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7
- 3
- 28
- 18
- 12
- 3
- 3
- 21
- 15
- 10
- 8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晶 于波 等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01年27卷1期 57-58页ISTICCA
【摘要】 对某化纤公司急性混合气体中毒事故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公司粘胶长丝分厂酸站跑酸引起污水中硫化氢、二硫化碳浓度严重超标,是导 致中毒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仙芝 李同春 等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01年2卷1期 59-60页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在油漆工业中,造漆作业工人接触生产性毒物主要为苯、甲苯、二甲苯的混合气体.短时间内吸入大量苯蒸气可引起急性苯中毒,长期接触低浓度苯可引起慢性苯中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成文明 《中国职业医学》 2001年28卷1期 56-57页ISTICCA
【摘要】 <篇首>在建筑行业中,因开挖孔桩井下作业而致由硫化氢(H2S)、二硫化碳(CS2)混合气体引起的急性中毒较为少见。本文报告1998年3月9日,发生在广州某建筑工地的一起孔桩井下硫化氢、二硫化碳混合气体中毒事故,现报告如下。1 事故经过 某电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吉云 张明祥 等 《人民军医》 2001年44卷7期 409-410页ISTIC
【摘要】 <篇首> 1997年8月4日,山东烟台某工艺品厂因燃烧生产废料,造成百余人丙烯腈等混合气体急性中毒,我院收容住院51例,经迅速、有效地急救,除1例死亡外,其余均痊愈[1,2].这次突发性大规模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是一次难得的实战演练,认真总结救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鹏 朱令兴 等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01年14卷2期 96页ISTICCA
【摘要】 经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认为中毒原因为吸入服装面料所挥发的化学混合气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卫生应急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16年2卷6期 325-332页
【摘要】 急性混合性气体中毒是指短时间吸入2 种或2种以上高浓度混合化学物,导致以呼吸系统损伤为主的全身中毒性疾病[1].近年来,突发混合气体中毒事故越来越多,鉴于混合气体中毒具有突发性、群体性、快速性和高度致命性的特点,可致瞬间出现大批混合气体中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母锦先 张立新 等 《中国畜禽种业》 2009年5卷9期 97页
【摘要】 <篇首> 沼气是一些有机物质(如秸秆、杂草、树叶、人畜粪便等)在一定条件下,经沼气池隔绝空气,在微生物作用(发酵)下产生的可燃性混合气体,其中含甲烷60~70%,此外还含有二氧化碳、硫化氢、氮气和一氧化碳等.因其含有毒性气体硫化氢和一氧化碳,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静 刘建敏 《现代医药卫生》 2009年25卷16期 2530页
【摘要】 <篇首> 沼气是一种混合气体,其主要成分为甲烷(CH4)、二氧化碳、氮、氢、一氧化碳和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是天然气、煤气的主要成分,广泛存在于天然气、煤气、淤泥池塘和密闭的窖并、煤矿(井)和煤库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新鸾 张宏哲 等 《安全、健康和环境》 2008年8卷8期 33-34页
【摘要】 <篇首> 2008年4月,某村民因非法建造小型土炼油作坊制造燃料油发生急性混合气体中毒事故,造成4人中毒,其中3人死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惠萍 苏顺庭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6年11卷2期 149-150页
【摘要】 目的:探讨因燃烧塑料制品导致吸人混合气体而中毒患者的早期急救护理与预后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至2005年收治中毒者病例资料完整42例,临床分为"五官型、支气管肺部炎症型、肺水肿型、脑水肿和末梢神经"等五型,进行急救护理.结果:通过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敏 《中国乡村医药》 2005年12卷5期 52页
【摘要】 <篇首> 本院自1999年以来收治了硝基甲烷、硫酸二甲酯混合气体中毒患者20例,除1例转上级医院治疗外,余均获成功,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兰英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5年22卷3期 359-360页
【摘要】 <篇首> 我院采用高压氧综合治疗混合气体(CO)、N2)中毒,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临床实践中,认识到高压氧治疗混合气体中毒宜早期,疗程要足够,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现总结28例病历,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常美 李丽华 《吉林医学(护理版)》 2004年25卷1期 54-54页CA
【摘要】 <篇首> 急性混合气体(主要是CO中毒)中毒患者于昏迷、苏醒、神志恢复正常后,经历2~60d的假愈期,又突然出现一系列精神神经症状,这种现象称为神经精神后发症或迟发脑病.迟发脑病与后遗症不同,后遗症的精神症状是直接由CO中毒急性期延续而来,病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玉莲 杨系华 《交通医学》 2003年17卷4期 380页
【摘要】 <篇首> 1.临床资料2001年10月16日,我县某商店因电器设备失火,在灭火过程中,有5人吸入大量有毒混合气体及二氧化碳干粉剂.5例均为男性,年龄20~25岁,其中4例浅昏迷,1例意识模糊.查体:口唇、指甲明显紫绀,双肺布满湿性啰音,X线胸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成斌 苏肇伉 等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03年14卷3期 13-16页
【摘要】 目的:研究膜式氧合器在胎羊体外循环中的应用.方法:健康怀孕山羊8头,用dideco-901膜式氧合器和滚轴泵建立胎羊体外循环,常温(37℃转流60分钟,氧合器内充低氧(8%O2)混合气体.监测胎羊的血压、心率、血气、乳酸和胎盘血管阻力.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彩芳 胡仁典 等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07年25卷8期 495-49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近年来,沿海地区渔民在鱼舱内作业因鳀鱼腐败气体产生硫化氢等混合气体而致急性中毒时有发生[1].现将我院2002年9月至2005年9月接诊的因鳀鱼腐败气体导致眼部损害的183例患者总结分析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凤超 郭述苏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02年82卷23期 1645-164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建立一氧化碳(CO)中毒迟发性脑病大鼠模型.方法 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将大鼠放入内置式10室中毒箱的中毒室内,A、B、C 3组分别通入体积分数为10.0×10-4、15.0×10-4、16.5×10-4的CO混合气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吕武 徐尚斌 等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02年20卷3期 209-21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随着经济和现代城市建设的发展,绝大部分行业的管道、电缆通过地下连接.在挖桩和桩井下进行安装、清理、维修施工过程中,急性中毒事故时有发生.现就我市1990~2001年发生的15起桩井下作业急性混合气体中毒事故进行分析,以吸取教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岩 高连孟 等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01年19卷1期 6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2000年2月,本市某郊区一私营香料厂发生一起急性丙烯醛 和甲硫醇混合气体4人中毒事故。 1.事故经过:村民李某在未经任何部门批准的情况下,私自租用3间约90 m2的民房作生产 厂房,使用甲硫醇和丙烯醛为原料,生产食品香料——菠萝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艳丽 毕波 等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2019年26卷1期 68-69页ISTICCSCDCA
【摘要】 鳀鱼体内含有丰富的硫蛋白,夏季鳀鱼离开海水后,在鱼舱内保鲜措施不力、通风不良、缺氧的情况下会迅速腐败变质,产生大量有毒的混合气体,主要为硫化氢(H2S)、氨气(NH3)和二氧化硫(SO2)等.而渔民在鱼舱内作业时常发生腐败气体中毒,导致出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红梅 迟荣 等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2017年24卷5期 411-412页ISTICCSCDCA
【摘要】 鳀鱼离开水后极易腐败,鳀鱼体内含有丰富的硫蛋白,在鱼舱内保鲜措施不力、通风不良、缺氧的情况下会迅速腐烂变质,产生大量有毒的混合气体,包括硫化氢(H2S)、二氧化硫(SO2)和氨气(NH3)等[1-2].渔民在鱼舱内作业时鳀鱼腐败气体中毒常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伟 于碧鲲 等 《职业与健康》 2012年28卷3期 299-30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调查与分析深圳市某塑胶五金厂一起急性混合气体吸入反应的原因,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职业卫生学的调查方法,对患者所在的封闭式丝印车间丝印生产线相关岗位进行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监测,对工作场所使用的洗面水、洗网水、开油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宏 徐茜 等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10年23卷3期 186-187页ISTICCA
【摘要】 报道1例因清理污水沉淀池吸入硫化氢、氨气等混合气体致急性中毒后遗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经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芳 方洁 等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09年27卷4期 218-219页ISTICCA
【摘要】 丹东市某焦化厂干法脱硫工段发生一起急性混合气体(CO、H2S)中毒事故,造成1人死亡,2人中毒,这是一起安全生产事故,应引以为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敏 高玲 等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8年27卷3期 245-247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高压氧(HBO)在治疗二氧化硫、烟雾(混合气体)、一氧化碳等急性有害气体中毒的时效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根据42例有害气体中毒患者人院时间不同分为3组.A组:吸入有毒气体2~4 h入院;B组:吸入有毒气体24 h入院;C组:吸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惠兰 《现代护理》 2002年8卷2期 110-110页ISTIC
【摘要】 <篇首> 人体一旦吸入混合毒性气体,很快发病,全身症状严重,可迅速死亡,如抢救及时可挽救生命,我院急诊科在1999年5月抢救1例因吸入极高浓度的有毒混合气体(甲烷、一氧化碳)而引起急性中毒的病例,护理体会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冀秀坤 季艳微 《大家健康(下旬版)》 2016年2期 242-243页
【摘要】 目的:探讨YS -7004脑功能治疗仪对混合气体中毒患者的头晕、头痛、眼部不适,以及昏迷患者促醒等症状的影响。方法:对56例急性混合气体中毒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护理经验,观察并评价效果。结果:56例患者病情好转后出院,随访6个月,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敏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06年21卷1期 7-7页CA
【摘要】 <篇首> 成都市某郊县塑料厂,在废旧塑料加工过程中发生1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当班4名工人,均发生不同程度吸入反应.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