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32
- 451
- 47
- 19
- 18
- 13
- 66
- 30
- 26
- 25
- 2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薛爱乐 高武锋 等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39卷5期 20-28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优化处方药"辅"比及适宜成型浓缩终点的浓缩比,提升挤出搓圆法制备"药辅合一"临方浓缩水丸的制剂工艺水平.方法:选择不同出膏率及物料占比的中药复方作为模型处方,以易于粉碎的粉性料与纤维料作为"辅料",在不同的药"辅"比条件下进行制丸,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诗曼 李益萍 等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39卷5期 49-60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粉碎制粒法在中药临方颗粒剂生产中的应用,优化制粒工艺,提高颗粒得率和质量,分析颗粒性质与干浸膏物理性质及处方组成的相关性,建立适用于临方颗粒剂生产的高效制粒方法.方法:以中药临方干浸膏为研究对象,采用粉碎制粒法制备颗粒,考察筛网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育瑄 王培桢 等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39卷5期 38-48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开发中药临方稠浸膏真空干燥起泡溢盘问题的预测方法.方法:根据起泡溢盘现象,自主开发起泡检测装置测定起泡率,并进行方法学考察.分别选取 67 种含有皂苷成分的单味中药和 8 种不含有皂苷成分的单味中药,对其稠浸膏进行真空干燥,测定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敏悦 薛爱乐 等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39卷5期 29-37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中药水丸圆整度、表面粗糙度、色泽均匀度外观评价方法.方法:采用数码显微镜采集中药水丸丸粒图像,运用Python软件编译的脚本提取丸粒的几何特征;以黑色聚甲醛(POM)塑料球为标准对照,对图像处理方法进行校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春杨 李文昊 等 《陕西中医》 2025年46卷8期 1118-1122页ISTICCA
【摘要】 总结姜德友教授基于"肺为气血之脏"运用"调气和血法"辨治支气管扩张的经验.姜德友教授基于"肺为气血之脏"提出"气血失调"是支气管扩张的根本病机,并将支气管扩张病程进展分为肺虚邪侵、瘀阻肺络、气血衰竭三期,治疗分别以补血益气、活血行气、培元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宇航 王鹏琴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5年46卷4期 10-16页
【摘要】 帕金森便秘(parkinson's constipation,PDC)是帕金森病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便秘的长期不愈不仅严重影响着帕金森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引发其他疾病的发生,近年来已成为帕金森相关症状研究的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昕楠 王优杰 等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39卷5期 61-71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调研、分析上海市中药临方加工服务的开展现状和医患药学服务需求,探讨中药临方制剂的优点和不足以及药学服务切入点,为进一步提升中药临方加工研究与服务水平提供基础.方法:制作面向医师、患者和药师的调查问卷,向上海市 24 家医疗机构的医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武锋 薛爱乐 等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39卷5期 8-19页ISTICCSCDCA
【摘要】 中药临方制剂作为中医药个性化治疗的核心载体,其质量直接影响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中药临方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存在耗时长、破坏样品、效率低等局限性,难以满足临方制剂发展的需求.近年来,快速检测技术以其高效、无损、实时等优势,为临方制剂质量控制提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小琳 邓小青 等 《中国当代医药》 2025年32卷21期 188-191,198页CA
【摘要】 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非疾病状态,近年来随着亚健康患病人群不断增加,其潜在的健康问题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与其他疗法相比,中医疗法以"治未病"为主要治病理念,或使用汤剂调整人体脏腑功能,或通过针灸推拿等手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尚国姣 徐文秀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24年51卷7期 37-40页ISTICPKUCA
【摘要】 文章基于中医"阴静阳躁"理论,来探析抑郁症的病机证治.认为抑郁症属于中医学"郁证""脏躁"的范畴.其核心病机为阳动不足,阴静有余.阳动不足责之于阳虚、气郁,阴静有余责之于痰瘀等有形病理产物胶结.因阳虚,气机郁滞,无法激发生命力,人体动静失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敏 谭艳 等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40卷2期 93-97页ISTIC
【摘要】 经筋痹痛的病机关键是"结筋病灶点"的形成,章薇教授在《黄帝内经》"解结"理论指导下,认为"解结"是治疗的关键,提出"以手扪结"的诊法和"针刺探结""温针散结"疗法,在经筋痹痛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京博 陈聪爱 等 《现代中医临床》 2024年31卷2期 37-40页ISTIC
【摘要】 肺结节指影像学表现为直径≤3 cm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归属于中医学"肺积""积聚""息贲"等范畴.王庆国教授提出"病证症势同治""辨病为先、辨证为主、辨症为辅、辨势为巧"的特色诊病思路.辨病为先,病有主方,认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美玲 孙晴晴 等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34卷2期 173-176页ISTIC
【摘要】 近年来,干眼发病率不断上升,越来越多人的生活质量因干眼受到影响.逍遥散以疏肝养血之效治疗眼病历史悠久,近年来在干眼治疗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本文总结了以逍遥散为基础进行加减化裁的方剂在治疗普通干眼、围绝经期干眼、糖尿病性干眼、睑板腺功能障碍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春全 张沁园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8卷1期 45-49页ISTIC
【摘要】 吁江清初名医喻嘉言于《医门法律》中记载了丰富的论治水肿病证理论思想.其论治水肿,以肺、脾、肾三脏为主,将水肿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五证.重视肾中真阳在水的气化过程中的作用,遣方用药勿伤肾中真阳,勿使胸中大气受损.喻嘉言认为治病之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诗嘉 解颖 等 《江苏中医药》 2024年56卷3期 30-32页ISTICCA
【摘要】 "脾阴"首见于《黄帝内经》,是指水谷精微所化生的营阴,具有濡润内外、升降枢机、转运胃腑之能.姜德友教授认为,脾阴不足与胃食管反流病胃热停积、木郁犯土、枢机不利等病机的产生密切相关,并提出治疗当以滋脾阴贯穿始终,针对相应病机予以化积清胃、疏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丹萍 柳红芳 等 《现代中医临床》 2024年31卷3期 78-81页ISTIC
【摘要】 蛋白尿是肾脏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西医对蛋白尿的治疗以控制原发病为主,中医药在减轻或消除蛋白尿方面优势明显,且风药的运用独树一帜,但目前中医界对治疗蛋白尿的探讨多局限于单一疾病.玄府理论体现了中医学的微观视角,肾小球滤过膜、肾小管与玄府有共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丹萍 柳红芳 等 《吉林中医药》 2024年44卷1期 38-41页ISTIC
【摘要】 蛋白尿是肾脏疾病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控制或消除蛋白尿是多种肾脏疾病治疗的核心环节.目前西医对蛋白尿的干预多以治疗原发病为主,中医药对蛋白尿的探讨也多局限于单一疾病之中.国医大师王庆国在继承刘渡舟先生学术思想基础上,从少阴肾之枢机运转不灵,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水 姜德友 《中国医药导报》 2024年21卷9期 141-144页ISTICCA
【摘要】 粳米是一种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其药性平和,运用广泛,用法多样,常见于历代医家的著作中.笔者通过系统梳理历代重要医籍,分析历代医家对于粳米的认识及应用,归纳和探讨不同医学流派对于粳米药用的发挥与创造,以期对当代医家能有所启发.总结发现,除粳米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依轮 姜德友 《江苏中医药》 2024年56卷9期 23-26页ISTICCA
【摘要】 肺结节起病隐匿,是具有一定恶化风险的肺部病灶.姜德友教授以"宣可去壅"作为理论基础,指出肺结节发于肝郁气壅,成于痰滞形壅,进于正虚毒壅,总结出疏肝调气、化痰散结、扶正防癌之宣壅大法,并自拟宣壅散结汤化裁治疗本病,在控制或缩小肺结节、提高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毅 周明旺 等 《西部中医药》 2024年37卷4期 34-36页ISTIC
【摘要】 介绍李盛华教授运用陇中正骨手法治疗踝关节滑膜嵌顿的临床经验,对其治疗该病的临床思路及手法进行系统总结.李盛华教授以"顺于自然、手稳法巧、筋骨相通、内外兼治、身心并重"的理论体系为中心治则,运用"拔、揉、摇、落"的正骨手法技巧,达到"筋脉归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小普 李冉 等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19卷11期 2246-2250,225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热敏针灸联合温经通痹汤外敷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期间河南省南阳市中医院收治的90例KO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诗笛 韩晗 等 《中医药学报》 2024年52卷8期 52-55页ISTICCA
【摘要】 龙江韩氏妇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建设单位,在全国中医妇科学术界享有盛誉,韩氏妇科在中医理论上守正创新,临证上颇有建树.本文仅对韩氏妇科治疗低置胎盘进行阐释,韩氏认为造成低置胎盘的原因主要是脾肾两虚,治疗上提出固护脾肾,补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晓敏 尹聪 等 《中医药导报》 2024年30卷5期 177-179页ISTIC
【摘要】 贾跃进认为三焦失畅为抑郁症起病之因,土湿木陷为传变之机并贯穿始终,木郁失达为致病之本.三焦乃气液共行之道,若壅塞失疏,则命门之火布散受阻,太阴失煦而病寒湿,厥阴风木不升而反内陷,终致膻中失达,喜乐失职,遂生抑郁.贾跃进基于易象坤、巽二卦认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群 曲夷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43卷6期 557-561,573页ISTIC
【摘要】 通过分析《伤寒论》"热入血室"的证候表现,提出血室是以冲脉、肝脏及其所属经脉为中心,与子宫密切相关的脏腑经络综合的功能集合体."热入血室"是由于血室空虚,邪气由表入里化热,内陷血室,导致血室气血运行逆乱、功能失调而出现的一系列病理状态,诱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家芬 裴悦 等 《江苏中医药》 2024年56卷2期 7-10页ISTICCA
【摘要】 国医大师禤国维教授认为阴阳失衡、五脏六腑失调是产生皮肤疾病的主要原因,临证治肤以"中""和"为道,长期临床实践中形成"平调阴阳,治病之宗,以和思辨"的学术思想.皮肤与气血密切相关,气血充盛、脏腑调和,才能使皮肤健康.禤老擅长调五脏以养肤: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虎 王婷萱 等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43卷10期 1150-1153页ISTIC
【摘要】 姜德友教授认为专药是对某病、某症有特殊针对性疗效且可用以解决疾病主要矛盾的药物,临证处方中,姜教授在辨证定方后,常以专病专药思维为指导,对病或对症加用某一专药,以求捷效.其对专病专药思维的运用以象思维为引(如以蜈蚣治疗颈椎病、以百合治疗不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天骄 魏阳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4年30卷5期 749-752页ISTICCSCDCA
【摘要】 《伤寒论·辨脉法第一》中"脉紧者,如转索无常也"是后世诸多医家对紧脉脉象的基本认识和定义,但因转索无常之象难以理解,且辨脉法篇真实作者存疑,紧脉的"转索无常"也一直饱受争议.本文通过对比《金匮要略》相关原文,探讨紧脉此种定义所存的不恰当之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帅康 孟六阳 等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24年34卷11期 1023-1026页ISTICCA
【摘要】 黄疸病与"湿"有密切的关系.正如仲景曰:"然黄家所得,从湿得之".一般认为,湿作为六气之一,自长夏而来,湿邪则是"天之不正之气",其由自然界潮湿的环境引申到中医的病邪概念,湿是无形之水,湿聚则为水.正如有学者认为[1],"湿"与水是"同源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艾琳 刘长兴 等 《河北医药》 2024年46卷3期 439-443页ISTICCA
【摘要】 缺血性卒中仍是当今世界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存在时间窗狭窄的问题,且治疗后卒中幸存者往往存在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干细胞疗法可以通过增强大脑可塑性来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而缝隙连接在脑发育过程中对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分化是必不可少的,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新成 谷万里 等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8卷4期 411-415页ISTIC
【摘要】 抑郁症患者常见疲乏、腹泻、纳差等太阴里寒征象,太阴里寒导致的肠道菌群失衡,常通过脑肠轴作用于脑神经,引发脑神紊乱,出现抑郁症.以四逆辈方药或温法温运太阴,对具有倦怠嗜卧、面色萎黄或淡白、乏力纳差、腹胀腹泻、舌质淡胖或有齿痕等特点的抑郁症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颖 吴剑坤 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4年31卷12期 180-184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2021-2023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以下简称"本院")含毒性饮片中成药,为医疗机构合理管理含毒性饮片中成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21-2023年本院含毒性饮片中成药,统计含毒性饮片中成药品种数、功效、销售金额.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过祯 陶国水 等 《中医药导报》 2024年30卷9期 154-162,178页ISTIC
【摘要】 龙砂医派名医辈出,名著众多,通过对《新编中国中医古籍目录》《江苏历代医人志》《江苏艺文志》等目录书的搜寻,整理归纳龙砂医派的主要医籍,并进行分门汇编.结果发现龙砂医派主要医籍最早可追溯至南朝,随朝代更迭,医派隆盛,著作不断增多,研究方向不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佳琪 曲夷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43卷6期 567-573页ISTIC
【摘要】 从组成、制备、服用与病症4个方面,考查《伤寒杂病论》中22首丸剂的应用规律,总结如下.①经方中土鳖虫等虫类药物主要用于丸剂和散剂,其在丸剂中的功效以活血化瘀为主,含虫类丸剂必配伍桃仁、大黄.②10首丸剂经方含有籽仁类药物;经方剂型改汤为丸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京博 孟庆鸿 等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0卷3期 247-251页ISTIC
【摘要】 复脉法出自《伤寒论》,指通过益气、养血、温阳、滋阴、通阳以平衡脉之气血阴阳,使脉象返之如常的治法.张仲景以复脉法治疗多种严重脉象失常,具体形式体现为益气复脉、养血复脉、温阳复脉、滋阴复脉、气血阴阳并补复脉以及通阳复脉.在临床中应根据患者病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扬 孙萌萌 等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43卷3期 253-257页ISTIC
【摘要】 以清代名医秦之桢所撰《伤寒大白》为底本,系统归纳秦之桢辨治食滞的临床经验,并与《伤寒论》论治食滞相比较.秦之桢指出食滞容易化热,常以望唇之润、燥、枯推断里热的程度.胃有食滞可出现经气不利、表邪不解、阳气失布、神志失常、气机不通5种衍生病理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芦文科 秦晓光 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38卷8期 35-39页
【摘要】 近年来随着西医时间医学的发展,中医开始逐渐重视时间医学.子午流注理论作为中国时间医学的代表也愈加被关注,但近年来关于子午流注的综述较少,且内容不成系统,该文整合近5年来关于子午流注理论治疗内科疾病的研究文献,分门别类.文章从理论研究和临床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敏 秦晓光 等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36卷7期 1407-1411页
【摘要】 Thomas W.Myers以标准西医解剖学为基础,在其筋膜学专著《解剖列车(ANATOMY TRAINS)》中系统阐述了肌筋膜链理论和人体结构中最常见的12条肌筋膜经线在徒手与动作治疗中的指导作用.近年来,该理论逐渐成为国内外运动康复、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晓光 杜小正 等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7卷5期 141-146页
【摘要】 郑氏针法起源于《内经》《难经》,郑氏针法流派历经五代,创始于郑老勋,形成于郑毓琳,成熟于郑魁山,发展于郑俊江.在一个多世纪的历史长河发展中,现已形成完整而系统的针灸流派学术体系.郑氏针法独具特色,强调针刺基本功的训练,突出针刺守神;重视双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富娟 秦晓光 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38卷3期 51-53页
【摘要】 突发性耳聋(sudden deafness,SD)是临床常见病.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模式和生活环境的变化,发病率逐年上升,其疾病性质复杂,病因多达10余种,西医治疗耳聋的方法众多,但由于目前机制尚未明确,仍存在治疗效果不稳定、有一定不良反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佳楠 秦晓光 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38卷10期 35-38页
【摘要】 随着中医学治疗内科疾病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人们越来越深入对中医疗法的探究,子午流注作为最能体现针灸学特色的理论之一,同样备受关注.但近年来医家却对此产生诸多质疑,问题集中于临床应用规律不清晰等,遂笔者将该理论纳入研究范围中.该文对在子午流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莫郑波 项琼 等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16卷1期 55-59页
【摘要】 "形神一体观"来源于我国朴素的古代哲学思想,形神两者互根互生,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形体有恙,劳心伤神;心神不宁,形体失养."形神一体观"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意义.古代医家认为,肝癌病证属本虚邪实.肝癌多由人体正气虚损,阴阳失和,情志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博媛 高望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45卷2期 56-63页
【摘要】 目的 探究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药组方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2002年1月-2022年1月关于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提取规范纳入的药物信息,构建数据库,并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提取方剂326首,证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邵佳琦 王鹏琴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45卷2期 47-55页
【摘要】 目的 为系统评价中医传统运动疗法联合常规治疗对比单纯常规治疗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的疗效,完善患者运动方式,为临床PD患者治疗提供高质量的循证证据.方法 该研究检索两大英文数据库、四大中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佩 秦晓光 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38卷11期 72-74页
【摘要】 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SAP)是脑卒中后患者并发的肺部感染,是临床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卒中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现代医学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以抗感染为主,但疗效一般,而传统医学对于该病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丽娟 赵耀东 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38卷7期 125-128页
【摘要】 原发性痛经为妇科常见病之一,月经来潮前后气血较平时变化急剧,血室正开,卫外不固,易感受外邪.基于这一特殊的生理现象,温通针法益肾旺脾,配合经穴,补益先后天之本,扶正以助温、助通,达到散寒邪、化湿浊、祛瘀通络的目的,文章就温通针法治疗该病的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韦景斌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32卷9期 38-41页
【摘要】 该文介绍王友仁主任医师治疗膝骨关节炎经验.王友仁主任医师提出"三合"理论,以舒筋通络、活血化瘀、滑利关节为总的治疗原则,以"对症治疗、医患配合""循经通络、按动结合""髋膝同治、对应联合"为治疗理念,应用手法等治疗膝骨关节炎,收效显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时潇 王丽娜 等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7卷1期 85-88页
【摘要】 新安医家王乐匋先生擅长于中医温热病诊治,尤其对附子运用颇具特色,巧妙将其应用于外感热病的阳厥转阴证、阳被湿困证、中阳闭郁证及中阳不振证,提出温邪内陷,肾阳不振者用附子;湿重于热,阳被湿困者用附子;热逼入营,中阳闭郁者用附子;中阳不振,不能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洋 易维真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36卷3期 442-445页
【摘要】 粉刺性乳痈多发生于非哺乳期及非妊娠期妇女,因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且该病迁延难愈,易反复发作,对女性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困扰.易维真主任基于粉刺性乳痈"痰瘀"的基本病机,确立以"消痰散结、活血化瘀"为中心的治疗原则,肿块期佐以疏肝清热、温阳散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博文 秦晓光 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38卷11期 67-71页
【摘要】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是由于盆腔支持结构的损伤、退化或功能缺陷而引起的一类妇科疾病.其发病率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而升高,是影响女性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的慢性疾病之一.文章通过查阅近年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瑜 孙丰雷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32卷5期 74-77页
【摘要】 麻黄类方多出 自《伤寒论》,是经方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主治太阳伤寒的麻黄汤加减化裁而来,临床广泛用于内、外、妇、儿诸证.该文介绍3例麻黄类方验案以供分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