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84
- 13
- 2
- 2
- 55
- 38
- 36
- 22
- 14
- 27
- 26
- 21
- 10
- 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中吉 李纲 等 《肿瘤防治杂志》 2003年10卷2期 116-11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调查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部位、病原菌和药敏,并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调查2000年1月-2001年12月在肿瘤科住院的恶性肿瘤合并医院感染的148例患者的感染部位、病原菌和药敏,作回顾性综合分析,并对医院感染的防治作初步探讨.结果:...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流行病学;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比 牛星焘 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2年16卷3期 193-19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准确、有效地对皮下深部软组织内海绵状血管瘤进行诊治.方法 1996年以来对15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CD)确定血管瘤的诊断、定位;并在直接引导下行铜针栓塞治疗或者手术切除治疗.术后2周~1年再以CD对治疗效果进行判定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东 秦荣生 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1年15卷1期 42-4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铜针电栓塞血管的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体外实验和大鼠体内实验为模型,用电子物理学、原子光谱吸收法、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等方法研究铜针通电后血栓形成的机制和条件。结果 铜针通电后有大量铜离子解离及红细胞聚集,在一定电压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龚明 《中国针灸》 2000年20卷3期 19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滚针治疗:滚针是我院老中医自创的一种工具,主要由手柄、柄端轴、绕轴滚动的多个铜环,铜环上等距分布固定的短针构成,类似古代兵器中的狼牙棒.柄长不过半尺,铜环直径不过半寸,全部由不锈钢或铜制成,亦可用其它硬质材料制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刚 姜会庆 等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0年13卷6期 413-415页ISTICPKU
【摘要】 <篇首> 0 引言海绵状血管瘤是常见的先天性皮肤良性肿瘤,多见于头面颈部,其次为四肢、躯干部,常为弥漫性生长,境界不甚清晰.治疗方法很多,如冷冻、激光、平阳霉素或硬化剂注射法、手术切除等[1],均有一定疗效,但对较大面积或深部组织的海绵状血管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东冰 谢振年 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9年25卷3期 370-37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外痔切除半开放式缝合加内痔铜离子电化学疗法(简称铜针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方法:观察组采用外痔切除后半开放式缝合加内痔铜针术治疗以痔脱出为主的混合痔320例,而对照组采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治疗混合痔320例,两组进行随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炎坤 李超 等 《中国美容医学》 2019年28卷12期 14-1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铜针埋置术治疗臀部巨大静脉畸形(旧称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广泛开展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本次为1例臀部巨大静脉畸形患者,结合臀部核磁影像,分区埋置铜针,较深部位埋置长度为6~6.5cm的铜针,较浅部位埋置5cm的铜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泰骑 席榕 等 《西部中医药》 2019年32卷6期 41-43页ISTIC
【摘要】 通过对《扁鹊心书》《针灸资生经》《灸膏肓腧穴法》《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备急灸法》《铜人腧穴针灸图经》7本宋代关于灸法的古籍进行研究对比,理清灸法在宋代的发展轨迹,了解这一时期灸法剂量、选穴以及施灸方式,探究并总结宋代灸法的特色理论,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洪岩 齐保龙 《临床肺科杂志》 2018年23卷5期 869-871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成人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病原菌分布特征,及咯血与支气管扩张类型及部位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呼吸内科确诊的196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表现、痰培养结果、影像学特征等资料.结果 痰培养致病菌以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倩 黄彩云 等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14卷1期 35-36页ISTIC
【摘要】 目的:分析ICU重症肺炎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措施.方法:对2012年5月~2014年8月160例ICU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64例确诊为ICU重症肺炎合并真菌感染,针对患者的感染情况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I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祁丽琼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6年23卷6期 654-65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四缝穴对厌食症惠儿微量元素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于本院就诊的80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以针刺四缝穴治疗,对照组以给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及多酶片口服治疗,2组惠儿均治疗1个月;对2组患儿治疗前后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岩 王胜 等 《上海针灸杂志》 2016年35卷9期 1096-1098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主观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主观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锌、铜水平及纯音听阈值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莫庸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16年31卷3期 390-391,39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分析四肢骨折患者治疗前后骨代谢与局部微循环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于重庆市铜梁区中医院进行治疗的60例四肢骨折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的60名同龄健康者为对照组,然后将观察组治疗前后1周、2周、4周、8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殷芳 袁喆 《西部医学》 2016年28卷1期 63-66页ISTIC
【摘要】 目的 了解近3年血培养阳性败血症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其常见病原菌耐药特点.方法 284例败血症患者血标本在BacT/Alert3D240全自动血培养仪中培养,采用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系统进行病原菌鉴定,并作药敏分析.结果 284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蓉蓉 盘雪娇 等 《家庭医药》 2019年3期 132页
【摘要】 目的:探讨刺配合虎符铜砭刮痧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观察组采用虎符铜砭刮痧疗法,对照组采用普通刮痧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疼痛与麻木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海金 何晓东 等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2015年20卷6期 281-283页ISTICCA
【摘要】 婴幼儿型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是儿童期常见疾病,发病率约为4%,可见于全身各个部位,头面部占40% ~ 60%.临床治疗中涉及多个学科,治疗方法尚不统一,文献报道主要有手术、药物(口服、局部注射,少数情况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宁 闵婕 《针灸推拿医学(英文版)》 2015年5期 285-289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铜管灸治疗复发性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方法:共纳入39例复发性周围性面瘫患者,给予针刺配合自制铜管灸器灸,每日治疗1次,10天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3 d,治疗4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39例中痊愈18例,好转15例,未愈6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丙超 蒋超英 等 《临床误诊误治》 2014年27卷2期 11-1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初诊肺炎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无效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11月-2012年10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初步诊断为肺炎,经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无效24例,均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观察并分析检查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潇侠 王俊霞 等 《西部中医药》 2014年8期 1-4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针灸、中药、康复等综合措施治疗尘肺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尘肺病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中药组、康复组、综合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针刺组:取肺俞、膈俞、心俞、中府,加辨证取穴,肺燥津亏加太溪、太渊;痰浊壅肺加天突、膻中、尺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顺 徐红 《上海针灸杂志》 2013年32卷3期 218-219页ISTICCSCD
【摘要】 张仁主任医师,在他40多年的针灸生涯中,有30多年从事针刺治疗难治性眼病的临床和研究.对视网膜色素变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神经挫伤、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眼肌痉挛或麻痹等,他都有独到的经验且治疗有明显的疗效.然而,在长期进行眼区穴位针刺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海英 《北京中医药》 2012年31卷4期 243-245页ISTIC
【摘要】 贺普仁教授70年来酷爱针灸,认为不同疾病的病因虽有不同,但气滞是非常重要的病机之一,因此在临证中创立了“贺氏三通法”.针对目前临床疗效不佳的问题,贺教授认为取穴不准是治疗上的最大障碍,其历时4年设计并制作完成了贺氏仿真针灸铜人,成为现代首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金李 丁真真 《海峡药学》 2018年30卷6期 234-235页
【摘要】 目的 探讨COPD急性加重期痰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痰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结果 10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共培养得病原菌120株,占据前三位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艳楠 董宇明 等 《中国伤残医学》 2011年19卷5期 54-55页ISTIC
【摘要】 目的:了解益玛欣黄体铜在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6例B超提示早孕,孕酮低于孕期正常下限的先兆流产患者,随即分为2组,研究组服用益马欣黄铜,100m1/次,1次/12h,连续服用14天.对照组用黄体酮进行治疗,20mg/次,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秀芳 张荣 等 《河北中医》 2011年33卷2期 205-206页ISTIC
【摘要】 <篇首>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eular degeneration,HLD)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也称为Wilson病,导致脑基底节变性和肝功能损害,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加重锥体外系症状、精神症状、角膜色素环、肝硬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英晋 李军辉 等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1年22卷8期 463-46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CT三维重建对深部组织海绵状血管瘤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自2006年9月至2010年3月,对17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通过局部多点注射造影剂并行CT扫描后三维重建,以此制定治疗方案及选择治疗方式.结果 8例行手术切除,5例行硬化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学黎 雷建如 等 《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版)》 2010年39卷24期 1202-1204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血管瘤与血管畸形是一组常见的血管疾患,涉及多个学科,而整形外科的治疗特点在于采用具有美容效果的修复重建手段.我科自2002年以来,采用手术完全切除法、姑息手术及栓塞硬化联合激素、铜针电化学的综合方法治疗各种类型的血管瘤与血管畸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伟 殷国前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0年6卷2期 118-120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1 前言体表海绵状血管瘤(血管畸形)是临床常见的一类血管瘤,由扩张的血管和充满血液的内壁衬覆单层内皮细胞的腔窦所构成.血窦和体循环相通,主要含静脉血,肿瘤生长缓慢,极少自行消退.由于范围广泛,部位深在,缺少包膜,治疗较为棘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保强 张春梅 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0年26卷3期 172页ISTIC
【摘要】 <篇首> 临床资料患者男,60岁.双足部水疱、坏疽半年.患者半年前因冬季足部寒冷,用炭火取暖后双足局部起水疱,自行用针刺破水疱后,流出水样液体.此后水疱反复发作,部分可自行消退,部分呈皮肤坏死、结痂,表皮剥脱后形成溃疡,表面可见脓性分泌物,且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琳 王季良 《吉林中医药》 2009年29卷1期 59-59页ISTIC
【摘要】 <篇首>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造成体内铜积蓄,引起组织器官铜毒性损害的疾病.笔者采用针刺治疗肝豆状核变性1例,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针灸疗法;肝豆状核变性/中医药疗法;医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文宏 《针灸临床杂志》 2009年25卷11期 49-50页ISTIC
【摘要】 <篇首> 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的井穴,<黄帝内经>云:"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气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的四肢各处.古人对于涌泉穴的应用较广泛,可用于治疗足心热、失眠、头晕、眼花、昏厥等多种疾病,纵观各种古书对涌泉穴的应用记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凤云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09年2卷3期 299-300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铜针留置治疗海绵状静脉畸形的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87例海绵状静脉畸形分别采取单纯铜针留置、瘤体结扎加铜针留置,铜针留置加直流电通电3种方法进行治疗及护理.结果 87例中治愈44例,有效4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3%.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仕斌 喻爱喜 等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9年28卷1期 67-68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治疗多以手术切除为主,但对于皮下软组织深部的广泛弥漫性分布而无明显包膜的血管瘤,手术切除难度大,有可能造成局部血管、神经损伤,术后创面修复及功能重建困难.铜针栓塞治疗大面积海绵状血管瘤具有微创、操作简单易行的特点.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峰 赵海波 《中国医药导报》 2009年6卷19期 24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用带钢丝线缝合针双重环扎法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带钢丝线缝合针双重环扎法治疗髌骨骨折65例,其中横行骨折24例,粉碎骨折37例,撕脱型骨折2例,纵行骨折2例.结果:术后随访6~16个月,平均9个月,骨折全都愈合,按陆裕朴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江涛 宫云昭 《医学综述》 2008年14卷18期 2869-287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带锁髓内钉与加压钢板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07年4月期间收治的48例胫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带锁髓内钉组和加压钢板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骨性愈合率、Johner-Wruh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时章 殷国前 等 《中国美容医学》 2008年17卷10期 1488-149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铜针留置治疗静脉畸形是否会导致体内溶血.方法:1999年1月~2006年1月采用铜针留置治疗静脉畸形46例,男24例,女22例;年龄10~50岁,中位年龄20岁.病变范围6cm×4cm~40cm×25cm.留置铜针10~45枚/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比 朱力 等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08年1卷1期 48-50页ISTIC
【摘要】 目的 总结应用铜针栓塞治疗皮肤软组织内海绵状血管瘤的经验.方法 应用直径1~3mm铜丝制成的铜针直接经皮刺入血管瘤体内,通以4~6V直流电并留置铜针1周或者单独留置铜针.结果 治疗病例23例,其中面颈部6例,上肢5例,躯干部2例,下肢臀部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进晖 王惠琼 等 《护士进修杂志》 2007年22卷7期 621-622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铜针留置术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39例海绵状血管瘤采取铜针留置术进行治疗及护理.结果 39例治愈20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6%.结论 铜针留置可使血管变性、纤维化、瘤变结构消失,是治疗海绵状血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殷国前 杨晓楠 等 《中国美容医学》 2007年16卷9期 1187-119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究铜针留置兔体内后肝脏组织及生化指标的改变及铜针留置治疗血管瘤对人肝功能的影响.方法:以兔耳缘静脉模拟静脉畸形,将49只新西兰白兔按留置铜针1、3、5、7天及对照随机分成五组.分别于留针前及留针后1、3、5、7天检测血清铜、肝功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家选 《陕西中医》 2007年28卷12期 1619-162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手术固定配合活血祛瘀类中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骨折初期采用交锁髓内针固定配合复元活血汤加减(柴胡、酒大黄、桃仁、栝楼根、当归、白芍、红花、甘草、穿山甲、丹参等)、中后期采用养血补骨汤加减(黄芪、熟地、川断、山药、煅自然铜、...
【关键词】 骨折/中医药疗法;活血祛瘀剂/治疗应用;@髓内针固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苍尚 秦刚 等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06年4卷4期 271-27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铜针栓塞治疗颌面部静脉畸形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对26例颌面部静脉畸形患者进行直流电铜针栓塞治疗,26例患者中,15例进行1个疗程治疗,8例进行2个疗程治疗,3例进行3个疗程治疗,观察治疗后的局部反应.结果:26例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殷国前 陈石海 等 《医学研究通讯》 2005年34卷12期 28页ISTIC
【摘要】 <篇首> 血管瘤是常见的血管系统疾患之一,大面积弥漫型血管瘤由于范围广,部位深,边界不清,常规的外科手术治疗较为复杂,并发症多,术后复发率高,非手术治疗亦难以奏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自1993年6月起在国内较早开展本项研究,对实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燕图 林健敏 等 《广西医学》 2005年27卷8期 1218-1219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先天性疾病,治疗方法较多,但皮下软组织深部的巨大、广泛弥漫性分布而无明显包膜的血管瘤,治疗较为棘手.传统的手术切除,可能造成大出血、损伤大血管和神经以及创面难以一期修复等被动局面.自2003年来我科应用直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卫民 王顺荣 等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05年9卷4期 222-22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持续小电流低电压直流电铜针治疗体表及颌面部深部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方法28例海绵状血管瘤患儿,其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3个月~6岁,体表浅层18例,深层10例.病灶位于头、面、颈部、四肢.体表采用手法留置铜针,深层采用DSA引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松芳 《护士进修杂志》 2005年20卷3期 284-285页ISTICCSCD
【摘要】 <篇首> 铜针留置术是治疗海绵状血管瘤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我院1997~2002年对90例患者施行铜针留置术,效果满意.通过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满足了患者生理、心理等多方面的护理需求,提高了护理质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宇红 《河北医学》 2004年10卷4期 310-31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将铜针刺入血管瘤瘤体内,通电;然后将硬化剂注入瘤体;术后加压包扎.结果:共治疗血管瘤16例.5例行单纯铜针治疗,其中2例瘤体坏死明显,体积明显缩小;3例瘤体坏死不明显.14例(其中包括3例行单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建大 罗成群 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4年14卷6期 78-80页ISTIC
【摘要】 目的更准确、有效地对皮下深部软组织中海绵状血管瘤进行铜针介入栓塞治疗.方法自2001年8月~2003年3月,对18例深部软组织中弥漫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在高频彩色超声引导下行粗大或主干血管缝扎和铜针介入栓塞术治疗,术后1~20个月随访,彩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卫军 高新洛 《陕西中医》 2004年25卷8期 718-71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螺纹针髓内固定,配合接续散(自然铜、当归、赤芍、川芎、马钱子、伸筋草等)外敷治疗锁骨骨折85例.结果:总优良率96.47%;无骨折的延迟愈合、骨不连.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固定可靠,活血化瘀...
【关键词】 骨折/中西医结合疗法;锁骨;外治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瑞庆 李明森 等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04年16卷3期 206-208页ISTIC
【摘要】 目的:血管瘤包括血管畸形和增殖性血管瘤,一般根据内皮细胞增殖程度的不同,又进一步分为增生期、稳定期和消退期,临床上治疗方法疗效不一.方法:我院94年采用铜针仪治疗血管瘤,其机制为通过电解纯色紫铜,脱落的铜离子游动、聚集、自动堵塞异常的血管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阳天祥 杨璐 等 《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4年15卷1期 3-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治疗眼睑海绵状血管瘤的有效方法.方法用栓塞硬化注射术,或结合手术切除部分硬化瘤体,或结合铜针留置术,治疗眼睑海绵状血管瘤.结果治疗患者17例,其中11例只进行栓塞硬化治疗,2例栓塞硬化后手术切除治疗,4例铜针留置后栓塞硬化治疗.所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