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37
- 2
- 1
- 1
- 1
- 48
- 15
- 13
- 11
- 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任美娜 郭益 等 《生物学通报》 2023年58卷8期 17-20页ISTICCA
【摘要】 通过"推导功能、明确目的""寻找关联、构建模型""整合梳理、形成观念"3个教学环节进行建模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结构与功能观,可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等核心素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德成 《生物学通报》 2023年58卷5期 58-60页ISTICCA
【摘要】 为突破杂合子连续自交及随机交配繁衍后代比例的数学建模问题,设计了合作学习的课例,分享了学生成果,评价了文献表述,表明合作学习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数学建模是学生科学思维的训练平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楚丽 《中学生物学》 2023年39卷3期 34-36页
【摘要】 以"细胞的生命历程"一轮单元复习为例,阐述了针对性地设计问题,以问题驱动的方式发展学生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创造性思维等科学思维的教学策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伟峰 《中学生物教学》 2023年23期 26-29页
【摘要】 模型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直观而真切地感受到知识的内涵,还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以初中生物学为例,通过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在教学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模型构建的方法开展学习,发展学生科学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玉飞 吴晓虹 《中学生物教学》 2023年2期 62-64页
【摘要】 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培养学生模型与建模的科学思维,帮助学生透彻认识并理解孟德尔提出的遗传因子分离和配子随机组合与性状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创设探究情境,引导学生修改模型探究特殊性状分离比及其他遗传现象产生的原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凯 张志祥 《中学生物学》 2023年39卷3期 61-63页
【摘要】 运用模型与建模的科学思维方式,以"细胞的增殖"为例开展体验式教学,以期帮助学生在建模体验中获取细胞增殖知识、掌握科学探究方法、训练和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培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红菊 毕诗秀 《中学生物教学》 2023年10期 8-12页
【摘要】 基于教材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进行"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第2课时教学设计.学生通过分析密码子及其特点、tRNA的结构和功能及中心法则,进一步形成结构与功能观、进化观、信息观等生命观念;通过分析破译密码子的科学实验,提高科学探究能力;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莉 李晖 《中学生物学》 2023年39卷10期 40-43页
【摘要】 受工业机械研究中"逆向工程"的启发,以"DNA的结构"为例,探索DNA分子结构模型逆向拆解的教学新思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广宇 《中学生物学》 2023年39卷2期 26-28页
【摘要】 创造性融合使用两版本教材,以"激素的奥秘"作为单元学习主题,引导学生认识高等动物和人体激素调节的机制和特点,了解在千变万化的环境中动物体和人体内各器官间相互协调,共同维持机体稳态的过程,发展学生模型与建模的科学思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束家宽 潘步娇 等 《生物学教学》 2022年47卷7期 87-89页PKU
【摘要】 本文在深度挖掘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新教材中"特色栏目"资源的基础上,剖析了将"特色栏目"资源融入课堂教学,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科学思维能力,对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具...
【关键词】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新教材;深度学习;特色栏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翟小梅 《生物学教学》 2022年47卷4期 72-73页PKU
【摘要】 本文介绍了实验教学资源包的内涵、作用和分类.通过设计、整合一系列具有情境性和体验性的实验教学资源包,指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以实现归纳与推理、模型与建模和创造性思维等科学思维能力素养的提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妍 张志祥 《生物学教学》 2022年47卷11期 74-76页PKU
【摘要】 科学思维主要包括归纳与概括、分析与综合、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等,是高中生物学核心素养之一,也是高考试题的重点考查内容.本文分析2022年1月浙江省生物学选考卷中科学思维的考查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启示,以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毕军 《生物学教学》 2022年47卷11期 23-25页PKU
【摘要】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要求强化模型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建模能力以提升其科学思维.本文以"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一课为例,探讨高中生物学课堂中的模型建构教学,期望能让教师将思考问题和学习知识的主动权归还于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魏然 《生物学教学》 2022年47卷8期 61-63页PKU
【摘要】 通过对2020年和2021年北京高中生物学等级考遗传试题分析,发现其主要考查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等多方面的科学思维能力,涉及一至四各个水平层次.建议日常教学过程中基于遗传变异专题提升学生科学思维素养水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树艳 《生物学通报》 2022年57卷2期 51-53页ISTICCA
【摘要】 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一节教学中,组织学生从微观到宏观分别研究各生命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建立、分析、研究能量流动模型,总结归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及能量流动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提高节约粮食的意识,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发展科学思维并形成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举宏 《中学生物教学》 2022年25期 9-12页
【摘要】 建模和论证是当前国际科学教育领域的核心议题,也是我国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具体教学案例,阐述SNP教学模式及其应用策略.教学实践表明,整合建模与论证的SNP教学有利于生物学教学中培育生命观念、提升思维品质、提高实践能力、厚植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诺 柯立 等 《科普研究》 2022年17卷6期 60-66,74页
【摘要】 学生科学素质水平提升是我国科学教育提出的重要目标,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则是全面提升学生科学素质水平的有效策略.然而,当前研究多集中于理论探索阶段,少有教学框架能够系统化地帮助教师实施这一相对复杂的教学方法.本文以社会性科学议题与建模教学模型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美芬 李丽洁 等 《中学生物教学》 2022年22期 57-60页
【摘要】 在"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教学中,利用物理学科"光的色散实验"原理、化学学科萃取方法及数学模型,解决生物学问题.基于学科融合,以问题为任务驱动,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分析与比较、归纳与概括、模型与建模.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掌握科学探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詹琪芳 《中学生物学》 2022年38卷7期 25-27页
【摘要】 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TI辅助,互动体验——归纳整合,概念建模"为主线展开"血糖平衡的调节"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深入探究血糖浓度在激素调节下的过程.学生的科学思维与探究能力得到训练和提升,并逐步从系统的角度理解"稳态与平衡",树立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思麒 周丽婷 《中学生物学》 2022年38卷8期 17-20页
【摘要】 以"有丝分裂的过程"为例,通过模型建构的"选材—构建—验证—修正"过程,有效实现学生建模能力和科学思维的双重发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豆豆 胡选萍 等 《中学生物教学》 2022年26期 15-17页
【摘要】 基于数学模型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使用的误区与不足,从建模思维、批判性思维、归纳思维与类比思维4个维度,探索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培养科学思维的策略,为强化生物学数学模型教学,发展科学思维提供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詹琪芳 《中学生物学》 2022年38卷9期 44-46页
【摘要】 以我国科学家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科学史为主线,运用模型建构、全息视频、演示实验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经历科学家的挫折的同时,探究式地解决问题,理解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及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培养基于生物学事实和证据运用归纳与概括、模型与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怀选 刘开凤 等 《中学生物教学》 2022年19期 40-42页
【摘要】 建模教学是一种具有活力、值得开发的全新教学理念和方式.感悟、思考并正确认识建模教学的实质和作用,避免某些片面的形式主义倾向,不断完善建模教学理论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以细胞有丝分裂的教学为例,详细分析教学现状,抓住染色体这一主要矛盾,以建模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秀雁 危宝华 《中学生物学》 2022年38卷3期 26-29页
【摘要】 以人体体温调节及维持体温平衡的调节机制为主线,借助多元化教学手段,聚焦核心素养,崇尚真知、尊重事实和证据、讲求逻辑分析、质疑和批判、创新,发展学生判断性思维、质疑思维、探究思维、逻辑思维、建模思维等多方面的科学思维,使学生形成稳态与平衡的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金秀 李碧松 《中学生物教学》 2022年11期 29-31页
【摘要】 介绍学生利用CATIA软件对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进行虚拟立体建模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促进学生进行知识迁移,提升科学思维,培养信息技术素养,提升审美能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靖 杨龙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7年21卷7期 1046-1051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计算机断层扫描输出的为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DICOM)格式,而3D打印的输入是以三角网格表示的物体标准模板库(Standard Templ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进 李椿 《生物学教学》 2019年44卷6期 17-19页PKU
【摘要】 在“种群数量的变化”一节教学中,采用“建模—析模—用模”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根据具体的生物学实验现象建构数学模型,并在模型分析及模型应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的能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志华 《生物学教学》 2019年44卷12期 11-13页PKU
【摘要】 本文以“DNA分子的结构”为例,概述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如何通过对知识的深度处理,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并基于资料提出主张,建构、论证及修正模型,最后形成结论.从简单符号学习走向意义学习,真正体现教学的过程价值,体现知识教学背后的教育价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闵凡芹 《生物学教学》 2019年44卷9期 40-42页PKU
【摘要】 本文结合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以“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为例,尝试在教学中通过深度解析实验原理、引导绘制思维导图以及构建数学模型等方法,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海峰 《生物学教学》 2019年44卷8期 46-47页PKU
【摘要】 微课视频已经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在线学习越来越普及,微课视频已经成为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重要学习资源.本文简要介绍了高中生物学“萤火虫为什么能发光”微课视频资源的开发过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奇 蒋选荣 等 《生物学教学》 2018年43卷9期 22-24页PKU
【摘要】 科学思维是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合理应用试误理论可以训练学生的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科学思维能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钐 《生物学教学》 2018年43卷6期 22-24页PKU
【摘要】 本文以"染色体变异"教学为例,通过引导学生应用类比、演绎、比较、归纳和建模等科学思维方法学习新知,深入理解染色体变异知识,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辛光珠 潘龙龙 《生物学教学》 2018年43卷11期 17-18页PKU
【摘要】 本文论述了科学思维在生物学大概念中的对应点及基本要求,并从归纳与概括、演绎和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五方面探讨了教学中的具体实施策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宇宏 《生物学杂志》 2008年25卷3期 79-8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建模是为了解决某些特定问题的一种重要的科学操作和科学思维方法.建模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分析、舍去了原型的一些次要细节、非本质的联系,以简化和理想化的形式去再现原型的各种复杂结构、功能和联系,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建模思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进 邱全光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6年28卷23期 2313-23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使用可视化工具包(the Visualization ToolKit,VTK)的重建算法对中国可视化人(Chinese visible hu-man,CVH)数据集进行重建,结合虚拟现实建模语言(virtual reality mo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龙龙 《生物学教学》 2017年42卷11期 17-19页PKU
【摘要】 近年来,核心概念逐渐成为科学教育界的研究热点,其在学生学习及教师教学中均处于重要地位.近几年浙江高考生物命题往往考查学生对核心概念的深层次理解和延伸,以及对概念的综合运用能力.本文主要从"挖掘教材,突破核心概念""建立概念图,强化核心概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萍萍 刘恩山 《生物学通报》 2019年54卷2期 10-14页ISTICCA
【摘要】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等4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建模教学策略在促进模型与建模等科学思维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遗传与进化》模块为例,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剖析建模教学策略在促进素养达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荣荣 《生物学教学》 2016年41卷11期 32-34页PKU
【摘要】 应用生物科学史,以假说演绎法为主线,通过黑箱建模的教学方法,构建输入信息,分析输出信息,最终得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结论,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凤国 谢妤 《生物学通报》 2019年54卷5期 20-22页ISTICCA
【摘要】 以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探究历程的经典实验为线索,用HPS教育理念为理论引导,在教学中培育学生的科学思维核心素养.通过对生物膜结构科学史进程的描述,培养学生的演绎与推理思维,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科学哲学观与学生的共同探讨论证,培养学生的批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丹 《生物学教学》 2011年36卷8期 21-22页PKU
【摘要】 在该模拟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建构模型的过程,突破难点,提升建模思维和建模能力,在体验中激发学生热爱生物科学技术的情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龚璐璐 曾维康 等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17年26卷2期 67-70页ISTICCA
【摘要】 探讨了项目教学法及最新的3D打印技术在课堂与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总结了项目教学法及3D打印技术与现有的教学资源的整合途径及原则,并以生命科学相关课程《计算机辅助医学》为例,探索了基于项目教学法的三维建模结合3D打印技术的新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菊芳 朱俊 《中学生物学》 2019年35卷7期 32-34页
【摘要】 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探讨了如何通过基于生物科学史和借助模型与建模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并且小结了运用科学史和建模进行探究式教学的大致流程,以期待将科学探究素养的培育落实到实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美溪 《中学生物学》 2019年35卷9期 27-28,31页
【摘要】 在课堂教学中改变“导入性学习活动”的形式,设计探究实验活动,可基于学生的体验,有效培养分析与综合、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整合教材资源,设计“资料分析”活动,发展多种思维能力;应重视生命观念等学科观念与发展“建模”思维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雪梅 《科技资讯》 2019年17卷27期 118-119页
【摘要】 中学是培养良好思维的关键时期,但是中学以基础知识教育为主,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缺乏科学素养、工程素养和计算素养.而信息奥赛刚好弥补了这一短板,通过信息奥赛教学,尤其是算法教学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该文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殷跃 《中学生物学》 2019年35卷4期 5-7页
【摘要】 以“植物的激素调节”为例,阐述通过科学史教学、定量实验、评价实验、分析社会议题和典型案例等策略,运用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模型与建模、系统分析、批判性思维等方法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萍萍 刘恩山 《生物学通报》 2015年50卷1期 19-23页ISTICCA
【摘要】 建模教学可以使学生融入到真实的科学实践中,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是目前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对于生物学科而言,建模教学的研究在理论和应用层面有待进一步深入.综述了目前生物学建模教学研究的现状和趋势,以期为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国平 《中学生物学》 2018年34卷11期 12-14页
【摘要】 模型与建模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元素,也是科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认知与能力.模型认知即指基于模型的认知,包含两个基本层次:①基于科学模型的认知,即感受模型素材,识别组成要素及要素间的关系,通过模型理解事物及其变化的本质特征和规律,在使用模型过程中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命康 吕国裕 《中学生物学》 2018年34卷5期 8-10页
【摘要】 以基因突变一节为例,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阐释了指向科学思维的概念教学,通过设置问题串、动手模拟操作、资料分析、小组辩论、概念模型建构、论证式教学等方式,渗透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等科学思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妍妮 李娘辉 《中学生物学》 2018年34卷11期 23-24,29页
【摘要】 以"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一课为例,教师通过自制教具,设计问题驱动,引导学生在科学观察中逐渐形成重要概念,将生物知识与方法相互渗透,树立结构功能观,渗透归纳、建模的科学思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