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2
- 13
- 6
- 1
- 65
- 20
- 9
- 9
- 5
- 27
- 18
- 6
- 5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侯正旭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年14卷4期 515-515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1 病历介绍患者,男,31岁,因上消化道出血于2001年1月3日入院,诊断为慢性浅表性糜烂性胃炎.患者既往有酒精性肝损害的病史,入院后一般情况尚可,予补液、止血、抗感染、保肝等对症治疗,同时给予甲氰咪胍0.4 g静推,每12 h 1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书权 郭长海 《世界临床药物》 2005年26卷2期 117-123,128页ISTICCA
【摘要】 对临床报道较多的中草药活性成分如姜黄素、甜菜碱、水飞蓟素、粉防己碱等在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及酒精性肝损害等慢性肝病方面的国内外研究与应用新进展做扼要总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泰昌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4年4卷6期 373-375页ISTIC
【摘要】 <篇首>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指没有过量饮酒史,有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病的背景,肝脏组织学所见呈现类似于酒精性肝损害,即:有肝细胞脂肪变性、小叶和汇管区炎症,有时也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方 陆慰萱 等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04年16卷4期 152-15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肝肺综合征(HPS)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提高对其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6年1月~2003年12月确诊的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除1例为慢性酒精性肝损害基础上的急性药物性肝炎外,12例均为肝硬化患者,据Child-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浩 陈露 等 《武警医学》 2004年15卷7期 490-49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纤维化指标在高原长期饮酒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48例高原长期饮酒患者根据饮酒时间分为A、B、C共3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3组患者和30例对照组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P)、层黏连蛋白(LN)、Ⅳ胶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晓勤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3年3卷4期 287-288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损害的超声诊断.方法对158例酒精性精神障碍者的超声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并且随机抽取100例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超声资料进行对比.结果96例肝肿大;51例脂肪肝;13例肝硬化;8例脾肿大.对照组中肝损害明显低于酒精中毒组.结论饮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霞 李亮成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2年33卷1期 90-92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脏疾病发展至肝硬化的必经阶段.是肝脏受到慢性损伤时,肝脏细胞外基质分泌与降解失衡,从而在肝细胞间隙可逆性沉积的结果.在西方国家,酒精性肝损害是造成肝纤维化的主要原因,而在东南亚和我国则以肝炎病毒尤其是乙型肝炎病毒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晓燕 王献华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2年5卷8期 745-746页ISTIC
【摘要】 <篇首> 酒精性肝病是因饮酒过度而引起的肝损害性疾病.近年来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其发病率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在西方发达国家,酒精性肝损害已成为肝硬化的重要病因,也是引起青壮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由于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清图 《中国微循环》 2001年5卷1期 76-77页ISTICCA
【摘要】 <篇首>长期过量饮酒是人类晚期肝病的主要原因,许多嗜酒者发生脂肪肝而没有其它的并发症,仅有15%~20%的大量饮酒者发生肝硬化。从脂肪变性进展到更严重的肝病可能需要其它刺激或危险因子的参与,内毒素是与长期酒精中毒相关肝损害发生的重要可疑因素之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左国庆 何松 等 《重庆医学》 2001年30卷6期 525-527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实验性大鼠酒精性肝病时血浆内毒素水平及其在酒精性肝损害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Wistar大鼠分为乙醇喂养组和葡萄糖喂养对照组.乙醇喂养组大鼠饮水中加入乙醇(剂量5~12g*kg-1*d-1)喂养,对照组饮水中加入相同量的葡萄糖.两组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仲品 孙菁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1年4卷8期 573-574页ISTIC
【摘要】 <篇首> 近几年来我国饮酒的人群在不断扩大,酒的消耗量也在逐年增加,目前已成为世界酒消耗量最多的国家.随着酒消耗量的增多,每天饮酒精20g以上诱发的各种疾病也在增加,其中以酒精性肝脏损害最多且后果严重.最近欧美、日本等国对酒精性肝损害进行了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金明 王思元 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1年9卷9期 1076-1078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0 引言肠道内毒素的吸收在慢性肝病的发病中起到重要的作用[1,2].长期饮酒伴随肠道内毒素的吸收,导致肝内Kupffer细胞活化,各种活性递质的释放,是构成肝损害的重要环节[3-6].我们通过酒精灌胃,制作酒精性肝损害(ALD)动物模...
【关键词】 肝疾病,酒精性/预防和控制;清热解毒剂/药理学;肝疾病,酒精性/病理生理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小平 《四川医学》 2000年21卷4期 349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酒精性肝损害是欧美国家肝硬化(AC)的重要病因[1,2].我国的肝硬化以慢性病毒性肝炎所致占主导地位,但随着饮酒人数的增多,酒精性肝病的发生率亦相应增加.我院内科自1995~1998年间共收治AC34例,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克勤 李素芝 等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00年7卷2期 110-111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病(ALD)的超微结构特点及其与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对20例高原藏族ALD患者行肝穿活检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酒精性脂肪肝(AFL)、酒精性肝炎(AH)、酒精性肝硬化(ALC)常相继发生或同时存在,主要表现为肝细胞大泡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秀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5期 17-17,18页
【摘要】 目的:探讨B超在精神病患者隐性腹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6月于我院进行精神病治疗的1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腹部B超检查,以诊断患者腹部疾病情况,统计分析B超检查结果。结果腹部B超结果显示,阳性患者5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晓燕 徐向志 《中国保健营养》 2016年26卷1期 242页
【摘要】 重型肝炎是以大量肝细胞坏死为主要病理特点为表现的一种严重肝脏疾病,可引起肝衰竭甚至危及生命,是肝病患者病故的主要原因之一[1].引起重型肝炎的原因很多,包括乙肝病毒感染,甲、戊病毒及其它泛嗜病毒如EBV、CMV等感染,药物中毒,慢性酒精性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宇曦 《心理医生》 2016年22卷23期 294-295页
【摘要】 目的:研究猴头菇(HBM)是否能够下调NF-κB的活化水平.方法:将实验用小鼠分为两组,1组为空白对照,1组以强饲法接受乙醇(5g/kg每12小时)3次.剩余3组在摄入酒精前同样以强饲法分别摄入猴头菇(100mg/kg,300mg/kg,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振宇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期 63-63页
【摘要】 目的:对近5年在濮阳县人民医院因肝功能异常住院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提高对肝功能异常患者疾病诊治水平。方法2008年~2012年因肝功能异常的住院患者共93例,根据病史,并结合病毒学指标、免疫学指标、CT、MRI等检查,明确病因诊断。结果在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图门乌力吉 包乌兰 等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4年20卷11期 50-51页
【摘要】 目的:了解蒙药钦纳德棍斯勒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及治疗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可靠依据.方法:120只大鼠分四组(空白组、模型组、实验组、对照组),除空白组以外的三组酒精灌胃至4、8、12周末处死,每次每组取10只,采血清检测ALT、AST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庞雪松 郭小平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3年45卷5期 619-620页
【摘要】 目的:通过对21例酒精性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临床分析,以引起临床医生对酒精性肝损害的重视,从而避免酒精性肝硬化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2008年收治的21例酒精性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每人每天摄入乙醇量为9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倪志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8卷23期 100页
【摘要】 <篇首>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0年6月至2011年8月经本院收集长期饮酒患者100例,经超声检查阳性病例63例,其中男患 50例, 女患13例,年龄40~64岁,平均年龄52岁.63例患者中有2例合并糖尿病,1例为扩张性心肌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倪志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7卷13期 213-213页
【摘要】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0年6月至2011年8月经本院收集长期饮酒患者100例,经超声检查阳性病例63例,男50例, 女13例,年龄40~64岁,平均年龄52岁.63例患者中有2例合并糖尿病,1例为扩张性心肌病改变.10例伴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灵芝 王君毅 等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8卷6期 235-236页
【摘要】 目的 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特点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寻求最佳的护理方式用于临床推广.方法 以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精神科因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评价,并对其护理方式及效果进行探讨.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艳 靳云芳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2年6期 388-389页
【摘要】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损害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酒精性肝损害患者69例,对本组患者的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患者入院时的病理学检查结果相比,超声诊断的确诊率为100%(69/69),明显高于病理学检查的92.8%(64/6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葛雪芬 李月美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10卷4期 72-73页
【摘要】 目的:探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为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57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住院患者进行临床调查分析.结果:主要精神症状表现以妄想32(56.10%)、冲动行为27( 47.40%)、幻觉18(31.6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华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0年24卷6期 489-490页
【摘要】 <篇首> 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我科共收治因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服用丙基硫氧嘧啶导致严重肝损害患者5例.现报告诊治经过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1例,女4例,年龄20~48岁,平均30岁.甲亢诊断符合<内科学>第6版的诊断标准,病原学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冰 王炳元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0年17卷2期 7-9页
【摘要】 <篇首> 乙醇(酒精)极易吸收入血,可引起多脏器的功能损害,如肝脏、肾脏、心脑血管、胰腺等,其中酒精性肝损害最为常见.酒精性肝病患者多伴有腹胀、食欲不振、恶心等消化道症状,而胆红素、Y-谷氨酰转肽酶及胰腺生化指标均正常.因此,推测上述消化症状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邢礼贤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9年32卷3期 84-84页
【摘要】 <篇首> 硫普罗宁(Tiopronin, 商品名凯西莱)为一种含游离巯基的甘氨酸衍生物.实验研究证明,本品具有降低肝细胞或线粒体ATP酶的活性,提高细胞ATP含量,恢复电子传递功能,改善肝细胞结构和功能;抑制肝细胞线粒体过氧化脂体形成,保护肝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力学 李雪艳 《吉林医学》 2008年29卷23期 2245-2245页CA
【摘要】 <篇首> GGT主要分布于肝、胰、肾等实质性器官,主要局限于毛细胆管和肝细胞的微粒体中,可用于占位性肝病、肝实质性的损害诊断以及观察酒精性肝损害的病程.-谷氨酰移换酶(下称GGT),是催化-谷氨酰基移换反应的一种酶.在这一反应中,-谷氨酰基从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秀芳 马乾凤 等 《宁夏医学杂志》 2008年30卷11期 974-976页CA
【摘要】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技术探讨酒精性肝病患者肝脏流入道血流动力学变化与酒精性肝损害不同病理改变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经超声检查、临床资料及实验室各项生化指征证实符合酒精性肝病诊断条件,临床除外其它肝病及显性心脏病者为研究对象.设A、B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春花 《中国乡村医药》 2006年13卷1期 38页
【摘要】 <篇首> 脂肪肝为多病因性疾病,代谢功能障碍、病毒性肝病、酒精性肝损害、药物性肝损害、营养过剩、营养不良、贫血、妊娠等均可合并脂肪肝.多数资料表明,我国脂肪肝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随着超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脂肪肝的检出率大大提高.本文对4000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燚绯 孟祥伟 《吉林医学》 2006年27卷3期 232-233页CA
【摘要】 <篇首> 酒精性肝病(ALD)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中毒性肝损害,包括酒精性脂肪肝(AFL)、酒精性肝炎(AH)及酒精性肝硬化(ALC).本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仅次于病毒性肝炎而居LC病因的第2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酒精性肝损害可增加机体对HBV...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春艳 董艳丽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06年27卷6期 29-30页
【摘要】 酒精性肝病在我国发病日趋增多,我们用对照的方法对病人采用基础治疗及二氯醋酸二异丙胺联合水林佳治疗,后者可缓解病人自觉症状,显著改善病人肝功能和影像学变化.在戒酒等基础治疗同时给二氯醋酸二异丙胺和水林佳治疗,可以改善肝功能,是目前治疗酒精性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旭榕 王炳元 《现代医药卫生》 2005年21卷7期 796-797页
【摘要】 <篇首> 酒精性肝损害的研究中发现,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NADH等)可作用于多种细胞(枯否细胞、单核细胞、血小板、肝窦内皮细胞等),使静止的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活化,产生众多细胞因子如 IL-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伦根 《现代医药卫生》 2004年20卷6期 393-394页
【摘要】 <篇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酒人数的增加,酒精性肝病(alcoholicliverdisease,ALD)已成为比较严重的公共社会问题.在西方国家,酒精中毒是慢性肝病的最重要原因,而且因酒精性肝硬化死亡者占酒精相关性疾病所致死亡人数的7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其会 刘帮清 等 《张家口医学院学报》 2004年21卷2期 32-33页
【摘要】 <篇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应酬的普遍性,酒精生产量和长期酗酒人数的增加,酒精性肝损害及酒精性肝硬化随之增多,现将我院收治的60例酒精性肝硬化对其临床特点及转归分析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戎聚全 张朝卿 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2003年6期 347-349页
【摘要】 目的:了解民族药蛇菰的解酒毒作用.方法:采用毒理和生化方法检测蛇菰的安全性及其解酒毒后小白鼠的死亡率和血中乙醇浓度的变化,观察蛇菰对修复酒精性肝损害的病理变化.结果:蛇菰小白鼠最大耐受量>37.5g/(kg·d),相当于成人用量0.5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朝卿 戎聚全 等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2003年16卷4期 196-198页
【摘要】 目的:探讨葛根、蛇菰的解酒毒作用.方法:采用毒理和生化检测方法,了解葛根、蛇菰的安全性及其解酒毒后小白鼠的死亡率和血中乙醇浓度的变化;并观察葛根对酒精性肝损害的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葛根、蛇菰小白鼠最大耐受量>37.5g/(kg·d),相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晓娥 刘德远 《西藏科技》 2002年3期 49-50,60页
【摘要】 目的:了解肝硬化在拉萨地区的流行病因学特点,探索预防和减少肝硬化发生的对策,提高人们对该病的重视和认识.方法:对我院1991年1月至2001年12月11年间收治的1439例确诊的肝硬化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肝硬化的病因中以乙型病毒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慧 汪谦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2年2卷1期 59-61页
【摘要】 <篇首> 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的必由之路.在西方国家,酒精性肝损害是造成肝纤维化的主要原因;而在中国及东南亚则为病毒性肝炎,特别是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的持续感染为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磷安 林赛金 等 《福建中医药》 2001年32卷5期 22页
【摘要】 <篇首> 酒精性胆肪肝(AFL)为酒精性肝病(ALD)的一种,是长期过度嗜酒或酒精中毒所致的酒精性肝损害疾病.其中以酒精性脂肪肝(AFL)更为多见.由于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我们采用自拟清肝散治疗AFL26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艳群 《江西医药》 2001年36卷4期 311-313页CA
【摘要】 <篇首>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改变.在西方国家,酒精性肝损害是造成肝纤维的主要原因,而在我国则为肝炎病毒,特别是乙肝和丙肝病毒的持续感染.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不技术的进步,对肝纤维化发生机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条件,从而推动了肝纤维化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晓雨 《青海医学院学报》 2001年22卷1期 52-53页CA
【摘要】 <篇首> 酒精与肝损害酒精性肝损害是肝硬化的重要病因,西方国家酒精性肝病(ALD)发病率约占肝病总数的80%,日本至少占10%~20%,酗酒者患肝硬化是正常人的6.8倍,死亡率居第3位[1].日本1985年HCC(原发性肝癌)中近1/4是由酒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声 何立丽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2年27卷10期 2644-264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对酒精性肝损害早期阶段阻断作用.方法:将纯系雄性Wistar大鼠50只按体质量随机均分为正常组、模型7d组、模型30d组、中药7d组、中药30d组4组.以正常组和模型组为对照,采用白酒灌胃造模,同时给予中药复方,剂量为2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文丽 孙永强 《中医杂志》 2012年53卷9期 740-744页ISTICPKUCSCD
【摘要】 内毒素(LPS)作为一类革兰阴性菌产生的多糖,具有高度的免疫活性,并导致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8(IL-8)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产生,LPS肠渗漏可引起二次攻击,诱导和加重肝损害,同时又加剧肠道黏膜屏障的损害,形成恶性循环.我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庆科 林菊生 等 《中华消化杂志》 2007年27卷7期 490-49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近年来对酒精性肝病(ALD)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取得一些进展,但临床治疗仍不十分有效.乙醇导致肝细胞损伤的机制较复杂,普遍认为抗氧化损伤、脂质过氧化损伤及免疫损伤等起主要作用.近来研究显示,血红素加氧酶(heme oxygenas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玲 刘宏 等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6年15卷7期 602-603,60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对长期过度饮酒者脂肪肝影响的超声变化.方法对70例经超声诊断为酒精性脂肪肝的长期大量饮酒者,观察不同饮酒等级脂肪肝程度的改变,并研究行为干预前后不同程度脂肪肝的超声图像及各参数的改变.结果饮酒等级<600g/(d·年)者,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道明 王泰龄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2年10卷2期 14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随着我国临床和病理工作者对酒精性肝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喜见中华肝脏病杂志(9卷5期)发表了<酒精性肝病诊断标准(草案)>,这是我们医学界一件值得高兴的大好事.将使广大临床和病理工作者有一个统一遵循的标准.它将推动肝病工作者对酒精性肝病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左国庆 何松 等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2年10卷3期 207-21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大鼠酒精性肝病时脂多糖结合蛋白(lipopolysaccharide binding protein,LBP)和脂多糖受体CD14的表达及其在酒精性肝损害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Wistar大鼠分为乙醇喂养组和葡萄糖喂养对照组,分剐在饮...
【关键词】 肝疾病,酒精性;内毒素类;脂多糖受体抗原,CD1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玉红 王轶淳 等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2年10卷1期 2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我们通过检测酒精性肝病、大量饮酒无肝病者的血清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活性,探讨其在酒精性肝病中的变化,为临床提供一个诊断酒精性肝损害的参考指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