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57
- 75
- 42
- 41
- 4
- 95
- 28
- 28
- 24
- 15
- 37
- 27
- 25
- 17
- 1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朱欧娜 田义超 《生态科学》 2023年42卷5期 25-30页ISTICPKUCSCD
【摘要】 利用夏季和冬季两幅Landsat-8 TIRS数据,通过辐射传输方程法对防城港核电站附近海域温度反演,结合潮汐数据分析防城港核电站温排水造成附近海域温度变化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冬季与夏季对低于4℃的温升变化范围影响不大,高于4 ℃的温升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韦政全 林章金 等 《工业微生物》 2023年53卷2期 76-79页ISTICCA
【摘要】 根据2020—2022年监测海南岛周边海域海洋生态环境获得的数据,文章对表层沉积物中Hg、Cu、Pb、Cd、Cr、Zn和As等7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文章还根据《海洋沉积物质量》(GB18668-2002)标准,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乔真 李佳霖 等 《生物学杂志》 2022年39卷5期 93-97,10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海洋藻际环境中的群体感应为主要内容,总结作用过程中信号分子的类型和结构,分析群体感应在藻际环境中发挥的生物学功能,归纳群体感应在防护生物污损、预防赤潮等方面的应用.今后研究重点是通过提高信号分子分离鉴定技术水平、联合多组学分析深入探究海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敏 曲中党 等 《中国应急救援》 2023年6期 4-10页
【摘要】 以溢油为代表的海洋环境突发事件严重威胁海洋生态安全,当前我国海洋溢油应急处置机遇与挑战并存.以法律职责、海上优势和迫切需求为视角分析新形势下中国海警深入参与溢油应急处置的必要性,结合国内外溢油应急案例的经验,从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优化勤务力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解欣斐 傅昶玮 等 《环境与发展》 2023年35卷1期 25-32页
【摘要】 为了解海洋生物修复的发展趋势与研究前沿,本研究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近17年(1996-2022)的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与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海洋生物修复领域快速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外文期刊】 Moore CJ ; 《Environmental Research. Section A》 2008年108卷2期 131-139页SCISCIEMEDLINE
【关键词】 Animals;Bathing Beaches;Biodegradatio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外文期刊】 Halpern BS ; Warner RR ; 《The Royal Society Proceedings B》 2003年270卷1527期 1871-1878页SCISCIEMEDLINE
【关键词】 Conserv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Ecosystem;Environment Desig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外文期刊】 Christian,Riisager-Simonsen ; Olivia,Rendon ; 等 《Conservation biology : the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Conservation Biology》 2020年34卷5期 1152-1164页SCIMEDLINEB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外文期刊】 John W,Turnbull ; Emma L,Johnston ; 等 《Conservation biology : the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Conservation Biology》 2021年35卷3期 921-932页SCIMEDLINEBP
【关键词】 administración ambiental;environmental stewardship;fully protected area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杏文 邱春华 等 《海洋与湖沼》 2022年53卷4期 872-881页
【摘要】 海洋对台风的响应对台风预报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动力结构比较复杂,近岸水体对台风的响应仍然不明确.基于珠江口海洋生态环境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1号浮标观测资料(2021年7~8月),分析了珠江口鸡啼门海域在台风"查帕卡"和"卢碧"期间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智 杨玉明 等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22年44卷4期 363-370页
【摘要】 塑料制品的大量使用以及处理不当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其中微塑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备受关注.介绍微塑料的主要来源、危害,以及对海洋生态环境和饮用水的影响.重点比较了采用红外光谱、拉曼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荧光标记等对微塑料的检测分析的优缺点;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德坤 俞怡 等 《海洋技术学报》 2022年41卷4期 43-52页
【摘要】 海洋环境中放射性核素监测技术的改进与优化,对评估海洋生态安全、预警海洋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海洋环境中关键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监测,筛选和制备了亚铁氰化铜银、亚铁氰化钴、硫化铅和二氧化锰等富集柱,并通过实验研究了盐度、循环次数等条件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永芳 田旭 等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2年7卷3期 259-267页
【摘要】 陆地是海洋中微量元素的主要来源,河流沉积物是重要的环境介质之一.胶州湾是一个典型的温带半封闭海域,是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研究的典型模式海湾,周边有10余条河流注入.通过对12条入海河流和环胶州湾潮间带76个站点表层沉积物微量元素的分析,获得包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苡萱 朱雨珂 等 《水产养殖》 2022年43卷6期 1-4页
【摘要】 为了解2017—2021年广东江门中华白海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水质状况及变化特征,采用单项水质指数法和综合水质指数,对海域水质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保护区平均综合水质指数总体<1,水质状况为良好;pH值和溶解氧第一类海水平均达标率分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朝晖 林朗聪 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11年32卷1期 109-114页ISTICPKUCA
【摘要】 旋沟藻(Cochlodinium Schütt)是目前世界上扩展最为迅速的赤潮生物,2009年10月底广东珠海海域发生的旋沟藻赤潮标志着该藻赤潮已经向我国沿海扩展.旋沟藻属于甲藻门裸甲藻科,能形成链状群体,具有光能自养型和吞噬营养两种营养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柯东胜 李秀芹 等 《生态科学》 2010年29卷2期 186-191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主要阐述了大亚湾现存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调控策略.大亚湾生态环境的退化现状与特征主要表现为:生态系统结构遭到破坏、生物群落组成明显小型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生物资源衰退;红树林和珊瑚礁面积锐减,生态服务功能衰退,沿岸滨海湿地萎缩:生物生境遭破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玉静 叶树明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11年30卷9期 102-104,108页
【摘要】 海洋生态环境复杂多变,深海微生物培养不完善.为提高海洋微生物检测精度,减小测量误差,需要借助自动在线测量系统.基于ATP生物发光原理,提出了一种海洋微生物量原位检测系统设计方案.该仪器以C8051F为处理器,集成了A/D转换、电磁阀驱动、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艳波 蔡文贵 等 《海洋渔业》 2010年32卷2期 225-230页
【摘要】 人工鱼礁是用于营造海洋牧场、调控和优化海洋生态环境、增殖渔业资源的人工设施.人工鱼礁所形成的环境可以作为鱼类良好的栖息、庇护和产卵场所,有利于鱼类的生存和繁殖,因此对鱼类具有良好的诱集效应.本文从多个角度论述了人工鱼礁生态诱集技术的机理以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义 《环境保护》 2010年2期 14-15页
【摘要】 <篇首> 海洋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近岸海域水质现状及变化趋势近几年,我国海洋环境恶化的势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总体污染趋势有所减缓.2003-2008年,全国近岸海域Ⅰ、Ⅱ类海水比例总体呈上升的趋势,四类和劣四类海水比例呈下降趋势,近岸海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春宁 崔毅 等 《海洋环境科学》 2009年28卷6期 660-663页
【摘要】 以胜利原油为污染物对褐牙鲆幼鱼鳃丝Na~+-K~+-ATPase活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低浓度的胜利原油对实验褐牙鲆幼鱼鳃丝的Na~+-K~+-ATPase活力的活性有诱导作用,随着浓度的升高对其活性影响越大,并随着曝油时间的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毕铭 导师:周晓见 扬州大学 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硕士) 2024年
【摘要】 海洋底栖生物群落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影响着能量流动、有机物降解、养分循环等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而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和加剧,海洋底栖生物群落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威胁。为了缓解海洋栖息地退化并有效保护经济物种,实现海洋资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叶丽靖 导师:董志军 曲江勇 烟台大学 生物学 生物学(硕士) 2024年
【摘要】 频繁发生的水母暴发事件严重威胁海洋生态系统平衡和滨海地区社会经济稳定,因此,开展灾害水母生态监测势在必行。然而,传统水母种群调查方法受水母早期生活史阶段隐蔽性、形态多样性、采样成本高等问题制约,阻碍了对水母物种多样性的准确鉴定和水母种群动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浩 导师:卢秀山 林磊 山东科技大学 其他 交通运输(硕士) 2023年
【摘要】 海洋调查航次是监测海洋环境和保障海洋工程实施的重要手段,也是海上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海洋面积广、深度大、调查航次的经费成本以及时间成本较高,传统的海洋科学调查航次仅能满足有限的海洋站位和某段时间内的调查,难以获取长时间连续、空间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鞠成飞 黄君君 等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24年47卷2期 139-141页ISTICCA
【摘要】 随着日本核废水排海,部分国家开始对来自日本的船舶压舱水进行严格监管.本文通过总结分析我国口岸入境船舶压舱水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理清政府部门职责、细化立法及标准、完善港口软硬件建设、加强执法协作配合等方面提出建议,旨在严格船舶压舱水监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贾文华 导师:刘志亮 朱学明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其他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硕士) 2022年
【摘要】 近年来,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发生了变化。继绿潮、赤潮灾害的发生以来,水母暴发也成为严重的海洋生态灾害,颇受关注。水母暴发会对滨海城市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如滨海电厂取水口堵塞,浴场安全得不到保障,渔业减产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裘宁静 导师:王一农 张海波 宁波大学 其他 渔业发展(硕士) 2022年
【摘要】 浮游动物作为海洋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态学类群,在海洋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及能量流动中起到重要作用,研究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的变动对于了解海洋生态环境现状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关于杭州湾浮游动物群落的调查和研究,出现了大量报道。然而针对该海域浮游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慧 刘曹彤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23年50卷5期 1772-178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背景]对羟基苯甲酸及其酯类常作为合成多种芳香族化合物的前体物质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但其难以自然降解给环境造成了污染问题,同时这些污染物随着洋流迁移到海洋中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目的]从海洋环境中筛选对羟基苯甲酸酯高效降解菌,通过全基因组测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倩茹 陈彬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8期 3716-37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梳理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逻辑、制度逻辑、技术逻辑、现实逻辑及其内在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按照"资源要素-产品类型-核心机制-实现方式-目标导向"的逻辑思路,提出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核心机制,主要包括以海洋物质供给产品为主的价值增值机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江琼 李萍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15期 7340-734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蓝碳资源是我国生态价值极高的自然资源,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生态平衡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编制蓝碳资源资产负债表有利于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蓝碳资源,不断完善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促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然而,目前蓝碳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赵铎 导师:宫先哲 山东大学 海洋科学 海洋化学(硕士) 2021年
【摘要】 微生物群落作为生态系统的基石支撑着整个生物圈的同时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渤海是我国四个边缘海之一,平均深度18米,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日益加深,近年来渤海夏季底层海水的缺氧现象被不断报道。缺氧会对整体微生物群落造成压力,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梁静香 导师:周永东 王忠明 浙江海洋大学 水产 渔业资源(硕士) 2021年
【摘要】 三门湾是浙江省的重要海湾之一,大型底栖动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本次研究分别于2015年11月(秋季)、2016年2月(冬季)、5月(春季)和8月(夏季),共4个航次在浙江三门湾采集大型底栖动物样品,还有海水和沉积物的样品及环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傅素晶 导师:蔡立哲 厦门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博士) 2021年
【摘要】 小型底栖动物(meiofauna)是许多经济鱼、虾和贝类幼体阶段的优质饵料,是底栖食物网中重要的一环,小型底栖动物对于环境的变化较为敏感,使这类生物成为海洋环境质量重要的指示生物。根据沉积物质量评价三元法,底栖群落生态是环境质量评价的重要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莹 第七届全国生态毒理学大会 2021年
【摘要】 环境基准是科学制定环境标准的基础和科学依据,是国家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体系的根本,可为环境标准制修订、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提供重要支撑."十四五"期间,结合生态环境部基准工作新形势和新要求,中国将持续推动海洋环境基准工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潘黄蕾 导师:史大林 厦门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博士) 2021年
【摘要】 北部湾是我国西南部重要的半封闭海湾,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我国沿海地区海洋战略规划布局中的重要新兴区域。因此,北部湾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西南地区和南海沿海生态安全格局和环境质量发展趋势。随着近年来北部湾环湾经济区开发的不断深入,也面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迪 导师:高坤山 厦门大学 生物学 海洋生物学(博士) 2021年
【摘要】 定生大型海藻,分布于临近人类生活圈的沿海水域,在近海生态系统与碳循环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受人类活动影响,大气与海洋中CO2浓度持续升高,海洋酸化日趋加剧。大量研究表明海洋酸化亦或促进,亦或抑制,或不影响大型海藻的光合固碳与生长。这些不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任玉正 导师:李开枝 李涛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生物工程(硕士) 2021年
【摘要】 海洋浮游桡足类是一类小型低等甲壳动物,在海洋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发挥枢纽作用,下行通过捕食控制浮游植物生物量,上行影响渔业资源产量。桡足类生命周期短,自由漂浮,对海洋环境变化敏感,因此其种类组成和丰度的时空分布变化受海流和水团等物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璐 导师:王宗灵 中国海洋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博士) 2020年
【摘要】 浮游植物作为海洋中重要的初级生产者,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全球变化中扮演重要角色,其群落结构特征也对海洋环境变化产生响应。南极深层水是大洋海水的发源地,南极绕极流东西横跨过整个太平洋,通过德雷克海峡与大西洋连通。本研究依托“中国环球海洋综合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国淼 杜文静 等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25年31卷3期 338-341页ISTICCA
【摘要】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海域辽阔,海洋生物多样,有害生物致伤事件频发,严重威胁公众健康.本文系统总结水母蜇伤、海蛇咬伤、海胆刺伤等主要致伤类型的致伤机制、临床表现、急救措施,并针对海洋生态监测薄弱、驱避产品研发滞后、基层急救资源不足等现实问题,提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毅 导师:黄峰 张玉忠 山东大学 生物学 微生物学(博士) 2019年
【摘要】 海洋和极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海洋覆盖地球表面积的71%,温度、盐度、洋流、光照强度等理化因素影响着海洋的动态变化;极地常年被积雪覆盖,气温极低,几乎没有植物生长,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在这复杂的生态环境中,微生物是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有霄 导师:于格 中国海洋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硕士) 2019年
【摘要】 目前,我国的海洋空间管理发展尚处于较不成熟的阶段,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空间规划(MSP)研究较少,而作为支持MSP的海洋空间评价技术发展更是无经典的研究方法可以借鉴,综合评价类研究较少。鉴于此,为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海洋空间规划,本文提出了基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宋肖跃 导师:杨红生 中国科学院大学 海洋科学 海洋生态学(博士) 2018年
【摘要】 绿潮是某些海洋大型绿藻类植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呈现爆发性增殖的一种异常生态现象,而这些能引发绿潮的植物通常被称为绿潮藻类。绿潮通常发生在富营养化程度较高的澙湖、河口、内湾及人类活动影响严重的海岸地区,常多年连续爆发。随着沿岸海域富营养化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赵小慧 导师:桂峰 浙江海洋大学 海洋科学 海洋科学(硕士) 2018年
【摘要】 海洋长期以来都是地球上最稳定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导致了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海洋污染、海洋酸化等重大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利用区域现代底栖有孔虫与环境参数的研究作为基础依据,以底栖有孔虫(主要为Ammonia beccarii,Elphid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姜会超 导师:刘东艳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海洋生物学(博士) 2018年
【摘要】 河口、海湾等近岸区域由于受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压力叠加,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莱州湾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富营养化、氮磷比失衡、赤潮频发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为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相关管理机构自2000年开始采取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到20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徐昭萌 导师:刘素美 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科学 海洋化学(博士) 2018年
【摘要】 氮循环是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最为复杂的。氮通常是限制海洋初级生产力的主要因素之一,从而影响到碳的循环过程。海洋中生物可利用性氮平衡主要受氮的固定和氮移除过程的控制。本世纪以来对于氮移除过程两个重要的发现是:厌氧氨氧化和底栖有孔虫的反硝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鑫 张程程 等 《现代食品》 2025年12期 217-219页
【摘要】 微塑料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之一,广泛存在于环境和生态系统中,对水质、土壤和海洋生物产生影响,还可能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类,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食品接触材料,特别是塑料制品,被认为是食品中微塑料污染的主要源头,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或频繁食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添怡 苏昊辰 等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25年46卷4期 226-233页CA
【摘要】 目的 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是海洋环境中广泛分布的条件致病菌,其高致病性对水产养殖业构成严重威胁.本文旨在探讨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系统对溶藻弧菌ZVA生物学表型的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琦 臧慧 等 《甘肃畜牧兽医》 2025年55卷2期 59-66页
【摘要】 建设海洋牧场是我国传统渔业转型升级、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 有效路径,对践行"大食物观"、端好"蓝色食物"饭碗、打造"蓝色经济""绿色经济"新高地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海洋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能够创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