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5
- 5
- 3
- 3
- 9
- 2
- 2
- 2
- 37
- 17
- 6
- 5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赵宇翔 徐正会 等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6年26卷3期 47-51页
【摘要】 对拟松材线虫发生区内46株萎蔫云南松上的主要蛀干害虫松墨天牛、纵坑切梢小蠹和马尾松角胫象甲进行采样、分离和镜检,结果表明:松墨天牛携带拟松材线虫,是拟松材线虫的主要媒介昆虫,纵坑切梢小蠹和马尾松角胫象甲未检出拟松材线虫.通过分析云南拟松材线...
【中文期刊】 徐志宏 陈为民 等 《华东昆虫学报》 2005年14卷2期 105-108页
【摘要】 报道用环剥和砍伐模拟松树树势减弱和失水干枯的受害情况,同时观察松树皮下害虫侵入动态.环剥和砍伐对马尾松树皮下昆虫的入侵有完全不同的影响.松树失水,渐趋干枯是蛀干害虫得以入侵的主要原因.马尾松树皮下有多种蛀干害虫先后侵入、同时发生,其中松墨天...
【中文期刊】 黄海勇 黄吉勇 《中国森林病虫》 2005年24卷6期 14-17页
【摘要】 参照国内外专家对有害生物风险评价的分析方法,结合贵州省森林资源状况和病虫害发生发展情况,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 et Buhrer)Nickle、拟松材线虫B.mucrona-tus ...
【成果】 0601480143 云南 S763.15 S763.38 S763.7 S791.257 基础研究 林业服务业 2004年
【成果简介】 该项目在国内首次系统开展了纵坑切梢小蠹虫坑真菌类群的研究,提出虫坑真菌群的发生发展对于该蠹虫侵害过程有利,但对其成功侵入没有关键性贡献。在国内首次发现两种纵坑切梢小蠹伴生菌:小长喙霉(Ophiostomaminus),为中国新记录,云南半帚...
【成果】 0101510036 云南 S763.35 S763.81 基础研究 林业服务业 2000年
【成果简介】 该成果提出以营林措施为基础,清理砍除蠹害木,适地适树补植造林,结合生物防治,保护利用自然天敌和化学防治等措施协调应用的技术路线。突出营林措施中的“安全期”管理,制定蠹害清理技术规程;改造低价纯林,大力营造混交林,加强树体保健,增强林分自然抵...
【成果】 0800150110 云南 S791.257 S763.7 基础研究 农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 林业服务业 2005年
【成果简介】 该课题包括对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虫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以及负责方旺林场小哨林区7000多亩云南松林以清理蠹害木为主的治理示范。通过1987年以来的边研究、边治理,逐步明确该林区蠹害木清理的安全期为1-3月,同时提出了安全清理蠹害木的配套措施。经过...
【中文期刊】 李馥纯 黄咏槐 等 《昆虫天敌》 2006年28卷3期 103-108页 ISTICPKUCSCD
【摘要】 2002~2004年,在广州地区应用A-3型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引诱剂诱捕鞘翅目昆虫,结果表明:A-3型松褐天牛引诱剂具有较广的诱虫谱,可以...
【关键词】 A-3型松褐天牛引诱剂; 诱虫谱;
【中文期刊】 董文玲 余福泉 等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7年27卷2期 57-60页
【摘要】 据调查,怒江州林业有害生物共有12种,分别为:紫茎泽兰、飞机草、褐云玛瑙螺、白蛾蜡蝉、松墨天牛、松纵坑切梢小蠹、云南松毛虫、松针毒蛾、油桐黑斑病、栗瘿蜂、松针锈病、苹果绵蚜;查清了它们的分布、寄主植物,并进行了危害程度分析.
【中文期刊】 廖周瑜 叶辉 等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4年24卷1期 84-87页
【摘要】 云南松和华山松在感染纵坑切梢小蠹伴生菌--云南半帚孢后,体内与抗病性相关的过氧化物酶(PO)、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均明显升高.云南松自身的抗性酶活性较华山松的小,在感染后,酶活性的增加较弱,持续时间也较短,在...
【中文期刊】 陈鹏 李丽莎 等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1年18卷3期 290-293页
【摘要】 抚育间伐能提高云南松林分的转化功能,增强林分抵御蠢害的能力.不同抚育强度林分,对纵坑切梢小蠹的持续控制效果不同.经过多年观察发现,弱度和中弱度间伐持续控制蠢害效果最好.不间伐林分中,小蠢虫种群总是高于间伐林分中小蠢虫种群.合理实施不同的抚育...
【学位论文】 作者: 梁靓 导师:段立清 内蒙古农业大学 植物保护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硕士) 2007年
【摘要】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方法,对柏肤小蠹Phloeosinus aubei Perils、建庄油松梢小蠹Cryphalus tabulaeformis chienzhuangensis Tsai et Li、桦边材小蠹Scolytusr...
【会议论文】陈尚文 中国昆虫学会第六届全国中青年学术交流会 2005年
【摘要】 利用林间调查指标建立起纵坑切梢小蠹行为领域演化的多维弹性阈限和一维弹性阈限,即松树含水量指数函数方程:N=100560e-2.97x;将含水量与松树胸径结合起来绘制出蠹害流行险情简便预测图,为决策提供依据.
【会议论文】陈尚文 第七届全国昆虫区系分类与多样性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切梢小蠹属成虫在补充营养时期具有取食枝梢部,致使松树断梢的行为,故而得名.二百四十多年来,切梢小蠹属的属名经历了5次变更.1758年,林奈Linnaeus<自然系统>一书中最早确定切梢小蠹属的第一个种纵坑切梢小蠹名称Piniperda时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