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2
- 2
- 64
- 20
- 6
- 1
- 1
- 25
- 12
- 11
- 11
- 1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胡佳艺 李琥 等 《口腔生物医学》 2012年3卷4期 193-196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Runt相关转录因子(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RUNX)1、RUNX2、RUNX3在小鼠下颌第一磨牙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Balb/c小鼠牙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取B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党平 聂敏媛 等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2年10卷5期 265-268,303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求不同乙醇预处理方式是否对激光显微切割(Laser microdissection,LMD)技术分离获得的小鼠牙胚组织总RNA完整度有影响.以提高LMD技术获取样品的完整度,使之满足后续基因芯片等高通量实验对样品的质检要求.方法: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筑 高波 等 《贵州医药》 2012年36卷9期 776-77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对BALB/c小鼠下颌第一磨牙发育过程进行动态观察,从组织形态学掌握出生前BALB/c小鼠牙胚的发育规律.方法 选取胚胎期(E) 10.5、11.5、12.5、13.5、14.5、15.5、16.5、17.5、18.5、19.5的胚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丽 《中国美容医学》 2012年21卷8期 150-151页ISTICCA
【摘要】 先天性缺牙通常指除第三磨牙外,牙胚在形成过程中未能正常发育和形成,是临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形成原因[1].由于错(牙合)畸形造成的咀嚼功能、语言功能以及容貌美观等方面的障碍,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2].本文通过对30例先天缺牙的错(牙合)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震 高玉光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8年41卷6期 455-459页
【摘要】 目的 利用Runx2条件性敲除小鼠的转基因动物模型初步研究Odaph对牙釉质发育的影响.方法 PCR鉴定转基因小鼠的基因型,实时定量PCR实验方法检测Runx2loxp/loxp鼠和K14-cre-Runx2loxp/loxp基因敲除小鼠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丽 李艳 等 《北京口腔医学》 2010年18卷6期 301-30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L型钙离子通道Cav1.2亚型在大鼠磨牙牙胚发育过程中的时空表达特征,探讨其在牙齿发育中的作用.方法 制作大鼠不同时期牙胚发育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Cav1.2在大鼠牙胚发育的不同时期的表达.结果 Cav1.2在大鼠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备战 柴田俊一 等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0年20卷2期 91-94页ISTIC
【摘要】 目的:检测Versican在小鼠牙根发育期牙髓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牙根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制备小鼠磨牙牙根各发育阶段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rsican核心蛋白及其硫酸软骨素多糖链在牙根发育期间牙髓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结果:V...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亚红 孙岩 等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09年19卷9期 497-50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比较小鼠釉成熟蛋白(amelotin)和釉原蛋白(amelogenin)基因在牙齿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方法:利用Digoxigenin标记的CRNA探针,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对amelotin和amelogenin基因表达进行组织学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开亮 李纾 等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9年25卷1期 30-32页ISTIC
【摘要】 目的:研究富含亮氨酸的蛋白多糖类物质:核心蛋白聚糖(DCN)及双糖蛋白聚糖(BGN)在小鼠牙髓牙本质复合体不同发育时期的分布特点,探讨其在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出生后第5 d、10 d、15 d、25 d的BALB/℃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淑霞 刘大勇 等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09年23卷1期 70-7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β-连环蛋白(β-catenin, β-cat)和E-钙粘蛋白(E-cadherin, E-cad)在小鼠磨牙牙胚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分布和意义.方法 取胚胎13,15,16天(E13,E15,E16)和出生后1天、5天(P1,P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凯 白玉兴 等 《北京口腔医学》 2009年17卷3期 121-12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生长因子Shh与Bmp4在尖鼠前磨牙乳恒牙发育中的基因表达情况.方法 尖鼠胚胎于4%多聚甲醛中固定、脱水、包埋,制作8μm的石蜡切片,HE染色.通过美国国立图书馆Genbank数据库设计引物,克隆尖鼠Shh和Bmp4基因.制作3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文 顾泽旭 等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08年18卷2期 104-10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正畸病人后牙段腭弓形态的规律,为临床预成腭杠的制作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择60例正畸病人,按牙齿萌出情况(牙龄)分为3组,灌取上颌模型,测量第一磨牙区腭弓的高度、宽度和弧长,统计分析.结果:恒牙列组后牙段腭弓高度、宽度及弧长测量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原荣 杨冠 等 《北京口腔医学》 2008年16卷3期 128-13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通过原位杂交的方法研究Sonic Hedgehog(Shh)、Patehed1(Pteh1)及Patched2(Ptch2)在小鼠下颌磨牙发育过程中的表达,以探讨该信号通路在牙胚发育中的作用.方法 制备小鼠下颌第一磨牙发育各期标本,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磊 段银钟 等 《中国美容医学》 2007年16卷3期 305-30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牙胚发育不同时期串珠素(Perlecan)的分布与表达情况,探讨其与牙胚发育的关系.方法:出生0天、1天、1周、2周的SD大鼠取下颌第一磨牙,行Perlecan免疫组化染色(SABC法),光镜观察其表达与分布情况.结果:Perl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朝霞 李瑛 等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07年21卷3期 260-263,27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 Hsp27 在大鼠磨牙及其发育中的分布及意义.方法 建立大鼠牙胚发育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Hsp27在磨牙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结果 在成釉细胞形成过程中,Hsp27 首先出现在前成釉细胞中,在成釉细胞分泌阶段和成熟阶段,H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西佼 李纾 等 《上海口腔医学》 2007年16卷1期 36-41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上皮根鞘细胞(Hertwig's epithelial root sheath,HERS)的发生,非胶原基质蛋白骨桥素(osteopontin,0PN)、骨涎蛋白(bone sialoprotein,BSP)及牙骨质发育之间的关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林 何永红 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7年7卷7期 1028-103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检测caveolin-1基因mRNA在小鼠牙发育不同时期间充质细胞中的表达,初步探讨caveolin-1在小鼠牙胚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E9.5第一鳃弓间充质细胞及E16.5下颌第一磨牙牙胚细胞作为研究发育机制的模型,应用RT-P...
【关键词】 caveolin-1;间充质细胞;发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奇 樊明文 等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年28卷4期 504-506,534,封三页ISTICCABP
【摘要】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mRNA在小鼠磨牙牙胚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制备小鼠磨牙各发育阶段标本,用原位杂交分析TGFβ3 mRNA 在牙胚中的表达与分布.结果:TGFβ3 mRNA在小鼠磨牙牙胚不同发育阶段呈时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晓峥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7年38卷6期 547-54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纵折型磨牙纵折病例的病因、治疗方法、适应证及预后.方法 将纵折型纵折磨牙复位、固定,给予牙体、牙髓、牙周及全冠修复治疗.结果 115颗纵折型纵折磨牙治疗成功107颗,失败8颗,总有效率为93.04%.结论 磨牙纵折与(牙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礼安 文玲英 等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07年17卷8期 436-43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检测小鼠牙齿发育中上游刺激因子1 mRNA的表达及时空分布模式.方法:制备E13, 16, 19, P1, 5, 8, 11, 21 d小鼠第一磨牙石蜡切片,用我们前期实验制备的USF1 cDNA探针,原位杂交方法检测USF1mRN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游清玲 蔡中 《上海口腔医学》 2006年15卷4期 375-377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高位口外牵引在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早期矫治中的作用,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例生长发育期骨性安氏Ⅱ类错(牙合)病例,采用高位口外牵引治疗,与7例未经治疗的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错(牙合)进行对照.摄取X线头影侧位定位片,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安倩 吴补领 等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02年12卷4期 182-18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肌动蛋白在大鼠磨牙及其发育中的时空分布及意义.方法:建立大鼠牙胚发育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肌动蛋白在成年和发育期磨牙中的表达.结果:肌动蛋白在钟状期外釉上皮细胞、分泌前期成釉细胞和成牙本质细胞及中间层细胞之间、硬组织形成期成釉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蓉 肖明振 等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02年12卷6期 294-29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建立小鼠牙胚发育无血清体外培养模型.方法:胎龄17d的Balb/c胎鼠上颌第一磨牙牙胚,BGJb无血清半固态培养基中恒温培养4、6、8~16d.终止培养后常规制备石蜡切片,HE及von Kossa染色.结果:初始培养时牙胚处于帽状晚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玉成 赵守亮 等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02年12卷4期 175-17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成牙本质细胞分化不同阶段L型钙离子通道α1亚基D亚型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兔抗小鼠L型钙离子通道α1D亚基多克隆抗体进行牙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结果:在前成牙本质细胞胞体、功能性成牙本质细胞的近矿化端以及成熟成牙本质细胞的胞体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颖莉 王嘉德 等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01年15卷2期 97-9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同源异型盒基因Msx-1在牙齿硬组织形成过程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Msx-1m RNA在出生后1天、7天和14天昆明小鼠磨牙和切牙牙釉质和牙本质形成过程中的表达。结果 磨牙中,Msx-1mRNA主要表达于生后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玉光 韩建国 等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00年10卷2期 61-6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RA与midkine (MK)基因表达在牙胚发育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方法:将16d胎龄的鼠胎下颌第一磨牙牙胚分别置于含不同浓度的外源性RA(分别为5×10 -8 ,5×10-7 和5×10-6mol/L)的 RPMI 1640半固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自民 曾晓娟 等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16卷6期 764-76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牙面的窝沟是牙釉质发育过程中遗留下来的薄弱结构,最易受到龋病的侵害.采用窝沟封闭,使其与口腔环境的致龋因素隔绝,阻止细菌、食物残渣以及酸性物质进入窝沟,预防 面龋.方法:对846例广西医科大学附属中小学生的第一恒磨牙、第二恒磨牙、双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翔 刘逢佳 《中国乡村医药》 2016年23卷13期 50-50页
【摘要】 先天性缺牙是指在牙胚形成过程中未能发育和形成牙齿,造成牙齿数目异常,分为综合征伴发的和非综合征两种类型。多数牙缺失指不包括第三磨牙在内的6颗及以上的牙齿缺失,通常伴发系统性异常和/或某综合征的部分表现,而非综合征型的多数牙缺失临床上较为少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宿彦品 《中国乡村医药》 2016年23卷21期 50-50页
【摘要】 乳牙滞留是指在正常替换期过后仍不能脱落的乳牙。当乳牙行使功能到一定年龄,其根方的继承恒牙在发育过程中,促使乳牙根逐渐吸收,最终导致乳牙松动脱落,被继承恒牙替代。恒牙先天缺失是指牙齿数目发育异常,分为个别牙缺失、多数牙缺失和全部牙缺失三种。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阿荣高娃 樊永杰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5年31卷12期 145-147页CA
【摘要】 骨性Ⅲ类错(牙合)是上颌第1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于下颌第1磨牙颊沟的近中,又称反(牙合),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之一. Tang等报道,骨性Ⅲ类错(牙合)的发病率在中国错(牙合)畸形人群中占14 .8 %,远高于欧美国家的发病率,且大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学红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下旬刊》 2014年11卷3期 70页
【摘要】 利多卡因是牙科常用的酰氨类麻醉药,毒性较小,属于比较安全的麻醉药品[1],但出现过敏反应后,如果抢救不及时,患者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笔者每年使用利多卡因麻醉有300多例,仅出现过敏反应1例.现将抢救过程以及笔者的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米尔阿迪力·阿不都卡地尔 古丽奴尔·沙吾提 《新疆医学》 2014年44卷3期 55-58页
【摘要】 埋伏阻生齿(impacted teeth)是由于邻牙、骨、软组织的阻碍,只能部分萌出或完全不能萌出,而埋伏于粘膜或骨内的牙齿.埋伏阻生齿多见于下颌第三磨牙,是由于下颌骨解剖结构限制所致.阻生齿严重影响面部美观和口腔的正常功能,常引起冠周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冰梅 刘英 等 《韶关学院学报》 2014年35卷8期 73-77页
【摘要】 以人牙胚为材料,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分别检测经典Wnt信号通路的β-Catenin和非经典Wnt信号通路的Wnt5a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从12W人牙胚帽状期到15W钟状期,β-Catenin蛋白在牙上皮细胞的表达强于牙间充质细胞,且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有章 于林凤 等 《当代医学》 2010年16卷13期 53页
【摘要】 <篇首> 龋病是一种最常见的疾病,而我国儿童的龋齿发病率很高,我国儿童青少年龋齿发病率高达40%~50%,其中80%~90%为窝沟龋[1].年青的恒磨牙由于其面具有丰富的窝沟间隙,均为牙齿发育过程中的薄弱处.同时窝沟内有许多食物残渣,为细菌生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杰 杨青岭 等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0年33卷3期 31-32页
【摘要】 <篇首>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是一族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细胞因子,对细胞的形态发生、增殖和分化过程起着重要作用,有利于胚胎发育和细胞修复,参与牙胚的发生、发展、成熟以及牙体组织的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春林 孙晓川 等 《黑龙江医学》 2007年31卷5期 400页
【摘要】 <篇首> 阻生智齿是人类长期进化过程中,由于食物的精制致使咀嚼功能降低,颌骨的发育逐渐退缩,使第3磨牙(智齿)失去萌出的正常位置所产生的.所以,智齿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出现在颌骨内:垂直低位、水平位、颊舌向生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景杰 刘明叶 《基层医学论坛》 2004年8卷12期 1145-1146页
【摘要】 <篇首> 偏验是在儿童发育过程中常见的错(牙合)畸形,偏(牙合)发生的原因多见于:①偏侧咀嚼习惯.偏侧咀嚼可见于另侧有磨牙深龋、有乳磨牙早失或有错(牙合)存在,从而影响了该牙列的正常咀嚼,儿童愿意用健侧咀嚼食物,形成偏侧咀嚼习惯.偏侧咀嚼使下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侠 袁洪燕 等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2年44卷14期 1431-14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黑色素瘤相关抗原D1(mdanoma associated antigen D1,Mage-D1)在小鼠出生后不同牙发育阶段的动态表达规律,以及敲除Mage-D1在体内对小鼠牙发育造成的影响.方法 C57-BL/6野生型乳鼠分为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福聪 王晓燕 等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14年5期 290-29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上颌窦为上颌骨体内发育过程中形成的含气空腔,其底壁为上颌牙槽突,是上颌牙齿的重要毗邻结构,上颌自尖牙至第三磨牙均可能与上颌窦相邻,其中尤以第一前磨牙及第一、二磨牙与上颌窦的关系最密切[1]。上颌窦底可能进入上颌牙根之间形成凹陷,相应牙根与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平 高学军 等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4年39卷5期 414-41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釉蛋白在大鼠牙胚发育过程中的转录表达,为进一步研究釉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基础.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出生后1、3、7、10、14 d龄大鼠第一磨牙牙胚中釉蛋白mRNA的表达.结果大鼠出生后1~10 d在成釉细胞和成牙本质细胞中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丽 陈智 等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3年38卷6期 429-43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同源盒基因Msx-1、Msx-2和Dlx-2 mRNA在小鼠下颌第一磨牙发育阶段的表达.方法取胎龄E11~E18和新生P1~P3小鼠的头或下颌,制备5 μm连续冠状切片.体外转录合成地高辛标记的Msx-1、Msx-2和Dlx-2 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颖莉 王嘉德 等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1年36卷4期 259-26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和比较同源异型盒基因Msx-1,Msx-2 mRNA在牙齿硬组织形成过程中的表达特点,以探讨二者在该过程中的作用与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Msx-1,Msx-2 mRNA在1、3、7和14 d龄...
【关键词】 基因,同源盒;基因表达调控,发育期;牙再矿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奇 樊明文 等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1年36卷2期 130-13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 mRNA在鼠磨牙形态发生过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制备鼠磨牙各发育阶段标本,用原位杂交法分析TGF-β1 mRNA在牙胚中的表达与分布。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隋文 洪咏龙 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1999年15卷4期 257-25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釉原蛋白(Am)基因在大鼠牙胚组织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大鼠孕期17、18、19 d和出生后1、3、5、7、9 d牙胚中成釉细胞Am mRNA的表达.结果:从出生后1 d至出生后9 d大鼠第一磨牙牙胚中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奕 张晓芸 等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8年25卷4期 210-215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青少年下颌第一恒磨牙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发生生理性移动的现象和规律.方法 选择11名正常生长发育个体8~16岁的头颅侧位片进行下颌金属标记钉重叠和测量,分析下颌第一恒磨牙移动规律.结果 8~16岁下颌第一恒磨牙近中牙尖相对下颌基骨平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晔 赵晶晶 等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17年31卷2期 74-78,7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小鼠上下颌第一磨牙牙胚的基因表达差异.方法 从GEO在线数据库获取在小鼠上下颌第一磨牙牙胚中差异表达的300个基因.通过DAVID、STRING和Gene MANIA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这300个基因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阳宁鹃 李洪亮 等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7年15卷5期 385-38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Fibulin-7蛋白在小鼠下颌第一磨牙牙胚发育过程中的时空表达特点.方法:取胚胎15.5 d、出生后第1天、第7天的C57BL/6J小鼠下颌骨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Fibulin-7在下颌第一磨牙牙胚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汤玲玲 包志凡 等 《上海口腔医学》 2012年21卷3期 270-273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比较人恒牙牙髓、牙乳头组织中β连环蛋白( β-catenin)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探β-catenin与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发育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48颗因正畸而拔陈的健康前磨牙,拔除后立即取出牙髓和牙乳头组织.实验分为3组,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宝玉 张露 《上海口腔医学》 2010年19卷5期 503-507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小鼠牙萌出过程中隐性TGF-β结合蛋白-3(LTBP-3)在下颌第一磨牙牙囊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牙萌出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不同天数的新生昆明小鼠下颌第一磨牙牙胚,剥离牙胚外层的牙囊组织,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晓辉 苑芳 等 《广东牙病防治》 2010年18卷4期 187-189页ISTIC
【摘要】 目的 研究SD大鼠下颌第一磨牙牙根的发育时序.方法 选择刚出生的8只SD大鼠进行饲养,在出生后0、 5、 10、 15、 20、 25、 30、 35 d各取1只处死,分离下颌,制成石蜡切片,染色,40倍显微镜下观察拍照.结果出生后0~1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