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5
- 82
- 24
- 28
- 22
- 18
- 12
- 1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黄伟 孙蓉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0年07卷8期 482-485页ISTIC
【摘要】 目的 总结与功效和毒性相关的吴茱萸化学成分研究现状,明确吴茱萸的功效成分与毒性成分,为进一步研究吴茱萸化学成分与功效、毒性之间的相关性提供文献依据和思路.方法 对近20年来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 生物碱是吴茱萸的主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倩 郑丽娜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0年07卷7期 385-389页ISTIC
【摘要】 目的 研究山豆根水提组分及醇提组分单次给药致小鼠急性肝毒性的"量-时-毒"关系.方法 "时-毒"关系研究:小鼠灌胃一定剂量的山豆根水提、醇提组分,分别于给药后不同时间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及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蓉 周胜红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0年07卷12期 745-747页ISTIC
【摘要】 目的 通过查阅、整理相关文献,总结"十八反"配伍禁忌的研究现状,探讨十八反毒性作用及物质基础,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重要的依据.方法 对近15年来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论"十八反"不是绝对配伍禁忌,其毒性作用与配伍比例、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鲍志烨 陆永辉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1年08卷1期 6-10页ISTIC
【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醇处理方式对半夏总生物碱和总有机酸含量的影响,并对其急性毒性进行观察与评价,为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用不同醇处理方式制备半夏不同样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取各供试品溶液与空白对照液,在波长416 nm 处测定吸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丽美 鲍志烨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1年08卷1期 11-15页ISTIC
【摘要】 目的 考察半夏水提组分单次给药小鼠肝毒性"量-时-毒"关系.方法 单次给药"时-毒"关系研究:制备62.5 g·kg-1半夏水提组分,按25 mL·kg-1给小鼠灌胃给药1次,给药后按处理时间点依次为0(即空白对照组),0.5,1,2,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亚囡 黄幼异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1年08卷1期 15-19页ISTIC
【摘要】 目的 考察半夏酸水渗漉提取样品单次给药对小鼠肝毒性"量-时-毒"关系.方法 单次给药"时-毒"关系研究:制备1.77 g·kg-1半夏酸水渗漉液,取小鼠按不同时间点分组,25 mL·kg-1给小鼠灌胃给药1次,观察给药后小鼠死亡情况和毒性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龚彦胜 鲍志烨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1年08卷1期 1-5页ISTIC
【摘要】 目的 比较进行不同酸处理方式对半夏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及急性毒性观察与评价,为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用不同酸处理方式制备半夏不同样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取各供试品溶液与空白对照液,在波长416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总生物碱含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利顺 吕莉莉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5年1期 20-25,29页ISTIC
【摘要】 目的:连续观察35天给大鼠吴茱萸挥发油导致大鼠长期毒性损伤程度及恢复情况。方法分别给大鼠灌胃高、中、低剂量的吴茱萸挥发油连续35天,按生药量计算,分别为0.12,0.06,0.012 mL·kg-1·d-1,除观察一般状况外,检测血常规、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伟 张作平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0年07卷11期 656-660页ISTIC
【摘要】 目的 考察提取工艺对半夏相关毒性物质基础含量与急性毒性的影响.方法 运用UV法、HPLC法、酸碱滴定法和经典急性毒性实验法,进行半夏不同提取工艺样品的含量测定和急性毒性比较研究.结果 半夏不同提取工艺样品总有机酸含量:75%醇渗液>75%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永辉 王丽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0年07卷11期 646-649页ISTIC
【摘要】 目的 对半夏全组分、水提组分和醇提组分进行小鼠急性毒性比较研究,以观察、评价半夏药材的急性毒性,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制备半夏全组分、水提组分和醇提组分样品,采用经典的小鼠急性毒性实验方法分别测定半夏全组分、水提组分的最大给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伟 黄幼异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0年07卷11期 653-655页ISTIC
【摘要】 目的 进行山东半夏不同炮制品相关毒性物质基础含量与急性毒性的比较研究,考察炮制对相关毒性物质基础含量与毒性的影响.方法 运用UV法、HPLC法、酸碱滴定法和经典急性毒性实验法,进行半夏、清半夏水提组分总生物碱、总有机酸及其可测单一成分的含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利顺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 2016年13卷3期 162-164页ISTIC
【摘要】 目的 总结吴茱萸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现状,并阐述其药理毒理现代进展,为进一步研究吴茱萸挥发油化学成分与药理毒理的相关性提供文献依据和研究思路.方法 对吴茱萸的古代文献和关于其挥发油的近十几年国内外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与归纳.结果 挥发油是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利顺 李晓宇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5年3期 160-163页ISTIC
【摘要】 目的:分析千里光发生临床不良反应的原因,为进一步安全性评价提供文献依据和研究思路。方法通过近十多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千里光临床不良反应的报道,进行整理、分析与归纳。结果千里光主要临床不良反应为肝脏损伤,其发生与长期使用、使用剂量、品种混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素君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 2011年08卷9期 518-520页ISTIC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树脂类型、洗脱溶剂种类和浓度的比较研究,探讨不同精制工艺对柴胡皂苷类物质基础含量高低及急性毒性大小的影响,以确定柴胡的毒性物质基础.方法 采用HPLC法、经典急性毒性实验法,进行不同精制工艺的柴胡皂苷a的含量测定及急性毒性比较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栾永福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 2014年4期 219-221页ISTIC
【摘要】 目的:介绍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中药药效评价思考。方法对近十几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关节炎模型的报道进行整理、分析与归纳。结果与结论目前主要有佐剂性关节炎和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等,应该根据中药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进行候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燕青 石亮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7年14卷10期 599-602页ISTIC
【摘要】 目的 比较何首乌不同炮制品水提物的急性毒性大小,为何首乌不同炮制品的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毒理学实验数据.方法 按照2015版《中国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和安徽省、浙江省、河南省、上海市及北京市的地方炮制规范,分别制备何首乌黑豆煮组,黑豆汁蒸6h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新妹 李晓宇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7年14卷10期 603-606,610页ISTIC
【摘要】 目的 比较何首乌不同炮制品醇提物对小鼠急性毒性的大小.方法 采用60%乙醇提取的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和上海、北京、安徽、浙江与河南地方炮制规范,分别制备何首乌黑豆煮组,黑豆汁蒸6h组,隔水炖组,清蒸组,黑豆汁蒸18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蓉 郑丽娜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0年07卷10期 613-61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毒理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方法 对国内近十几年来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与归纳.结果 紫外分光光度法(UV)、原子吸收光谱法(AAS)、荧光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高效液相色潜-质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玲 杨倩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1年08卷8期 462-464页ISTIC
【摘要】 目的 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建立柴胡挥发油的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不同批次道地产区的柴胡挥发油进行指纹图谱分析,色谱条件:HP-5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程序升温:柱温50℃(保持10min),以2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庆华 谢元璋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5年2期 76-78页ISTIC
【摘要】 目的:进行山豆根水提组分对咽喉实热证小鼠的急性毒性研究,以阐释清热解毒类有毒中药“毒性-证候”相关性。方法制备山豆根水提组分样品,建立小鼠咽喉实热证模型,采用经典的小鼠急性毒性实验方法给模型小鼠灌胃山豆根水提组分进行急性毒性实验,连续观察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宇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 2015年2期 82-85页ISTIC
【摘要】 目的:初步研究山豆根水提组分对咽喉实热证小鼠抗炎药效伴随毒副作用机制,并以此探讨山豆根“功效-证候-毒性”相关性,为在证候背景下合理应用山豆根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制备咽喉实热证小鼠模型,采用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法,灌胃不同剂量山豆根水提组分,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利顺 吕莉莉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5年2期 79-81,85页ISTIC
【摘要】 目的:研究山豆根水提组分对咽喉实热证模型小鼠在抗炎作用下伴随出现的毒副作用,为其“功效-证候-毒性”相关性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制备咽喉实热证小鼠模型,采用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法,灌胃不同剂量山豆根水提组分,观察其抗炎及伴随毒副作用,检测血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伟 吕征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3年10卷9期 545-548页ISTIC
【摘要】 目的 总结与功效和毒性相关的柴胡化学成分研究现状,明确柴胡的功效成分与毒性成分,为进一步研究柴胡化学成分与功效、毒性间的相关性提供文献依据和思路.方法 对近20年来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 柴胡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柴胡皂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蓉 黄伟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1年08卷8期 454-459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提取工艺对北柴胡不同炮制品皂苷a含量的变化及对小鼠急性毒性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水提取、60%乙醇提取和60%乙醇-水提取3种方法,制备北柴胡不同炮制品的提取物浸膏,运用HPLC法和经典急性毒性实验法,分别进行北柴胡不同炮制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庆华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 2014年8期 482-484页ISTIC
【摘要】 目的:为明确补骨脂的功效和毒性物质基础、功效和毒性的相关性以及为今后安全标准制订和进行功效物质基础下补骨脂的毒性研究提供文献依据和研究思路。方法对文献古籍中对补骨脂毒性的记载及近十几年来补骨脂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进行整理、分析与归纳。结果历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伟 孙蓉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0年07卷8期 457-461页ISTIC
【摘要】 目的 对不同产地北柴胡药材全组分、醇-水提取物中皂苷类物质的含量和急性毒性大小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产地对柴胡皂苷类物质含量与毒性的影响.方法 运用UV法、HPLC法、经典急性毒性实验法,进行北柴胡药材全组分、醇-水提取物柴胡总皂苷和皂苷a的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伟 孙蓉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0年07卷8期 465-469页ISTIC
【摘要】 目的 通过小鼠急性毒性比较研究,探讨不同精制工艺对毒性物质基础柴胡总皂苷的富集程度.方法 参照经典的急性毒性实验方法,进行柴胡总皂苷粗提取物、柴胡总皂苷水洗脱液和柴胡总皂苷醇洗脱液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比较研究.结果 按总皂苷含量计算,测得柴胡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伟 孙蓉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0年07卷9期 527-529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柴胡总皂苷醇洗脱精制品对小鼠急性毒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经典的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方法,进行柴胡总皂苷醇洗脱精制品对小鼠的急性毒性研究.结果 按含柴胡总皂苷含量计算,柴胡总皂苷醇洗脱精制品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446.7 m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伟 孙蓉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0年07卷9期 520-523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柴胡总皂苷提取物对小鼠急性毒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经典的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方法,进行柴胡总皂苷粗提取物对小鼠的急性毒性研究.结果 按含生药量计算,柴胡总皂苷粗提取物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94.974 g·kg-1·d-1,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伟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 2010年07卷9期 530-532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柴胡总皂苷醇洗脱精制品对大鼠急性毒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经典的急性毒性试验方法,进行柴胡总皂苷醇洗脱精制品对大鼠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结果 按含柴胡总皂苷含量计算,柴胡总皂苷醇洗脱精制品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591.95 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伟 孙蓉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0年07卷8期 462-464页ISTIC
【摘要】 目的 对南柴胡不同炮制品中皂苷类物质的含量和急性毒性大小进行比较研究,探讨炮制对南柴胡皂苷类物质含量与毒性的影响.方法 运用HPLC法、经典急性毒性实验法,进行南柴胡不同炮制品中柴胡皂苷a的含量测定及急性毒性比较研究.结果 南柴胡生品、清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伟 孙蓉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0年07卷8期 454-457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南、北柴胡不同组分对小鼠急性毒性的影响.方法 分别制备南、北柴胡水提组分和醇提组分,按照经典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方法,进行南、北柴胡不同组分的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比较研究,试验数据用公斤体重法计算最大耐受量(MTD)和最大给药量(ML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伟 赵燕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1年08卷1期 38-41页ISTIC
【摘要】 目的 综述柴胡皂苷类成分保肝作用与肝毒性最新研究进展,为探讨柴胡疏肝解郁功效和肝毒性的相关性研究提供文献依据和研究思路.方法 对柴胡皂苷类成分近5~10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与归纳.结果 柴胡皂苷类成分是柴胡发挥保肝作用的主要化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宇 吴晓文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15年1期 16-19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连续给予吴茱萸挥发油导致小鼠肝毒性损伤程度与氧化损伤的相关性。方法小鼠按照吴茱萸挥发油高、中、低剂量分别为1.25、1.0、0.25 mL·kg-1,连续给药7天,每天灌胃给药1次,7天后检测血和肝组织内丙二醛(MDA)水平和超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颖 赵潇 等 《药物评价研究》 2021年44卷9期 2020-2027页ISTICPKUCA
【摘要】 火把花根片是以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昆明山海棠去皮的根芯制备而成的中成药,临床研究表明其是一种高效低毒的药物,具有抗炎、镇痛、免疫抑制等类似激素样作用,目前主要用于自身免疫相关疾病的治疗,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群 孙蓉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14年6期 713-7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雷公藤多苷片发挥抗炎作用剂量下伴随的肝毒性作用,为其“药效-毒性”相关性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雷公藤多苷片高、中、低剂量组(54.6,27.3,13.7 mg·kg-1),美洛昔康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伟 孙蓉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0年26卷2期 54-5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长期、大量给予益母草醇提取物导致大鼠肾毒性机制与氧化损伤的相关性.方法:按90天毒性实验法,检测血中丙二醛(MDA)、总巯基(-SH)、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SSH-Px)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迟雪洁 黄伟 等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1年27卷1期 101-10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总结早期ADMET筛选技术及其在中药创新药物发现中的作用,为提高中药创新药物研发的成功率提供文献依据和研究思路.方法:对近15年来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早期ADMET筛选技术主要用于中药候选药物的体外评估,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男 曹铭晨 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年37卷18期 1783-1786,179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建立醋炙三棱乙酸乙酯部位HPLC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对羟基苯甲酸、香兰素、对香豆酸和阿魏酸4种酚类物质含量,为三棱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借鉴.方法:富集醋炙三棱乙酸乙酯部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应用Inert Sustain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伟 孙蓉 等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1年27卷5期 62-6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柴胡总皂苷粗提物单次给药致小鼠肝毒性的时毒、量毒关系.方法:小鼠按不同时间点或不同剂量分组,观察小鼠死亡情况和毒性反应,检查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计算肝、脾、胸腺脏器指数,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形态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伟 孙蓉 等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0年26卷6期 42-4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多种病理染色条件下,柴胡总皂苷醇洗脱精制品对欠鼠肝毒性肝脏损伤病理组织学的影响,为柴胡肝毒性病理学定性研究提供组织学依据.方法:分别采用常规HE染色、脂肪特殊染色和马松染色的方法,通过光镜下阅片观察和病理图像系统分析,观察柴胡总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