等长期不良反应,其不可降解多聚体复合物涂层长期存留造成的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先本 江建军 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年17卷10期 1459-1460,146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延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近期心率震荡(HRT)的影响.方法 对首次发生AMI并于发病6 h内行直接PCI治疗的37例患者和同期因AMI入院而行延期PCI治疗的176例患者...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率震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宽 左国兴 等 《山东医药》 2007年47卷7期 43-44页ISTICCA
【摘要】 分析1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院内死亡的临床特点及死亡原因.结果显示患者直接死亡原因为心脏破裂1例(9.1%),心室颤动3例(27.3%),泵衰竭7例(63.6%).其临床特点为高龄、合并多支冠脉病变、就诊延迟、梗死相关血...
【关键词】 心肌梗死;急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宇 向小平 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2007年5卷5期 345-34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后90 min未通补救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102例AMI患者分别行直接PCI术(38例)和64例接受rtPA(爱通力)或尿激酶静脉溶栓,限定自溶栓开始后90 min内仍未再通者立即行补...
【关键词】 心肌梗塞;血栓溶解疗法;血管形成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庞明杰 张宏 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2007年5卷8期 594-59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左室重构(LVRM)和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93例初次AMI患者分为PCI组(47例)和非PCI组(46例).分别在心肌梗死后(23±10)d(术前)和术后6个月测量左心...
【关键词】 心肌梗塞;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心室复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和贵 柯永胜 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07年5卷12期 896-89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延迟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人治疗(PCI)对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8例STEMI患者,延迟PCI 20例,急诊PCI 28例.观察PCI术中球囊、置入支架参数及介入时间,术后TIMI血流分级、...
【关键词】 心肌梗塞;血管形成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梗死相关动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爱明 迟贤国 等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7年13卷1期 29-3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延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4月~2006年3月发病超过12 h 110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是否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分为:延迟冠脉介入治疗组42例及药物治疗组68例....
【关键词】 心肌梗死;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预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万征 林青 等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6年14卷3期 135-137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评价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早期应用紧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0年1月至2005年9月我院收治的385例中、高危非ST段抬高ACS患者,...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心肌梗死;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刚 陈松 等 《中国临床医学》 2006年13卷1期 24-2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通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AMI患者134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急诊PCI组52例,延迟PCI组42例,未再灌注组40例.所有患者于发病后1月行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邦明 刘同库 等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6年15卷6期 409-411页ISTIC
【摘要】 目的 研究Wikins公式预测心肌梗死范围与QRS记分系统评估梗死范围的关系.方法 129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2例接受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21例接受紧急冠脉介入治疗,26例尿激酶静脉溶栓,40例内科药物保守治疗.以Wiki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丹 尚小明 等 《中国急救医学》 2006年26卷8期 576-578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对接受不同介入治疗(PCI)方案患者心功能及心肌组织血流灌注的研究,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PCI最佳时机和方法.方法 入选69例行介入治疗AMI患者,分为直接PCI组(A组)、易化联合PCI组(B组)、延迟PCI组(C组)三...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肌组织再灌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淑健 顾作林 等 《临床荟萃》 2006年21卷20期 1468-1470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为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技术,而延迟性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肌功能的影响在学术界尚未达成一致.组织速度成像(tissue velocity imaging,TVI),又称多普勒组织成像(Dopple...
【关键词】 心肌梗塞;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组织多普勒成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军 罗心平 等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6年14卷1期 9-13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观察延迟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2年10月我院2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接受介入治疗或接受介入治疗的种类、将患者分为直接急诊PCI治疗...
【关键词】 心肌梗死;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预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