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4
- 9
- 2
- 14
- 10
- 5
- 5
- 2
- 16
- 9
- 7
- 7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江力 黄健威 等 《食品科学》 2011年32卷1期 141-144页
【摘要】 研究茶树菇与鸡腿菇原生质体制备、融合及再生.以菌龄4d的菌丝体为原料,采用1%果胶酶和1%蜗牛酶混合酶液(体积比1:1),酶解4h,酶解温度为30℃,pH6.0的0.6mol/L片露醇溶液为渗透压稳定剂,制备得到茶树菇与鸡腿菇原生质体.两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建忠 孙淑静 等 《中国食用菌》 2010年29卷3期 22-25页
【摘要】 运用原生质体融合与漆酶转化体系筛选到一株真姬菇融合菌株(金山1号),研究了不同培养基配方、温度、pH及含水量对该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并对该菌株的漆酶活性、生产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金山1号在PDA胡萝卜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最快、活力较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屈二军 李辰曦 等 《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2010年11卷3期 9-10,61页
【摘要】 [目的]探讨米曲霉原生质体制备的高效方法.[方法]统计米曲霉菌丝体检测不同生长时间(72、84、96、108、120 h)的菌丝、不同渗透压(分别使用0.8 mol/L蔗糖、氯化钠和葡萄糖溶液作为渗透压稳定剂)和不同组合酶系(溶菌酶、纤维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文娜 王秋颖 等 《中国农学通报》 2010年26卷15期 58-61页
【摘要】 [研究目的]选择和评价桑黄原生质体融合菌株.[方法]应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凝胶电泳技术,对5个供试菌株的酯酶同工酶进行测定,并对供试菌株进行液体培养,测定各菌株的生物量及发酵液中胞外多糖含量、总黄酮含量、酯酶活性及pH.[结果]融合菌株与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轩 贾乐 等 《山东农业科学》 2008年8期 66-69页
【摘要】 以杏鲍菇和平菇为亲本菌株,采用双亲灭活原生质体融合技术选育高漆酶活性且遗传稳定的融合菌株.结果表明:杏鲍菇原生质体采用紫外灭活,在30 W紫外灯、照射距离30 cm条件下处理20 min,灭活率达100%.平菇原生质体采用热灭活,65℃处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燕 《中国酿造》 2007年5期 19-22页
【摘要】 对双亲灭活米曲霉原生质体融合育种中原生质体制备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将菌丝的预处理与细胞壁的酶解合为一步,并讨论了DTT的加入量.结果表明,原生质体制备的最佳破壁酶为纤维素酶、溶壁酶、蜗牛酶3种酶混合浓度比为5∶3∶1;菌丝培养15h;酶解时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琴 张新申 等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43卷1期 206-211页
【摘要】 将编码麻疯树逆境蛋白curcin 2成熟蛋白的M片段和编码前体蛋白的P片段分别定向克隆到质粒载体pQE-30、pQE-31后,获得重组质粒pQE-30-M、pQE-31-P.该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M15菌株,经IPTG诱导后M片段表达的蛋白...
【关键词】 麻疯树;curcin 2基因;原核表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溪 郭成金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26卷4期 32-35页
【摘要】 采用L16(45)正交分析方法,对双孢蘑菇原生质体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是取菌龄7 d的液体菌丝体,以2.5%溶壁酶+7%蜗牛酶为组合,0.6 mol/L NaCl作为渗透压稳定剂,在30℃条件下,酶解3 h,原生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敏 蒋予箭 等 《食品科学》 2005年26卷8期 150-152页
【摘要】 本文详细地探讨了杏鲍菇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结果表明:用0.6mol/L的甘露醇配制成质量比为2.5%,pH值为4.5~5的溶壁酶酶液,在酶液量与菌丝体的比值为20:1(V/W),温度30℃,转速为50r/min条件下酶解3h,可得到最高的原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淑珍 范俊 等 《食用菌学报》 2003年10卷2期 5-8页
【摘要】 以获得弱木栓质化灵芝菌株为目的,利用液体培养4d的灵芝菌丝体和液体培养3d的糙皮侧耳菌丝体为材料,在PEG-Ca2+系统中诱导原生质体融合,获得初筛融合子19株(F1~F19).其中,融合子F8的菌丝生长速度和生物量均接近糙皮侧耳,显微镜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骥 洪文荣 等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31卷1期 111-115页
【摘要】 进行了黑暗链霉菌与卡那链霉菌原生质体融合实验. 结果表明, 将孢子悬浮液接种于种子培养基, 然后转移到含0.5%Gly的菌丝体培养基收获的菌丝体对形成原生质体最有利. 分别采用10mg/mL、 60min及5mg/mL、 75min的溶菌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淑珍 白晨 等 《食用菌学报》 2003年10卷1期 1-5页
【摘要】 以获得弱木栓质化灵芝菌株为目的,利用液体培养4d的灵芝菌丝体和培养3d的糙皮侧耳菌丝体为材料,在PEG-Ca2+系统中诱导原生质体融合,获融合子19株,融合率为1.9×10-5.根据其生物学特性,选取F3、F8两融合子及两亲本菌株的基因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秋月 梁晓飞 等 《菌物学报》 2018年37卷2期 166-17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运用基因敲入技术,将GFP、mCherry整合到果生刺盘孢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组蛋白histone H1位点,实现融合表达,获得细胞核荧光标记菌株.基于标记菌株可以对分生孢子、营养菌丝、附着胞、侵染菌丝等结构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杨 导师:赵斌 华中农业大学 生物学 微生物学(硕士) 2007年
【摘要】 丛枝菌根(AM)真菌与80%以上陆生植物形成互惠共生体——丛枝菌根。AM真菌促进宿主植物矿质营养吸收,增强抗逆抗病能力,对维持陆生生态系统及植物多样性有重要作用。 由于AM真菌具有专性植物共生的特性,AM真菌离体纯培养至今尚未实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志光 1999年菌物学教学.科研研讨会 1999年
【摘要】 该文介绍了自制细胞培养小室的构造及其在真菌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的方法,用细胞培养小室,可对真菌丝体的生长、菌丝融合、各种无性孢子的形成和萌发、卵菌和接合菌的有性生殖、担孢子和子囊孢子的萌发以及真菌原质体的分离、再生和融合的过程在例置相差显微镜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