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3
- 4
- 2
- 8
- 5
- 4
- 4
- 2
- 21
- 11
- 9
- 9
- 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B辑:生物医学和生物技术)》 2015年4期 264-274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目的:研究链格孢菌毒素能诱导中国月季植株产生对月季长管蚜的抗性,从而证实寄主植物介导的病虫互作关系的存在,并研究其互作机制。
创新点:证实了一种对寄主植物和害虫均无毒性的真菌毒素能使寄主植物产生对昆虫的诱导抗性。
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凯凯 赵爽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8年29卷4期 1190-119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由链格孢菌引起的菊花黑斑病严重降低了菊花的品质和产量.链格孢菌在代谢过程中分泌的粗毒素是菊花黑斑病发生的主要致病因子之一.本文从菊花黑斑病发病叶片中分离筛选出致病真菌链格孢菌1株,研究其粗毒素对菊花幼苗‘神马’生长的影响以及测定盆栽幼苗叶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云仙 李永梅 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8年30卷7期 1155-115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细交链格孢菌酮酸(TeA)是链格孢菌毒素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其在适合的浓度对月季没有伤害而对月季长管蚜有趋避作用.从中国月季上分离纯化得到的两株链格孢属真菌,编号为0363和0645,经过培养性状对比、ITS和18S基因序列分析及显微形态观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玲 秦忠雪 等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20年36卷11期 1433-143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调查四川省市售小麦及其制品中链格孢霉毒素污染情况.方法 采集264份四川省市售小麦粉及其制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4种链格孢霉毒素.结果 样品中交链孢酚(alternariol,AOH)、交链孢酚单甲醚(alterna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明 陈杰锋 等 《现代食品科技》 2019年35卷6期 280-286,313页
【摘要】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焙烤食品中4种链格孢菌毒素(腾毒素、链格孢菌酚、交链胞酚单甲醚、细交链胞菌酮酸)快速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0.1 mol/L盐酸溶液超声萃取,萃取液经QuEChERS净化处理,在RP18色谱柱(2.1 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大伟 杨海麟 等 《粮油食品科技》 2021年29卷6期 119-130页
【摘要】 研究2020年181个送检的玉米样品中的多种隐蔽性真菌毒素和新型毒素含量指标.通过数据分析得到送检样品中隐蔽性呕吐毒素-3-葡萄糖苷素和呕吐毒素乙酰基化合物15-乙酰基呕吐毒及3-乙酰基呕吐毒素的数据以及白僵菌素、恩镰孢素、串珠镰刀菌素、杂...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玉米;隐蔽型毒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安琪 秦璐昕 等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24年36卷2期 179-18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比较上海市售有机和传统面粉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玉米赤霉烯酮(ZEN)、伏马毒素B1(FB1)、细交链孢菌酮酸(TeA)、交链孢酚单甲醚(AME)、T-2毒素(T-2)、赫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7种真...
【关键词】 有机面粉;传统面粉;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敏 导师:傅茂润 齐鲁工业大学 药学 生物与医药(硕士) 2023年
【摘要】 互隔交链孢菌(Alternariaalternata)是采后水果和蔬菜中最常见的链格孢菌种,能够侵染多种果蔬并导致它们腐败变质。同时,互隔交链孢菌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多种链格孢毒素,包括交链孢烯(Altenuene,ALT)、细交链格孢酮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卉青 导师:李勇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中药学 中药学(硕士) 2023年
【摘要】 人参(PanaxginsengC.A.Meyer)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等功效。人参栽培过程中易受到多种病原菌侵染。已报道的人参病害多达30余种,其中,由人参链格孢菌(Alternari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齐丽娟 李国君 等 《毒理学杂志》 2024年38卷3期 173-18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对交链孢酚(alternariol,AOH)和交链孢酚单甲醚(alternariol monomethyl ether,AME)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的有害影响进行危害评估.方法 本研究采用系统文献检索方法,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制定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洁醇 杨润 等 《中草药》 2023年54卷10期 3071-307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大蓟Cirsium japonicum内生真菌Coniothyrium sp.DJ-1中抑制新型冠状病毒主蛋白酶(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main prot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朱慧敏 导师:敬国兴 湘潭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化学工程与技术(硕士) 2021年
【摘要】 链格孢酚(Alternariol,AOH)是一种主要由链格孢菌属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研究证实AOH具有较强的基因毒性、诱变性、致癌性、细胞毒性等,能够造成细胞周期停滞和细胞凋亡,影响细胞正常增殖,抑制拓扑异构酶I和II的活性。AOH在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乔晓婷 导师:邵兵 南昌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 2020年
【摘要】 链格孢霉毒素是链格孢霉菌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包括交链孢菌酮酸(TeA)、交链孢酚(AOH)、交链孢酚单甲醚(AME)、交链孢烯(ALT)和腾毒素(TEN)等。这类毒素广泛存在于土壤、空气、水等环境介质以及谷物、油籽、果蔬等食品介质中。食品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巍 《中国食品学报》 2025年25卷7期 485-486页
【摘要】 2025年《食品化学与毒理学》(Food Chemistry and Toxicology)发表的1项覆盖全球12个国家的多中心研究显示,通过酶免疫分析技术(EIA)检测发现,植物油中链格孢霉菌毒素(Alternaria mycotoxi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敏 孙英英 等 《黑龙江科学》 2025年16卷14期 7-12页
【摘要】 从海洋真菌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菌中分离出12 种化合物(1~12),其结构由核磁共振波谱(NMR)、质谱(MS)等谱学方法及文献对照得以确证.其中,化合物1 系首次于海洋中被发现,化合物 2~12 则为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袁博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学术年会 2015年
【摘要】 以侵染链格孢菌的甘薯为材料,建立同时检测链格孢酚甲基乙醚(AME)、链格孢酚(AOH)和链格孢毒素(ALT)3种链格孢霉菌毒素的SPE-pCEC快速检测方法.待测样品通过乙腈提取,无水MgSO4和NaCl脱水盐析,C18SPE萃取净化,以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向梅梅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 2005年
【摘要】 对莲子草假隔链格孢毒素进行了粗提纯及组分分析,并对培养滤注解及粗毒素进行了生物测定方法比较.结果表明,在3种生测方法中,叶块浸渍法最灵敏,且需要的毒素液较少;叶片针刺漂浮法虽然也较灵敏,但需要的毒素液较多;而叶片针刺法灵敏度较差.培养滤液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永青 李锦连 等 《中国畜牧杂志》 2023年59卷9期 276-282页
【摘要】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对残次枣营养成分、毒素含量和抗氧化性的影响.以复合益生菌接种量、麸皮含量和料水比为试验优化因素,设计 3 因素 3 水平(33)正交试验,通过发酵枣粉常规养分含量和菌酶特征优化发酵底物组合;以发酵底物组合、发酵温度和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文静 何肖云 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1年12卷21期 8517-8522页
【摘要】 目的 分析番茄病果中交链孢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产毒情况.方法 采集福建省5个县市番茄病果,通过切片和组织分离法从番茄病害部位分离纯化病原菌,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分离得到的交链孢菌产毒能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彩霞 陈莹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2年32卷1期 106-11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苹果杂交组合(‘华脆’ב金冠’)F1代杂种实生苗群体易感病株系为材料,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观察方法,对苹果链格孢菌与寄主叶片互作过程进行了细胞学观察,分析苹果链格孢菌侵染寄主的动态过程和变化规律,以揭示苹果病害发生机制.结果表明,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志钧 殷瑜 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2年24卷3期 329-3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从马兜铃内生真菌Colletotrichum sp.的大米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经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7 -hydroxy-10 -oxodehydrodihydrobotrydial(1)、格链孢酚(2)、5-甲氧基格链孢酚(3...
【关键词】 马兜铃;Colletotrichum sp.;细胞毒活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兵 强胜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7年13卷6期 803-80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蚕豆根尖为材料,研究了链格孢菌毒素细交链孢菌酮酸对细胞微核和有丝分裂的影响,以评价其细胞遗传毒性.结果表明,当浓度为12.5~50μg/mL时,细交链孢菌酮酸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和有丝分裂指数不产生显著影响,微核率低于3‰,有丝分裂指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凤琴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1年13卷6期 45-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链格孢(Alternaria species)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具有寄生、腐生和植物致病性,可在田间、运输及储藏过程中引起农作物霉变.由于该菌可在低温潮湿的环境下生长繁殖,生长所需的水分活性在0.84以上(湿度20%~30%),因此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冬梅 韦迪哲 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8年9卷22期 5858-5862页
【摘要】 目的 检测不同大小的交链孢菌病斑及其外延组织中交链孢毒素残留量,明确交链孢毒素在番茄中的迁移规律.方法 样品经80%乙腈溶液提取后,通过自制固相萃取柱排除杂质干扰,流出液经氮吹至近干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ultra perf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丹 宋文刚 等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06年21卷1期 48-5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调查长春地区医院环境中真菌的种类、数量及分布情况,为院内外源性真菌感染及真菌毒素性疾病的防治提供有用的参考资料.方法用曝皿法采集医院及周边环境中的真菌菌株,通过菌落形态及镜下结构特点进行鉴定.结果①神经外科、儿科、妇产科、心内科、血液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满燕 梁刚 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6年7卷2期 453-458页
【摘要】 链格孢霉菌属于丝状真菌,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环境中的病原体和腐生菌,是低温环境下导致水果、蔬菜等农产品腐烂变质的主要微生物.链格孢霉毒素中有70多种具有明显毒性,对人或牲畜具有诱变性、致癌性和致畸性等慢性或急性毒性作用,因此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涛 胡媛媛 等 《食品科学》 2014年35卷19期 153-157页
【摘要】 对链格孢霉菌毒素中危害最大的细交链孢菌酮酸进行设计和修饰,系统研究载体、蛋白和偶联方法与条件,结合人工抗原纯化、鉴定的结果,分析影响免疫原合成的各种因素,确定碳二亚胺法偶联细交链孢菌酮酸与牛血清白蛋白可获得偶联比为9.7∶1的人工抗原,能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兵 闫小红 等 《江苏农业学报》 2010年26卷3期 503-507页
【摘要】 以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成株为材料,采用植物抗性生理分析测定技术研究了链格孢菌毒素细交链孢菌酮酸对空心莲子草叶片细胞膜透性、叶片内MDA含量、SOD、POD和CAT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兵 闫小红 等 《浙江农业学报》 2010年22卷2期 215-219页
【摘要】 以空心莲子草离体叶片和植株为材料,采用离体叶片针刺法及离体植株培养法研究链格孢菌毒素细交链孢菌酮酸对空心莲子草的致病性.结果表明,细交链孢菌酮酸对空心莲子草叶片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在31.25 ~ 500.00 μg/mL浓度范围内,随着毒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