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0
- 3
- 2
- 10
- 1
- 1
- 1
- 18
- 9
- 8
- 6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昭铨 王明慧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4年48卷1期 68-7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幼苗是森林生物多样性保育的重点关注对象,以往研究对云南普洱季风常绿阔叶林幼苗的关注较少.为探究该地幼苗的群落构建机制,该研究利用30 hm2季风常绿阔叶林动态监测样地野外幼苗调查数据,分析幼苗的物种组成,划分不同优势种样方,根据逐步群落构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明苗 张楚然 等 《生物多样性》 2024年32卷12期 165-17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萌生更新是森林更新的主要策略之一,在个体存活、种群延续及群落生物多样性维持中起着关键作用.本研究基于云南鸡足山亚热带半湿润常绿阔叶林20 ha动态监测样地的木本植物调查数据,分析了胸径(DBH)≥ 1 cm的木本植物在物种和群落水平上萌生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巍伟 米湘成 等 《生物多样性》 2024年32卷12期 177-18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物种多样性是群落重要的特征参数,是研究生态系统结构、组成和功能的重要指标.监测和评估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变化对于自然资源管理和保护地保护成效评估等至关重要,并可为科学研究、政策制定和生态保护提供重要依据.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候选区地处我国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元征 蒙洲菊 等 《生态学杂志》 2024年43卷3期 675-68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开展林窗空间格局与林下木本植物多样性关系的研究,对于认识森林物种共存、生物多样性维持以及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广西金钟山自然保护区24 hm2永久森林动态监测样地为对象,采用机载激光雷达获取样地点云数据,通过R语言提取林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边琦 王成 等 《生物多样性》 2023年31卷1期 180-19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鸣声是鸟类之间进行沟通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这为通过声学监测评估鸟类多样性提供了独特的机会.利用声学指数快速评估生物多样性是一种新兴的调查方法,但城市森林中的复杂声环境可能会导致声学指数的指示结果出现偏差.为了解声学指数在城市森林中应用的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婷婷 魏岩 等 《生物多样性》 2023年31卷7期 14-2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森林群落林下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丰富,然而大多数森林物种多样性研究集中在乔木层,对林下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基于北京东灵山20ha森林动态监测样地450个1m× 1m的草本样方调查数据,选择物种丰富度指数(R)、S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饶杰生 杨涛 等 《生物多样性》 2023年31卷11期 45-5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森林的垂直结构是地上植被要素在垂直方向上的排列,它影响动植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是许多植物生态学家关注的重点.背包激光雷达技术的发展为大面积、高精度扫描三维森林结构提供了基础.直观反映生物量的冠层高度(canopy height,C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兵兵 魏建新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2年46卷10期 1305-131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准确获取森林结构参数对森林生态系统研究及其保护有着重要意义.卫星遥感数据作为获取大尺度森林结构参数的重要数据源,已被制作成各种植被监测产品并被应用于森林质量状况变化评估、森林生物量估算以及森林干扰和生物多样性监测等研究.然而,这些卫星遥感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楷玲 赵玉金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2年46卷10期 1251-126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植物多样性监测是开展生物多样性评估,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的基础.传统的森林植物多样性监测以实地调查为主,难以快速获取森林植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布及其动态变化信息.遥感技术的发展为评估区域尺度森林植物多样性提供了重要工具.该研究选取凉水、丰林和...
【关键词】 森林植物多样性;Sentinel-2A;光谱多样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珂 牛香 等 《生态学杂志》 2022年41卷8期 1457-146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森林生态连清体系野外观测网络的建设可为森林生态过程研究、服务功能评估及价值化实现提供数据支持,促进提升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碳中和能力.本研究根据影响森林生态功能的驱动因素构建指标体系(温度、水分、植被类型、地形和生态功能区),采用GIS空间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褚阔 何海燕 等 《生态学杂志》 2022年41卷6期 1050-105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明确物种间相互作用关系,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森林生态系统中,树种间相互作用关系是影响森林群落构建的关键因素.邻域效应是树种间相互作用的突出体现.邻域密度作为邻域效应的一种量化,影响着一定范围内的树木个体的生长与存活,并在不同树种间存在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2300211461 浙江 X176 应用技术 自然保护 2023年
【成果简介】 1.课题来源与背景:浙江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浙、闽、赣三省毗邻地带的遂昌县西南部,属武夷山系仙霞岭山脉的一个分支,是钱塘江水系的最南端源头,主峰海拔1724米,为浙江第四高峰。因地处偏远,山体陡峭,受人为干扰相对较少,九龙山保护区及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2100171808 浙江 X176 应用技术 自然保护 2020年
【成果简介】 2004年9月-2018年12月在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研究及示范应用研究项目。 1、通过不同面积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样地和红外相机全境网格化布设,在全球建立了自然保护地首个网格化森林生物多样性动植物综合监测平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1700240382 广西 S718.54 基础研究 农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 2017年
【成果简介】 研究物种的分布格局和形成原因,对揭示森林群落物种共存和多样性维持机制具有关键作用。国内外对该类问题的研究也很重视。借助该项目的资助,课题组从不同层面进行探索南亚热带森林群落物种的时空分布,对群落维持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近三年对鼎湖山南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嘉鑫 张昭臣 等 《生物多样性》 2019年27卷7期 796-81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物种分类与识别是生物多样性监测的基础,明确物种的类别及其分布是解决几乎所有生态学问题的前提.为深入了解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植物物种分类与识别相关研究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对2000年以来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分析,发现:当前大多数研究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米湘成 《生物多样性》 2019年27卷1期 1-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逐渐认识到自然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实施了“退耕还林(草)”、“天然林保护”等系列重大生态工程,建设了各类保护地,自然环境得到恢复.Chen等(2019)发现,近30年来全球的植被叶面积在增加,中国植被仅占全球植被面积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峰淋 周全 等 《生物多样性》 2019年27卷4期 439-44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秦岭落叶阔叶林是温带-亚热带过渡区保存较好的植被类型,群落结构复杂.为了研究该过渡区植被的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按照CTFS (Center for tropical Forest Science)和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CForBio...
【关键词】 落叶阔叶林;秦岭;暖温带-亚热带过渡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顺 邹亮 等 《生物多样性》 2019年27卷9期 1021-103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作为一门新兴的主动遥感技术,近年来由于在提取和反演森林参数水平上不断提高,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动物生态学研究中.本文通过整理和搜集国内外文献,对激光雷达的技术特点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倩雯 龚粤宁 等 《生物多样性》 2018年26卷3期 229-23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探讨红外相机技术、网捕法、固定距离样线法和固定半径样点法对森林鸟类多样性调查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我们于2011-2016年,用这几种方法调查了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多样性.在南岭,固定距离样线法和固定半径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房以好 任国鹏 等 《生物多样性》 2018年26卷7期 717-72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红外相机技术在野生动物研究中日趋普及,逐渐成为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监测手段.过去的监测常局限于地面,而针对林冠层的监测较少,这对野生动物的多样性评估影响尚未可知.为此,本研究在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碧罗雪山南段,将20台红外相机分别拍摄地面层(0.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开淼 徐建国 等 《生物多样性》 2018年26卷12期 1332-133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我们在福建省德化县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德化石牛山森林公园内设置红外相机监测位点60个,调查戴云山地区野生哺乳动物和鸟类生物多样性.本次调查累计19,924个相机工作日,拍摄到独立有效照片3,499张,可准...
【关键词】 野生动物监测;石牛山森林公园;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克平 《生物多样性》 2017年25卷3期 227-22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近年来,物种共存或群落构建机制研究取得明显进展,成为群落生态学的标志性成果.大型森林动态样地途径为此提供了独特的研究平台.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CForBio)自2004年开始建立以来,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快速发展,是全球森林生物多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浩 蔡佳宁 等 《生物多样性》 2017年25卷3期 229-23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林冠作为森林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最直接和最活跃的关键生态界面,承载了森林生物多样性的主体,在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维持以及生态系统功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被称为地球的“第八大洲”.同时,林冠对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高度敏感,在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广 姚兰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23期 7635-764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大样地是监测森林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因子动态变化的重要平台,以湖北木林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对象,依托15 hm2动态监测样地,对每个400 m2样方进行取样并测定7个化学性质指标,运用地统计与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了该大样地内不同...
【关键词】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大型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土壤空间异质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庆松 马遵平 等 《生物多样性》 2011年19卷2期 215-22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常绿阔叶林是我国东部低海拔地区的典型植被,基于大型动态监测样地的群落特征分析是揭示其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的基础.作者在天章国家森林公园建立了20 ha的样地,并完成了第一次群落学特征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样地内共有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1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