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7
- 2
- 1
- 33
- 15
- 4
- 3
- 3
- 21
- 8
- 6
- 6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蒙军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02年17卷2期 47-47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我科从1999年1月至2001年5月,应用莫匹罗星软膏治疗皮炎、湿疹、手足癣合并化脓性感染性皮肤病60例,现将临床治疗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病例选择:在我科门诊病人中选择皮炎湿疹,手足癣合并化脓性感染性皮肤病患者共60例,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华萍 吴铁 等 《中国药师》 2001年4卷3期 175-17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由明矾、薄荷、硫磺和硼酸等组成的外用药剂华芙露的抗菌、抗真菌作用,急性毒性试验及皮肤刺激试验,并观察其对临床感染性皮肤病等的疗效.方法:选取青霉菌等14种常见细菌、真菌和皮肤癣菌,分别进行明矾、薄荷的抗菌实验和华芙露的抗菌实验.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池发斌 张红艳 等 《河南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1年15卷4期 206页ISTIC
【摘要】 <篇首> 左旋氧氟沙星是第三代喹诺酮类抗生素,它属于氧氟沙星的光学活性L-型异构体,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选择性地抑制细菌的DNA螺旋酶而达到快速杀菌作用,对23种需氧的G+及G-菌及29种厌氧的G+及G-菌和细胞内殖菌均有强力抗菌作用.抗菌谱广,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成晓茹 于娜沙 等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00年18卷6期 406-40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硫钾皂对热带地区驻军官兵集训期间感染性皮肤病的防治效果,探讨防治皮肤病的经济有效的措施.方法:选择驻热区夏季高强度野外训练部队官兵106人为观察组,另选训练强度相似、驻营区的官兵123人为对照组.观察组单用硫钾皂外洗,对照组不用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素林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1999年8卷4期 298-299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者所患皮肤病的种类和发病机制.方法:采用<临床皮肤病鉴别诊断学>皮肤感染性疾病诊断标准,对本院1997-1998年强制戒毒的428例符合DSM-Ⅲ-R阿片类依赖诊断标准的428例男性海洛因依赖者的皮肤感染性疾病进行回顾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伟斌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14卷10期 99-100页
【摘要】 目的:探讨莫匹罗星软膏和夫西地酸软膏治疗细菌感染性皮肤病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皮肤科细菌感染性皮肤病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莫匹罗星软膏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湛世萍 贾敏 《家庭医药》 2016年12期 66页
【摘要】 五味消毒饮出自《医宗金鉴》,由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五味药组成,具清热解毒、消散疗疮之功效,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于五官、内科、外科、妇科等火毒湿热所致的多种全身感染性疾病[1].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广谱抗细菌[2]、真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久民 《现代畜牧科技》 2015年12期 110页
【摘要】 1 病因分析感染性病因一般可分成以下几类,即病毒性病因、细菌性病因、寄生虫病因、真菌性病因.非感染性病因一般可分成以下几类,即营养性病因、环境性病因、遗传性病因、肿瘤性病因.2 诊断视诊:观察猪皮肤表面,特别耳后部皮肤,是否存在大量虱子活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洪兵 万学峰 等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4期 50-52,75页
【摘要】 目的:探讨短期外用糖皮质激素时联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性。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临床研究,对47例寻常型银屑病和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每天2次外用0.02%丙酸氯倍他索乳膏,在外用前和连续外用7天时对用药部位进行细菌培养,观察皮肤是否出现感染并分析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桂香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3年1期 54页
【摘要】 现在各种报纸、杂志、网络上经常介绍一些在水里加"材料"洗脸的方法,这些材料常见的有醋、茶、蜜、盐等.一、米醋能抑制皮肤细菌孳生.醋本身能改变皮肤的酸碱度,软化皮肤的角质层,抑制细菌孳生,使毛孔通畅,减少感染性皮肤病的发生.在洗脸水里加点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长斌 《吉林医学》 2013年34卷23期 4730-4731页CA
【摘要】 目的:观察阿莫西林双氯西林钠治疗皮肤细菌性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皮肤感染患者273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阿莫西林双氯西林钠胶囊)和对照组(阿莫西林胶囊),对比分析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4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凤英 《中医研究》 2012年25卷10期 31-32页
【摘要】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联合莫匹罗星软膏治疗细菌化脓性皮肤病的疗效.方法:选取细菌化脓性皮肤病患者56例,均给予患处外用莫匹罗星软膏,3次/d;同时口服中药黄连解毒汤(黄连、黄柏、黄芩、栀子),每日1剂.7d后判定疗效.结果:细菌化脓性皮肤病共...
【关键词】 黄连解毒汤/治疗应用;莫匹罗星软膏/治疗应用;细菌化脓性皮肤病/中医药疗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斌 《家庭科学》 2011年12期 53-53页
【摘要】 将新鲜熟透的西红柿去皮和籽捣烂敷于患处,每日2~3次,可治真菌、细菌感染性皮肤病。将新鲜熟透的西红柿捣烂取汁加少许白糖,每天用其涂面,能使皮肤细腻光滑,有美容防衰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桂芹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年04卷5期 62页
【摘要】 <篇首> 感染性心内膜炎(IE)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常见心血管病之一,是由细菌等微生物感染心内膜所致,易累及心瓣膜,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1].IE常发生于有基础心脏病患者,近年无心脏病变者日渐增多,典型的临床表现有发热、心脏杂音、贫血、栓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淑梅 金世任 等 《吉林医学》 2009年30卷24期 3226页CA
【摘要】 <篇首> 糖尿病并发症有糖尿病足、视网膜病变及肾脏病变等,皮肤感染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由于糖尿病的病理生理改变,皮肤微循环障碍使皮肤屏障防御能力下降,糖尿病患者易患细菌和真菌感染性皮肤病,病情较一般患者严重而不易治疗,也会使糖尿病的病情加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智英 《中国乡村医药》 2006年13卷10期 32-33页
【摘要】 <篇首>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主要感染CD4+淋巴细胞,导致免疫功能破坏,产生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等,当CD4+淋巴细胞计数低于200/mm3或出现某些临床症状和体征时,感染者进展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有90%的HIV感染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贺娟 范开 等 《中国兽医杂志》 2005年41卷7期 54-55页
【摘要】 <篇首> 小动物皮肤病的病因有多种,但临床上绝大多数皮肤病例属感染性疾病,患部常表现红疹、瘙痒、脱毛、皮屑增多,甚至红肿、破溃、化脓等,病原主要是细菌、真菌或寄生虫,也常见三者的混合感染.各类感染性皮肤病症状间的区别常不明显,须通过实验室检验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莉 《新疆医学》 2003年33卷2期 73-74页
【摘要】 <篇首> 新生儿期皮肤的防御能力差,表皮柔嫩,细菌易从皮肤侵入造成感染而致脓疮病.该病为细菌感染性皮肤病,皮肤先有些针头或豆大的红色斑点,约经半天以后,小红点处表皮隆起,有透明浆液,水痘迅速扩大,疱膜较薄,多数发生于皮肤皱褶处,膨胀严重时可被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云峰 赵爱昌 等 《临沂医专学报》 2001年23卷2期 84-84页
【摘要】 <篇首> 1998年3月至1999年11月,笔者采用派瑞松霜治疗85例浅部细菌感染性皮肤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派瑞松霜;皮肤病,浅部细菌感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盈 张霞 等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8年41卷4期 214-2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儿童皮肤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现状及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情况.方法 对600例感染性皮肤病患儿皮损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应用琼脂稀释法检测抗生素及环丙沙星对培养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 600例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志鸿 钱骋风 等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20卷4期 369-37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了解湖南安乡县水灾地区皮肤病的发病情况。方法 对水灾地区1 416个皮肤病初诊患者作有关皮肤病发病情况的调查,并和我院同期10 297个皮肤病初诊患者作比较。 结果 水灾地区的皮肤病就诊数明显高于我院同期数,在各类皮肤病的比较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小华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99年19卷3期 184-185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依诺沙星是第三代喹诺酮类抗感染药物.将其制成O/W型乳膏,治疗细菌感染性皮肤病,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娴 付曼妮 等 《解放军药学学报》 2017年33卷3期 272-27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夫西地酸乳膏对比莫匹罗星软膏治疗细菌感染性皮肤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CNKI、VIP、万方等数据库建库至2016年7月的文献,手动检索相关杂志、会议论文及学术论文,收集夫西地酸乳膏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欣 王秀丽 等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2年38卷1期 10-12页MEDLINEISTICCSCD
【摘要】 光动力疗法是一种非侵人性治疗手段,通过光敏剂选择性聚集于靶细胞,并被相应波长光源激发,产生单线态氧和自由基等细胞毒素从而对靶细胞产生选择性杀伤作用.在近20年的皮肤科临床应用中,该技术愈加成熟与完善,不但用于治疗增生性疾病还涉及多种皮肤病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乔建彬 《中华养生保健》 2013年5期 72页
【摘要】 春夏之交的气温和湿度为细菌、真菌的繁殖创造了条件,加上周围环境中蚊虫的大量滋生,叮咬皮肤,因此,春夏之交是皮肤病高发时节.如果您不幸患了皮肤病,面对如此众多的药物,如何选择最适用您的药物呢?根据发病原因选择如对脓疱疮、毛囊炎等细菌感染性皮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刚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2年20卷10期 116,118页
【摘要】 <篇首> 皮肤病一般是由细菌、真菌或接触某些有害物质引起,随着皮肤病种类的不断增多,皮肤外用药物的种类、剂型也在不断增加.皮肤病常需某些外用药物.由于病损的性质不同,需用不同的药物,如细菌感染性炎症,需用抗生素;真菌感染性皮肤病,需用抗真菌药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摘要】 辨性质皮肤患病,首先要明确疾病的性质,是过敏性还是感染性,是细菌性还是真菌性或病毒性.对于毛囊炎、脓疱疮等细菌感染引起的单纯皮肤病,用一些有抗菌作用的外用药即可,比如莫匹罗星软膏(百多邦)、红霉素软膏.头癣、手足癣等真菌感染,可用诸如酮康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恕 《慢性病学杂志》 2010年12卷11期 1559页
【摘要】 <篇首>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是一种严重的急性细菌感染性皮肤病,由噬菌体Ⅱ组71型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表皮颗粒坏死,造成皮肤松弛性大疱及大片表皮剥脱.本病多见于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起病急骤,病情重,若不及时治疗,易并发肺炎...
【关键词】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护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金伟 《大众健康》 2009年9期 111页
【摘要】 <篇首> 千锂膏外敷治疗暑疖暑疖为发生在夏日炎热潮湿季节的一种常见皮肤病.其发病机理为天气炎热潮湿多雨,患者汗液得不到宣泄而形成痱子:如痱子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则可继发细菌感染而成暑疖.千锤膏是由丹皮、黄连、黄芩、生地、鱼腥草和夏枯草等中药研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德春 巫毅 等 《中国社区医师》 2003年19卷13期 13-14页
【摘要】 <篇首> 在皮肤病范畴内有很多疾病常伴发有红斑、水疱.临床上最常见的有:①病毒感染性疾病;②细菌感染性疾病;③物理性原因所致的疾病;④变态反应性疾病;⑤自身免疫性疾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