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78
- 3
- 1
- 120
- 8
- 3
- 3
- 2
- 74
- 13
- 11
- 11
- 1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红华 刘霞 等 《针灸推拿医学(英文版)》 2018年16卷4期 276-281页 ISTICCSCD
【摘要】 悬磁灸罐特色灸法集灸法、罐法、红外线以及磁疗4种治疗手段于一体,综合了灸的温热效应、罐的负压作用、红外光能与磁能作用,是一种极具特色的减肥方法.本文介绍了悬磁灸罐的基本情况和减肥机理.针对肥胖症虚、痰、瘀、寒的病机,给予对应的双龙戏珠灸、腹...
【中文期刊】 周鹏 赵仓焕 《时珍国医国药》 2006年17卷5期 865-866页 PKUCSCDCA
【摘要】 治未病"的预防思想是中医养生保健的理论精髓之一,灸法是强身保健的重要方法.灸法"治未病"的理论及临床应用被延用两千余年,受到历代医家的推崇.今天,灸法仍以其独特的疗效和无毒副作用、方便经济等特色在预防保健医学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
【中文期刊】 李丽 岳灵 等 《江苏中医药》 2017年49卷5期 83-85页 ISTICCA
【摘要】 近年来灸法作为中医特色疗法之一,在治疗带状疱疹方面显示了其独特的优势,主要分为艾灸、灯火灸、铺棉灸、壮医药线点灸、雷火灸等,其成本较低,副作用小,易于被患者接受.但研究发现灸法虽独具优势,但仍存在缺乏高质量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中医证候分型不...
【中文期刊】 王鹏 沈燕 等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26卷7期 1204-1206页 ISTIC
【摘要】 《伤寒论》作为一部理法方药兼备的中医临床奠基之作,书中有着丰富的辨证论治内容.其中包含有“阳证宜针”“阴证宜灸”“热入营血宜刺络放血”“针药并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等针灸治疗学思想.本文通过对《伤寒论》中涉及针灸治疗内容的学习,总结和探...
【中文期刊】 赵金发 韩久利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年23卷5期 740,封3-封4页 ISTICCSCDCA
【摘要】 管灸是具有悠久历史和鲜明中医特色的灸法,由古代的苇管灸发展而来,在临床中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尤其在面瘫、耳疾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近年来已经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灵柩·官能》日:“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灸法有着同针药一样的临床价值....
【中文期刊】 陈柏书 张璐 等 《环球中医药》 2017年10卷8期 899-900页 ISTICCA
【摘要】 《外科正宗》乃明·陈实功所著.本文总结书中所应用灸法之处,归纳作者书中所应用的灸法之特色为:善用灸法,理法清晰;选用灸法,重在早期;灸法多样,疗效明确;根据灸感,判断病情.书中所载灸法在治疗疮、疡、痈及疽的思路影响深远.
【中文期刊】 孟丹 张永臣 《针灸临床杂志》 2017年33卷11期 66-68页 ISTIC
【摘要】 龚廷贤是明代旴江著名儒医,《万病回春》是其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对中医外治法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书中记载的灸法和脐疗法应用颇具特色,通过分析,现将其总结为拓宽灸法治疗范围、丰富灸穴取用思路、善用麦粒灸隔物灸、审慎施灸注意事项、突出脐疗应...
【中文期刊】 王明明 黄雪珍 等 《环球中医药》 2017年10卷12期 1504-1505页 ISTICCA
【摘要】 蔡圣朝教授指出原发性痛经一为先天禀赋不足,久病劳伤等导致冲任失于濡养,"不荣则痛";二为外感风寒之邪,情志因素等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在治疗上,蔡教授提出"补益精血,温阳散寒,化瘀通经"的治疗原则.通过对治疗要点的阐述和典型病例的...
【中文期刊】 卢承顶 田思胜 等 《上海针灸杂志》 2017年36卷5期 626-628页 ISTICCSCD
【摘要】 《串雅外编》为清代医药学家赵学敏所撰,该书收录了丰富的民间外治方法,其中记载有针法、灸法、穴位贴敷等针灸内容,这些治法均颇具特色.民间针灸治法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正统针灸不可替代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挖掘,并不断改进以适应现代医疗的需...
【中文期刊】 杨淑荣 王雨薇 等 《江西中医药》 2019年50卷4期 26-27页 CA
【摘要】 介绍谢强运用其创立的"温督祛霾"针灸疗法,结合谢氏五官传统特色针灸操作技巧——"上补下泻""通经接气"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经验及具体操作,同时探讨其作用机理.
【中文期刊】 邹来勇 涂国卿 等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37卷2期 16-18页
【摘要】 从历史渊源、方药特色、临床医案及传承推广等方面考证旴江医家中医伤科特色技术,探讨旴江医家中医伤科学术思想及传承.发现骨科圣手危亦林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为世界之首创;著名医学家黄宫绣在中药学及脉学具有很高造诣,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杰出临床家...
【中文期刊】 何为 江瑜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27卷18期 95页
【摘要】 火龙灸是中医特色疗法中灸法的一种,因其远看形似“火龙”而得名,近年来其治疗范围逐渐扩大,在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笔者举1例介绍其在崩漏中的应用.
【中文期刊】 郭斌 岳增辉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7卷14期 123-126页
【摘要】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和万方三大中文数据库,以“针刺”“针灸”“电针”“艾灸”“灸法”“隔药饼灸”“血脂异常”“高脂血症”为关键词检索各数据库自建库至2017年的有关针灸治疗血脂异常的文献,筛选出疗效确切的临床研究及病案报...
【中文期刊】 符标芳 马艳 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28卷12期 12-14页
【摘要】 瑶医杜闷倒灸法又被称之为"火功疗法",该疗法具有安全、 简便、 价廉、 验捷等特点,便于临床推广.文章在总结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着重介绍瑶医民族医药治病特点,总结瑶医特色杜闷倒灸法治疗沉佳倦的规范化手法和操作步骤,为瑶医杜闷倒治疗沉佳倦技...
【中文期刊】 张洋 江瑜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27卷16期 84-85页
【摘要】 弩药是苗族人民长期摸索出来的一种治疗痹证的特色伤药,极具民族及地方特色.临床将弩药液与艾灸结合起来治疗痹证,取得良好疗效.现介绍临床验案1例,以供参考.
【中文期刊】 才让卓玛 南太加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29卷20期 188页
【摘要】 目的:观察对外科手术病人行以藏医特色的霍梅灸法护理的效果.方法:从藏医院择取38例外科手术病人,按照数字奇偶法将其分成对照组(19例)和研究组(1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藏医特色的霍梅灸法护理,对照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
【中文期刊】 周蓝飞 谢强 等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31卷5期 9-11页
【摘要】 谢强辨治久聋不囿于常法,以变通为要.认为久聋病机多为气滞痰凝血瘀及经络阻滞,致内耳缺血缺氧是其关键;临证宜用动药、动功,活血化瘀,升阳开窍,以及耳周腧穴针刺宜重、宜深、取穴宜多、加用灸法或其它理疗方法等施治,以改善内耳微循环及增加内耳供氧,...
【中文期刊】 彭琳 胡珊 等 《饮食保健》 2019年6卷15期 148-149页
【摘要】 目的:探讨在中医科护理质量的提升中,"六心"护理品牌的实践效果.方法:2017年3月—2018年3月中医科接收治疗的1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六心"护理服务.结...
【中文期刊】 杨长森 张建斌 《江苏中医药》 2016年48卷1期 5-8页 ISTICCA
【摘要】 在现代针灸学科体系构建和学术发展过程中,承淡安先生提出了"灸科学"的概念和理论框架,对于艾灸操作的分类、灸量标准的制定、施灸部位的选择、艾灸效应的观察、艾灸禁忌的界定等,都有创新性的发展. 在艾灸的临床运用方面有诸多拓展,主要包括伤寒阴证、...
【中文期刊】 郜莉 《上海针灸杂志》 2016年35卷2期 202-205页 ISTICCSCD
【摘要】 梅花针灸学派是安徽新安医学针灸医学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在针法和灸法方面都有巨大的成就.该文就其历史渊源、针法灸法的特色及其应用予以阐述,旨在学习和宣传梅花针灸学派特色思想.
【中文期刊】 贺志有 刘海伟 《上海针灸杂志》 2016年35卷5期 623-624页 ISTICCSCD
【摘要】 该文通过对敦煌遗书针灸文献中特色灸法的深入研习,将敦煌遗书中散在的特色灸疗方法进行整理和分析,探讨敦煌特色灸法及灸治疾病的特点,以拓宽中医学灸疗的方法及临床应用思路,使敦煌特色灸法在临床中更好的发挥疗效。
【中文期刊】 丁琦 黄致鑫 等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35卷5期 4-5页 ISTICCA
【摘要】 《华佗神医秘传》对肿瘤的治疗见解独到,书中诸方擅用毒药,药简力专.除了常用的内治法之外,还提出搽法、灸法、系法、外敷法等颇具特色的外治法,单用或者联合应用均具良好效果,对当代肿瘤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中文期刊】 李白云 《河北中医》 2015年37卷9期 1386-1387页 ISTIC
【摘要】 女性进入围绝经期后身体发生转变,卵巢开始萎缩,雌激素水平下降,出现月经逐渐减少,直至闭经.但如果中年妇女过早出现月经过少,就会加速绝经,从而加速机体器官衰老,影响生活质量[1].艾灸为中医特色疗法,历史悠久,治疗妇科疾病具有显著疗效[2]....
【中文期刊】 孙元 叶永铭 等 《上海针灸杂志》 2013年32卷6期 430-432页 ISTICCSCD
【摘要】 对于哮喘,田从豁教授拥有50余年的治疗经验,疗效显著.他在针刺治疗的同时常结合中药、灸法、穴位贴敷等方法,随证灵活选用.本文通过对田教授治疗哮喘临床资料的整理分析,以及与田教授本人的深入交流,总结整理出其"分证型治疗,多疗法结合"的治疗特色...
【中文期刊】 陈峰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37卷1期 79-81页 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清代医家俞震《古今医案按》的针灸治疗特色.[方法]对所选的医案作了深刻的探析.[结果]涉及针灸的内容提出了针、灸、药三者不可缺一,虚损病提倡使用灸法,急重病症提倡针药合用以提高疗效.[结论]其针灸学术思想对于我们当前扩大针灸治疗...
【中文期刊】 袁菱梅 李艳明 等 《上海针灸杂志》 2013年32卷11期 892-893页 ISTICCSCD
【摘要】 庄礼兴教授从医近30年,具有丰富的针灸临床经验,灵活运用中医学理论,针灸、方药并重,在临床上屡起沉疴.庄教授对灸法的运用是其特色疗法之一,他认为对于针刺临床效果不佳的疑难杂病,灸法代之可奏效.笔者随师侍诊2年,受益颇多,现对庄教授运用艾灸经...
【中文期刊】 陈腊年 李小峰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年4卷1期 47-50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六心”护理品牌模式提升中医科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3月-2017年3月中医科收治的9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六心”护理服务.观察2组干预前后中医特色治疗...
【中文期刊】 邹庆轩 林有兵 等 《山西中医》 2018年34卷2期 57-58页
【摘要】 铺灸疗法因其本身独特的治疗方式和特色日渐受到关注.近年来出现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铺灸流派,其施灸材料、部位及操作方法、治疗特点各有不同,为铺灸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扩大了铺灸的治疗和适用范围,可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中文期刊】 风美茵 《亚太传统医药》 2018年14卷5期 130-132页
【摘要】 风美茵博士对身心灵三者失调之失眠症有独到的认识,对心肾不交型失眠予以临床辨证论治的原则,在治疗上多以静心之古琴音乐结合灸法,再根据安神的原理选择静心的古琴音乐,在施灸法于失眠患者双侧“涌泉”穴的过程中,同时简短给与正向的心理语言疏导.使用静...
【中文期刊】 郭丹丹 陈雪 等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6卷3期 189-190页
【摘要】 灸法即艾灸疗法,是我国一种传统的中医特色疗法.灸法可治疗寒证、虚证、久病、热证及实证.本次研究重点分析了使用灸法治疗带状疱疹、混合痔术后尿潴留、腹部手术后慢性腹痛的方法、效果和原理.
【中文期刊】 黄瑞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16卷24期 132-134页
【摘要】 灸法由于操作简便、疗效良好,越来越被广泛地运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并逐渐成为中医护理特色技术的一个重要项目.但目前对于灸法后的调护仍缺乏重视,未能突出护理技术在这种传统疗法的重要性.因此本文以《针灸大成》为基础,分析其中与灸法相关的论述及医...
【中文期刊】 王之虹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28卷4期 571-573页 ISTIC
【摘要】 中医手法包括针法、灸法、推拿、整骨、刮痧、拔罐、功法、针刀等中医特色诊疗手法.作用机制为通过皮部—络脉—经脉—脏腑这一由表及里的疾病防治网络,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目的,进而发挥平衡阴阳、调整脏腑的功能.中医手法是调理人体“亚健康”状态最...
【中文期刊】 彭亮 常小荣 等 《北京中医药》 2012年31卷12期 903-905页 ISTIC
【摘要】 对张景岳《类经图翼》中灸疗法的学术理论及特色进行了评述,明确了张景岳注重温补、推崇灸法的学术思想,并将其学术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认为张景岳在《类经图翼》中有诸多关于灸法的记载,体现的学术思想和灸疗特色对灸疗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张景岳,类经图翼,灸疗; 灸法;
【中文期刊】 刘治君 罗增永 《中国美容医学》 2012年21卷10期 438-440页 ISTICCA
【摘要】 中医特色疗法是指除方药外的中医临床治疗和保健技术,目前主要包括针刺法、灸法和磁疗等30余种.近几年,环境、生活、精神等因素导致慢性疾病和"亚健康"人群比例不断增大,现代医学在某些慢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上缺乏很好的治疗手段.中医特色疗法因在慢性疾...
【中文期刊】 龚东方 陈妙玲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28卷4期 626-627页 ISTIC
【摘要】 目的:从现代文献角度,系统分析针刺九六补泻法的临床应用特点.方法:根据文献研究法,电子检索国内大型中文文献数据库(CNKI(1978 -2012)、CBM( 1978 - 2012)和VIP(1989-2012).对合格的临床研究文献,用E...
【中文期刊】 凌建维 凌宽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36卷5期 571-572页 ISTIC
【摘要】 世医凌煦之,对方药、经穴、针刺手法与灸法具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本文简介其师于古而不泥于古的学术思想与探索精神,同时重点介绍和分析其针药结合治疗肩痹的特色.
【中文期刊】 方剑乔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36卷12期 1342-1344页 ISTIC
【摘要】 现代浙江针灸名家众多,从一代宗师楼百层到恢复高考后科班出身的新生代针灸名家,在长期的针灸临床诊治过程中,各自形成了一定的针法特色.经研究,梳理出手法派、疗法派、用穴派和针药结合派等相对固定的针法灸法流派.
【中文期刊】 胡蓉 李强 等 《上海针灸杂志》 2012年31卷10期 769-770页 ISTICCSCD
【摘要】 《刺法灸法学》具有技能训练和临床应用的特点,适合在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基础上采用病案为主的PBL教学模式.同时在病案问题的设计中贯穿实践技能的主线,赋予临床思辨的灵魂;注重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突出人文关怀;从不同角度启发学生创新思维,使针推专业学...
【中文期刊】 裘秀月 肖雯晖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35卷6期 947-948页 ISTIC
【摘要】 [目的]了解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在社区应用的现状.[方法]采用同卷调查社区护士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应用,教据统计分析.[结果]社区护士在平时护理过程中应用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只占31.3%,大部分护理人员表示平时未曾使用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使用最多的...
【中文期刊】 杨桦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33卷6期 501-502页 ISTIC
【摘要】 <篇首> 回族医学是中华民族传统医学中的一部分,是在人类历史上东西方文化高度融合的产物.金元时期医学文化领域学术活跃,百家争鸣.元朝继续奉行南宋时的海外贸易政策,推行少数民族医药共存的方针,如此则为阿拉伯医药的广泛深入传播与兴盛打下了良好的政治...
【中文期刊】 吴焕淦 张志枫 等 《上海针灸杂志》 2010年29卷1期 1-5页 ISTICCSCD
【摘要】 陆氏针灸流派是我国近、现代国内外影响最大的针灸流派之一.本文从历史渊源、主要特色、传承研究、保护措施等几方面,阐述陆氏针灸流派的形成过程、传承状况与措施.
【中文期刊】 李姝淳 刘小斌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26卷4期 420-421,426页 ISTICCA
【摘要】 <采艾编翼>是岭南医学重要的灸法专著,其中有大量关于艾灸的论述以及民间的单方、验方,具有明显的岭南地方特色,是岭南医学宝库中尚待开发的一个领域.本文从<采艾编翼>原文出发,探讨其版本资料,介绍了本书的版本情况和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学术成就,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