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93
- 4
- 2
- 202
- 33
- 23
- 6
- 4
- 70
- 44
- 33
- 28
- 2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徐海 张启高 等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3年26卷9期 952-955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 长期显性预激可引起心室肌复极变化,显性预激对心肌复极的影响目前研究较少.文中探讨射频消融术后心肌复极改变与旁路位置及Δ波向量方向的关系.方法 成功施行射频消融的显性旁路患者46例,比较消融前后心电图各参数的变化,并依据旁路位置、Δ波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梅琼 张建成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13年28卷8期 607-61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从经射频消融术确诊的右后间隔显性旁道病例中,回顾性分析冠状静脉源性显性旁道的体表心电图特点,为冠状静脉源性显性旁道体表心电图定位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08-01至2013-05在福建省立医院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显性右后间隔旁道的96例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连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2年12卷11期 979-981页ISTICPKUCSCD
【摘要】 随着心脏外科技术的发展以及临床医生经验的不断丰富,大多数心脏外科手术已经基本趋于成熟,而患者对于美观及微创的要求越来越高,微创心脏外科已经成为各大心脏中心研究的热点,从小切口心脏手术到传统腔镜心脏手术再到现在的机器人辅助下心脏手术,正在不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兴海 黄方炯 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2年12卷5期 388-39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年龄>40岁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2002年2月~2009年5月,26例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18例,室间隔缺损4例,房室管畸形3例,三心房1例)合并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单支病变10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海 马晓华 等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1年24卷11期 1169-1172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 不全潜在性房室旁路是指旁路前传预激较小部分心肌,致使患者静息心电图相关指标在正常范围,但与射频消融术后比较仍可发现变化.文中旨在探讨这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成功射频消融的单支房室旁路159例患者,将其分为3组:显性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健 黄击修 等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0年17卷5期 425-42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总结直视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AF)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0年1月我科治疗34例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23例;年龄34~75岁,平均年龄44岁.心功能分级(NYHA)Ⅲ级以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丽 姚焰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08年23卷2期 110-11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观察房室旁路射频消融术对伴有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预激综合征患者PAF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对75例(男59例,女16例),年龄41±8(14~71)岁,伴有PAF的预激综合征(WPW)患者进行显性房室旁路的射频消融术,其中左侧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先霞 陈跃武 《中国热带医学》 2008年8卷10期 1768-176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观察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对显性预激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变化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28例显性顸激射频消融患者,分别于术前1d、术后1d进行彩色组织多普勒检查,观察术前术后患者心功能的变化.并记录术中消融参数. 结果手术前后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稳慧 席祖洋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7年27卷2期 183-184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隐匿性房室旁道是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al-ventricular reentrant tachycardia,AVRT)常见原因,但仅凭发作AVRT时体表心电图很难确定旁路的定位.经食管心房调搏术(Transesotphag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萍 蔡辉 等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6年19卷2期 139-142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比较分析68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与9例顽固性AVNRT的心电生理特性及临床特点,探讨治疗顽固性AVNRT安全、有效的消融策略.方法:对AVNRT患者,常规取下位法消融,若无效,可逐渐将大头消融电极上移,选择在希氏(Hi...
【关键词】 顽固性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导管消融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品军 江时森 等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5年18卷z1期 29-33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对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冠状窦激动时间及心房间电传导的影响.方法: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38例,其中左侧旁路20例,房室结折返心动过速18例.消融前,分别于高位右心房、低位右心房、冠状窦各电极(CS9,10、CS7,8、CS5,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良华 苏启燕 等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年43卷6期 484-48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邻近希氏束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射频消融的策略.方法:对43例邻近希氏束的心动过速患者常规进行电生理检查,明确其机制后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希氏束旁路的消融在心动过速时进行,而室性心动过速则在窦性心律时消融.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鑫 高大胜 等 《临床儿科杂志》 2004年22卷2期 102-10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应用导管法射频消融 (RFCA)治疗儿童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15例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SVT)患儿,分别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结果 15例患儿均诱发出 SVT,其中右侧旁路 (RAP)6例,左侧旁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东辉 杨延宗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03年18卷1期 45-4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左心室穿孔是射频导管消融术的罕见并发症,本文报告1例在消融左侧房室旁路过程中发生急性心包填塞,经外科手术证实为左心室穿孔,并抢救成功.供临床医生借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楚建民 张澍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03年18卷2期 118-11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报道特发性左心室室性心动过速(ILVT)合并房室旁路的鉴别诊断和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结果.方法:156例ILVT患者,常规方法进行电生理检查和RFCA,对诱发室性心动过速室房呈1:1传导的患者给予三磷酸腺苷20~30 mg静脉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方竹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2年8卷12期 757-75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近年来,在心脏病的介入性诊断及治疗中,射频导管消融术(radio 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已成为心律失常介入性治疗的重要手段.此方法1991年引入我国,是目前治疗房室旁路及房室交界区折返引起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刚 梁秀文 等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2年7卷4期 283-28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射频消融术是治疗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措施,我们利用现有的X线机为20例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术,阻断了19条旁路,获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英贤 赵卫华 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02年31卷3期 237-238页ISTICPKUCABP
【摘要】 本文分析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622例的结果.包括旁路348例,房室结析返性心动过速165例,室性心动过速39例,房性心动过速18例,心房扑动28例,Mahaim综合征4例,另有复合性心动过速20例.总成功率为95.0%,并发症0.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覃有振 李运泉 等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2002年23卷z1期 87-8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治疗小儿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6例14岁以下的SVT病儿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测,确定SVT电生理机制类型,依据各种类型采用消融导管定出有效消融靶点并行RFCA.[结果]16例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坚 《中国循环杂志》 2002年17卷1期 7-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虽然射频导管消融术于1986年才开始用于临床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但在近15年当中该项技术得到迅猛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目前,射频导管消融术已被公认是根治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的首选方法.据1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建新 程晓曙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01年16卷4期 274-27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本文报道1例左侧隐匿性旁路患者,右心室起搏的冲动只经房室结逆传.为此,在消融电极导管的第3、4极起搏左心室的同时,采用消融电极导管的1、2极标测靶点,并消融成功.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4岁.因反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而于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辛惠春 吴宏 等 《护理研究》 2001年15卷5期 275-276页ISTICPKU
【摘要】 <篇首> 心脏介入手术是目前治疗各种心脏病病人的重要手段.3 a来,我科采用心脏介入手术进行诊断和治疗350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选择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断及治疗病人150例,男119例,女31例,年龄36岁~78岁 ;射频消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学斌 郭继鸿 等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1年21卷5期 276-27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中三磷酸腺苷(ATP)对鉴别是否存在房室旁道的最佳剂量,以提高射频消融术的成功率,减少对多旁道病人的漏诊率。方法通过对37例具有逆向传导功能非房室旁路病例与45例隐匿性房室旁路在心室起搏下分别应用ATP0.2mg/kg、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树龙 范婷婷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01年16卷1期 18-2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对房室旁路射频导管消融术(以下简称消融术)前后T波改变进行分析,以揭示影响T波改变的因素。 方法:选择资料完整的显性房室旁路患者120例,隐匿房室旁路100例,所有患者均为单支房室旁路,术中旁路均阻断成功,男性170例,女性50例,年...
【关键词】 心脏记忆预激综合征导管消融术;射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永文 曹江 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1年22卷1期 96-9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近10多年的临床应用证明,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是治疗各种药物不能控制的快速心律失常 的有效方法。我科自1995年2月至1999年11月共治疗479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479例均为口服抗心律失常药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蒲红 方安娜 等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1年10卷2期 108-10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我院自1995年2月开始对83例房室旁路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房扑(AF)及左室特发性心动过速(ILWT)患者给予心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现将有关资料小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兆通 张薇 等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38卷2期 168-17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比较心脏病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射频消融或手术切割的疗效及各自的特殊性.方法:对24例心脏病伴房室折返性或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了射频消融或外科旁路切割术.结果:10例射频消融的首次成功率为90%,无严重并发症.1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楚建民 马坚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00年15卷5期 289-29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经冠状静脉窦低能量射频导管消融房室旁路的适应证、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2例左侧房室旁路患者先经心内膜射频导管消融,不成功改由经冠状静脉窦标测途径.结果:22例患者全部成功,17例(77.3%)成功靶点与冠状静脉分支或畸形有关.1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文婷 栾天竹 《医学综述》 2019年25卷13期 2638-2642页ISTICCA
【摘要】 在临床血常规的检测中,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具有重要意义,可反映外周循环血液中红细胞变异性,以往多用于不同类型的贫血诊断及鉴别诊断.近年来,人们发现RDW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房颤动、心力衰竭、高血压、肺动脉高压、外周血管疾病、缺血性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海 姜宜成 等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9年25卷4期 426-430,46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术对预激综合征患者心脏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住院的预激综合征患者85例,另选取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通过超声心动图、脑钠肽、心功能分级来比较射频消融前后患者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志强 王睿 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16卷21期 3233-3234页ISTIC
【摘要】 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包括房室结双径路和房室旁路,常规经心内膜标测并消融成为根治这类疾病安全有效的方法.有极少数病人旁路在心外膜下距心内膜较远,经传统心内膜进行标测和消融难以成功,心外膜下房室沟内走行着冠状静脉,所以对于这类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汤宝鹏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8年13卷1期 15-19页ISTICCA
【摘要】 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指在非常短的时间里(通常在症状发生后1 h 以内)由于心脏原因发生的意外死亡,大多数情况下患者猝死前未发现伴有致命性的疾病.突发病情以及高死亡率一直是SCD的两大特点.Fra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海 姜宜成 等 《山东医药》 2018年58卷17期 64-6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术对预激综合征患者房室传导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射频消融治疗的预激综合征患者120例,根据旁路定位以及传导特性分为4组:A型显性(有前传导功能的左侧旁路)组36例,B型显性(有前传导功能的右侧旁路)组36例,A型隐匿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宜成 徐海 等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8年24卷5期 539-54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显性预激射频消融前后PR间期的变化.方法 收集2013年至2016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行射频消融治疗的预激综合征患者120例,复发12例,检测患者消融前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消融后以及半年随访后心电图参数.结果 患者依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三民 宋长曌 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年42卷3期 323-325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窦性心律下舒张晚期室性期前收缩病人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前后的心电图,并分析不同部位旁路前传对PJ 间期的影响.方法:选择经动态心电图窦性心律下确诊为舒张晚期室性期前收缩病人120例.根据旁路部位分为10组,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前后分别扫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海涛 韩丹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7年31卷6期 533-53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总结分析房室旁道合并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的临床、心电图及电生理特征,以探讨房室旁道合并房颤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房室旁道合并房颤患者作为房颤组,另选单纯房室旁道而无房颤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根据旁道性质将房颤组分为显性组和隐性组,根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冬翠 裴志勇 等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6年19卷4期 409-41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食管心房调搏(TEAP)电生理检测诊断隐匿性房室旁路(CAP)形成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的诊断价值。方法以射频消融和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为依据,分析78例 CAP 所致 AVRT 的TEAP 心电图(ECG)资料,计算各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亚如 高东来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6年16卷7期 1007-1009页ISTICCA
【摘要】 1944年Ohnell证实了房室旁道的存在,并将预激综合征定义为“起源于心房的激动经旁道提前激动心室肌的一部分或全部”[1]。单纯预激综合征对心脏功能影响较小,但预激综合征常可潜在性的引起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梅帆 聂钰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11卷9期 61-63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心内电生理检查对快速性心律失常诊断和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术治疗.分析心内电生理检查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射频消融术治疗不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立娟 《健康之友》 2019年20期 159-160页
【摘要】 目的:针对临床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采取心内电生理检查方法进行诊治的效果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收集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的我42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有关资料,对患者采取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等方法进行治疗.对心律失常采取心内电生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芬 《饮食保健》 2019年6卷40期 295-296页
【摘要】 众所周知,在临床血常规的检测中,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可反映外周循环血液中红细胞变异性,以往多用于不同类型的贫血诊断及鉴别诊断.近年来,人们发现RDW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房颤动、心力衰竭、高血压、肺动脉高压、外周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长城 徐屹 等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5年34卷1期 27-3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总结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心室后壁破裂的防治原则.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安贞医院自2001年9月至2012年12月间,共实施二尖瓣人工瓣替换术7 495例,其间发生左心室后壁破裂27例.其中早期破裂6例,延迟破裂21例.同期行主动脉人工瓣替换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明 王红 等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4年12卷2期 73-76页ISTIC
【摘要】 目的 评价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心脏手术后心肺复苏困难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27例成年心脏手术后心脏骤停患者因心肺复苏困难应用ECMO救治,男性19例,女性8例,年龄42 ~ 76(60±8)岁,其中冠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巳琦 李晋新 等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10期 1337-133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穿房间隔途径导管消融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999年2月-2014年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穿房间隔途径导管消融治疗的59例心律失常患者,其中48例为左侧旁路,11例为左房房速。分析穿房间隔导管消融治疗心律失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温旭涛 谭海斌 等 《重庆医学》 2014年10期 1190-1191,1193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冷盐水灌注消融导管(I-ABL )对常规射频消融失败的心外膜旁路消融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常规射频消融失败的心外膜旁路患者30例,其中左侧旁路25例,右侧旁路5例,均使用I-ABL ,经心内膜(心室侧或心房侧)或冠状静脉窦内...
【关键词】 导管消融术;冷盐水灌注导管;心动过速 ,房室结折返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阳贻红 谢东明 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3年11卷3期 237-239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隐匿性房室旁路是指仅仅具有逆向传导功能的房室旁路,参与产生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其电生理特点及消融治疗国内亦有报道[1].显性旁道因其前向传导在窦律下即可显示心室预激,但有部分间歇性房室旁路的前向传导表现为间歇性,当不显示前向传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温旭涛 谭海斌 等 《重庆医学》 2013年42卷14期 1639-1642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治疗预激综合征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安全性、疗效,以及预激综合征患者发生阵发性房颤的机制.方法 对300例预激综合征患者,根据术前有无房颤发作史分为A组(45例,有房颤发作史),B组(255例,无房颤发作史);A组消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玉忠 何巍 等 《广西医学》 2012年34卷1期 109-11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紧急开胸手术对心脏介入治疗并发急性心包填塞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心脏介入治疗并发急性心包填塞而紧急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患者中行二尖瓣球囊扩张术4例,心导管射频消融术3例,肺动脉球囊扩张术1例,冠心病介入治疗2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勇 张力 等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2年06卷4期 1049-1050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房颤是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同时存在的最为常见的房性心律失常.国内外研究表明,房颤是影响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后早期及晚期死亡率的独立的危险因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